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W消失後,95W又來了,2020年1號颱風會不會是它?

2021-01-21 冷眼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冷眼

5月以來,關於天氣的變化可以說非常複雜,北方多地經歷了一次高達40度以上的氣溫,雖然如今受到冷空氣的影響,氣溫已經明顯下降了,但是異常的天氣現象已經成為了定局,但是降溫對於北方來說確實降了。

對於南方來說就不一樣了,特別是華南地區的天氣真的是熱,基本都是在30度以上,同時暫時也沒有降雨的影響,以「悶熱」的天氣偏多,後面可能出現強天氣的變化,可能有降雨,但是還要等到周末才可能出現,這就是陸地區域的一個天氣轉變,而海洋區域也迎來了新變化,又有新的颱風胚胎出現,但是成臺的可能性還是較低。

首先我們知道,在五一之前的時候,最初說的94W颱風胚胎可能形成颱風,但是後面由於海洋區域的變化,最終導致了颱風胚胎徹底消失,而在假期剛結束,確實是西北太平洋地區也出現了一個新的颱風胚胎,那就是95W颱風胚胎形成。

從衛星雲圖就可以看到出,這個颱風胚胎的區間是「批量」的熱帶擾動區域,但是都不集中,非常散亂,從公布出來的數據顯示,95W的氣壓值為1007hpa。最大風速為15KT,所以相對較低,並且也不太看好它的發展,加上如今副熱帶高壓也在不斷地對它產生影響,這很明顯影響就大了。

所以說95W要想成為2020年的1號颱風可能性還比較低,按照超級計算機的模擬情況來看,95W會一直在副熱帶高壓的影響之下往菲律賓方向靠近,並且處於「若隱若現」的模式,按照GFS的模擬來看,預估在5月12日的時候,在菲律賓東部可能重組一個颱風胚胎,並且有概率增強,而該颱風胚胎預估是沿菲律賓沿海緩慢的北上,然後在5月16日左右增強為一個熱帶風暴級別的氣壓值,所以至於是不是95W演變過來的,我們後期再來看看,整體上來說GFS暫時也不看好這個颱風胚胎的發展。

歐洲數值中心(EC)就更加不看好這個颱風胚胎了,所以說95W綜合所有的情況,成為今年的1號颱風概率十分的低。而如今在全球範圍之內的風暴醞釀也不多,也只有90B、96S兩個風暴胚胎還在發展,但是暫時不影響我們,所以不用擔心。而說到風暴,不少可能都會說,今年的颱風不是偏多偏強嗎?這都5月了,居然還沒有一個颱風出現,是不是會偏少?這裡可以說明的是,我們的颱風活躍期還並沒有到,雖然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現颱風,但是6月到10月以來的月份,颱風相對來說出現的可能性就低很多了。

所以如今雖然沒有颱風的出現,但是並不會影響預測說的今年颱風偏多偏強。並且在前幾年的時候,我們也看到了「多颱風」共舞的情況,很明顯可能會有一個爆發期的出現,在往年是存在了的。當然,具體我們就等待颱風出現之後再來說吧,如今我們也只能根據超級計算機的模擬數據進行大概的說明,海洋區域的颱風蝙蝠可以說很強,如今模擬說不可能,後面又有可能出現的概率還是有,暫時大家以觀察為主。

在2019年的時候,西北太平洋以及南海地區總計出現了29個颱風,第1個颱風是在1月出現的,並且2月也出現了一個,而2020年截至5月6日,仍然沒有一個颱風出現,按照超級計算機的模擬,延遲的可能性比較大,95W消失的概率極高,所以1號颱風還將可能繼續延遲,颱風「難產」基本能成為定局,後期有變動我也會繼續觀察跟進。

