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機械裝備製造業:「蝶變」中邁向「智造」

2021-01-09 中新網福建

2018年03月31日 13:16:43 來源:中新網福建

南安市裝備製造業協會一行走進金蝶集團全球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中新網福建新聞3月31日電 (孫虹 林曉欣)為助力機械裝備產業創新驅動發展,著力信息化與傳統製造業的融合,引領行業創新轉型升級,促進「南安製造」向「南安智造」轉型。近日,南安市裝備製造業協會組織企業走進長沙,開展為期三天的交流學習活動。

  在南安市副市長江景燦帶領下,南安市組織部人才辦、南安市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李茂全,南安市官橋鎮副鎮長李劍文以及成功工具機、雙塔汽配、德林機械、勝利閥門、捷佳液壓、巨邦機械、群峰機械、嘉諾閥門、達宇重機、科榮機械等多家裝備企業參與此次活動。

  網際網路的力量正以驚人速度改變人類的生活與工作方式,也給企業的經營運作模式和思想觀念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大數據以及雲計算技術日漸成熟,產業網際網路也接踵而至,傳統產業面臨調整與洗牌。在「工業革命4.0」到來之際,實體與虛擬的融合將大大助力中國製造企業轉型,從而推進中國製造業的轉型與升級。

  此行首站,南安市裝備製造業協會一行走進中國最大的財務軟體提供商之一—金蝶集團全球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金蝶中國財務共享中心負責人付高雄的演示下,協會一行詳細了解了收入、收款、費用、資金等各個業務模塊的具體操作流程。

  據了解,建設於2010年的金蝶集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國內較早設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企業,從推行到正式上線歷時2年,至今已經為數百家企業提供財務共享構建服務。

  「財務共享是企業做大做強的發展趨勢,也是當代較為先進的財務信息技術。」南安市副市長江景燦希望,「未來南安的集團化企業也能緊跟趨勢,高效管控財務服務,實現財務共享。」

參觀走訪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

  在為期3天的學習交流中,南安市裝備製造業協會一行還參觀走訪了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國防科技大學、湖南福建總商會等地,交流內容頗豐、獲益良多,為今後促進兩地產業聯盟升級做了良好的鋪墊。

  南安市裝備製造業協會會長、福建成功工具機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泗進指出,此行走進國內先進智造企業學習和交流,對提出和解決「傳統製造」向「先進智造」轉型的痛點及關鍵點意義重大。他也希望「能藉此促進長沙與南安乃至福建製造業的產業聯盟,智造升級」。(完)

