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地球需要保護,月球火星也需要保護,NASA已發出指令

2020-09-04 茗越科技

我們人類在經過很多年對地球的剝削之後,地球已經受到了深深的傷害,地球上因為人為因素而出現的垃圾已經成了地球最大的隱患,現在處理垃圾汙染問題已經刻不容緩。塑料造成的汙染,重金屬造成的汙染,以及進入電子信息化之後出現的電子垃圾汙染,都無時無刻的影響著地球的生態環境。然而不僅僅是地球上有垃圾汙染的問題,現在就連太空中都有著密密麻麻的太空垃圾了,自從人類開始探索太空,太空中就留下了人類的足跡,那就是人類的垃圾。

如今的地球已經被數不勝數的太空垃圾包圍了,雖然說暫時還沒有引起什麼可怕的後果,但是這種東西就好像是一個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會爆炸,不僅僅是地球,月球上現在依然有一部分太空人們殘留下來的垃圾,所以面對這樣的情況,科學家們也覺得很頭痛,這個問題必須儘快解決,太空垃圾汙染是必須要面對的一道難題。如果說地球上的垃圾處理問題相對棘手一些,那麼我們人類就是不希望別的星球會受到這樣的汙染。NASA在今年的七月份就發布了幾條新的指令,這幾條指令就針對了外星球的汙染問題,當然了這幾條指令不僅僅是只針對別的國家,還包括美國自己。

那麼通過NASA的這幾條新指令,按道理來說是幾條保護性的指令,但是其中的意思卻也能夠引發人們的爭議。但是拋開爭議之外,我們先看看這些星球現在的狀況是什麼樣的,首先其實火星那一邊的話基本上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垃圾殘留問題,除了美國的一些火星車之外,基本上沒有什麼垃圾。但是我們反觀月球,這邊的情況就很不好了,科學家們最擔心的也是月球上的垃圾殘留問題,美國是地球上第一個到達月球的國家,他們將多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並且在月球上進行了一些工作,但是最終離開的時候,卻沒能夠做好善後的工作,留下了很多垃圾。比如說到了月球上用的設備,一些生活用品,還有一些塑料包裝袋以及太空人的個人排洩物,還有太空人的一些背包,電池等物品。並且還不止這些東西,很多月球車在壽命將近最終被淘汰了之後,就永遠的留在了月球上,所以說我們現在保守估計月球上已經有了幾百噸的垃圾。

我們了解到了這兩顆星球的情況之後,我們再來看這些指令本身,指令本身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出發點都是保護月球和火星的生態。但是NASA要求每一個上到這些星球的國家都必須要做登記,並且嚴格按照指令裡面的條款來進行探索,火星的條例則更多一些。這就表示這兩顆星球雖然不屬於任何國家,但是卻又被美國管控,這就會引起很多國家的不滿。

