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養殖技術及應用匯總

2021-01-08 蚯蚓王國

達爾文曾稱讚蚯蚓為「地球上最早的耕耘者」那麼小編就帶你一起了解一下這位「耕耘者」

一、養殖地的選定

養殖的地點,對於蚯蚓養殖來說是最重要的問題。

室外的場所最適於養殖蚯蚓,在這種環境下,蚯蚓生活能力強,繁殖得快。

室內一般適合小規模的養殖,或剛孵化出來的小蚯蚓的養殖,因為剛孵化出的幼蚓體型小,活動範圍不大。

如採用室外和室內結合的養殖,會產生良好的效果。理想的地點,最好是在樹下,樹蔭是最涼快的,可以有效地減少蚯蚓爬出逃跑。在北方冬天比較寒冷,可以將室外蚯蚓轉入室內養殖,等到春季再轉入室外,產量可以提升一大截!

溫室大棚蚯蚓養殖

二、生長條件的控制

1. 養殖床設在室外,當有過強的日照、熱風、下雨時,必須採取保護措施。如果有自然樹木的陰影是最好的,否則須加人工遮蓋物。

在炎熱的夏天,直射光每天照射不要超過2~3小時。這是因為:蚯蚓對光線敏感,當強光一照,它就不吃東西,鑽入地面。所以用自然樹木的陰影比用草帘子、爛布、麥稈之類的東西放在養殖床上面能更好地防護。

蚯蚓最合適的生長溫度是15度至27度,在0度以下及32度以上時,活動就變得遲緩,蚯蚓就會停止吃食,繁殖的動作也變得緩慢,基本上不進行繁殖過程。養殖床的溫度一般在10度以下27度以上時,蚯蚓就難於孵化。蚯蚓生長環境中最適宜溼度為60%至70%。

2. 蚯蚓的生長促進劑。

為了提供多種類的飼料並調節營養平衡,最好及時補充生長促進劑,如魚粉、動物的肉和骨頭粉末、活性汙泥、工業廢料等。

室外蚯蚓養殖

三、注意事項

1. 蚯蚓的食量較大,應給以較充分的食物,否則蚯蚓四處覓食易爬出養殖床。

2. 蚯蚓的採收時間與它的生長發育階段有密切關係。當蚯蚓達到性成熟、出現環帶後,體重增加緩慢,飼料利用率降低,且養殖蚯蚓的密度過大時,蚯蚓就會變得瘦弱,如果單純為了得到蚓體,此時即為最佳採收時間。

3. 細菌有助於蚯蚓的消化,但飼料裡含水量過高時,細菌繁殖過快,易產生酸性物質,不利於蚯蚓的生長。因此,飼料中水分不宜過大。

4. 夏天,墊料裡如用鮮草容易產生熱,對蚯蚓生長不利。所以,用鮮草時應過三天後再接入種蚓。

5. 當空氣過於潮溼或刮強風時,蚯蚓可以感知下雨的前兆就會跑出來。如果怕蚯蚓爬出來,用電燈照明就可以防止。

蚯蚓實物

四、蚯蚓養殖前景廣闊

蚯蚓在中藥中名為地龍,是我國傳統中藥材,能治療多種疾病。同時,蚯蚓也是水產名貴品種養殖最理想的飼料,也用於製造蛋白質飼料,市場前景廣闊。蚯蚓對養殖條件要求很低,既可以在室內養殖,也可以在室外養殖,不但適合大規模養殖,也可以在木箱、塑料盒、池子中養殖。蚯蚓養殖的原料為各類有機質發酵料,例如畜禽糞便、樹葉果皮、稻草等經發酵後即可投喂。大部分適合人工養殖的蚯蚓繁殖能力都很強,例如我公司養殖的純正日本大平二號,一年內的增值率高達500~1000倍。

蚯蚓加工而成的中藥地龍

五、蚯蚓養殖收益

蚯蚓養殖技術簡單,易學易操作,日常管理工作量少,病害少,安全可靠。室外養殖,平均畝產2000~4000斤,按市場全年平均價5元/斤計,平均畝產值在1.0萬元至2.0萬元之間。而投入的種苗費、有機廢料收集費用不足2000元,若自行收集有機廢料,則成本更低。第二年以後無需引種,自行提純復壯留種,效益更顯著。室內養殖,平均每平方米可產蚯蚓10~20斤,畝產3300~6600斤,按市場全年平均價5元/斤計,畝產值1.65萬元~3.3萬元,扣除搭棚折舊費、種苗費、飼料費、人工費後,畝純利1.2萬元~2.8萬元。