相關焦點

  • 泉州南安裝備製造業:加快轉型 逆風飛揚
    機械裝備是南安市支柱產業之一,目前,南安市共有近700家機械裝備企業,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7家。今年以來,南安裝備製造業有效克服疫情影響,以轉型為動力,充分釋放機械裝備發展潛力。統計顯示,今年1—9月,南安市機械裝備產業完成規模產值479.8億元,同比增長1.4%,實現了「逆風飛揚」。
  • 南安裝備製造業有個「智囊團」 到一線為企業「把脈問診」
    作為技術主導型產業,南安裝備製造業近幾年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高層次人才在技術上的屢屢突破。­  儘管在人才引進上,南安的硬體配套優勢並不大,但依託在「產學研」路子上的創新探索,於去年8月正式運作的南安市機械裝備產業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成為產業發展最堅實的人才和技術後盾。依託服務中心,南安搭建起了一個涵蓋全國20多所高校、近50名專家的智囊庫,為南安企業所用。
  • 裝備製造業躍居南安第二大產業
    日前,記者從南安市裝備製造業協會召開的專題工作會議上獲悉,該產業憑前幾年在技術創新上的蓄力,近兩年迎來爆發。今年,裝備製造業更是憑藉總體規模以上產值的大幅攀升,躍居南安四大產業第二位。­  記者同時獲悉,10月12-13日,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主辦的「全國機械行業轉型升級推進會」將選址南安,該會議將對「十三五」以來機械工業轉型升級的階段性工作進行總結梳理,這無疑是對南安裝備製造業發展的認可。­  創新、技改提升內力迎來產業爆發­  9月8日,市裝備製造業協會召開專題工作會議。
  • 泉州機械裝備製造業:從聚集走向「聚變」
    工具機、軸承出自南安,紡織服裝機械、製鞋機械產自晉江,汽車零部件產業主要分布在鯉城,蓄電池產業落戶安溪、洛江,石獅精於儀器儀表製造,空壓機產業主要分布在惠安――歷經20餘年發展,泉州已涵蓋機械裝備製造業的6個大類、40個中類、96個小類。
  • 南安機械裝備業技能競賽在群峰機械舉辦
    8 月 8 日下午,「2019 南安市機械裝備製造行業職工技能競賽」頒獎儀式在福建群峰機械有限公司舉行,南安市委常委、市總工會主席張小紅,南安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黃海鷹,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佩藝,霞美鎮主任科員、鎮總工會主席吳燕燕,市委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工作委員會專職副書記陳鴻傑,群峰機械董事長徐金山、總經理徐清輝等主承辦單位負責人及參賽單位代表、獲獎選手近百人參加頒獎典禮
  • 泉州南安防疫經濟兩手抓 156家機械裝備規上企業復工復產
    泉州南安市現有機械裝備企業600多家,2019年完成規模產值599.64億元,裝備製造業成為泉州南安市的第二大支柱產業。疫情當前,泉州南安市裝備製造業協會及會員企業,積極貫徹落實各級工作部署,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目前已有156家機械裝備規上企業復工復產。
  • 創新驅動高質量增長 瑞營機械拓寬智造海外路
    日前,瑞營機械再次傳來利好消息:國家防汛抗旱物資(移動泵車)圓滿完成。   自主創新實現彎道超車   對於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搏擊的環保企業來說,風浪隨處可見,有的企業會「拋錨滯航」,有的企業卻能從風浪和危機中瞅準機遇,變壓力為動力,駛向成功的彼岸。
  • 南安市黨群服務中心和機械裝備產業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揭牌
    ­  6月30日,南安市黨群服務中心和機械裝備產業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揭牌暨入駐單位籤約授牌儀式在南安光電信息產業基地舉行,標誌著這兩大中心正式投入運營。­  南安市領導王春金、王連贊、洪永佳和全國14所高校院所代表參加儀式。­  儀式上,市政府與入駐單位籤訂了合作協議,入駐單位與企業籤訂了合作項目。
  • 品質躍遷:從「看到了造」邁向「想到了造」
    看著眼前裝著新工廠、包裹在夜色中的高大總部大樓,他感慨萬分。&nbsp&nbsp&nbsp&nbsp2年多前,這裡還是荒草叢生。剛創業時的劉自鴻從未想過,在此會誕生世界首創的產線。柔宇做的產品是從無到有,靠的是一步一步摸著石頭過河;而柔宇走的顛覆式創新路,在此前的中國製造業疆域上更是少見。
  • 「東莞智造」在世界舞臺加速崛起
    記者調研發現,東莞智造頻頻亮相世界舞臺的背後,依託的是通過科技創新重塑經濟發展競爭力,某種程度上也是這座製造業大市產業突圍的縮影和新的延續。這些世界級的「東莞智造」力量正在東莞凝聚,迸發出強勁的新動力。
  • 機械設備行業:重視順周期和智造升級的投資機會
    另一方面由於疫情的影響,對生產方式提出了考驗,更多行業對智造升級產生需求。國內製造業正處於轉型升級時期,製造業升級將給行業帶來廣闊市場空間,維持行業「推薦」評級。重點推薦景氣明確向上順周期的工業自動化、光伏設備、鋰電設備、智能物流裝備等板塊;受益於自主可控及新基建方向城軌裝備等細分領域。
  • 南通市船舶海工產業「智慧」蝶變
    順時應勢,南通加快沿江船舶海工這一主導產業的轉型升級,主動向高技術船舶、大型海工裝備、特種船舶、豪華郵輪等高端產業邁進,轉型升級蹄疾步穩。西起如皋長青沙、東至啟東圓陀角長江入海口,在166公裡長的南通長江岸線,形成了沿江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帶,喜報頻傳:中遠川崎、中集太平洋等重點企業斬獲23000TEU超大型貨櫃船等訂單,中國首艘油電混合、豪華雙體客船「大灣區一號」輪等先後交付。
  • 「東莞智造」跑出加速度!3000家單位開展智能改造
    第六屆廣東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即將亮相!鎖定12月2日-4日,東莞廣東國際現代展覽中心,逛智博會,看製造業智能發展的無限可能。據了解,本屆展會有300多家企業參展,其中,7家東莞本土高端智能製造企業將亮相智博會!
  • 對話智造,共赴2018 ——2017立嘉國際機械展•成都展會圓滿落幕
    「智」造熱點,盡在工業自動化與機器人展區,雷射、鈑金設備製造商帶來全新製造解決方案,橡塑及包裝工業展區呈現多套綠色環保、智能高效生產方案。 在5號雷射加工展館,雷射行業知名企業紛紛攜先進雷射設備參展,實物加工演示更突顯設備性能。
  • 未來製造業的發展新趨勢:人機一體 智能製造
    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動製造業向智能化生產和個性化定製轉型,已經成為中國製造業發展的主流方向。近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把裝備製造確立為我國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據悉,隨著機器人、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發展和成熟,裝備製造智能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 中國智造「歐洲攻勢」 說明了什麼?
    小鵬、愛馳均為造車新勢力,產品均為純電動車。二是開拓市場不再單打獨鬥,有完善的戰略體系,全產業鏈輸出,包括創新研發中心、營銷中心、供應鏈中心及金融公司,等等。譬如,上汽集團有著清晰的戰略規劃,領克推出的「歐洲計劃」等。
  • 摩爾元數:開啟企業智造轉型之旅
    依託對行業的深度理解和服務數百家大型企業的經驗沉澱,通過低代碼、開源、雲開發等領先技術,打造最適合工業應用開發的協同平臺aPaaS平臺,並面向製造企業智能化升級,提供涵蓋N2雲智造系統、WMS雲倉系統等產品服務,助力傳統產業向智能產業升級。
  • 從製造到「智造」,石嘴山高新區轉型覓新路
    翻看寧夏蘇寧新能源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文峰和寧夏天地奔牛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主任設計師陳雲的履歷,他們均在傳統製造業作出了突出貢獻。作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五年規劃時期布局的十大煤炭工業基地之一,傳統製造業曾為石嘴山市創下了抹不去的輝煌。
  • 首輛高通量智能化核酸檢測車交付 裝備華大智造自動化設備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首輛高通量智能化核酸檢測車交付,裝備華大智造自動化設備澎湃新聞記者從華大集團方面獲悉,9月29日上午,由華大智造與蜀都客車等單位共同研發的全國首輛高通量智能化核酸檢測車——「火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