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畫面卡頓中斷,嫦娥五號月球著陸器真不如51年前的阿波羅?

2020-12-03 老粥科普

有朋友生氣了

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預選著陸區成功進行了軟著陸,本應該是件大喜的事情,但有些朋友卻很不滿意。為啥?因為說好的全程直播,看著看著就卡了,不僅卡,到了關鍵時刻它居然還中斷不播了,正一盆涼水從頭澆到腳以為登月失敗,電視新聞裡卻說軟著陸獲得圓滿成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嫦娥雲監工們呆看了很久的月亮

許多人紛紛在社交平臺鬧意見,說既然嫦娥五號這麼先進,為什麼連一個電視直播都搞不定,你看看人家美國,1969年阿波羅11號登月就實現了電視直播,那畫面儘管模糊些,卻也比咱們流暢多了。有個老幾留言說:「全程動畫片,笑話人家拍的視頻???笑尿了」。言下之意,這差距不止50年吶!

阿波羅11號電視「直播」

也有人表示情有可原,畢竟隔著38萬多公裡,信號傳輸有延時,咱們的解析度高,軟著陸過程中有些東西還得保密,不能叫別人(指印度)偷學了去。總之,勝利者不應該受指責,直播卡頓是可以理解的。

真的是因為保密嗎?

如果你留心看央視的新聞,每次畫面中出現指揮中心大屏幕時,它左邊那些參數數據都是打了碼的,看起來,咱們的長徵火箭發射以及嫦娥五號運行過程中的許多參數確實是保密的。

飛控中心大屏幕部分被打了馬賽克

但即便是一個專門研究彈道學的科學家,他也無法根據安裝在探測器底部的監視攝像機拍攝的畫面計算出著陸器精確的軌道數據,因此對這些畫面進行保密是沒有必要的。從此前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的經驗看,著陸全過程的高清視頻畫面都會完整地公布出來,你在網上就能搜到。老周推斷更先進的嫦娥五號之後也會公布月球軟著陸的視頻。

是因為信號傳輸有問題嗎?

為了嫦娥五號任務的順利進行,我國這幾年新建設了好幾臺大型射電天線、完善了天鏈衛星星座、還派出了三艘航天測量船遠出太平洋,因此嫦娥五號整個著陸過程以及上升段軌道對接的信號傳輸都不存在信號傳輸的問題。

但是科學家們關心的東西往往跟公眾所追求的相去甚遠。科學家們關心的是嫦娥五號著陸器在軌道上的姿態、傾角、速度、月球的重力影響等等物理參數,星地之間所傳輸的也主要是這些數據。只要所有的物理都滿足降落所設計的要求,軟著陸就是成功的。而月球表面的地形判斷、哪裡有坑哪裡有大石頭、著陸器的懸停、機動壁障等等大部分都交給著陸器上的計算機自動進行,地面只在特殊情況下進行幹預。

降落相機畫面「卡」得厲害

外行看熱鬧,老百姓關心的是月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坑有多深、石頭有多大、塵土是不是跟阿波羅登月一樣厚等等「雞毛蒜皮的」小事情。沒及時看到這些畫面就會失落,好像失敗了一樣。

科學家更關心的是這些箭頭長短和指向

嫦娥五號任務寶貴的通信帶寬首先要滿足科學家執行任務的需要,我們想看的高清直播畫面相比之下不重要,於是就押後了,電視裡你只能看到卡頓的圖像,關鍵的地方連圖像都不給你看,等過一兩天任務執行完了再慢慢上傳,所以,咱們得有點兒耐心。

阿波羅11號的「直播」是怎麼搞的?

