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球到宇宙

2020-09-25 o比鄰o小K

物質經過光熱作用產生了生命,生命經進化產生智慧,低等智慧經發展成高等智慧,高等智慧提高維度生存成了上帝、

在未來人人將成上帝,再建造一個個宇宙!

佛說:以 須彌山 為中心,七山八海交繞之,更以 鐵圍山 為外郭,是謂一小世界,合一千個小世界為小千世界,合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中千世界,合一千個中千世界為大千世界,總稱為三千大千世界。

1. 地球目前人類唯一的家鄉。

2. 太陽系,人類2025年之後,可以開墾的土地、

NASS計劃在10年內先登錄月球,建立月球背面殖民地。

中國2018嫦娥四號計劃登錄月球背面。

太陽系在100年之內,變成了人類的存在。人類將達到一級文明,能夠使用太陽系裡的所有能量。

3. 月球是人類的第一個殖民地,不算遠。

4. 100年之後,人類乘坐曲率天空航母,在太陽系旅行,就像從上海到紐約。

5. 中國跟木星比起來雖然很微小,但是人類將徵服木星從木星那裡開發出無數的資源。

6. 六個地球跟木星比較,但是智慧是宇宙中最大的空間。

7. 我們來瞧瞧土星環套在地球上的樣子。

8. 彗星跟香港的比較,但是彗星永遠也別想撞擊地球,彗星也是人類未來的資源。

9. 在太陽面前,太陽系所有星球都是塵埃般微小。

10. 從月亮上看地球,地球就是藍寶石。

11. 火星殖民地的人類看地球,就是看行星。

12. 從土星上看地球地球就是一個白點。

13. 如果你站在太陽系的邊緣,地球消失了。

需要用射電望遠鏡看。

14. 地球跟太陽比大小。

15. 火星上看太陽。

16. 宇宙裡的星系比沙漠裡的沙粒數目還多,目前有2萬億個星系。

17. 太陽在宇宙裡也是一個小弟弟如果比體積

18. 人類已知的最大恆星大犬座 VY 星,比我們的太陽大 1,000,000,000 倍。

19. 如果太陽是一個細胞大小,那銀河系大概就像整個中國那麼大。

20. 如果地球在銀河系,就是一個虛擬的坐標點。

21. 你能在夜空裡看到的所有星星,全在那個小黃圈內。

22. 小不點銀河系跟打個字 IC-1011 星系的比大小,這個星系距離地球3.5 億光年。

那裡將來也是我們的資源開發地。

23. 這是哈勃望遠鏡拍攝下來的數以億計的星系(銀河系),每一個星系都有數百萬的恆星,每個恆星都圍繞著行星,你敢說沒有外星人?

24. 星系 UDF 423 的放大圖,這個星系距離地球有一百億光年。地球人類看到的光其實這個星系100億前發出來的。

25. 上圖照片在下圖中只是很小的一塊。

26. 最後告訴你,你看到的這些只是全宇宙的百分之四,還有百分之96是暗物質+暗能量,你根本看不到的。

看完這些,你覺得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呢?

