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曝新批次殲16!更換白色雷達罩,飛行員單獨定製頭盔

2020-12-06 騰訊網

最新一批殲-16空中訓練視頻曝光!此次的空中作戰的訓練方式很不一樣,不僅有很多高機動性,而且還有前所未有的細節展現。全新J-16系列換裝了白色雷達保護罩,每位飛行員都配備了定製的頭盔。

值得一提的是,新批量裝備的j-16有所不同。從圖中可以看出,J-16的機鼻罩有兩種顏色,一種是灰色,另一種是白色。不同顏色的雷達罩通常表示材料的變化。

儘管雷達罩對雷達波有很高的穿透率,可以達到95%以上。但作為雷達波的傳輸介質,必然會造成一定損失。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改進,材料和製造工藝的不斷改進,雷達罩將減少傳輸過程中的雷達波損耗,從而使主動相控陣雷達的探測距離進一步延長。此次空軍駕駛員的裝備也得到了改進。第一個最明顯的就是飛行員們所戴的頭盔。頭盔顯示裝置是用於空戰的作戰力量倍增器。駕駛員可通過頭戴顯示器了解飛機的總體狀態,並可利用輔助瞄準系統實現「看得見就打」的打擊模式,大大提高空戰效率。

但是,受j-16雙座的限制,前排比後排有更好的視野。戰時,前排的飛行員駕駛飛機較多,後排的飛行員負責執行地對地任務。所以部隊只給前排的飛行員帶特製頭盔,而給後排的飛行員帶普通的頭盔。

每一個人的頭骨和臉部特徵不同,為了更好地適應頭部,讓飛行員在空中作戰時很舒服,每個駕駛艙的飛行員都有自己特製的頭部顯示器。空中戰鬥中,我們可以看到飛行員的頭盔後面都有他唯一的特徵。倍受嘲諷的勞保手套終於被取代,飛行員會更換空軍專用的手套,手套前會印上航空旅專用的徽章。

除進行空中實彈訓練外,在陸地上的仿真練習也很重要。從基地內部看,J-16擁有與J-20相似的虛擬實境(VR)全景模擬機,能在地面上進行很好的飛行訓練。根據航空旅飛行員提供的信息,他們正從第二代飛機直接過渡到第三代和三代半飛機,舊的訓練大綱與新的大綱同時進行,新型飛行模擬器使駕駛員更容易駕駛新型飛機。

J-16在整個作戰過程中搭載了兩枚PL12空對空飛彈。無裝模擬幹擾吊艙,追求最終的飛行性能,突出我軍實戰意義強的特點,始終把真實戰場環境作為訓練標準。由新型戰機向常規作戰訓練轉變,空軍不斷轉型,空戰能力突飛猛進,適應未來戰爭模式,建設世界一流空軍,更好地保衛祖國領空。(文/山峰)

