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蚯蚓的時候,怎樣選擇養殖地?土壤對養殖有哪些重要性?

2021-01-08 小農小瑩

養殖蚯蚓的時候,怎樣選擇養殖地?土壤對養殖有哪些重要性?

導語:各位看官大家好,很高興和大家又見面了。隨著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養殖戶將養殖對象轉移到蚯蚓這種生物上,讓這種十分神奇的生物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如果想要獲得比較優質的養殖效果,在準備進行蚯蚓養殖之前,必須要為這種生物挑選恰當的養殖地,那麼,怎樣選擇蚯蚓的養殖地呢?土壤對這種生物有哪些重要的影響?

對於我們養殖者來說,在選擇蚯蚓作為養殖對象的時候,必須要事先對這種生物在土層中的分布規律進行了解,這樣才能更好的為其選擇恰當的養殖地。我們都知道這種生物它沒有特殊的專門呼吸器官,在呼吸的時候是藉助於皮膚進行的。它們長期生活在土中,既可以防止乾燥,又可以保護身體,使自己不致受到敵害的侵襲。

外界發生幹早或潮溼、寒冷或炎熱時,它可以任其自然地在土壤中上下左右調節移動。連續陰雨,蚯蚓接近地表活動;連續睛天,蚯蚓向土壤深層轉移。蚯蚓雖然長期穴居在土壤中,但它們在土壤裡的自然分布狀況是有差別的。

首先,我們需要對蚯蚓的日常生活規律有所了解。

(1)蚯蚓與土壤結構存在密切的關係。

如果我們對於蚯蚓與土壤質地的關係進行了解之後就會發現,就現在我們所發現的土壤質地分別是砂土、砂壤土、壤土、粘壤土、粘土等五類,而我們若是將蚯蚓放在這5種土壤中進行養殖的話,我們便不難發現,在大多數情況下,土質比較鬆軟,溼度適宜,有機質較多,結構良好的黑色砂壤土中裡邊會出現大量的蚯蚓。同時我們還發現在團粒結構不好的紅壤、黃壤中,因有機質較少,乾濕也不均勻,而在這些土壤中的蚯蚓數量是非常少的,甚至幾乎不會出現在這樣的土壤裡面。

(2)蚯蚓與土壤酸鹼度存在於很大的關係。

在我們對蚯蚓的生活習慣進行了解的話,就會發現這種生物的分布其實與土壤酸鹼度也有密切的關係,在研究之後,我們發現那些土壤中含水量保持在16~25%的時候,在這種土壤中分布的蚯蚓數量是最多的。如果土壤含水量低於10%時,其中的蚯蚓就少或者沒有。當然,並不是土壤中的水含量越多,就越利於蚯蚓的生長,如果土壤含水量超過28%時,土壤中的水分過多,空氣相對減少,這類土壤裡的蚯蚓也同樣很少或者根本沒有。

(3)蚯蚓與耕作層深度的關係。

當我們對蚯蚓在土壤中的分布深度有所了解之後,就會發現深度的不同,抽菸的分布情況也有所差異,有一些球員往往是在土壤表層生存的,也有一些就也是生活在一些福草根中的,更有一些球員會鑽入土層深處。我們可以了解到,大多數的球員都是生活在地面以下一尺左右的土層內。

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發現大多數球員在潮溼的腐殖質多的庭園、耕地、果園、蔬菜地、溝渠道旁、堆放垃圾的地方最多。就耕地而論,還與耕作層的深淺有關係。地下水位較高的土層中,即使土壤耕作層較深,但由於土填下部溼度過大,結果在土層上部分布的蚯蚓還要多些。

(4)蚯蚓的生活場地與季節變化的關係。

我們對蚯蚓觀察之後,就會發現大多數的這種生物是喜溫動物,生長在溫帶或亞熱帶或熱帶。在寒冷地區,到冬天后,它就鑽入深土,以避嚴寒。如在乾旱或炎熱地區,蚯蚓也會鑽入深層,以避盛夏或幹早的襲擊。冰川蚯蚓能耐嚴寒,即使受了冰凍也能生活。

因此,這種生物的生活環境其實和季節變化與溫度變化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我國多數地區是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的,其氣候的特點,一般說來是冬春寒冷乾燥,夏秋炎熱多雨。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在夏秋兩季蚯蚓往往分布的土壤表層。

