兩年前,哈爾濱松北(深圳龍崗)科技創新產業園周邊還是一片荒地,在飛速發展中的哈爾濱新區,這裡還略顯偏遠。如今,周邊配套設施逐漸完善,公交線路越來越多,入駐龍崗產業園的企業也越來越多。「2018年我們入駐龍崗產業園時,這棟樓裡只有兩三家企業,如今整棟樓基本都滿了,很多企業都是被這裡的優惠政策所吸引。」黑龍江世和雲起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丁鵬說。
「新模式、新團隊、新機遇」留住人才
丁鵬2007年大學畢業後曾經在外企、國企都工作過,2015年以後開啟了創業之路,先後在北京、杭州、深圳等一線城市打拼,2018年來到哈爾濱新區龍崗產業園。為什麼放棄了一線城市的優厚條件,卻選擇到哈爾濱發展?很多人對丁鵬的選擇不理解。
在丁鵬看來,哈爾濱新區吸引他留下來主要有三大原因:新模式、新團隊、新機遇。龍崗產業園帶土移植了深圳的一些先進理念和政策,在這裡創業的企業都可以享受和深圳一樣的優惠政策,深哈合作這種新模式讓企業都很受益。丁鵬從深圳來到哈爾濱,也帶來了深圳企業的原班團隊,避免出現企業落地水土不服的現象。哈爾濱新區「五區疊加」帶來的新機遇,不僅是國內市場,在對外貿易上還可以輻射東北亞、俄羅斯,有先天的優勢。對企業來講,發展空間很大。
校企合作培養本地人才打造智慧城市
物聯網企業在南方一些城市發展很快,而在北方剛處於起步階段。2018年9月,丁鵬帶領他的物聯網團隊在哈爾濱試水智慧社區、智慧校園、智慧醫院、智慧交通,通過人工智慧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生物識別,通過手機藍牙即可實現無卡入門、無感電梯,提升了小區的管理水平。
丁鵬說,由於智慧社區工程要建立在地產項目完工基礎之上,由於東北氣候原因導致物聯網工程的運營周期較長,預計哈爾濱首家智慧社區將於2021年7月份投入使用。
作為一家企業的高管,如何留住人才?丁鵬表示,他會選擇校企合作的模式,在哈工大、哈工程等高校對口專業中提前選拔人才到企業來實習,把本地應屆畢業生打造成企業需要的專業人才。
出國深造被哈市人才政策吸引回鄉創業
今年9月份剛剛回國創業的東北農大博士後麼帥,在龍崗產業園哈爾濱納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擔任技術總監,主要負責技術管理、產品研發檢測工作。麼帥談起回到家鄉哈爾濱工作,充滿幸福感與自豪感。
「出國深造就是為了報效祖國,能把在國外學習到的先進技術應用到國內市場,也非常有成就感。聽說哈爾濱出臺了很多吸引人才的政策和保障措施,有安家費、住房補貼、創業補貼等等,我計劃去辦理。」麼帥一邊說著,臉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麼帥表示,看著很多兄弟企業紛紛入駐龍崗產業園,這裡的人氣越來越旺,未來的發展空間也很大,自己公司也即將搬進更大更寬敞的辦公區。他對在哈爾濱新區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北漂IT精英紛紛返哈成家立業
在哈爾濱海能達科技有限公司,近兩年內有很多北漂IT精英選擇回鄉發展。今年34歲的李輝,北漂7年後回到哈爾濱,在海能達擔任高級工程師。李輝說:「我回到哈爾濱並沒有感覺到有很大的落差,反而更踏實了,因為家在這裡。回到哈爾濱就選擇了成家立業,還享受到了購房補貼政策,幸福指數大大提升。」
剛剛工作三年的90後大學畢業生高天宇,在畢業時最初也選擇了北漂闖蕩。北漂兩年後,回到哈爾濱,入職海能達成為一名軟體工程師。高天宇對記者說:「海能達公司總部在深圳,雖然是在哈爾濱工作,但無論是工作方式還是薪酬待遇方面,都和一線城市接軌,工作壓力還沒有一線城市那麼大,而且這裡有家人,歸屬感更強烈。」
哈爾濱海能達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培訓經理張宇介紹說,海能達每年都進行「校招」和「社招」。「社招」主要是從一線城市挖人才,現在公司的員工有40%-50%左右都是從一線城市回到哈爾濱的。招聘人才,更要留住人才。為了留人才,公司還定期舉辦聯誼活動,為員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環境,讓員工們真正想在哈爾濱成家立業,穩定下來。(沈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