相關焦點

  • 05批次殲16曝光!畫面公開透露一重大細節,重大改進令人振奮
    近期,網上公布了一個介紹王牌飛行員蔣佳冀的視頻,有眼尖的網友從視頻中發現了一個細節。視頻中顯示,西部戰區空軍某部最新服役了一架殲-16,生產批號為0502。此外,網友還發現,與0304批次的殲-16戰機不同,這批殲-16的雷達罩塗色是淺灰色,而以前的多為深灰色。
  • 殲-16飛行員換上新頭盔,酷似「熊貓」,僅重1千克,或配備國產頭顯
    殲-16是我國四代半多用途戰鬥機,它的外形參考了蘇-30MKK,其性能可以和美國的F-15E相媲美。殲-16自2011年試飛以來,一直是廣大軍迷關注的對象。對於其性能,不少軍迷也是如數家珍,這款多用途戰鬥機的出現和殲-20一樣意義重大,甚至可以說具有劃時代意義。
  • 揭秘殲-20飛行員頭盔:空中作戰新武器 造價超百萬
    央視網消息:中國空軍9日發布消息說,由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隱身戰鬥機殲-20,近日首次開展海上方向實戰化軍事訓練,進一步提升空軍綜合作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殲-20飛行員頭盔似乎有一些變化,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 真正的眼神殺敵,解放軍飛行員換裝新型頭盔,轉轉頭就能鎖定目標
    16戰機飛行員配備的新一代圖像式頭盔瞄準具樣貌(圖片來源於:網絡) 日前,在央視一檔節目裡人民空軍殲-16戰機飛行員配備的一款新頭盔出現在了大家的視野裡。 不過,由於我國早期的飛行員頭盔並不具備任何瞄準和顯示功能,因此,直到引進了蘇-27戰機後,才開始對其上面裝備的早期光點投射式簡易頭盔瞄準具進行仿製和生產,並在隨後裝備在我國國產的殲-10以及仿製蘇-27而來的殲-11等戰機上。
  • 殲15飛行員頭盔上寫「SHOOT IT」:中國空軍表明態度
    頭盔時每個飛行員的一種標配,而幾十年前,美軍飛行員間開始流行一種頭盔塗裝文化,有的飛行員會把名字印在頭盔上,而有的飛行員會在自己的頭盔上寫寫畫畫。中國殲-15的一名飛行員也在自己的頭盔上做了一番塗裝,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
  • 殲20飛行員頭盔亮相閱兵:外形科幻、內涵多(圖)
    特別是電視直播畫面中,首次曝光了殲-20的座艙內景,雖然看不到座艙細節以及布局,但是飛行員佩戴的頭盔卻讓人眼前一亮。可以看出,這款外形科幻的頭盔簡潔但絕不簡單。  「這款產品應該屬於殲-20戰鬥機的標配,作為匹配四代機的飛行員頭盔,它應該是一款媲美世界尖端飛行頭盔的先進產品。」一位匿名的軍事評論員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 美軍飛行員戴AI頭盔和殲20「交戰」
    美軍飛行員戴AI頭盔和殲20「交戰」 2020-11-17 09:33
  • 央視披露殲20:使用世界第一種隱身超材料!電磁波全變沒了
    今年3月,央視播出的《大國重器》節目第八集首次披露,我國在全世界首次實現超材料(Metamaterial)量產,而這種超材料可用於新型戰鬥機隱身蒙皮,此次參加珠海航展,光啟將重點呈現超材料規模交付「硬功夫」,現場展示戰機、無人機、艦船、飛彈等尖端裝備隱身解決方案」。軍事觀察家將根據國內外公開資料對光啟公司研發的新一代超材料隱身技術做一簡要技術分析。
  • 殲10C一雪前恥「擊落」殲16,有多少細節可供解讀
    近日,央視國防軍事頻道《正午國防軍事 》節目發布了一則《殲-10C、殲-16自由空戰對抗演練》的新聞,視頻講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兵某旅演兵西北大漠,由前「金頭盔」得主、航空兵某旅副參謀長尤鵬飛率領的殲-10C雙機編隊在最初對抗殲-16型戰鬥機雙機編隊不利的情況下,經過一周的經驗總結與戰法推演,成功在第二次異型機對抗中「擊落」殲-16的故事。
  • 殲20卻不並需要,飛行員頭盔成為關鍵優勢
    放眼世界也只有中美兩個國家能在全方位的各領域中展開不斷深入研究,並且在五代機中也只有殲-20在很多性能上與F-22並駕齊驅。而五代機問世以來,一體化座艙蓋似乎成為標配,美軍的F-22、F-35、甚至F-16和我國的殲-20以及此後出現過一次殲-31的改進版本都採用一體化座艙蓋。因其具有一定的低可偵測性,儘管造價高昂,做工複雜卻還是一直深受中美軍方的喜愛。不過有一次殲-20亮相,有軍迷細心發現,其座艙蓋加裝了內部加強框的設計。有人認為這是原有設計急於求成,實際操作中並不能勝任超音速巡航狀態所面臨的壓力。
  • 殲20飛行員裝備蜻蜓眼,視野360度無死角,用眼神擊落敵機
