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飛行員頭盔亮相閱兵:外形科幻、內涵多(圖)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殲20飛行員頭盔亮相閱兵:外形科幻、內涵多(圖)

2017-08-03 01:45:19來源:科技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羨

2017年08月03日 01:45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科報講武堂

  在慶祝建軍90周年閱兵式中,中國自主研發的四代隱形戰機殲-20首次以3機編隊形式曝光,引來軍迷強烈關注。特別是電視直播畫面中,首次曝光了殲-20的座艙內景,雖然看不到座艙細節以及布局,但是飛行員佩戴的頭盔卻讓人眼前一亮。可以看出,這款外形科幻的頭盔簡潔但絕不簡單。

  「這款產品應該屬於殲-20戰鬥機的標配,作為匹配四代機的飛行員頭盔,它應該是一款媲美世界尖端飛行頭盔的先進產品。」一位匿名的軍事評論員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他介紹,戰鬥機飛行員在飛行過程中,飛行速度很快,同時為了完成各種技術動作,飛行的姿態變化會很大,需要頭盔來保護飛行員的頭部。而飛機發動機等設備發出的聲音較大,飛行員需要頭盔來隔音,並與外界保持通訊。同時,在飛行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駕駛,需要提供給飛行員各種信息,如高度、爬升率、飛行姿態、地形等信息。由於戰鬥機飛行員在執行任務時的飛行速度很快,並且需要快速做出各種飛行動作,他們需要隨時都能方便地得到需要的信息。如果像早期的飛機一樣顯示在下方的儀錶盤上,飛行員需要不時看向前方,又向下觀察儀表,這樣很不利於飛行員操控飛機。

  「三代機的飛行員頭盔並沒有頭盔顯示系統,而是和平視顯示器、瞄準具分開使用,視野仍只是眼睛能看到的範圍,很窄。雷達發現敵機後,飛行員需要將機頭轉向敵機位置才能進行瞄準和發射,在目標與飛機的軸線角度超過±60°時,無法進行飛彈發射,非常不利於空中格鬥。」他說,「而在四代機上,這些信息都會在飛行員頭盔顯示器上顯示,十分方便。另外,戰鬥機飛行員在戰鬥時需要進行瞄準、鎖定及發射飛彈,瞄準系統集成在了頭盔顯示系統裡,有利於飛行員更好地執行任務,提高作戰效率。」

  記者了解到,先進戰機的飛行員頭盔都集成了很多先進技術,如F-35的飛行員頭盔,就集成了光電分布式孔徑系統(EODAS),飛機外的光電傳感器會將外部景象拍攝下來,顯示在飛行員頭盔上,讓飛行員的視野不再受座艙的阻擋,而擴大到飛機外部傳感器的探測範圍內,相當於「透視」了飛機。當能見度較低或夜間飛行時,由於傳感器使用紅外探測,仍可以清晰地顯示外部情況。

  「由於光電分布式孔徑系統可顯示飛機周圍360°的情況,敵機在飛機的任何位置都可以向其瞄準並發射飛彈,無論是飛機的前方還是後方,可以說飛行員看到哪兒就能打到哪兒。」他指出。

  新華社的報導指出,第四代戰機還具有強大的信息採納和集成能力。雷達、光雷、數據鏈、機械鏈、電子對抗……殲-20「渾身都是鼻子眼睛」,能綜合接收各種信息,再以優越的信息集成能力,用簡潔、高效、友好的人機界面反饋給飛行員。「信息在眼前,操縱在指尖。」空軍某部某站站長湯海寧如是說。

  對此,這位軍事評論員判斷,「從目前電視畫面曝光的殲-20頭盔來看,外表簡潔,沒有外置的瞄準具等設備接口,說明這款頭盔已經實現了頭盔顯示功能。採訪中我們了解到,殲-20的傳感器功能極為強大,這些傳感器的信息也會顯示在殲-20的頭盔上,其中也許就包括了光電分布式孔徑系統。」

  (科技日報北京8月2日電)

