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李 鋒 鮑 捷】澳大利亞國土面積超過769萬平方公裡,旅遊資源豐富多彩。澳大利亞的知名旅遊景點大都位於沿海地帶,其實在廣大內陸地區,不少地方也別有魅力,比如庫伯佩迪。庫伯佩迪位於澳大利亞腹地,距離南澳首府阿德萊德846公裡。1915年,人們在這荒涼的地表之下發現了儲量居世界之冠的澳大利亞寶石礦,於是100多年來,一批又一批懷著發財夢想的人從世界各地來到這裡,他們在將這片熾熱的大地挖得千瘡百孔的同時,也建造了庫伯佩迪這個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地下城市。
1500名居民來自45個國家
澳大利亞寶石是一種世界奇石,集各種寶石的色彩於一身,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寶石,因其主產地在澳大利亞,所以很多人稱之為「澳寶」。庫伯佩迪市市長米歇爾·普羅萬提蒂斯熱情地接待了記者一行,她說:「目前國際市場95%的澳寶均出自澳大利亞,而澳大利亞86%的澳寶又都出自庫伯佩迪,因而這裡享有『澳寶之都』的美譽。」
庫伯佩迪目前有約1500名常住居民,來自45個國家,其中60%左右為二戰後來此的東歐和南歐移民。採礦業和旅遊業是小城的主要經濟支柱,不過,由於從10年前開始的「澳寶」價格不景氣,當地正在運營的礦井已經從約800個銳減到現在的40個左右。「我們的傳統市場是美國、歐洲和日本,現在中國是我們的新興市場,庫伯佩迪正努力把更多優質寶石銷往中國,同時也熱情歡迎來自中國的投資者和遊客。」
好萊塢大片在這裡取景
從飛機舷窗俯瞰庫伯佩迪,滿眼儘是赤褐色的荒漠,可謂廣漠杳無窮,孤城四面空。南澳大利亞州幾乎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地區之一,庫伯佩迪最有代表。當地土著人酋長伊恩說,最極端的時候庫伯佩迪連續好幾年滴雨不下。置身於茫茫戈壁中,放眼望去除了風化了億萬年之久的沉積巖山脈,就是滿地的碎石和兩萬多個廢棄的遠看像環形山一樣的礦井,這景象像極了外星表面,難怪好萊塢科幻影片《星際傳奇》和《瘋狂的麥克斯》都要來這裡取景。
曾經有人提議把廢棄礦井的殘渣回填,以免影響城市的觀瞻,但更多的人認為,這些礦井本身就是庫伯佩迪歷史的見證者,它們是城市的一部分,不應該消失,所以這些礦井就被保留了下來,成為吸引眾多遊客的旅遊景點。
不過,庫伯佩迪最讓遊客著迷的還是當地居民獨特的生活方式,這裡一半以上的人居住在地下,城市不僅有數百個居住在地下的家庭,還有地下星級賓館、地下飯店和酒吧、地下電影院……這是一座名副其實、恐怕也是絕無僅有的地下城(如圖)。
庫伯佩迪市烏姆娜澳寶礦博物館總經理尼克·特羅斯告訴記者,沒有澳寶礦就沒有庫伯佩迪市,因為這裡的環境實在不適合人類生存,每年有8個月的酷熱天氣,地表溫度接近60攝氏度,而到了冬天氣溫又會降至零下2度,所以人們只能住在地下。
地下溫度一年四季都在21度至24度之間,非常宜人。此外,當地人選擇在地下居住還因為生活在地下的花費反而更低。「我的一個朋友在地上居住,冬季必須用空調取暖,僅此一項的電費每月就需2000澳元(1澳元約合5元人民幣),非常昂貴,而居住在地下冬暖夏涼,根本不用裝空調」,特羅斯說。
住在地下好處很多
庫伯佩迪市民永遠搞不清楚鄰居家到底有多大,因為這些依山而建的地下住所沒有窗戶。不過,人們可以根據露出地面的通氣管道來判斷某個家庭大概有幾個房間,因為當地人習慣於給每個房間都安裝通氣管道。
除了溫度適宜,居住在地下好處還有很多,比如,如果女兒長大了需要一個梳妝檯,就在牆上鑿一個;兒子想練習架子鼓,就專門鑿一個練習室,把門一關靜音效果一流,絕對不用擔心鄰居找上門;有朋自遠方來臥室不夠用也不難,大不了再挖一個。一句話,需要什麼就挖什麼,方便得很。
此外,庫伯佩迪還有一座全球獨一無二的由塞爾維亞人開鑿的地下天主教堂。沿著長長的地下走廊走進教堂,發現裡面非常寬敞,牆壁上鑲嵌著精美的壁畫。教堂裡不僅有舉行宗教儀式的地方,還有供人們休息和吃飯的大廳。教堂管理人員保羅告訴記者,南斯拉夫內戰爆發之前,生活在庫伯佩迪的南斯拉夫人很團結,大家在周末都會到當地唯一的南斯拉夫人俱樂部休閒。但是1991年內戰打響後,庫伯佩迪的南斯拉夫人也隨之分裂了,不同族群的人再也難以聚到一起。於是當地塞爾維亞人才決定為自己建造這樣一座地下天主教堂。
教堂建成已經20多年了,這裡也成了庫伯佩迪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遊客來到庫伯佩迪後,都會帶著好奇的心情前來一探究竟。不過,由於交通不便和常年高溫,要想到庫伯佩迪旅遊並非一件很輕鬆的事。普羅萬提蒂斯市長說,選擇來普羅萬提蒂斯的遊客大都有冒險精神,喜歡探尋這裡的有趣故事,享受自由和休閒的生活方式。「最近幾年,我親眼見到越來越多來自中國的自駕遊客,他們為庫伯佩迪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我們期待更多的中國朋友前來感受這種獨特的氛圍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