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生物控制是否有必要? 記NASA為月球和火星計劃加嚴指令

2020-08-23 航天小箭

美國宇航局於7月9日宣布了兩項關於月球和火星任務行星保護的新指令,執行了一個獨立審查委員會去年提出的建議。

1、行星保護計劃起源及影響

人類發射飛船進入其他天體會自然帶上許多地球微生物,而這就帶來了汙染問題。

會不會未來火星人就是起源於地球微生物呢?

這類問題主要由國際組織和國際條約進行研究。其中太空研究委員會(Committee on Space Research)負責制定行星保護的相關措施。

該機構依據《外層空間條約》的第九款建立,匯集了世界範圍內的2000多名科學家。委員會將太空探索任務分為5類,根據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從低到高對探測器提出不同清潔度的要求。而傳統的探測火星部分區域被劃分為第4類任務,需要將汙染可能性降至萬分之一以下。

每次提高行星保護等級隨之而來的則是巨額的經費預算,其中最大的部分是:消毒成本。迄今為止,也只有1970年代的海盜號火星車達到了最高標準的清潔度。當時,火星車被置於特製的巨型烤箱中消毒,花去了整個項目10%的費用。

當然,目前行星保護官僅存在美國NASA,歐空局ESA中,其他國家還沒有認真考慮這一類問題。

作者也有一個疑問,SpaceX 都想大規模殖民火星了,人體生物汙染怎麼辦,人體就有無數微生物,難道要移民一批消毒後的乾屍去火星?

2、本次指令頒布詳解

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在「月球對話」網絡研討會上宣布了這兩項指令,這是NASA對已有幾十年歷史的指導方針進行現代化努力的一部分,NASA認為這些指導方針可能會阻礙其長期的人類探索計劃。

布裡登斯汀說,這些指令反映了「NASA在處理月球表面、當然還有火星上的有害生物汙染問題上的思路是如何演變的。」

第一個正式稱為NASA臨時指令的修訂了對月球的行星保護分類。登月計劃屬於第二類,要求記錄飛船上的任何生物材料,但不制定清潔標準。這種分類是由於太空飛行器可能汙染月球兩極的水冰。

根據新的指令,月球的大部分將被安置在1級,這對任務沒有任何要求。只有北緯86度以北和南緯79度以南的極地地區例外,它們仍將屬於第二類。阿波羅著陸點周圍地區和其他歷史遺蹟也將被列入二類,主要是為了保護太空人阿波羅著陸點留下的生物材料。

布裡登斯汀說:「美國宇航局正在改變它對登月計劃的想法。」「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月球的某些部分比其他部分更需要保護,以免受到前方生物汙染。」

第二項指令涉及未來人類前往火星的任務,火星對行星的保護要求更高。這些要求包括對地球上的汙染水平設定嚴格的限制,許多人認為這與人類任務不相容。

布裡登斯汀說:「如果我們賴以生存的原則是不能攜帶任何微生物物質,那麼我們就不能帶著人類去火星,因為這是不可能的。」

火星指令並沒有改變對火星任務的行星保護要求,而是呼籲研究如何做到這一點。這些研究包括可以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的研究,以及可能向擬議著陸點附近的地點發送一個機器人先導任務,以測量那裡的有機物質。

該指令稱:「NASA將為人類火星任務制定風險決策執行策略,以平衡人類空間探索、科學、商業活動和安全的需要。」

布裡登斯汀說,這一努力將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在未來對政策做出更多改變。「隨著我們了解的更多,我們將不得不繼續做出調整,」他說。

這兩項指示執行了行星保護獨立審查委員會的一些建議,該委員會去年10月發布了一份報告,呼籲行星保護協議現代化。它的建議包括將月球的大部分區域從2類重新分類為1類,以及讓NASA為未來的火星任務制定行星保護指導方針。

「近40年來,行星保護組織並沒有通過自下而上的評估真正了解行星的本質,」主持那次獨立評估的行星科學家艾倫·斯特恩(Alan Stern)在布裡登斯汀發表上述言論後的一個小組討論中說。「在那段時間裡,很多領域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NASA的指令既適用於NASA自身的任務,也適用於NASA以某種方式參與的任務,比如與其他機構的聯合任務或NASA客戶參與的商業任務。但它並不適用於其他太空機構的任務或嚴格意義上的商業任務。

「有NASA的臨時指令,但NASA的所作所為對私營部門有著巨大的影響,」NASA負責國際和機構間關係的代理副局長Mike Gold在小組討論中說。「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先例。我們今天提出的指示將為私營部門指明一條道路。」

這些指示也不影響空間研究委員會維持的國際行星保護準則。然而,當獨立審查委員會的報告在去年秋天發布時,像COSPAR主席Len Fisk這樣的人說,他們希望COSPAR最終能夠接受建議的改變。