相關焦點

  • 8號颱風登陸前開出風眼,9號颱風走弓形線路,10號颱風藏不住了?
    不過明天雙颱風格局或被打破,因為熱帶低壓95w已經藏不住了,10號颱風羅莎快出了。屆時,西北太平洋上或會出現三個颱風,這不得不說海洋又創造了一個紀錄。我國中央氣象臺在5日20時公布數據顯示,8號颱風範斯高已加強成13級颱風,風力每秒40米,中心壓強960百帕,有趣的是開出一個像針孔一般大的風眼,這的確是一次意想不到的情況。
  • 拉尼娜進入12月,新颱風胚胎95W也生成了,23號颱風來了?
    從GFS的路徑上來看,這個颱風胚胎將會持續偏西方向移動,但是在菲律賓地區就會消失,所以這是一個沒有什麼影響的颱風胚胎,這也意味著這不是今年的23號颱風科羅旺可能並不是95W,並且變化的空間也不大。23號颱風,而並非是95W,同時過後將會持續增強,預計巔峰達到983hpa,所以依照這個強度來看不是很大。
  • 2020年1號颱風黃蜂來了,預計17日進入南海
    趣味探索訊 進入2020年以來,全球海洋環境明顯有些異常,颱風數量比往年少了很多,尤其是西北太平洋。往年的1至4月,西北太平洋總會出現2至3個颱風,比如2019年2月20日生成超強颱風「蝴蝶」,2018年3月25日生成超強颱風「傑華拉」,而今年在去4個多月時間裡,沒有生成一個真正颱風,最多只出現了幾個熱帶低壓,隨後「煙消雲散」,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蹟。
  • 12號颱風「白海豚」風力加強,雲系呈團狀,胚胎94W生成了
    今年自從進入2020年9月以來,降雨伴隨降溫,有的地區氣溫一下子從炎熱夏季來到冰冷深秋,氣溫轉換實在太快,估計不少人都有點不適應了,但與我國陸地相接西北太平洋則是另一番景象,海水溫度保持在30攝氏度左右,過熱海水一直是氣流活動暖床,多股暖氣流「騷動」不停,醞釀颱風胚胎和新颱風。
  • 2020年17號颱風沙德爾路徑實時雲圖 預計16日前後生成目標越南
    天氣網訊,目前,16號颱風「浪卡」已經嗝屁了,但西北太平洋上仍有多個颱風胚胎正在醞釀。其中,位於菲律賓東邊的颱風胚胎94W16日前後可能成為17號颱風沙德爾,從它目前的路徑來看,未來可能會登陸越南,受其影響,廣西、廣東等地將有強降雨。
  • 17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今天 颱風沙德爾可能會直接登陸越南
    ,它出現後帶著強降雨一同來襲,我國南方地區仍然受到16號颱風浪卡影響,比如廣東、廣西等地,目前這些地區仍然有大暴雨,幸運的是這一颱風強度並不大,但帶來了降雨問題,很顯然此次颱風並沒有給我國帶來任何影響,所以大家不要過於擔心。
  • 嗡嗡嗡,今年1號颱風「黃蜂」來了!對廣東的影響是……
    悶了好多天的小夥們更期待來點風心裡想著為啥2020年的第一場颱風比以往來得要晚一些不過,颱風今年確實遲到了但是它不會缺席▼據@中央氣象臺 消息2020年5月12日今年第1號颱風「黃蜂」正式「出道」那麼問題來了這次的颱風「黃蜂」強度如何更重要的是它究竟來不來咱們大廣東?
  • 2020年厄爾尼諾形成,95W成臺概率提升,1號颱風或快了
    西北太平洋在形成雙颱風胚胎之後,96W基本上可以說已經處於消失的階段,但是各大機構對95W的發展已經非常看好,也就是說這可能成為西北太平洋地區的1號颱風黃蜂,那我們具體來看看,確實2020年以來,西北太平洋地區出現了不少的颱風胚胎,但是最終都消失了,海洋區域不太利於它的發展。
  • 最新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2020年第1號颱風黃蜂路徑
    2020年第1號颱風黃蜂最新消息(5月13日):今年第1號颱風「黃蜂」未來120小時路徑概率預報圖  2020颱風黃蜂最新消息衛星雲圖:第1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  @weatherman_信欣:【颱風黃蜂增強奔菲律賓】颱風黃蜂今晨8時加強為強熱帶風暴,未來還會繼續增強,15日可能以颱風級別強度登陸菲律賓,之後北上,再轉為東北行,並將在臺灣島以東洋面減弱消失。
  • 2020年1號颱風黃蜂風力級別(持續更新)
    2020年1號颱風黃蜂風力級別時間:5月14日14時命名:「黃蜂」,VONGFONG編號:2001 號十級風圈半徑:東北方向80公裡;東南方向80公裡;西南方向80公裡;西北方向80公裡十二級風圈半徑:東北方向30公裡;東南方向30公裡;西南方向30公裡;西北方向30公裡預報結論:「黃蜂」將以每小時13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變化不大颱風黃蜂對我國有什麼影響嗎
  • 2020年第1號颱風黃蜂登陸時間及地點
    第一號颱風「黃蜂」登陸時間:預計2020年5月15日前後  第一號颱風「黃蜂」登陸地點:菲律賓東部沿海  今年第1號颱風「黃蜂」於昨晚(13日)加強為颱風級,今天(14日)凌晨加強為強颱風級,早晨5點鐘(北京時,下同)其中心位於菲律賓馬尼拉東偏南方約660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緯12.2度、東經126.6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