相關焦點

  • 揭秘殲-20飛行員頭盔:空中作戰新武器 造價超百萬
    央視網消息:中國空軍9日發布消息說,由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隱身戰鬥機殲-20,近日首次開展海上方向實戰化軍事訓練,進一步提升空軍綜合作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殲-20飛行員頭盔似乎有一些變化,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 殲-16飛行員換上新頭盔,酷似「熊貓」,僅重1千克,或配備國產頭顯
    殲-16是我國四代半多用途戰鬥機,它的外形參考了蘇-30MKK,其性能可以和美國的F-15E相媲美。殲-16自2011年試飛以來,一直是廣大軍迷關注的對象。對於其性能,不少軍迷也是如數家珍,這款多用途戰鬥機的出現和殲-20一樣意義重大,甚至可以說具有劃時代意義。
  • 殲20戰機大動作曝光!換裝WS15發動機、新型頭盔,已具備夜戰能力
    近日,殲20戰機的最新照片曝光,顯示這款戰機已經具備了夜戰能力,飛行員也開始裝備新型作戰頭盔。專家表示,中國空軍目前裝備的殲10系列戰機和殲11系列戰機裝備的是TK-10A和TK-12A飛行員頭盔,對於空中作戰只有部分的幫助,而殲20採用的新型頭盔將徹底改變現有的空戰規則。
  • 中國空軍最新輕量化頭盔亮相:女飛帶著都很小巧,擺脫俄式風格
    這些能駕馭戰鬥機升空作戰的女飛行員當然是關注焦點,但空軍網的配圖更是焦點中的焦點:一款此前幾乎未亮相過的國產輕量化飛行頭盔被曝光!從公開渠道來看,在殲-20隱身戰機入役之前,空軍戰機飛行員頭盔大多有較濃的俄式風格,從外形來看,一般比較厚重。飛行頭盔無法實現輕量化,主要是因為其材料重量難減,通話器、顯示和瞄準設備,以及其他附件小型化比較難。新款輕量化頭盔的出現,顯示我國軍工應該已一一突破了上述難關。
  • 美軍飛行員戴AI頭盔和殲20「交戰」
    美軍飛行員戴AI頭盔和殲20「交戰」 2020-11-17 09:33
  • 閱兵訓練場的故事丨空中受閱梯隊新銳戰機組團亮相 盤點閱兵空中的...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10月1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其中盛大的閱兵式備受關注。在受閱的空中梯隊34型168架受閱戰機中,既有首次亮相的國之重器,也有備受追崇的空中利劍,還有披著神秘面紗的各型支援保障飛機。看看記者為您盤點的閱兵空中「明星戰機」。
  • 殲20卻不並需要,飛行員頭盔成為關鍵優勢
    放眼世界也只有中美兩個國家能在全方位的各領域中展開不斷深入研究,並且在五代機中也只有殲-20在很多性能上與F-22並駕齊驅。而五代機問世以來,一體化座艙蓋似乎成為標配,美軍的F-22、F-35、甚至F-16和我國的殲-20以及此後出現過一次殲-31的改進版本都採用一體化座艙蓋。因其具有一定的低可偵測性,儘管造價高昂,做工複雜卻還是一直深受中美軍方的喜愛。不過有一次殲-20亮相,有軍迷細心發現,其座艙蓋加裝了內部加強框的設計。有人認為這是原有設計急於求成,實際操作中並不能勝任超音速巡航狀態所面臨的壓力。
  • 殲20飛行員裝備蜻蜓眼,視野360度無死角,用眼神擊落敵機
    殲20戰機的全新頭盔科技感十足 1月24日,在大家歡慶佳節之時,一部關於殲20的紀錄片也同時發布,為新年帶來喜訊。在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目前殲20的飛行員已經全面裝備了全新頭盔。從頭盔背部凸起的小點以及目前公開的資料來看,可以確定這種「蜻蜓眼」式的頭盔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頭盔瞄準系統(HMDS)」,而這款HMDS頭盔目前在全世界也僅被F35、颱風和殲20三種戰機裝備,足以看出科技含量之高。
  • 殲15飛行員頭盔上寫「SHOOT IT」:中國空軍表明態度
    頭盔時每個飛行員的一種標配,而幾十年前,美軍飛行員間開始流行一種頭盔塗裝文化,有的飛行員會把名字印在頭盔上,而有的飛行員會在自己的頭盔上寫寫畫畫。中國殲-15的一名飛行員也在自己的頭盔上做了一番塗裝,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