蚯蚓垂釣

六、蚯蚓養殖的應用

用蚯蚓作為魚的餌料其需胺基酸指數優於用其它動物製作的餌料。蚯蚓的脂肪含量也高於其它動物性餌料。下面介紹幾種蚯蚓在畜、禽及水產養殖中應用的方法。

1、蚯蚓養對蝦對蝦的養殖通常用貽貝肉和凍白蝦作餌料,成本很高。但經用蚯蚓飼餵試驗證明,每尾對蝦可飼餵蚯蚓5克。蚯蚓入水2秒鐘左右即吐出黃漿及粘液,並在海水中蠕動和爬行,對蝦步足捕蚓抱食,一般在1小時內全部吃完。1~3小時後即排出消化蚯蚓後的紫色蝦糞。據觀察,對蝦消化正常,卵巢發育快,數天後相繼產卵10.5萬粒~50.7萬粒,而同期飼餵貽貝肉的對蝦的卵巢僅開始發育。

貽貝肉及凍白蝦在海水中腐敗快,常影響水質,造成對蝦大量死亡,其存活率只有25%。由於蚯蚓在海水中至少能存活12~30分鐘,蚓體分泌的保護液蚯蚓死後3小時也不腐敗,因此不易汙染水質,對蝦的存活率提高達55%。

2、蛋雞飼養在混合飼料中加入15%的蚯蚓,飼餵蛋雞10天,產蛋量增加175克,平均每枚蛋增重1.7克,節約飼料1.4克。用蚯蚓飼餵蛋雞時,摻入量不可盲目增加,過多既造成浪費,又影響蛋雞食慾。

3、蚯蚓養鴨蚯蚓餵鴨可以生食,飼用量可佔精料的60%~70%,即每隻鴨每天飼用量為100~150克。產蛋率可提高50%,每隻蛋增重15克。蛋鴨長期飼餵蚯蚓,鴨體健壯,羽毛豐滿光亮,產蛋期延長。用10%蚯蚓粉飼餵肉鴨45天,試驗組比對照組每隻日增重平均可高10克。