相關焦點

  • 記NASA為月球和火星計劃加嚴指令
    美國宇航局於7月9日宣布了兩項關於月球和火星任務行星保護的新指令,執行了一個獨立審查委員會去年提出的建議。第一個正式稱為NASA臨時指令的修訂了對月球的行星保護分類。登月計劃屬於第二類,要求記錄飛船上的任何生物材料,但不制定清潔標準。這種分類是由於太空飛行器可能汙染月球兩極的水冰。根據新的指令,月球的大部分將被安置在1級,這對任務沒有任何要求。只有北緯86度以北和南緯79度以南的極地地區例外,它們仍將屬於第二類。
  • 中國登陸火星倒計時!美國發布最新指令:禁止人類汙染火星和月球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2020年7-8月,地球進入了寶貴的火星探測窗口期,中、美、阿三國的火星探測器正在排隊等候上空。這其中最令人興奮的無疑是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從立項到升空用時僅4年,也是中國第一架火星探測器,集環繞、登陸、探測為一體的目標吸引了全球的關注。不過7月初,美國NASA發布了兩條新指令——禁止人類航天活動汙染火星和月球。
  • 萬字詳解NASA毅力號火星任務:尋找生命,開啟往返火星第一步
    火星尺寸:大約是地球的一半,但是月球的兩倍。 火星離地球非常遙遠,是月球與地球距離的數百倍,目前最先進的探測器從地球飛到火星,大約需要七八個月。而又因為地球和火星都在圍繞太陽運轉,兩者的相對位置不斷變化,所以當它們距離最近時,即太陽、地球和火星同處一條直線上,此時發射探測器更加「經濟」。
  • NASA制定行星保護法,想要保護星球環境?但垃圾都是他們扔的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月球現在有超過200噸的廢物,美國宇航局剛剛發布了兩項空間保護法律,旨在限制世界各國在前往月球和火星的任務中產生大量廢物。雖然該指令旨在保護地球的環境,但自該指令發布以來,它一直是一項重大的國際反應,
  • NASA毅力號直播攻略來了!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
    :至少 30 個「首創號」飛行測試時間:30 火星天(約地球上的 31 天)火星尺寸:大約是地球的一半,但是月球的兩倍。作為一項技術演示,一架別具匠心的火星直升機也將貼著毅力號火星車的腹部,沿著火星飛行。為什麼要在這個發射期?火星離地球非常遙遠,是月球與地球距離的數百倍,目前最先進的探測器從地球飛到火星,大約需要七八個月。
  • 月球磁場曾「挺身而出」,為了保護地球?
    行星的全球性磁場就像星球的「保護罩」一樣,它通常產生於表面之下數千千米的液態核中,由核中的液態熔鐵運動產生,一直延伸到遙遠的太空中。現如今,我們的地球就擁有這樣一個強大的全球性磁場,它保護著大氣和低軌道衛星免受嚴酷的太陽輻射的傷害。
  • 人類登陸火星需要什麼?
    在20世紀60年代的太空競賽中,蘇聯和美國都將火星作為早期的探索目標。1963年6月,蘇聯的著陸器第一次登上火星,但他們的舉動幾乎沒有獲得科學回報。美國首個飛越火星的探測器拍攝的照片顯示,火星表面坑坑窪窪,酷似月球,粉碎了許多人對火星上可能存在智能生命的希望。隨後的任務集中在尋找水,這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一個關鍵要素,作為一個可能的指標,表明地球上可能已經進化出了簡單的生命。
  • 為什麼都說是月球保護了地球被隕石襲擊?
    為什麼都說是月球保護了地球被隕石襲擊?★地球人類的存在,在太陽系中都是天意安排好了的,正所謂天意不可違。不僅僅只是月球保護了地球被隕石襲擊,另外木星的作用也是不可小去。木星它是地球的保護神,阻擋了小行星撞擊地球,如果沒有它的存在,只需要一顆直徑5千米左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地球就會毀滅。撞擊引起的爆炸威力相當於7600萬顆廣島原子彈,而木星的引力是地球的2.5倍,無計其數的小行星一旦進入太陽系,就會被木星的引力吸引過去撞向它。★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衛星,有了它的存在,可以為地球抵擋一部分隕石襲擊,因此月球跟木星都被稱為地球的守護神。
  • 月球磁場曾「挺身而出」,為了保護地球?-虎嗅網
    行星的全球性磁場就像星球的「保護罩」一樣,它通常產生於表面之下數千千米的液態核中,由核中的液態熔鐵運動產生,一直延伸到遙遠的太空中。現如今,我們的地球就擁有這樣一個強大的全球性磁場,它保護著大氣和低軌道衛星免受嚴酷的太陽輻射的傷害。維持核中液體的運動需要能量,比如核中的熱。
  • NASA毅力號直播攻略來了!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直升機飛行測試、尋找生命跡象、開啟往返火星第一步