相關焦點

  • 從地球到宇宙的邊緣有多遠?
    既然宇宙是沒有邊緣的,那就沒有從地球到宇宙邊緣有多遠之說。如果非要問有多遠? 那就是無限。這是根據愛因斯坦的宇宙論述對這個問題做出的回答。通過以上的描述,大家知道了「宇宙是有限無界」的觀點並不是宇宙大爆炸理論提出的。那麼現代的主流學說「宇宙大爆炸理論」是怎麼認為的?他們從愛因斯坦的靜態宇宙模型出發。
  • 《宇宙:從地球到宇宙邊緣的旅行》:寫給每個人的天文學通俗指南
    【書籍信息】書名:《宇宙:從地球到宇宙邊緣的旅行》著者:[英]尼古拉斯·奇塔姆 譯者:劉博洋出版:後浪出版公司·江西人民出版社時間:2016.08    定價:168.00元內容簡介跟隨本書的腳步,化身為一顆永不停歇的光子,向茫茫的宇宙深處飛去。
  • 萬物起源於宇宙大爆炸 (從大爆炸到地球的產生)
    相對於整個宇宙,人類乃至地球僅是其中的一粒微塵,但是這粒微塵存在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而生命對於宇宙的演化究竟有著什麼樣的作用呢?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一起來探索生命的本質。由於本人知識面還過於狹窄,所以各位讀者就不要苛求後續的論述我都能夠羅列出完整的證據。
  • 宇宙塵埃,每天約有300百噸散落到地球表面
    有人說,宇宙中的塵埃降落到地球,在地球上不斷堆積,慢慢消亡地球上的植物,動物等;也有人說,宇宙塵埃在宇宙中滾雪球,越滾越大,當大到一定程度,與其他行星碰撞,帶來的是毀滅性的災難。那麼宇宙塵埃真的如此恐怖嗎?
  • 地球「懸浮」在宇宙中,它是依靠什麼力量,能支撐到現在?
    歷史上有多個太空人登陸月球上過,月球的環境與地球環境完全不同,即使沒有強有力的支撐,仍會長期浮在空中。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6,那為什麼地球不會在宇宙中掉落呢?地球「懸浮」在宇宙中,它是依靠什麼力量,能支撐到現在?
  • 地球只能接收到宇宙中極少數的星光,難道人類真的是被圈養的?
    而且提出這種觀點的人提出了「所謂的證據」,這個證據就是地球只能接收到宇宙中少量的星光,人能夠到的宇宙其實很小,只佔宇宙的一小部分。宇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直以來,人類一直都在思考:宇宙到底是什麼樣子的?這個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終極拷問。人類也從來沒有放棄追問過它,而且每個時期都有各自不同的答案。
  • 地球懸在太空中,為何不墜落到宇宙最底層?
    #宇宙生活指南#如果你一覺醒來,發現自己懸浮在一個房間之中,房間是封閉的,四周的牆壁都是白色的,你是否能判斷哪裡是上,哪裡是下?天文學家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就經歷了同樣的事情。各向同性從古至今無數的古人仰望星空的時候都想知道地球之外的世界有多大。
  • 從時空穿梭到平行宇宙,地球之外的36個外星文明
    只是對於宇宙的討論總是爭鋒相對的,也有人所得估算之值在1~1000之間。若取值為1,就「證明」了外星高等文明不存在——因為這個1已經被我們地球佔了。當然這個「證明」遠不是無懈可擊的:首先,在邏輯上就有問題。我們從小學的課堂開始,就被告知宇宙是無限的,假如宇宙真是無限的,那麼在無限的宇宙中就應該有無限個銀河系。
  • 從地球打到宇宙,這4部小說的男主寧死不休,堪稱最強「戰鬥機」
    從地球打到宇宙,這4部小說的男主寧死不休,堪稱最強「戰鬥機」(以下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告之則刪!)1.在地球的時候,他就是不眠不休的錘鍊自己的身體,將自己的體魄無限提升,進而突破人類的極限。而當後來世界遇到災難的時候,他意外獲得了傳承,成為地球三大至強者中最年輕的存在。離開地球後,羅峰的戰鬥也從未停止,他來到宇宙,探索宇宙的奧義,最終掌控宇宙,成為宇宙之主。2.
  • 宇宙|以大宇宙觀來宏觀認知宇宙中的地球
    我們需要置身於宇宙中,即置身於地球之外,通過第三者的身份從大宇宙觀的角度觀察地球。為什麼這樣講?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顆行星,作為宇宙天體的一份子,他擁有自己的運動規律,即使在地球上的一切自然現象的發生,其實反映就是一個星球或天體上的現象,如天氣、河流、樹木森林、陸地、海洋等。
  • 1977年,美國把一張金唱片發射到宇宙,劉慈欣:地球或因此被毀滅
    1977年,美國把一張金唱片發射到宇宙,劉慈欣:地球或因此被毀滅1977年9月5號,美國宇航局做了一個決定,把一個探測器發射到了宇宙當中,這個探測器則被命名為「旅行者一號」,而其目的就是為了探測宇宙深處,探索宇宙星體。