4、蚯蚓養魚有報導說,蚯蚓是人工養殖河鰻白仔期的理想餌料,其適口性好,飼料效。

蚯蚓作飼料餵家畜

相關焦點

  • 蚯蚓養殖技術,蚯蚓養殖周期
    蚯蚓俗稱曲蟮,中藥稱地龍,其經濟價值很高。此外,蚯蚓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具有解熱、鎮痙、平喘、降壓、利尿和通經絡的功能。所以蚯蚓養殖得以發展,那麼蚯蚓養殖周期是多少呢?以下做個介紹。蚯蚓養殖周期蚯蚓的生活周期是指從蚓繭產下開始,經孵化、幼蚓成熟,直至出現環帶並開始產卵。通常為3~4個月。日本選育的養殖良種太平2號、北星2號,生活周期最短僅47天,最長為128天。還有的品種長達140~180天,這與飼養溫度密切相關。蚯蚓的一生需經歷卵繭期、幼蚓期、若蚓期、成蚓期、衰老期共五個時期。
  • 大棚蚯蚓養殖技術
    蚯蚓雖然容易養殖,但如果技術沒有掌握好,那麼養殖的情況也不甚理想,現農村致富網的編輯給大家介紹一種大棚蚯蚓養殖技術,能有效提高蚯蚓養殖產量:生物學特性①生活習性。蚯蚓正常活動的溫度為5℃―35℃,生長適宜溫度為18℃  ―25℃,蚓床基料適宜含水量為30%―50%,適宜的PH值為6―8。70年代末從日本引進的「太平二號」也屬此品種,一般體長50―90毫米,體寬3―5毫米,成蚓體重0?45―1?12克,體色紫紅,但也隨飼料、水分、光照的不同體色有深淺變化。此類蚯蚓生長發育快,繁殖率高,易於高密度飼養,單位面積產量高等優點,是人工養殖首選品種。②蚯蚓繁殖。
  • 蚯蚓養殖技術分享,蚯蚓糞便的清除和適時分群,你會麼?
    在養殖蚯蚓的過程中,我們會不斷增補和添加新的飼料,每添加一次,蚯蚓的棲居場所就往上移動1層,所以在補料幾次以後,小編提醒大家一定要清除蚓糞,這樣能夠保證蚯蚓的生活環境不受或少受汙染,又加強了飼養床的通氣,這個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還可以將補添新料、清除蚓糞與收穫成蚓三項工作互相結合起來進行。
  • 農民伯伯的好朋友,蚯蚓的養殖方法,養殖蚯蚓需要注意這幾點
    蚯蚓是一種比較厲害的物種它不僅可以當做飼料,而且還可以孕育我們的土地,很多人在釣魚的時候也是非常的喜歡用蚯蚓,蚯蚓的排洩物在土地裡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化肥在農村蚯蚓是大家都非常喜歡的東西,但是蚯蚓到底該怎麼養殖呢?
  • 蚯蚓養殖,市場前景廣
    養殖技術蚯蚓是喜溫、喜溼、喜安靜、喜黑暗的穴居動物,一生均在土壤中度過。以腐爛的有機質廢物為食,喜食帶有酸甜味的食物,目前人工養殖蚯蚓主要採用牛糞,也有的利用糖渣、豬糞、雞糞、農作物秸稈及生活垃圾等。適合人工養殖的蚯蚓應選擇那些生長發育快、繁殖力強、適應性廣、壽命長、易馴化管理的種類。目前最優良的品種有大平二號、北星二號等,它們是赤子愛勝蚓經人工馴化的品種,其他還有環毛蚓、愛勝蚓、杜拉蚓等等。下面聊一聊在蚯蚓養殖過程中一些不得不說的事。
  • 散養土雞的營養餐一一蚯蚓的養殖技術!太詳細了!建議收藏!
    養殖技術及管理(1)保證適宜的環境條件 溫度20℃(15~30℃),餌料溼度 70%一75%,孵化溼度50%~60%,pH值為6~8,通氣良好, 無光或暗光、紅光,嚴禁紫外光照射,適宜的密度和豐富的營養。夏天注意防高溫和日光直射,冬天注意防凍。
  • 室內紅蚯蚓養殖技術都有哪些?
    以前不起眼的昆蟲等現在有了人工繁殖,例如紅蚯蚓。紅蚯蚓具有良好的育種效果,非常適合農村發展,在這裡,我們將介紹室內紅蚯蚓養殖技術。  方法一:  您可以使用不太大的泡沫盒,可以在蔬菜市場或水果店裡找,然後剛一些土壤,土壤水分應該適中,然後將剩餘的葉子和水果皮與土壤混合,這樣說明土壤仍然疏鬆,可以倒入木偶。
  • 蚯蚓家庭式養殖方法與注意事項
    蚯蚓家庭式養殖:盆養 這是一種常用的蚯蚓飼養方法,如許多家庭個人等少量飼養時,常採用此方法。盆養的容器有臉盆、花盆等。養殖時先在盆內裝1/3菜園土,再加入1千克腐熟的牲畜糞,拌均勻,澆水後,放入種蚓500條,經常澆水保持溼潤,水分含量為60%左右,上面可用花盆倒過來蓋在上面,大約兩個月左右,蚯蚓就產卵,孵化出大量幼蚓後,即可分盆養殖,每2個月根據需要可分盆1次。2.箱養這也是個人或家庭等滿足少量需求常採用的一種養殖方法。原種復壯也多採用箱養。
  • 最簡單的蚯蚓養殖辦法
    養殖場所選擇人工養殖蚯蚓設備簡單,管理方便,一般利用房前屋後、庭院空地以及舊木箱、廢桶、盆罐、竹筐、磚池、育苗溫床等就可培養藥用蚯蚓,還可用蔬菜大田、果園、苗圃等結合養殖蚯蚓,如菜園、果園、苗圃多的地區可選擇青蚯蚓養殖,結合大田種植,雙重利用,既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進植物增產,又可收穫蚯蚓動物蛋白飼料。如果舊房多、荒地多、土地少的地區以及城鎮居民可選擇紅蚯蚓養殖,利用業餘或輔助勞力,利用有機廢物進行飼養。
  • 農村養殖越來越新奇,蚯蚓也能夠養殖