懷疑美國是否真的登上過月球的人,大多都把美國的「月球電視直播」拿出來說一通。其實那不是什麼直播,而是錄播。

太空人在月面上起跳敬禮

為了實現與遙遠月球的通信,美國人也是下足了功夫。因為阿波羅計劃的初衷是要在月球表面建設一個軍事基地,好拿來對付蘇聯,因此在金錢投入上可謂下足血本。美國噴氣推進實驗室1958年年初就已經為地月通信做準備,那時候還沒有「阿波羅計劃」。

以「軍事拓荒」為目的的月球探測活動獲得大筆資金,美國在全球各地建設了幾十座巨大的衛星天線和太空跟蹤站,用海底電纜將地面站連接起來。這樣還不夠,美國還用商船改裝了一批跟蹤測量船,又在KC-135S飛機的機頭上安裝天線用於信號中繼。

美國航天測量船「紅石號」

在阿波羅計劃的開始,大部分人都覺得拍電視是件可有可無的事,因為當時的電視機還不是非常普及,太空人們也認為拍電視會浪費他們寶貴的月球時間。大家的熱情都不高,因此分配給電視信號傳輸的帶寬也相當小。通信專家們用一種「低速掃描圖像系統」提供每秒10 幀每幀320線的黑白畫面,這樣就大幅減少了回傳的數據量。

飛船傳輸的圖像大大低於當時商業電視頻道的標準,所以地面天線在接收到阿波羅回傳的信號後先把它轉換成圖像在一個小屏幕上播放,然後用一臺攝像機拍下來傳到電視臺,電視臺把圖像的亮度對比度進一步修改後再發送給大家看。

人類的「一大步」

阿波羅11號飛船下部也安裝了一臺攝像機,用來拍攝著陸時的畫面,這臺攝像機拍攝完的磁帶由太空人帶回地面之後播放,因此我們看到阿波羅在月面上降落和起飛的圖像要清晰和流暢許多。

阿波羅11號拍攝的電視畫面在美國乃至全世界都造成了轟動,它極大地提升了美國的形象。因此在阿波羅12號之後太空人們攜帶的就是彩色攝像機了。

太空人在月面插旗

做個總結

嫦娥五號著陸器在月面軟著陸的整個過程中是有拍攝高清畫面的,只不過因為連續畫面對於科學家來說不是特別重要,他們更關注的是探測器在這個過程中的科學數據,所以將地月間寶貴的帶寬大部分都給了遙測和遙控,我們很難看到著陸的直播。

在軌道器與著陸器分離的時候,我們能在電視上看到實時的分離畫面,清晰度流暢度還算過得去,說明信號傳輸的帶寬沒太大問題,相信過兩天我們就能看到嫦娥五號著陸的高清錄像了。

嫦娥五號軌道器與著陸器分離動畫

50年前,阿波羅計劃做的也是錄播,當時飛船的自動化程度很低,絕大多數動作依賴太空人手動操作完成,地面也通過聲音與圖像與太空人溝通,因此在月面上可以將有限的帶寬大部分留給音畫傳輸。同時,我們看到的所謂「高清」月面起降圖像是由太空人帶回的錄像帶錄製的,並非什麼視頻直播。

嫦娥返回

大家還是放鬆心情,靜待嫦娥凱旋吧!

附:

相關焦點

  • 直播畫面卡頓中斷,嫦娥五號月球著陸器真不如51年前的阿波羅?
    有朋友生氣了 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預選著陸區成功進行了軟著陸,本應該是件大喜的事情,但有些朋友卻很不滿意。為啥?因為說好的全程直播,看著看著就卡了,不僅卡,到了關鍵時刻它居然還中斷不播了,正一盆涼水從頭澆到腳以為登月失敗,電視新聞裡卻說軟著陸獲得圓滿成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直播畫面卡頓中斷,嫦娥五號月球著陸器被質疑不如51年前阿波羅
    由於嫦娥五號登陸月球直播畫面卡頓中斷的問題,直到現在仍引人質疑,說嫦娥五號這麼先進,怎麼連一個直播畫面都搞不定,51年前阿波羅11號登月就實現了電視直播,畫面雖然模糊些,但流暢多了。其實不說老米當時如何,現在的通信傳輸技術肯定比那時強百倍。
  • 直播畫面卡頓,嫦娥五號月球著陸,真不如半個世紀前阿波羅登月?
    嫦娥5號已經在月球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火山附近著陸成功了,消息傳出大家都是一片歡騰,但美中不足的是直播過程中畫面卡頓,關鍵時候甚至把信號給掐了,之後儘管宣布嫦娥五號已經成功登月,但社交媒體上卻出現了多種聲音!
  • 直播畫面卡頓中斷,網友質疑嫦娥五號和阿波羅飛船都是造假登月?
    為什麼嫦娥五號直播畫面卡頓中斷? 首先,嫦娥五號並不是中國第一次登月,嫦娥三號、嫦娥四號都成功在月球著陸,而且嫦娥四號還是人類史冊上首次探測器著陸於月球背面。中國已經擁有非常豐富的月球著陸技術。 國外網友還用電視棒成功接收過玉兔登陸信號,證明中國的確是成功登陸月球。所以中國嫦娥五號不可能登月造假。
  • 當年美國阿波羅號登月直播,嫦娥五號畫面卻卡頓,差距多麼大?
    當年美國阿波羅號登月直播,嫦娥五號畫面卻卡頓,差距多麼大?上世紀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引發了全球的關注,因為在執行任務的過程當中,美國將整個過程進行了直播。起初他們的目的是希望在月球上可以建立一個人類的軍事基地,用此來應對最大的對手蘇聯。
  • 為何美國登月能直播,嫦娥五號卻沒有?難道我們還落後50年嗎
    隨著嫦娥五號月球取樣返回任務的執行,很多國人問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當初阿波羅登月時的畫面可以電視直播,而如今的嫦娥五號登月為什麼只是一張張卡頓的照片呢,甚至最後的著陸關頭還沒有直播了?要知道這已經過去51年了,難道半個世紀的發展,人類的直播技術反倒下降了了嗎?
  • 嫦娥五號昨晚登月,沒有直播、畫面不夠清晰流暢……說啥的都有啊
    昨天深夜,嫦娥五號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就是畫面不夠看,視頻也不流暢哈。哼,沒有人家美國登月直播的畫面流暢,這通信技術趕不上上個世紀70年代,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差評!(手動狗頭)。那啥,畢竟人家是電影工業最發達的國家,單論拍攝技術肯定比不了人家!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回家,驚心動魄23天回顧
    央視直播報導,凌晨1時53分左右,地面搜索隊伍拿到了嫦娥五號返回器落地的大致位置,開始出發進行搜索。據專家介紹,科研人員會對嫦娥五號返回器進行6次返點的精確預報,以確保搜索順利開展。2時21分左右,空中搜索回收分隊已找到嫦娥五號返回器,並通過直升機上的紅外吊艙傳出返回器著陸畫面。
  • 嫦娥五號自述如何月球取土 現場畫面曝光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區域,並傳回著陸影像圖,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
  • 嫦娥五號:您的「快遞」到了,來自月球,驚心動魄23天回顧
    央視直播報導,凌晨1時53分左右,地面搜索隊伍拿到了嫦娥五號返回器落地的大致位置,開始出發進行搜索。據專家介紹,科研人員會對嫦娥五號返回器進行6次返點的精確預報,以確保搜索順利開展。 2時21分左右,空中搜索回收分隊已找到嫦娥五號返回器,並通過直升機上的紅外吊艙傳出返回器著陸畫面。通過圖像,我們可以大致看到返回器的表面受高溫影響有一些燒蝕痕跡。
  • 嫦娥5號探測器順利登陸月球,越南網友:我們連這樣的夢都不敢做
    著陸月球的地點,與之前嫦娥四號相反,是落在了月球正面。大概位置是西經51.8』,北緯43.1』的地點。當時探測器在距離月球表面大概 15公裡的位置開始下降,每秒速度接近1.7公裡每秒,在經過多次自動調整著陸姿態後,探測器平穩落地。另外,因為之前考慮攜帶月球土壤返程,因此著陸器其實還「背著」一個較大的「上升器」用於之後返回月面軌道。
  • 嫦娥五號登月,把阿波羅登月騙局帶上熱門,中美對比真相到底如何?