  • 為啥地球上可以攘括宇宙所有元素,難道地球濃縮了宇宙?
    118種元素,這些元素地球上都有,宇宙中還沒有發現地球上沒有的元素。科學是要講證據的,現在宇宙中沒有發現除地球元素以外的元素,並不是說以後就不會發現新的元素,但時空通訊認為,即使發現了新的元素,也應該是在地球或者太陽系中存在的,很難有地球或太陽系以外的新元素,這是由於元素的生成機制所決定。
  • 地球以外有生命嗎?地球是宇宙的獨苗……
    這不能怪偉大的宇宙,只能怪渺小的地球人,因為我們在宇宙回答之前,甚至在我們提出問題之前,在我們的心中早已有了一個確定不疑的答案,那就是地球是宇宙中唯一的獨苗。 地球是宇宙獨苗的看法自古就有。大家不會忘記,中世紀時候的西方,宗教神學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因為萬能的上帝就居住在地球上。
  • 地球是漂浮在宇宙中嗎?地球的「下面」是什麼?也是宇宙麼?
    其實,宇宙是沒有上下這個概念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是基於對力的認識。重力在地球上,所有的東西都有往下掉的趨勢,比如你往天空中扔一個蘋果,蘋果不會飛上天,而是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在地面上。而到了太空當中,尤其是太空人在太空飛行器當中,其實是出於失重狀態的。這時候也就沒有所謂的向下掉落的事情了。而重力其實是和萬有引力有關的,物體受到的引力大小和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而地球的質量巨大,因此,人其實是好像被「吸」在了地面上了一樣。
  • 宇宙中最神秘的數字,小到地球大到宇宙,都有它的身影
    如人體頭頂至後腦的0.618處是百會穴;下頜到頭頂的0.618處是天目穴;手指到手腕的0.618處是勞宮穴;腳後跟到腳趾的0.618處是湧泉穴;從腳底到頭頂的0.618處是丹田穴……又比如,人的正常體溫是37℃左右,但在外界溫度是23℃時會感到最舒適。而在這個環境中,人體的生理功能、生活節奏及新陳代謝水平也都處於最佳狀態。而23與37的比值也正好是0.618。
  • 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是怎樣的?
    如果從遠處看地球,我們所生活的這顆星球不過是一顆再普通不過的行星。下面這張照片是NASA的旅行者1號在1990年拍攝到的:這張照片就是著名的暗淡藍點,圖中被圈出來的那個不起眼的小亮點就是我們的地球。在拍攝這張照片時,它距離地球大約60億公裡,差不多是冥王星與太陽的距離。在如此遙遠的地方回望地球,我們的行星已經渺小如塵埃。如果不是放大照片,根本就看不到渺小的地球。在這顆「微塵」上,承載著所有人的生老病死。無論是誰,他有多麼強大,或者多麼弱小,都曾在那裡生活過,那就是我們在宇宙中的家園,一顆漂浮在浩瀚宇宙中的不起眼微塵。
  • 地球是宇宙「複製物」,人類是地球「分泌物」
    地球是宇宙「複製物」,人類是地球「分泌物」小編再給大家開一個腦洞,與各位大神們討論一個看似很平常,但是細想非常恐怖的話題,那就是宇宙萬物都是在複製的過程,這裡的複製可能不是完全一致的「克隆」,但是絕對是同一的。
  • 茫茫宇宙,我們的地球在哪裡?
    在人類看來,地球就在我們的腳下,問「地球在哪裡?」這樣的問題似乎沒意思。但對於浩大的宇宙而言,地球實在太過渺小,以至於你在深空中可能會找不到她。《暗淡藍點》 ,是一張1990年2月14日,由旅行者1號拍攝的著名地球照片之一,顯示了地球懸浮在太陽系漆黑的背景中。
  • 如果把宇宙138億年的生命歷程,壓縮到1年時間,地球經歷了什麼?
    文/行走天涯如果把宇宙138億年的生命歷程,壓縮到1年時間,地球經歷了什麼?宇宙誕生,至今已經138億年的時間了,和宇宙的生命歷程相比較起來,地球不過只孕育了46億年的時間。更不要說只在地球上存在了幾百萬年時間的人類了,所以人類相比較地球宇宙萬物來說都非常的脆弱跟渺小。那如果人類想用短暫的時間去窺探宇宙神秘的百億年時光,人類該如何做才好呢?科學家嘗試過將138億年的宇宙時間壓縮到一年。看看在這一年時間裡,地球都經歷了怎樣不可言喻的過程呢?看完你有可能會懷疑人生。
  • 太陽消失的一瞬間到100年,地球將會在宇宙中漂流,終結
    並且散發著光和熱的太陽給太陽系中截至到目前為止唯一一個存在生命的行星源源不斷地輸送著能量。光和熱帶給了地球誕生生命的條件。使得這顆星球生機盎然。然而這顆在46億年前誕生的黃矮星,伴隨著地球從無到有,給予地球能量和光的恆星,或許將在50億年後消亡。科學家表示太陽的能量或將在50億年後消耗殆盡。從而變成一顆紅巨星,那時的太陽會逐漸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