  • 2018年30號準颱風被「凍死」了,2019年第一颱風或1日生成
    ,還有一個就是97W颱風胚胎,根據中央氣象臺的預報顯示,35W颱風胚胎已經停編了,難道是大陸的寒潮過強?是不是真的不能發展了呢,可能並不會消失,根據GFS預報,該熱帶系統預計或在2019年1月1日會再次加強為998mb的熱帶低壓值,所以就是元旦可能(或)出現2019年的第一個颱風,當然這是GFS的初步模擬,是否會真的出現還需要繼續觀察
  • 颱風通知:今年1號颱風「黃蜂」或將於本周生成,會影響漳州嗎?
    點擊播放 GIF 0.0M▲葵花-8號衛星監測到的熱帶低壓動態雲圖(時間段:2020年5月11日13時30分至5月11日20時30分)目前它正在菲律賓東南方向緩慢加強多個機構最新的預測意見認為它在未來幾天內會緩慢向菲律賓南部沿海靠近並且沿著菲律賓近海北上的可能性在逐漸加大超級計算機的最新預測中則認為這個颱風胚胎很可能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到3-5天後中心氣壓可能低至970百帕以下這將相當於12級颱風級它發展成為1號新颱風的可能性比較大
  • 2020年「拉尼娜」又要來了?7號颱風或19日生成,可能直奔廣東
    而97W在增強之後又出現了減弱的情況,所以97W成為7號颱風的可能性降低,並且基本要消失了,而才編碼的99W接下來發展的條件比較好,有概率成為今年的一個新颱風。所以從這個情況來說,最快今年的7號颱風可能在8月19日生成,當然是否會生成就看風速能不能達到,所以不少預測機構也預計會以熱帶低壓趨勢發展。而這個99W颱風胚胎未來的走向可能是「直奔」廣東,所以很大概率會給廣東帶來強風降雨的問題,如果這個颱風胚胎給予命名了,那麼這也算是一個「短命」颱風,發展的時間不會太久,這就是GFS給出的模擬數據情況。
  • 95W、96W「雙颱風胚胎」共舞,23號颱風科羅旺要生成?
    我們下面來看看,是否會形成今年的23號颱風科羅旺,當然如今出現颱風胚胎活躍,除了我們常說的拉尼娜現象影響之外首先我們來看看95W颱風胚胎,該颱風胚胎的變化情況還是不大,風速保持在15KT,中心氣壓值為1004hpa,所以完全沒有變化,同時它還在逐步的往菲律賓靠近,這發展明顯受到了限制。雖然說菲律賓東部地區的大部分區域都還是在26度以上的溫度,但是靠近陸地發展就會受到限制,所以這個95W颱風胚胎是成不了新颱風的可能性了。
  • 12號颱風即將消失!雙颱風胚胎又來了,13,14,15號颱風或連出
    分別為為90W和91W,這兩個颱風胚胎的潛力都不小,都可能成為颱風,所以值得注意了,這可能形成今年的13號颱風玲玲和14號颱風劍魚,甚至還可能會冒出一個15號颱風法茜,發展期間有變化,當然我們主要以分析為主,參考下就行,至於會不會生成,我們後面才知道,變化空間還是不少,如今先來了解下12號颱風楊柳。
  • 2020年1號颱風黃蜂最新消息 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衛星雲圖
    2020年1號颱風黃蜂最新消息 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衛星雲圖   「黃蜂」加強為強颱風級  一、「黃蜂」加強為強颱風級  今年第1號颱風「黃蜂」於昨晚(13日)加強為颱風級,今天(14日)凌晨加強為強颱風級,早晨5點鐘(北京時,下同)其中心位於菲律賓馬尼拉東偏南方約
  • 確定了,94W生成且大變化,1號颱風黃蜂或提前來,可能進入南海
    作者:文/虞子期 2020年以來,關於颱風的消息可以說並不多,雖然形成了幾個颱風胚胎,但是最終都在海洋區域的變化之中消失了。而在4月快要結束的時段,西北太平洋以及南海地區的變化又出現了。
  • 2020年9月東北颱風最新消息 12號颱風白海豚路徑實時發布系統圖
    天氣網訊,11號颱風紅霞走後沒多久,12號颱風又要來了。據12號颱風白海豚路徑實時發布系統圖顯示,在琉球東南東方海面颱風胚胎93W已升級為熱帶低壓,預計在9月21日會增強為996hpa氣壓值,可能升級成為今年的12號颱風「白海豚」,會給東北地區帶來雨水。
  • 2020年第9號颱風會登陸廣東省嗎?
    2020年第9號颱風會登陸廣東省嗎?  第9號颱風「美莎克」不會登陸廣東省。按中央氣象臺公布的路徑圖顯示,預計颱風「美莎克」趨向朝鮮半島南部。  截至8月28日,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已生成7個颱風(「森拉克」、「黑格比」、「薔薇」、「米克拉」、「海高斯」、「巴威」和「美莎克」),其中有3個登陸我國,1個落戶我省(「海高斯」)。  常年來看,8月本就是一年中最盛產颱風的月份,今年比常年平均水平(6.53個)略多,有點「超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