  • 軍改後首次沙場閱兵的「十大亮點」
    在此次閱兵上,空軍展示了紅旗-9B和紅旗-22兩型地空飛彈,這兩種飛彈是我國自行研製的全天候、多通道中遠程新一代地空飛彈,極大提高了信息化條件下防空反導能力。陸軍則展示了09式自行高炮、紅旗-6彈炮飛彈發射車和跟蹤高炮車。  軍事評論員林穎清指出,紅旗-22飛彈曾在去年珠海航展公開亮相,但卻是裝備部隊後首次公開亮相。
  • 閱兵中殲20為何掛龍勃透鏡飛過全場?座艙一裝置讓彈射節省0.3秒!
    殲-20隱形戰機自去年珠海航展公開亮相後,首度於30日參與慶祝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值得注意的是,當天三機編隊飛行的殲-20都在機腹額外掛載龍勃透鏡,表明該機隱身性能高水準,必須刻意增大本機的雷達反射面積,才能在空中被航管雷達所發現和跟蹤,進而保證密集編隊飛行的安全問題。
  • 央視首曝新批次殲16!更換白色雷達罩,飛行員單獨定製頭盔
    最新一批殲-16空中訓練視頻曝光!此次的空中作戰的訓練方式很不一樣,不僅有很多高機動性,而且還有前所未有的細節展現。全新J-16系列換裝了白色雷達保護罩,每位飛行員都配備了定製的頭盔。
  • 真正的眼神殺敵,解放軍飛行員換裝新型頭盔,轉轉頭就能鎖定目標
    16戰機飛行員配備的新一代圖像式頭盔瞄準具樣貌(圖片來源於:網絡) 日前,在央視一檔節目裡人民空軍殲-16戰機飛行員配備的一款新頭盔出現在了大家的視野裡。而隨著近些年國內飛行員頭盔瞄準具技術的快速發展進步,我國新推出的飛行員頭盔也普遍具備了圖像顯示和瞄準能力,並配備在諸如殲-10C、殲-16、殲-20等新一代的國產戰機上,同時,我軍現役的直-10、直-19兩款武裝直升機上也都配備了類似的圖像式頭盔瞄準具系統。
  • 美軍想得太簡單:殲20戰力之強,豈是一個AR頭盔就能模擬的?
    空戰技術由兩家美國公司Red 6和EpiSci提供,空戰形式是通過飛行員頭盔顯示器中的計算機生成投影,對抗由美國EpiSci公司的戰術人工智慧技術創造的中國殲20隱形戰鬥機。簡單說,此次空戰利用了增強現實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前者提供了殲-20的影像,後者提供了操縱殲-20的人工智慧飛行員。
  • 殲20戰鬥姿態臨空 看這部電影眨眼一下錯過一個億
    殲20、殲10C、殲11B、運20、空警500火速集結!王牌飛行員整裝待命!緊急出境聯合反恐救援作戰一觸即發!  9月29日,由李晨執導並主演,中國人民解放軍空政電視藝術中心、春秋時代聯合出品的電影《空天獵》將在全國首映。
  • 殲20飛機首飛10周年:翱翔藍天的殲20戰鬥機
    10年前的1月,一架黑色塗裝、外形科幻的飛機靜靜地停在成都某機場起飛線上,機務人員圍在周圍做著起飛前的最後的準備,試飛員接過放飛單,鄭重地在試飛科目上寫下「首飛」兩字。 伴隨著項目行政總指揮首飛指令的下達,發動機瞬間發出巨大的轟鳴聲,飛機拖著長長的尾焰,呼嘯著從現場無數雙眼睛前滑過。
  • 盤點巴基斯坦國慶閱兵中國造「十大金剛」
    巴基斯坦閱兵中既有象徵傳統的駱駝騎兵,也有現代化的戰略飛彈在隨後舉行的空中地面分列式上,許多新型武器裝備亮相,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武裝裝備中絕大多數是中國研製或中巴合作研製。這裡就作一細細盤點。排列成JF-17字樣的巴空軍飛行員和JF-17「雷電」戰鬥機。該機2002年5月31日完成設計,2003年8月25日首次試飛。
  • 殲20隱身性很差?機腹下這個地方暴露隱身能力不弱於F22
    自去年在珠海航展公開亮相之後,殲-20戰鬥機再沒有出現在公眾場合,直到上周末舉行的沙場大閱兵,3架殲-20戰鬥機以戰鬥姿態亮相,同時訓練過程中拍攝的座艙內視角視頻也被剪切進直播畫面中,讓廣大軍迷過足了眼癮。
  • 殲20飛行員大多是新人?戰術戰法截然不同,老飛行員們無奈退場
    作為我國目前最為先進的第五代戰鬥機,殲-20戰機大多配備在最精銳的單位中。但是就目前公開的報導和資料上看,殲-20的飛行員大多是新人,也就是剛從航校畢業的飛行員。這與"最先進的戰機配備經驗老到的飛行員"的傳統觀念有所不同。年輕人們難道在駕駛殲-20上就能比經驗豐富的「老鳥」們更強了嗎?這種配置似乎超出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