    而嫦娥返回器也已經踏上了返回地球的旅程,據說嫦娥五號帶回的兩千克月土不日將揭開50年前的一個真相,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我國嫦娥五號103小時的精彩表演,在移動網際網路發達的今天,一下子成為了熱門事件,其中不少與嫦娥五號有關的故事,點擊率都在幾百萬之上,這都不算啥,更為驚奇的是一個50年的美國阿波羅登月事件再一次搭上了嫦娥熱搜快車
  • 嫦娥五號在月球自拍美腿,無意間暴露與阿波羅11號最大不同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器馱著上升器(著上組合體)在月球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的預選著陸區穩穩降落。這本來是很正常的現象,嫦娥五號著陸器組合體總質量接近2000千克,儘管月面的引力僅有地球海平面的六分之一,但嫦娥五號是在接近月面兩米高度就關閉了反推發動機,因此著陸瞬間四條支撐腳對月面的撞擊力度還是比較大的。
  • 我國執行全新任務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降落月球
    就在昨日晚些時間我國執行全新任務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區域並傳回著月球陸影像圖,月球探測器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工作人員精確控制下進行了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狀態檢查與各設備設置。
  • 阿波羅飛船登月是造假?中國從美國贈送的1克月壤中,得到了答案
    為什麼嫦娥五號直播畫面卡頓中斷嫦娥五號之所以直播畫面中端卡頓,是因為嫦娥五號的通信帶寬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任務需求的嫦娥五號著陸器在軌道上的姿態、傾角、速度、月球的重力影響等等物理參數,都會對登月結果產生影響,所以通信帶寬首先要滿足將這些數據傳回,供科學家進行決策。而至於登月過程等視頻,可以後續在傳回發布,畢竟對於嫦娥五號來說,成功登月是最核心的任務。
  • 嫦娥五號的一張月球照片,能否證明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造假?
    嫦娥五號拍了張特寫照片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器馱著上升器(著上組合體)在月球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的預選著陸區穩穩降落。在月面實施軟著陸之後,嫦娥五號利用它的高解析度全景照相機拍攝了周圍環境,同時也給自己的一隻「大腳板」來了一張特寫。
  • 阿波羅飛船半世紀前載人登月,嫦娥五號後來居上靠的是什麼?
    公元2020年11月24日凌晨04時30分21秒806毫秒,我國首艘月球採樣飛船嫦娥五號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託舉下零窗口點火升空。 通過發射直播畫面可以看到嫦娥五號有很多太陽翼,軌道器、著陸器、上升器都有,尤其是著陸器不同於嫦娥三號、四號,太陽翼面積幾乎擴大了一倍,該設計目的是為了提升供電能力。
  • 嫦娥五號反超阿波羅登月,大言不慚還是言之鑿鑿?人類進步的必然
    公元2020年11月24日凌晨04時30分21秒806毫秒,我國首艘月球採樣飛船嫦娥五號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託舉下零窗口點火升空。通過發射直播畫面可以看到嫦娥五號有很多太陽翼,軌道器、著陸器、上升器都有,尤其是著陸器不同於嫦娥三號、四號,太陽翼面積幾乎擴大了一倍,該設計目的是為了提升供電能力。
  • 51年前美國阿波羅登月,是騙局還是偉大創舉?嫦娥五號已經證明
    目前,嫦娥五號的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攜帶此前採集的月壤樣品,正在月球軌道環月等待,尋找合適時機返回地球,這次,嫦娥五號可以說是中國有史以來最為複雜的航天任務,它也是1976年蘇聯月球24號探測器以後,人類時隔44年攜帶,又有探測器攜帶月壤回到地球。
  • 嫦娥五號將前往月球「風暴之海」,挖取12億年前形成的月土
    24日凌晨4點半,載有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五遙五火箭點火,成功起飛升空!無數國人守在電視前熬夜觀看直播,為嫦五加油,為中國航天加油。在北京時間凌晨4時30分12秒,海南文昌發射中心,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萬眾矚目下點火升空。按計劃,它會用五天時間到達月球軌道,再經多次變軌修正,著陸器和上升器在月球表面著陸,釋放的月球車會挖取地下2米的月球土壤,再數天之後,著陸器會搭載上升器在月球表面升空,回到月球軌道,大約在12月中旬,探測器會返回地球,預計落在內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