    提要:小小蚯蚓也能夠養殖,養殖業越來越新奇蚯蚓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可以作為家禽和水產養殖業的飼料,又具有解熱、活絡、平喘、利尿的中藥功效,而蚯蚓的糞便又可以疏鬆土壤、提高肥力,是高級園藝肥料,蚯蚓還能處理城市的有機垃圾,變廢為肥,被達爾文稱之為「地球上最有價值的動物」。
  • 農村進行蚯蚓養殖,前景看好,測算數據告訴你,值得一試
    在農村養殖蚯蚓,我覺得大有作為,想法不錯,因為蚯蚓確實是一種易於成功的養殖項目,而且它的應用廣泛,除了作為釣餌、農家肥使用外,蚯蚓在醫學上也是一味中藥材,所以蚯蚓也有其自身的市場需求。其次,蚯蚓體內的蛋白質含量很高,所以被廣泛應用到養殖領域,作為動物的飼料添加劑,能夠很好的促使動物的生長發育。比如我們用蚯蚓飼餵家禽,可以使產蛋量提高20%左右;用蚯蚓餵養魚類,可使魚兒產量提升15%左右。再次,蚯蚓還是農業生產活動中較好的肥料,經常使用蚯蚓肥料,對土壤結構的改善具有很大的作用;同時蚯蚓糞能較好提升土壤的肥力,能使各種農作物更好、更快地生長發育。
  • 2019年農村特種養殖行業持續發展,蚯蚓養殖能否賺錢?
    養殖越來越靠近行業注重賺錢之道,在養殖很多人會先看養殖什麼最賺錢,尤其現在比較流行的特種養殖,在特種養殖中期中就有養殖蚯蚓,可能很多人見過野生的並且可能納悶這東西還能養,土裡多的是,之所以有養殖當然就有市場,那麼在農村養殖蚯蚓怎麼樣呢?
  • 三農:蚯蚓養殖效益和前景分析
    蚯蚓養殖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養殖產業,用禽畜糞便、廚房垃圾等養殖蚯蚓,養出的蚯蚓是高蛋白產品,可作飼料,也可作釣餌;蚯蚓的糞便也是很好的有機肥料,還可直接飼餵雞鴨,真正是變廢為寶。可以說蚯蚓養殖非常符合現在的低碳、環保理念。和其他養殖種類一樣,要做到科學、高效地養殖,首先要選好適養的蚯蚓種類,然後根據其習性進行養殖。現對蚯蚓高效養殖技術及其養殖效益進行總結與分析。
  • 蚯蚓養殖技術123,7-9茬/年收益高
    二、飼料準備 蚯蚓養殖所需的三性飼料,即動物飼料:豬牛羊雞鴨鵝糞等;水果蔬菜性飼料:西瓜皮、爛水果、爛菜葉等;植物性飼料:各類樹葉、秸稈、雜草等。前兩類飼料大體佔七成左右。
  • 山東高青建國內最大蚯蚓養殖基地
    山東布萊凱特黑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農業生態園內的蚯蚓養殖區  高青縣是黃三角地區傳統養殖大縣。2011年,全縣奶肉牛存欄9.8萬頭,出欄肉鴨2000萬隻,生豬11萬頭,年產畜禽糞便100餘萬噸。畜禽糞便處理是畜牧養殖中普遍存在的難題,如何化解畜牧養殖業的次生物成為養殖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 蚯蚓養殖很容易,這些飼養管理技術很重要,你必須要知道
    蚯蚓養殖很容易,這些飼養管理技術很重要,你必須要知道在咱們的生產過程中,為了保證蚯蚓優良品種的高產優質等性能,咱們必須要通過純種的選育對它進行提純。為了保證下一代的優良特徵,並且希望這些特徵得以提高,趨向一致,就需要咱們不斷的在群體中挑選新的品種,來讓這些個體之間進行交配,從而產生後代,今天咱們就來說一說關於蚯蚓的飼養管理技術。蚯蚓原種場的主要任務就是進行蚯蚓提純選育,還有提純復壯,以不斷的選育並保持優良的品種,達到早熟高產,優質,穩產低耗的目的。
  • 養蚯蚓激活「立體綠色養殖循環經濟鏈」
    養蚯蚓激活「立體綠色養殖循環經濟鏈」   蔡霞,從2009年開始養殖蚯蚓,並依靠產學研結合,激活了一條「立體綠色養殖循環經濟鏈」。  蔡霞1991年畢業於天津農學院,學習動物治療。
  • 蚯蚓養殖場地的選擇,根據蚯蚓的生活習性和生長要求
    我是聰聰學養殖,今天和養殖朋友們說說蚯蚓養殖場地的選擇,根據蚯蚓的生活習性和生長要求,養殖場應選擇在僻靜、溫暖、潮溼、植物茂盛、天然食物豐富、沒有汙染等接近自然環境的地方。養殖地形最好是稍向東南方向傾斜,以便接受更多的陽光照射。水源注意建在排灌方便、不易造成旱澇災害的地方。土質要選擇柔軟、鬆散並富含豐富的腐殖質的土壤為好。
  • 蚯蚓還有這種用處,應該如何養殖呢?讓老養殖戶告訴你!
    蚯蚓很多人嗤之以鼻,卻不知道蚯蚓也是一種中藥,屬於環節動物門、寡毛綱的陸棲穴居動物,種類很多,我國分布有一百六十多種。蚯蚓營養豐富,上映的流浪地球不知大家看過沒有,其中地球人的食物來源就是蚯蚓幹,鮮體粗蛋白質含量達12%~20%,幹體粗蛋白質含量達60%~65%,粗脂肪含量8%,碳水化合物14%,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現在有不少人靠養殖蚯蚓發家致富,那麼就讓小編來給大家了解一下如何養殖蚯蚓吧!
  • 養殖蚯蚓的時候,怎樣選擇養殖地?土壤對養殖有哪些重要性?
    養殖蚯蚓的時候,怎樣選擇養殖地?土壤對養殖有哪些重要性?導語:各位看官大家好,很高興和大家又見面了。隨著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養殖戶將養殖對象轉移到蚯蚓這種生物上,讓這種十分神奇的生物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