在寒冷或乾旱的季節裡,我們還發現了環毛蚓和異唇蚓,鑽到距地表7-9寸深的洞穴中,在稍大處或有空隙的地方捲曲成一團,其所成的團類似於打毛線網的線團,是圓形或橢圈形,並分泌一種白色的粘液把自己粘起來,團的表面也偶有薄薄的一層。大條和小條的蚯蚓都有此種現象,它們就在這樣的環境中越冬和渡過乾旱的季節。

不過在我們長期研究蚯蚓的過程中,就發現了大多數蚯蚓是長時間的穴居地下,但也有一些蚯蚓,它們住在樹上叢生的苔蘚之中,可能和苔蘚作共生生活。它們常常爬在苔葬的上層,背部顏色和斑紋,棕色和綠色相間,很有規則,與苔葬相似,一般不容易識別出來。

其實蚯蚓喝土壤關係密切,蚯蚓多的地方,土壤肥沃;土壤越肥沃,蚯蚓也就越多。對於我們養殖者來說,在掌握了蚯蚓在土壤中的分布活動規律後,為蚯蚓的選種育種、飼養管理、採收利用等一系列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據,使養殖生產少走一些彎路。通過人工方法,能夠創造適宜蚯蚓生活的外界環境。

總結:在人工養殖蚯蚓的過程中,其實是需要對養殖地進行良好選擇的,因為只有找到恰當的養殖地,找到那些適宜蚯蚓生活的土壤,才能為養殖者在養殖過程中提供很重要的保障,讓蚯蚓繁殖更好。

好了,今天小編和大家在這裡分享關於蚯蚓選擇土壤以及如這種生物的相應生活環境的內容就到此就結束了,小編希望這些信息可以幫助你更好的選擇蚯蚓的養殖地,希望大家可以非常積極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再次謝謝大家的關注,再見!