一位太空法專家說,這種方法應該足夠了。「這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國際航空與空間法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ir and Space Law)副所長坦尼亞·馬松-茲萬(Tanja Masson-Zwaan)說。她指出,幾十年來,各國一直在自願執行這些指導方針,作為遵守《外層空間條約》避免天體「有害汙染」要求的一種手段。

她在小組討論中拒絕了設立一個新的國際組織來監督行星保護的想法。他說:「從務實的角度來說,這是不會發生的事情,但我也認為沒有必要」。

相關焦點

  • 中國登陸火星倒計時!美國發布最新指令:禁止人類汙染火星和月球
    這其中最令人興奮的無疑是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從立項到升空用時僅4年,也是中國第一架火星探測器,集環繞、登陸、探測為一體的目標吸引了全球的關注。不過7月初,美國NASA發布了兩條新指令——禁止人類航天活動汙染火星和月球。
  • NASA制定行星保護法,想要保護星球環境?但垃圾都是他們扔的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月球現在有超過200噸的廢物,美國宇航局剛剛發布了兩項空間保護法律,旨在限制世界各國在前往月球和火星的任務中產生大量廢物。因為月球和火星上的絕大多數廢物都是美國航天局自己留下的,包括廢棄的探測車、生物廢物和廢棄設備。
  • NASA的科學發現、研究開發和月球到火星的探索計劃
    探索地面系統(Exploration Ground Systems)團隊還對發射倒計時部分進行了模擬,通過模擬發射為加注過程做好準備,並開始為阿爾忒彌斯1號任務(Artemis I)發射組裝火箭。 阿爾忒彌斯計劃的科學技術進展包括: 作為其商業月球有效載荷服務(CLPS)計劃的一部分,NASA為擬定於2021年登陸月球的前兩次商業月球交付項目分配了一套有效載荷,並向Masten Space Systems公司、Intuitive Machines公司和AstRobotic太空機器人公司授予了任務訂單。
  • 2024年重回月球,2033年登陸火星,NASA太空飛行計劃到底是什麼
    「我們都同意火星任務是我們為之努力的跨世代的成就。」布賴登斯汀繼續道,「同時我們也需要在月球學習如何在另一個世界生活和工作,以便我們能夠前往火星,並且建立去火星所必須的系統和能力。我們將在月球軌道上做到這些。」
  • 月球將改名為「垃圾星球」,上面堆積的垃圾超200噸,如同垃圾場
    7月15日,根據外媒消息報導,NASA對外公布了兩條行星保護新指令,目標對象是未來有計劃探索月球和火星的國家。新指令內容如下所示:第一,將月球大部分地區重新劃分為「一類」地域,明確了探索月球時需要做的事情和不可行的行為,探索所攜帶的生物材料需要作登記,不容錯漏。第二,規範未來人類探索火星的計劃,將保護環境要求提升到最高級別。
  • NASA為何要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核電站?是否安全聽聽專家怎麼說|...
    出品|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X財看見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能源部將徵求相關行業提案,以便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核電站,旨在支持該國長期太空探索計劃。提案內容為建立核裂變動力系統,目標是在2026年之前讓飛行系統、月球著陸器以及核反應堆就位。
  • 美國NASA:擬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核電站
    美國宇航局 (NASA)和美國能源部將徵求行業建議,以便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核電站以支持其長期太空探索計劃。該提案旨在建立核裂變動力系統,目標在 2026 年之前讓飛行系統、月球著陸器以及核反應堆就位。卡洛米諾說:「一旦這項技術通過演示得到認證,未來的系統就可以擴大規模,或者多個裝置可以共同用於月球和火星的長期任務。四個機組,每個機組提供 10 千瓦電力,足以滿足月球或火星前哨基地的需求。核裂變動力系統在行星表面產生大量電力,這將使大規模勘探、建立人類前哨基地和就地利用資源成為可能,同時也為商業化提供了機會。」
  • 人類即將重返月球,NASA公布月球持續探索和發展計劃
    從低地球軌道以外的任務開始,美國將領導人類重返月球進行長期探索和利用,進而向著前往火星和其他目的地的任務不斷進軍。」——川普總統,《1號太空政策指令》,2017年12月11日 「NASA局長應向國家空間委員會主席提交一份關於月球表面可持續探索和發展的計劃,包括使人類能夠對火星進行初步探索的必要技術和能力。」
  • NASA宣布合作夥伴推進月球和火星的「引爆點」技術
