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蚯蚓可是土壤的大「功臣」,可你知道它的眼睛在哪裡嗎?

2021-01-16 無憂無慮的燕子

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動物都扮演著自己的角色,背負著自己的使命。它們有的龐大,有的渺小,有的會飛,有的會跳。而它卻默默無聞的生活在土壤裡,耕耘不止。現在土壤面積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人都忽視它的存在,遺忘它的身影。也許偶爾突然在浴室間看到,會把你嚇的跳起來,可對於土壤來說它可謂是「天然的園丁」。不錯!我說的就是——蚯蚓。

蚯蚓又稱「地龍」,它是一種很古老的無脊椎動物。千百萬年來,它一直生活在泥土裡,為我們鬆土施肥。它改變了土壤中各組分的比例,提升了土壤吸水和保水能力,把它稱為改良土壤的「功臣」,真是一點都不為過。蚯蚓挖掘土壤。使土質變松,讓空氣和水更容易抵達植物的根部,蚯蚓挖掘的洞穴與通道有助於土壤更迅速的排水,對植物也有很大的幫助。蚯蚓每天吞食相當於自己的體重的土壤,每天排出的糞便在土壤表面,為植物提供天然的養料。它也為改善環境有很大的貢獻,蚯蚓是固體廢物的活體粉碎機。它與微生物的協同合作也可淨化水質,為大自然奉獻出屬於它的價值!

現在更多的人把蚯蚓當做釣魚工具,其實它也是很好的藥材。蚯蚓可清熱定驚、降血壓、治療支氣管炎、風溼等病症。蚯蚓也屬於環節動物,它是雌雄同體,異體受精。每天在土壤裡鑽來鑽去,辛勤勞作。很多人都好奇蚯蚓有方向感嗎?答案是——它有方向感,只是分不清上下。它雖然沒有眼睛,但是卻有感光細胞,它能分的清光線的強和弱。如果你捉過蚯蚓你會發現,再次讓它回歸土壤的時候,它不會再去它曾經呆過的地方。都說蚯蚓也是個樂不思蜀的傢伙,其實只是它聰明而已,如果感覺新家舒服,它會很樂意呆在那裡。只是不管它在哪,它都會發揮出它的作用,做個合格的「淨化師」。