相關焦點

  • 人工養殖蚯蚓方法的選擇小知識
    本文導語:人工養殖蚯蚓方法的選擇小知識(一)養殖方式的選擇蚯蚓的人工養殖方式多種多樣。常根據養殖場地、養殖容器、管理水平等的差異分成不同的方法,歸納起來可概括為簡易養殖法、田間養殖法和室內養殖,各地採用哪種方法要根據養殖目的和條件而定,規模可大可小,方法可土可洋,工藝可簡可繁,總的原則是為蚯蚓提供適宜的生態條件,使蚯蚓能更好地生長發育和繁殖。
  • 農民伯伯的好朋友,蚯蚓的養殖方法,養殖蚯蚓需要注意這幾點
    其實有好多人都不知道,今天的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關於蚯蚓的養殖方法和養殖藥要點。養殖場地的建設:養殖蚯蚓的話,肯定是要在我們的泥土裡,一般養殖蚯蚓的話都是用養殖箱進行養殖,每個箱子的高度不需要很高,大概在50釐米左右就可以,橫向的面積能儘量的寬廣一些,這樣可以讓蚯蚓在裡面活動起來比較的方便裡面的填充物我們可以在裡面加入一些動物的糞便牛糞,豬糞都是非常好的選擇或者是哪家容易些腐爛的樹葉混合在土壤當中,這些也可以給土壤增加一些養分。
  • 蚯蚓養殖,市場前景廣
    適合人工養殖的蚯蚓應選擇那些生長發育快、繁殖力強、適應性廣、壽命長、易馴化管理的種類。目前最優良的品種有大平二號、北星二號等,其他還有環毛蚓、愛勝蚓、杜拉蚓等等。 世界的蚯蚓約有2500多種我國已記錄229種。蚯蚓可使土壤疏鬆、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進農業增產。
  • 最簡單的蚯蚓養殖辦法
    養殖品種選擇根據不同地區、不同需要、不同條件,選擇不同品種的蚯蚓,一般選擇易養、易繁殖,能適合當地土壤、氣候條件來選種。如菜園、果園、苗圃多的地區可選擇青蚯蚓養殖,結合大田種植,雙重利用,既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進植物增產,又可收穫蚯蚓動物蛋白飼料。如果舊房多、荒地多、土地少的地區以及城鎮居民可選擇紅蚯蚓養殖,利用業餘或輔助勞力,利用有機廢物進行飼養。
  • 農村養殖越來越新奇,蚯蚓也能夠養殖
    提要:小小蚯蚓也能夠養殖,養殖業越來越新奇蚯蚓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可以作為家禽和水產養殖業的飼料,又具有解熱、活絡、平喘、利尿的中藥功效,而蚯蚓的糞便又可以疏鬆土壤、提高肥力,是高級園藝肥料,蚯蚓還能處理城市的有機垃圾,變廢為肥,被達爾文稱之為「地球上最有價值的動物」。
  • 蚯蚓養殖場地的選擇,根據蚯蚓的生活習性和生長要求
    我是聰聰學養殖,今天和養殖朋友們說說蚯蚓養殖場地的選擇,根據蚯蚓的生活習性和生長要求,養殖場應選擇在僻靜、溫暖、潮溼、植物茂盛、天然食物豐富、沒有汙染等接近自然環境的地方。養殖地形最好是稍向東南方向傾斜,以便接受更多的陽光照射。水源注意建在排灌方便、不易造成旱澇災害的地方。土質要選擇柔軟、鬆散並富含豐富的腐殖質的土壤為好。
  • 蚯蚓養殖技術,蚯蚓養殖周期
    蚯蚓俗稱曲蟮,中藥稱地龍,其經濟價值很高。此外,蚯蚓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具有解熱、鎮痙、平喘、降壓、利尿和通經絡的功能。所以蚯蚓養殖得以發展,那麼蚯蚓養殖周期是多少呢?以下做個介紹。蚯蚓養殖周期蚯蚓的生活周期是指從蚓繭產下開始,經孵化、幼蚓成熟,直至出現環帶並開始產卵。通常為3~4個月。日本選育的養殖良種太平2號、北星2號,生活周期最短僅47天,最長為128天。還有的品種長達140~180天,這與飼養溫度密切相關。蚯蚓的一生需經歷卵繭期、幼蚓期、若蚓期、成蚓期、衰老期共五個時期。
  • 三農:蚯蚓養殖效益和前景分析
    1高效養殖技術  1.1蚯蚓種類選擇  蚯蚓是環節動物門、寡毛綱的陸棲無脊椎動物。蚯蚓遍布世界各地,多達3 000多種,我國已發現和定名的蚯蚓有150種左右,但可供養殖的種類不多,主要養殖種類是正蚓科愛勝屬的一些種類。愛勝屬蚯蚓近20種,在我國各省區都有發現。目前世界上養殖最普遍的就是該屬的赤子愛勝蚓和紅色愛勝蚓。
  • 2019年農村特種養殖行業持續發展,蚯蚓養殖能否賺錢?
    養殖越來越靠近行業注重賺錢之道,在養殖很多人會先看養殖什麼最賺錢,尤其現在比較流行的特種養殖,在特種養殖中期中就有養殖蚯蚓,可能很多人見過野生的並且可能納悶這東西還能養,土裡多的是,之所以有養殖當然就有市場,那麼在農村養殖蚯蚓怎麼樣呢?
  • 養殖蚯蚓,要想用低成本獲得高產量,必須做到這幾點
    你知道一條蚯蚓斷了能變成兩條,條件好的話兩條都能活嗎?你知道蚯蚓沒有爪牙該怎樣自保嗎?你知道為什麼吃喝不愁的蚯蚓還要機體搬家嗎?你知道蚯蚓世界的奇妙嗎?更重要的是,你知道蚯蚓的賺錢商機嗎?下面我們具體的來了解一下,養殖蚯蚓如何用低成本獲得高回報。
  • 農村養殖什麼最賺錢,2019年哪些養殖項目比較有前景呢?
