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裝備是南安市支柱產業之一,目前,南安市共有近700家機械裝備企業,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7家。今年以來,南安裝備製造業有效克服疫情影響,以轉型為動力,充分釋放機械裝備發展潛力。統計顯示,今年1—9月,南安市機械裝備產業完成規模產值479.8億元,同比增長1.4%,實現了「逆風飛揚」。
掘金傳統產業
南安裝備製造業起源、發展與興旺,與當地傳統製造業密切相關。
走進南安德林機械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記者看到,一排排的水暖衛浴製造設備依次排開,正在等候發貨,運往本地、省內和全國的水暖衛浴企業。
「我們的水暖衛浴製造設備,最早主要面向本地市場。當初創辦公司,也是看到了本地市場的這個商機。不過,近年來,我們的設備開始廣泛地向省內的漳州、福州,以及其他省份供貨。」德林公司董事長陳建團告訴記者。
改革開放以來,南安孕育了水暖衛浴、石材、輕紡等多個傳統製造業。近年來,南安乃至整個泉州市的傳統製造業均迎來轉型升級周期。這一周期內,孕育著對高端裝備製造業的大量需求。
「傳統製造業對產品檔次提升、用工替代等的需求,給南安裝備製造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南安裝備製造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過去,不少南安傳統製造業,出於產品質量的考慮,都選擇採購洋品牌的設備。這幾年,隨著南安當地裝備製造業的崛起,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選擇本土設備製造商。
輪轂一體化生產線、數控軋輥磨床、雙柱立式車床、全自動化磚機、數位化石材磨拋機……近年來,通過引進、吸收、消化,眾多南安裝備製造業企業在技術研發應用上不斷取得突破,先後開發出數百項數控新品,在裝備製造業多個細分子行業保持領先。南安裝備製造業,加速成長為國內裝備製造業領域的一支勁旅。
踏準傳統產業轉型契機,南安智能製造在傳統產業的應用技術方面,碩果纍纍。數據顯示,目前,南安裝備製造業企業已有16項產品入選2020年泉州市「數控一代」示範項目產品名單;已有2個工信部智能製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1個國家級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6家企業獲評省級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
科技驅動轉型
走進群峰機械公司工業園區廠區,一輛輛大型智能清掃車迎面開來。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大型清掃車,每輛價格在50萬元左右。同類技術含量的洋品牌產品,價格在百萬元以上。
群峰公司目前擁有各類專業技術研發人員60多名,與福州大學、華僑大學、湖南大學、福建省建築科學研究院以及遼寧省建築材料科學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校有良好的合作。公司已取得發明、實用新型、外觀等專利70多項,獲得省級技術成果鑑定3項。同時,群峰參與了10多項國家、行業標準的起草與修訂。
這是南安裝備製造業推動全行業技術創新的一個生動縮影。
技術創新,核心和關鍵是人才。去年以來,南安市裝備製造業協會在人才培養培訓、技術創新、對外交流合作、拓寬服務渠道等方面不斷探索,成效顯著。
在人才培育上,南安裝備製造業與福建工程學院、集美大學等院校打造人才培養基地,為企業解決了人才的短缺問題。此外,還與清華大學展開對接,日常性安排清華大學研究生到群峰機械、敏捷機械、德星閥門等企業開展項目聯合攻關,將產學研效果最大化。
在政策層面上,近年來,南安市先後出臺《進一步加快裝備製造業產業發展》《加快推進「數控一代」促進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在企業融資、人才引進、平臺建設、校企合作等方面加大扶持,引導裝備製造業行業加快轉型與發展。
此外,南安還高起點謀劃建設泉州(南安)高端裝備智造園,以集中建設、可租可售、高端準入的集約模式引領泉州乃至福建省鑄造產業發展提升,協同業主加快企業工藝、設備準入設計規劃;發展潛力充分釋放,深入推進「數控一代」示範工程,通過典型示範,以點帶面,應用範圍不斷擴大。
(責編:吳舟、張子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