相關焦點

  • 蚯蚓在土壤裡到底有什麼用?改良土壤的「功臣!
    蚯蚓在土壤裡到底有什麼用?改良土壤的「功臣!蚯蚓具有母子兩代不願同居的習性,小的繁殖多了,老的就要跑掉、搬家。典型吃貨蚯蚓是雜食性動物,典型的吃貨。除了玻璃、塑膠和橡膠不吃,其餘如腐植質、動物糞便、土壤細菌、真菌等以及這些物質的分解產物都吃。每天吃食量相當於自身重量,約有一半作為糞便排出。這些年,你誤會過的蚯蚓Q:一條蚯蚓被斷成兩截後,會各自再長,成為兩條蚯蚓嗎?
  • 電擊捉蚯蚓,一年上萬噸?不容忽視:地下產業鏈背後隱藏的土壤生態危機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專家王飛博士指出:土壤是地球表層系統自然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人類圈等多圈層界面,是地球表層系統中,生物多樣性最豐富,是生物地球化學的能量交換、物質循環(轉化)最活躍的生命層,是地球綠地生態系統的基礎,也是農業生產和人類生活的基礎。而蚯蚓,正是土壤形成和功能維持的「功臣」。
  • 這個很像蚯蚓的生物,知道它是什麼嗎?
    這種形似蚯蚓的動物叫鉤盲蛇。屬於蛇目盲蛇科下的一種爬行動物。而蚯蚓是環節動物門寡毛綱的無脊椎動物。兩者猛一看有點近似,但實際上它們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動物。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鉤盲蛇和蚯蚓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的區別。
  • 你只知道雞蛋,可你知道雞蛋花嗎,它的價值和栽培條件又是什麼呢
    雞蛋花不僅僅能欣賞花朵,在花和葉子都落了之後,雞蛋花那光禿禿的樹幹也能讓人欣賞。可你知道雞蛋花有什麼價值嗎,它的栽培條件又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雞蛋花不能不說的事情。雞蛋花是一種觀賞性極強的花卉,它不僅能夠觀花看葉,還能夠看樹幹,可謂是一年四季都能欣賞的好植物啊,除了觀賞作用之外,雞蛋花還有藥用價值、經濟價值以及食用價值。1、藥用價值。
  • 冬季釣大鯽,蚯蚓作餌效果好!使用蚯蚓的7大技巧,你知道嗎?
    蚯蚓真是一款神奇的餌料,春夏秋冬都適宜,大魚小魚都愛吃,很多複雜的天氣下使用蚯蚓作釣甚至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不愧為「餌料之王」。在很多釣友的眼裡蚯蚓就是「萬能餌」,不管去何時何地帶再多的餌料,也不忘捎上一包蚯蚓。但是你知道為什麼魚愛吃蚯蚓?蚯蚓作釣又有怎樣的技巧嗎?且聽大亮為大家慢慢道來。
  • 大班科學活動:蚯蚓
    活動過程:   一、觀察蚯蚓,知道其外形特徵   1、觀察泥土,尋找蚯蚓。   盆子裡的泥土是怎麼樣的?(泥土上面有一個個小洞洞)這是怎麼回事呢?泥裡藏著什麼呢?我們一起把它找出來。   2、觀察蚯蚓的外形特徵。   (1)蚯蚓長得怎麼樣的呢?它與其它動物不一樣在哪裡?
  • 你知道人類眼睛的像素嗎?
    我們每個人都有身體,但是你對自己的身體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編帶你探索自己的身體秘密。1、你知道自己的頭髮有多少根嗎?人類的頭髮依種族和發色的不同,數量也略有差異。我們的舌頭源上布滿味蕾,但你知道我們的舌頭有多少味覺,布滿了多少味蕾嗎?有醫生說,人類的舌頭有500種不同的味覺,舌頭上的味蕾有10000個,每個味蕾帶有50個味細胞。人在品嘗食物時,會動用到舌頭上的9000個味蕾。
  • 關於土壤微塑料汙染 你知道多少?
    關於土壤微塑料汙染 你知道多少?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近年來,海洋和淡水體系中微塑料汙染和生態效應研究受到了極大的關注,眾多研究表明微塑料在水體環境中大量而廣泛存在,且在一定條件下可對水生生物的生存與健康造成較大威脅,這些研究為世界範圍內開展水汙染防治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礎。
  • 野外撿點蚯蚓糞,養花勝過複合肥?你撿的不是蚯蚓糞,只是泥!
    另外一方面,要是蚯蚓已經挖好了洞,下雨的時候泥巴會把洞口堵上,於是它就會再挖一次。所以每次下完雨以後,只要洞裡有蚯蚓,洞口都會有一坨泥巴。有人寫文章告訴花友,說這些泥巴就是蚯蚓糞,撿回來養花肥效非常好,比複合肥還要好,營養均衡,土壤不板結。實際上這種所謂的蚯蚓糞看起來和普通土壤差不多,只不過被蚯蚓搞得比較細碎,呈泥巴狀。