    隨著農村經濟發展,為了更好的帶動農村經濟發展,不少地方推廣一些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項目,因為地理和人文關係,農村想要發展經濟要從實質本身去推廣,農民熟知的並且容易上手的一些可行性項目,就比如養殖,許多農民家庭都有養殖經驗,而這種經驗剛好適合在農村通過養殖致富,養殖在農村來說還是比較賺錢的一個行業
  • 養殖蚯蚓的基本方法,不僅成本低,方法也簡單
    蚯蚓,俗稱地龍,可以人工養殖,養殖蚯蚓的方式,一般有盆養法,池養法,網箱養殖法,露天堆肥養殖法等等。現在以露天堆肥養殖法為例,來介紹養殖蚯蚓的技術。 我們認為蚯蚓養殖為露天堆肥養殖法是目前的最佳方法,他不僅投資小,成本低,利用空閒地,產量也不比別的方法低。
  • 小小的蚯蚓,不起眼的小生物,養殖也不是太簡單
    說起創業致富的方法有不少,但只要做好了,都會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或許有人會選擇食品生意,有人會選擇服務業生意等等。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養殖業的一種—蚯蚓的養殖。說起養殖業,也許很多人會想到豬的養殖,牛羊的養殖。由於蚯蚓比較特殊,這就很容易被很多想要從事養殖業的人們所忽視。
  • 安龍:蚯蚓養殖促進農業生態循環
    今年以來,安龍縣棲鳳街道安馬村依託良好的林地優勢,深挖林下資源潛力,積極探索「經果林+蚯蚓」種養殖新模式,目前效果明顯,養殖的蚯蚓預計在春節之後可進行銷售。發展經果林下養殖蚯蚓,利用家畜(牛、羊、豬、馬等)糞便結合農業廢棄物(如瓜果蔬菜、農作物秸稈、草皮修剪物等)經過簡單堆積發酵就可以直接養殖,且蚯蚓糞具有乾淨、衛生、無異味、通風透氣性好,保水、保肥性好,肥力持續時間長、促進農作物生長發育快、無汙染環境等特點,是種植瓜果和蔬菜最理想的生物有機肥。養殖蚯蚓不但有很高的經濟效益,同時還有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 室內紅蚯蚓養殖技術都有哪些?
    以前不起眼的昆蟲等現在有了人工繁殖,例如紅蚯蚓。紅蚯蚓具有良好的育種效果,非常適合農村發展,在這裡,我們將介紹室內紅蚯蚓養殖技術。  方法一:  您可以使用不太大的泡沫盒,可以在蔬菜市場或水果店裡找,然後剛一些土壤,土壤水分應該適中,然後將剩餘的葉子和水果皮與土壤混合,這樣說明土壤仍然疏鬆,可以倒入木偶。
  • 蟾蜍的養殖:如何選擇養殖場地?
    蟾蜍的養殖,怎樣選擇養殖場地蟾蜍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物種,在人工養殖方面,有著很高的經濟價值,養殖技術也比較的簡單,投入方面也不需要有太多的投入,養殖蟾蜍,選擇適當的蟾蜍場場址,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好的場址能夠讓蟾蜍擁有更好的生活環境,生長發育也會更好。
  • 蚯蚓養殖技術及應用匯總
    如採用室外和室內結合的養殖,會產生良好的效果。理想的地點,最好是在樹下,樹蔭是最涼快的,可以有效地減少蚯蚓爬出逃跑。在北方冬天比較寒冷,可以將室外蚯蚓轉入室內養殖,等到春季再轉入室外,產量可以提升一大截!
  • 大棚蚯蚓養殖技術
    蚯蚓雖然容易養殖,但如果技術沒有掌握好,那麼養殖的情況也不甚理想,現農村致富網的編輯給大家介紹一種大棚蚯蚓養殖技術,能有效提高蚯蚓養殖產量:生物學特性①生活習性。蚯蚓正常活動的溫度為5℃―35℃,生長適宜溫度為18℃  ―25℃,蚓床基料適宜含水量為30%―50%,適宜的PH值為6―8。70年代末從日本引進的「太平二號」也屬此品種,一般體長50―90毫米,體寬3―5毫米,成蚓體重0?45―1?12克,體色紫紅,但也隨飼料、水分、光照的不同體色有深淺變化。此類蚯蚓生長發育快,繁殖率高,易於高密度飼養,單位面積產量高等優點,是人工養殖首選品種。②蚯蚓繁殖。
  • 學會蚯蚓的養殖技巧,你也能養好地鱉蟲的最佳飼料,快記錄下來吧
    除此之外,蚯蚓糞還是地鱉蟲最好的飼養土。如此看來養殖蚯蚓是一舉多得,這自然也是這種養殖方式被大家普遍接受的原因。一、蚯蚓的生長習性既然我們要飼養蚯蚓,那麼自然是要看看它的生活習性的,知道了它的生活習性,我們也才能更好地為蚯蚓量身打造一個養殖環境。與地鱉蟲喜愛陰暗不一樣,蚯蚓是非常喜溫的,對它而言最舒適的溫度是在二十度左右。
  • 牛糞也能變廢為寶,養殖蚯蚓前景滿分!
    但在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一家生態養殖場,這種煩惱竟被小小的蚯蚓解決了。該養殖場利用牲畜糞便和秸稈等廢棄物養殖蚯蚓,並通過蚯蚓糞栽培樹苗,串起了一條循環農業產業鏈。蚯蚓學名叫做地龍又名曲鱔,它不但可以用來做中藥材,而且是公認的蛋白含量最高的一種飼料,它的含肥量達到90%~95%,一百公斤的蚯蚓能生產5公斤的高蛋白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