    在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目前殲20的飛行員已經全面裝備了全新頭盔。從頭盔背部凸起的小點以及目前公開的資料來看,可以確定這種「蜻蜓眼」式的頭盔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頭盔瞄準系統(HMDS)」,而這款HMDS頭盔目前在全世界也僅被F35、颱風和殲20三種戰機裝備,足以看出科技含量之高。
  • 殲20戰機大動作曝光!換裝WS15發動機、新型頭盔,已具備夜戰能力
    近日,殲20戰機的最新照片曝光,顯示這款戰機已經具備了夜戰能力,飛行員也開始裝備新型作戰頭盔。專家表示,中國空軍目前裝備的殲10系列戰機和殲11系列戰機裝備的是TK-10A和TK-12A飛行員頭盔,對於空中作戰只有部分的幫助,而殲20採用的新型頭盔將徹底改變現有的空戰規則。
  • 試飛院宣傳視頻曝光殲11D原型機
    從試飛院的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出,該機機頭部位雷達罩明顯「上翹」,明顯是採用了傾斜安裝雷達天線陣列的方式,這是近年來我軍「四代半改進型」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的典型標誌。毫無疑問,這款試飛院中曝光的戰機就是神秘的「殲-11D」了。
  • 俄網友:中國飛行員新型頭盔正在使用,美國的卻可能喪命
    ,而俄羅斯網友更是在線討論中國空軍飛行員的新型投影多媒體頭盔。 據俄羅斯《軍事論壇》網站發布消息:近日在中國的電視臺播放了關於中國殲-16多用途戰鬥機的駕駛艙的畫面,其中中國空軍的飛行員頭盔備受關注,這很有可能是中國的新型多媒體頭盔,擁有廣泛的功能,但是成本卻比美國F-35戰鬥機飛行員不僅便宜得多,也更好。
  • 人像布光中的美人碟(雷達罩),到底該怎麼用?雷達罩使用全教程
    提到人像攝影布光,有「美人碟」之稱的雷達罩,總是繞不開的附件之一。很多人忍不住要問:雷達罩到底有多神奇,為什麼人像攝影布光都喜歡用它呢?雷達罩雷達罩也有」美人碟「之稱,這固然是它英文名的直譯,但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它具體功能的反映。
  • 美軍想得太簡單:殲20戰力之強,豈是一個AR頭盔就能模擬的?
    空戰技術由兩家美國公司Red 6和EpiSci提供,空戰形式是通過飛行員頭盔顯示器中的計算機生成投影,對抗由美國EpiSci公司的戰術人工智慧技術創造的中國殲20隱形戰鬥機。簡單說,此次空戰利用了增強現實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前者提供了殲-20的影像,後者提供了操縱殲-20的人工智慧飛行員。
  • 大黃蜂模擬殲16,美軍假想敵部隊換塗裝,視中國空軍為主要對手
    最近這些年,我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發展,有目共睹,不但殲20、運20批量服役,而且殲10、殲11和殲16等三代機的數量也逐漸多起來。而這也讓美軍壓力倍增,他們已經將我們視為最主要的對手,重視程度超過俄羅斯。
  • 中國空軍最新輕量化頭盔亮相:女飛帶著都很小巧,擺脫俄式風格
    這些能駕馭戰鬥機升空作戰的女飛行員當然是關注焦點,但空軍網的配圖更是焦點中的焦點:一款此前幾乎未亮相過的國產輕量化飛行頭盔被曝光!從公開渠道來看,在殲-20隱身戰機入役之前,空軍戰機飛行員頭盔大多有較濃的俄式風格,從外形來看,一般比較厚重。飛行頭盔無法實現輕量化,主要是因為其材料重量難減,通話器、顯示和瞄準設備,以及其他附件小型化比較難。新款輕量化頭盔的出現,顯示我國軍工應該已一一突破了上述難關。
  • 殲-16新圖曝光,機身表面做工完美,雷達隱身改進亮眼
    近日軍網英文報導了空軍航空兵某團的跨晝夜實戰化訓練,配圖顯示該團裝備的殲-16戰鬥機在製造工藝上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機身表面蒙皮光滑平整,這點在新裝備的低視塗裝殲-16上尤為明顯。
  • 殲20飛行員大多是新人?戰術戰法截然不同,老飛行員們無奈退場
    作為我國目前最為先進的第五代戰鬥機,殲-20戰機大多配備在最精銳的單位中。但是就目前公開的報導和資料上看,殲-20的飛行員大多是新人,也就是剛從航校畢業的飛行員。這與"最先進的戰機配備經驗老到的飛行員"的傳統觀念有所不同。年輕人們難道在駕駛殲-20上就能比經驗豐富的「老鳥」們更強了嗎?這種配置似乎超出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