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袁婧
近日,《關於表彰四川省大熊貓保護突出貢獻獎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印發,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省志工作處等單位被評為「四川省大熊貓保護突出貢獻獎先進集體」稱號。該獎項也是自改革開放以來四川省首次表彰在大熊貓保護及生態文明建設中有突出貢獻的團體及個人。
此次評選面向全國各界,經提名推薦、專家評審,最終選出「四川省大熊貓保護突出貢獻獎先進集體」89個。四川省地方志辦何以脫穎而出,它為大熊貓保護做出了哪些貢獻?
四川省地方志辦以「存史、育人、資政」為己任,以服務中心大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人民群眾為工作重點,主動作為,深入挖掘地方志特色文化資源,先後編纂出版《四川省志·大熊貓志》(以下簡稱《大熊貓志》)、《大熊貓圖志》,編輯出版《巴蜀史志》「紀念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周年」專刊;製作35集大熊貓音頻節目在新媒體播出。以系列圖書、期刊及音頻,共同構成大熊貓作品集群立體內容,成功打造了大熊貓立體傳播格局,為保護、宣傳大熊貓,傳播大熊貓文化,服務四川立體全面對外開放,交出了一份靚麗的地方志答卷。
為確保志書和期刊質量,省地方志辦積極與省林草局聯繫,協調四川1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4個省級保護區、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等單位先後參與編纂供稿工作;邀請西華師範大學、四川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綿陽師範學院、成都軍區總醫院、重慶地質調查院等單位大熊貓研究專家學者和知名大熊貓愛好者先後參與編纂。西華師範大學珍稀動植物研究所原所長、世界著名大熊貓研究專家、中國大熊貓研究第一人胡錦矗教授,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魏輔文院士,對《大熊貓圖志》進行全程審核把關。
此外,省地方志辦還與成都廣播電視臺聯合製作《滾滾駕到150年 還不來聽我賣個萌》,將《大熊貓志》改編成35集音頻節目,同步在川報觀察、方志四川微信公眾號、看熊貓微信公眾號等平臺上線播出。
(圖片由四川省地方志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