  • 蜥蜴有多少種類,你知道嗎?
    蜥蜴你了解過嗎?你知道有多少種類,你知道蜥蜴喜歡生活在哪裡,怎麼飼養的嗎?第一種:綠鬣蜥。它們是美國最受歡迎的寵物之一,它小時候身體基本上是以綠色為主,它們藉此在躲避敵人的視線,隨著不斷的長大,綠色慢慢的就褪去了,漸漸的身體分別是淺黃色、淺藍色或者是棕色等等。
  • 也許它是你不知道的狗尾草
    小的時候,故鄉的大道兩旁,草地上,山坡上,到處都是成片成片的狗尾發草,修長的杆莖,毛茸茸的一團,放在手心裡軟軟的,痒痒的,把它採摘下來,變成一條小小的毛毛人,毛毛狗,或著放在夥伴的脖子,又或著撩過那邊正曬著太陽微閉眼睛的放牛娃的鼻翼,然後便是一陣陣的歡聲笑語。
  • 為什麼含羞草會害羞,它的秘密你知道嗎
    植物的神奇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向日葵永遠會向著太陽,曇花只在夜裡開花,這些神奇的地方都是有它們的原因的,想知道的就跟著小編一起看下去吧。小編今天要介紹的就是一種神奇的植物,在小編小的時候對這種植物非常的好奇,但是那時候還小,並不知道為什麼它會這樣,但是在慢慢長大以後,才發現這些小時候覺得神奇的魔法都是它們的自然屬性。
  • 養殖蚯蚓的時候,怎樣選擇養殖地?土壤對養殖有哪些重要性?
    如果想要獲得比較優質的養殖效果,在準備進行蚯蚓養殖之前,必須要為這種生物挑選恰當的養殖地,那麼,怎樣選擇蚯蚓的養殖地呢?土壤對這種生物有哪些重要的影響?對於我們養殖者來說,在選擇蚯蚓作為養殖對象的時候,必須要事先對這種生物在土層中的分布規律進行了解,這樣才能更好的為其選擇恰當的養殖地。我們都知道這種生物它沒有特殊的專門呼吸器官,在呼吸的時候是藉助於皮膚進行的。
  • 土壤專題,這些你都要知道!
    另外,巖石風化並非成土母質的唯一來源,無處不在的大氣降塵也可為土壤發育提供新鮮底物。、白蟻還可通過對土體的攪動,改變土壤結構、孔隙度和土層排列等。 陡坡落差大,土壤易受重力作用和外力侵蝕的影響,土層薄。
  • 什麼蚯蚓糞、萬能肥?它才是養花的好東西,科學養殖才是正道
    今天小編告訴大家的是,什麼蚯蚓糞、萬能肥,它才是養花的好東西,科學養殖才是正道。很多花友都聽說過用蚯蚓糞、油煙機油、廚房垃圾等養花的方法,蚯蚓糞養花確實是好東西,被稱為有機肥之王,但真正純的蚯蚓糞很難找到,農村都很難找到,更不用說是住在城市了。
  • 蚯蚓一直在泥土中,都沒和魚見過面,為什麼水的中魚卻喜歡吃?
    釣魚用蚯蚓,似乎成慣例了,筆者在老家時也經常釣魚,每次釣魚前都會去牆角落裡挖些蚯蚓備用,不過卻從沒有想過為什麼蚯蚓和魚都沒見過面,怎麼就成了釣魚用的餌呢?這還要問嗎?不就是眼睛麼,魚眼睛和它的身體比例來看,大部分魚的眼睛都很大,那不就是用來找食物的嗎?其實還真不是,或者說不全是,因為在絕大部分水塘或者湖泊或者江河湖海裡,水質並不足以達到在水下用眼睛尋找食物的程度!
  • 養殖蚯蚓,要想用低成本獲得高產量,必須做到這幾點
    你知道一條蚯蚓斷了能變成兩條,條件好的話兩條都能活嗎?你知道蚯蚓沒有爪牙該怎樣自保嗎?你知道為什麼吃喝不愁的蚯蚓還要機體搬家嗎?你知道蚯蚓世界的奇妙嗎?更重要的是,你知道蚯蚓的賺錢商機嗎?下面我們具體的來了解一下,養殖蚯蚓如何用低成本獲得高回報。
  • 土壤也是會發育的,你知道嗎?
    我們總是在說生物發育長大,但是你知道土壤也是會發育的嗎?但是土壤並非生來就具有肥力特徵、能夠生長植物。跟生物發育一樣,土壤發育也需要一系列的過程。 土壤是由巖石變來的。巖石通過風化作用成為成土母質,再經成土作用而變成原始土壤。
  • 蚯蚓糞對土壤改良有著諸多的作用和好處
    作者簡介:張立功,男,漢族,1967年生,農業推廣碩士,高級農藝師,陝西省澄城縣人,大豐收蘋果技術總監。   在人類未來到地球之前,蚯蚓已耕耘了地球數億年。
  • SEL|蚯蚓在長期免耕土壤中促進了根系來源碳向土壤大團聚體的累積
    結果顯示,蚯蚓的存在顯著增加了土壤大團聚的量,促進了根系來源碳向土壤大團聚體的轉移,這種作用在保護性耕作措施土壤中更加明顯。作為生態系統的工程師,蚯蚓通過挖掘、取食及排洩等活動影響土壤結構、養分循環,進而影響土壤有機碳的分解。土壤有機碳的穩定過程高度依賴於土壤團聚體的形成和穩定性,而團聚體的形成和穩定性也受到蚯蚓活動的影響。 不同耕作措施對土壤團聚體含量、動態過程等的影響會隨土壤質地、氣候條件和植被類型等的變化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