    這對於實現在月球的持續生存和載人火星任務至關重要。例如,用這個13英尺直徑的低溫存儲罐進行技術測試,以減少推進劑的蒸發或「煮沸」損失。要在實驗任務中實施類似技術,需要通過太空演示來使技術進一步成熟。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說:「NASA在創新技術演示上的重大投資共由美國九個州的大小企業領導,這一舉措將為太空和月球表面探索提供更多可能。NASA和工業界正聯合增強一系列的任務準備功能,以支持在月球的持續生存和載人火星任務。」布裡登斯汀於10月14日在模擬降落月球表面創新聯盟會議的主題演講中宣布了這個決定。
  • 萬字詳解NASA毅力號火星任務:尋找生命,開啟往返火星第一步
    不久之後,火星車的計算機從進入、下降和著陸模式切換到地面模式。這啟動了在紅色行星表面的第一個火星日自主活動。 火星的一天,是 24 小時 39 分 35.244 秒。(毅力號團隊成員傾向於在火星白天工作,而不是地球日,因為火星車將在火星白天工作,而在火星之夜「睡覺」。毅力號火星車的計劃使用壽命為火星表面一年。
  • NASA要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核電站,圖啥?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國能源部將徵求相關行業提案,以便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核電站,旨在支持該國長期太空探索計劃。提案內容為建立核裂變動力系統,目標是在2026年之前讓飛行系統、月球著陸器以及核反應堆就位。
  • NASA毅力號直播攻略來了!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
    這啟動了在紅色行星表面的第一個火星日自主活動。火星的一天,是 24 小時 39 分 35.244 秒。(毅力號團隊成員傾向於在火星白天工作,而不是地球日,因為火星車將在火星白天工作,而在火星之夜「睡覺」。毅力號火星車的計劃使用壽命為火星表面一年。
  • nasa現在接受了讓阿提米斯登陸者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的建議
    相關:nasa與商業夥伴合作的登月計劃「走向工業:我們對美國發達的阿爾泰米島登陸者的最後呼籲就在這裡!」美國宇航局局長Jim Bridenstine星期一在推特上宣布。「對於nasa團隊和公司在2024年之前迎接人類重返月球的挑戰,我深感榮幸。我們等不及要看你的提案了。」該機構在一份聲明中寫道,太空飛行硬體的開發可能需要6到8年的時間。
  • 不僅僅是地球需要保護,月球火星也需要保護,NASA已發出指令
    然而不僅僅是地球上有垃圾汙染的問題,現在就連太空中都有著密密麻麻的太空垃圾了,自從人類開始探索太空,太空中就留下了人類的足跡,那就是人類的垃圾。NASA在今年的七月份就發布了幾條新的指令,這幾條指令就針對了外星球的汙染問題,當然了這幾條指令不僅僅是只針對別的國家,還包括美國自己。
  • 美國宇航局:想把人類帶到月球和火星上,而不是細菌
    根據太空總署署長吉姆·布萊登斯汀(Jim Bridenstine)的說法,美國宇航局新發布的臨時指令(NID)將涵蓋對火星的載人和機器人飛行任務,以及預期中對火星的載人飛行任務。在宣布這些新的NID第二天,美國宇航局已經將一項相關合同授予加州SETI研究所。
  • NASA的火星直升機怎麼登陸火星?
    最終工程師將火星直升機安放在火星探測器的腹部位置,這使得探測器著陸火星後火星直升機與地面的距離約67釐米。雖然這似乎有很大的空間,但部署系統使該距離減少了約6釐米,火星直升機的高度約為49釐米。這就使得直升機到達火星表面的距離僅剩約13釐米。Salvo介紹到:「沒有太多的控制空間,但是我們發現,如果水平安裝直升機,就可以完成火星直升機的放置。」
  • 「阿爾忒彌斯計劃」即將啟動,美國將重返月球,為火星移民作準備
    人類會憑藉高等的智慧和高超的科學技術,在各大行星上建立宜居家園,甚至成為太陽系的領導階層。這個構想能夠實現嗎?目前,我們能夠在各種科幻電影或者科學小說中看到了此種場景,說明人們已經有一種迫不及待搬遷至外星居住的心情了。自從進入21世紀以來,火星成為了「大熱門」,不少專家堅稱,火星是太陽系最有希望成為人類第二家園的天體。
  • NASA發布最新《載人探月戰略計劃》:Artemis計劃
    NASA將與商業夥伴和國際合作夥伴一道,引領一項富於創新且持久的宇宙探索計劃,即Artemis計劃,使人類能夠在太陽系中拓展生存空間,並獲取新知識和新機遇。從超越近地軌道開始,美國將使人類重返月球並開展長期探索和開發,為人類前往火星和其他目的地打好基礎。
  • NASA毅力號直播攻略來了!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直升機飛行測試、尋找生命跡象、開啟往返火星第一步
    在為期一年的火星任務期間,火星車的活動將受到限制,例如 2021 年 9 月,太陽在火星和地球之間出現,幹擾了兩個行星之間的傳輸,這將導致火星車的活動受到限制。為了在現有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進行科學研究,任務小組提前計劃了行動計劃,並在科學家研究數據時增加了應對新發現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