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空軍的新型頭盔不僅在國內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在國外也同樣讓不少網友議論紛紛,而俄羅斯網友更是在線討論中國空軍飛行員的新型投影多媒體頭盔。
據俄羅斯《軍事論壇》網站發布消息:近日在中國的電視臺播放了關於中國殲-16多用途戰鬥機的駕駛艙的畫面,其中中國空軍的飛行員頭盔備受關注,這很有可能是中國的新型多媒體頭盔,擁有廣泛的功能,但是成本卻比美國F-35戰鬥機飛行員不僅便宜得多,也更好。
俄羅斯網友有人就直接表示「還有很多缺點,包括幹擾飛行員等等」(評論的是美國F-35的頭盔)俄羅斯甚至直接指出了美國的多媒體頭盔的成本,認為這是難以置信的。
因為美國最開始標價是75萬美元一個頭盔,確實是十分令人驚訝了,當然,之後美國也在價格上有所調整,降到40萬美元,不過也正是因此,出現了十分多的缺點。
比如,中心軸的位移問題,導致飛行員迷失方向,另外頭盔過於笨重,在彈出時有掉下來的可能性,士兵的肩膀也很難承受這樣的重力,並且如果在彈出過程中,多媒體鏡片沒有掉下來的話,飛行員的頭部將會出現問題,甚至喪失性命。
而中國的這款多媒體頭盔配備了一組高度敏感的傳感器,這些傳感器可以有效地保護飛行員的頭部,還可以讓飛行員能迅速和其他飛機交換數據,並且提供精準的空間視頻圖像,使飛行員能夠及時作出決定。
不過目前中國並沒有公布頭盔的說明,但是,從中國公布的視頻中可以看出,中國飛行員已經戴上了這個頭盔,那麼中國可能不僅僅只是在使用,甚至有可能已經在進行批量生產了。
並且在俄羅斯的這篇報導下,還有網友直接評論,我們的空軍有這樣的帶顯示器的頭盔嗎?當即就有另一位網友評論他,蘇-57還在開發中。
也是挺有意思的,俄羅斯作為強國之一,在軍備上自然也不會太過落後了,俄羅斯的顯示系統也已經安裝到了飛行員的防護頭盔上了,除了可以顯示複雜的圖像,還可以輔助飛行員控制飛行和瞄準,不需要飛行員查看駕駛艙中的指示器。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最近也推出了一款新的聯合頭盔提示系統,並且在F-16V上進行了飛行測試,在美國的報告中,這款頭盔吸取了之前頭盔的缺點,實現了安全,可靠和可維護的標準,並且還介紹了不少功能。
例如,光學慣性跟蹤器和上視標線,這些標線可以充分利用高視距視覺提示和目標瞄準先進武器,還分為白天顯示模塊和夜間顯示模塊,其中夜間的還加入了夜視鏡的改進,可以在所有飛行條件下提供飛行切換功能。
從美俄兩國的頭盔來看,中國這塊多媒體頭盔應該除了高敏感傳感器外還有不少功能,像是夜視技術中國也是很不錯的,此前也有相關報導,其次輔助戰鬥,這就需要智能化了,而中國在這一方面也是不怯的。
所以可以推測,中國在這多媒體頭盔這一方面,不說一定比美俄更強,但與之比肩還是很有可能的。(塗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