    30 個「首創號」飛行測試時間:30 火星天(約地球上的 31 天)火星尺寸:大約是地球的一半,但是月球的兩倍。作為一項技術演示,一架別具匠心的火星直升機也將貼著毅力號火星車的腹部,沿著火星飛行。為什麼要在這個發射期?火星離地球非常遙遠,是月球與地球距離的數百倍,目前最先進的探測器從地球飛到火星,大約需要七八個月。而又因為地球和火星都在圍繞太陽運轉,兩者的相對位置不斷變化,所以當它們距離較近時,此時發射探測器更加「經濟」。
  • NASA宣布合作夥伴推進月球和火星的「引爆點」技術
    這對於實現在月球的持續生存和載人火星任務至關重要。例如,用這個13英尺直徑的低溫存儲罐進行技術測試,以減少推進劑的蒸發或「煮沸」損失。要在實驗任務中實施類似技術,需要通過太空演示來使技術進一步成熟。Credit:NASANASA已選擇14家美國公司(包括幾家小型企業)作為合作夥伴,協同開發一系列技術,爭取在這個十年結束前開闢一條在月球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阿爾忒彌斯道路」。美國工業界向NASA的第五次引爆點競標提交了建議書,這些獎項總價值預計將超過3.7億美元。
  • NASA毅力號火星開直播,開啟生命探索
    30 個「首創號」飛行測試時間:30 火星天(約地球上的 31 天)火星尺寸:大約是地球的一半,但是月球的兩倍。作為一項技術演示,一架別具匠心的火星直升機也將貼著毅力號火星車的腹部,沿著火星飛行。為什麼要在這個發射期?火星離地球非常遙遠,是月球與地球距離的數百倍,目前最先進的探測器從地球飛到火星,大約需要七八個月。而又因為地球和火星都在圍繞太陽運轉,兩者的相對位置不斷變化,所以當它們距離較近時,此時發射探測器更加「經濟」。
  • 中國2020年登陸火星 這會需要哪些黑科技?
    由於距離火星太遠,火星探測器與地球之間的交流可能需要15至20分鐘,通信延遲非常嚴重。因此,在歐陽自遠看來,為人類移民火星打前哨並將發揮實質作用的將是一批基於強人工智慧的高智慧機器人,可以自主獨立做出分析判斷,而不是浪費太多時間等待地球發來的指令。在目前人類的探月工程中,人工智慧的應用已經非常廣泛。
  • 地球不需要保護,人類能熬過大滅絕就不錯了
    但實際上,人類壓根就沒有毀滅地球的能力,唯一能毀滅的,大概就是人類自己了,甚至連毀滅地球所有物種都是做夢。沒能力消滅患者,只有能力消滅自己的癌症,我還真是第一次見。地球經歷過的災難,要比人類經歷過的災難多的多,多到普通人無法想像的地步。地球不需要你的保護,渺小的人類,能保護好自己就不錯了。
  • 月球也將有4G:貝爾實驗室和NASA聯手將無線網絡帶到月球
    美國宇航局還希望重返月球能成為進一步探索太陽系的跳板,而他們的第一步就是探索火星。商業空間技術夥伴關係的負責人 L.K. Kubendran 認為,要做到這一點,至少需要在月球上建立能源基地、航空基地和通訊基站。
  • 冰冷如(月球)冰:保護月球極地免受汙染
    上個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了一項臨時指令,名為「前往地球月球的機器人和載人任務的行星保護分類」。該文件明確了NASA履行1967年生效的聯合國《外層空間條約》規定的避免有害汙染的義務。新的指令專門針對與打算著陸、軌道、飛越或以其他方式遇到地球最近的天體鄰居的太空飛行器相關的陸地生物汙染的控制。
  • 地球和月球曾經共享一個磁屏蔽,保護了它們的大氣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首席科學家,新研究的主要作者吉姆·格林說:「月球似乎為抵禦地球的太陽風提供了實質性的保護屏障,這對地球在這段時間內維持大氣層的能力至關重要。」 「當美國宇航局通過阿耳emi彌斯計劃將太空人送入月球時,我們期待對這些發現進行跟進,該計劃將返回南極登月的關鍵樣本。」
  • 移民火星——不僅僅只是設想
    火星移民可以想像,未來人類肯定會走出地球,前往新家園,這幾乎是板上釘釘子的事情,第一步該去哪裡?火星還是月球?火星只存在微弱的磁場,其實產生火星磁場的發電機效應早已停機,現在殘存的磁場來自於之前被磁化的遺留。沒有磁場可是一個大問題,因為磁場可以保護住一顆星球的大氣層不至於被太陽風剝離。
  • 如何保護太空人在月球上不受太空輻射
    地球上的我們可以免受這種傷害:磁層(magnetosphere)可以偏轉大多數太陽粒子,大氣層可以減弱所有通過的粒子。國際空間站的軌道也在地球保護範圍內,而且船體本身也有助於保護機組人員免受輻射。如果太陽高能粒子活躍並且空間站恰好在地球磁層的保護外,他們可能會建議推遲需要離開安全站點的活動。無論太空人在哪兒,團隊都會密切關注他們處於的太空環境。詹森的科學家Kerry Lee 表示,「我們的策略是利用任何可用的質量。」機組人員和輻射之間的質量越大,危險粒子在到達機組人員之前就越有可能把能量用光。
  • 地球從來不需要人類保護
    如此原始的科學觀念卻配備了殺傷力最強的現代武器,而且槍口瞄準的不只是昆蟲,而是整個地球,這實在是我們的大不幸。地球從來不需要我們保護,大自然的自我調節能力遠超我們的想像。但我們對自然造成的破壞已經嚴重危害到人類自身的生存。我們一邊用自己製造的汙染物破壞環境,一邊又極力宣傳保護被我們踐踏的地球。這種荒誕的行為,是為了保護環境,還是為了保護人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