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場的牛糞處理一直是一個令人煩惱的問題。 但在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一家生態養殖場,這種煩惱竟被小小的蚯蚓解決了。該養殖場利用牲畜糞便和秸稈等廢棄物養殖蚯蚓,並通過蚯蚓糞栽培樹苗,串起了一條循環農業產業鏈。
蚯蚓學名叫做地龍又名曲鱔,它不但可以用來做中藥材,而且是公認的蛋白含量最高的一種飼料,它的含肥量達到90%~95%,一百公斤的蚯蚓能生產5公斤的高蛋白飼料。同時,蚯蚓還可以製作成地龍酒,這種酒的前景也非常廣闊。
在生態養殖場發現,原本刺鼻的氣味減輕了許多。被蚯蚓消化過的牛糞,全部變成了疏鬆略帶黑色的殘餘物,一點臭味兒都沒有。這個養殖場每年飼養出欄肉牛1000多頭,羊3000多隻,另外還修建了養魚池,並且還準備栽植300畝的生態果園。了解蚯蚓的主要的飼料就是牛羊糞,牛羊糞經過附屬發酵以後,蚯蚓一吃一消化,它就是最好的有機肥,這種肥料可以用來改善土壤,疏鬆土質,葉面噴水。以前養牛最愁人的就是糞便處理,現在主要是在牛羊生態養殖的基礎上做生物有機肥料,主要的模式是在牛羊養殖的基礎上把牛羊糞便餵養蚯蚓,蚯蚓採收以後就餵養生態雞。
近年來,垂釣及從事漁業養殖的人越來越多,作為餌料的蚯蚓需求量隨之上升。加之,蚯蚓體內蚓激酶含量較高,所以市場前景較好。此外,蚯蚓還可以製成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