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小小蚯蚓也能夠養殖,養殖業越來越新奇
蚯蚓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可以作為家禽和水產養殖業的飼料,又具有解熱、活絡、平喘、利尿的中藥功效,而蚯蚓的糞便又可以疏鬆土壤、提高肥力,是高級園藝肥料,蚯蚓還能處理城市的有機垃圾,變廢為肥,被達爾文稱之為「地球上最有價值的動物」。
那用途極廣的蚯蚓在農村如何養殖呢?
1養殖設備。室內養殖分坑養、箱養、盆養3種。坑養根據室內面積挖長方形坑,深度大於60釐米,地下深度為30釐米,用磚砌好,底部用水泥抹平;箱養的箱子規格以長80釐米、寬50釐米、高20釐米為宜,能裝50公斤料,箱與箱之間用木條隔開,以有利於通氣。
盆養可用花盆,塑料盆等,由於盆的體積小,飼養時間不宜過長30--60天為宜,適合小規模飼養。在養殖設備中投放充分發酵腐熟的飼料,厚度為20--25釐米,保持65%的溼度,每平方米投入孵化日期相近的幼蚯蚓1萬條。
2.蚯蚓的餵養。蚯蚓是雜食性環節動物,它除了塑料、橡膠、玻璃和金屬不吃外,其餘如腐植質、動物糞便、土壤細菌等都吃。這些有機廢物必須經過半個月的堆積,添加水分使餌料水分保持在60%--70%,在經過三至四次的翻堆充分的發酵後,蚯蚓才能吞食,不然會導致蚯蚓死亡,可以在投餵前,先讓少量蚯蚓進入料中,如果蚯蚓不願進入料中,說明餌料未完全腐熟,需要繼續發酵。
蚯蚓食量大,需要一個月一補充餌料,餌料要疏鬆通氣,保證養殖床有充足的氧氣。補充餌料要在清糞後進行,蚯蚓由上而下取食,糞粒排洩在面上長期堆積,需要及時清除。
3.注意事項。蚯蚓的身體85%是水分,所以在管理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餌料保持水分在65%左右。蚯蚓喜歡陰暗溫暖潮溼的環境,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是20度,夏季要做好遮陰補水,冬季做好保溫。不能隨意翻動床土,保持環境的安靜,預防老鼠、鳥、雞、螞蟻等天敵的傷害。
4. 及時採收。當平方米蚯蚓達到1.5萬到2萬條時,要將大的蚯蚓及時採收分堆。蚯蚓有母子兩代不同堂的習性,當子代繁殖數量多,密度過大的時候,老的就要搬家跑掉。並且近親繁殖也會使蚯蚓種衰退,可三到四個月換一次蚯蚓種。採收分堆後要及時補充餌料。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