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克斯維爾巖石下的加油站
留有印第安人符號的報紙巖D19:峽谷地營地—Page鎮早上6點多起來先去逛,太刺激了,漫步在懸崖邊,往下看就是萬丈深淵,有恐高的人應該是不敢看的。
在峽谷底部有一條專供吉普車越野的道路。
站在上邊望下去,三部像模型一樣大小的車在緩緩的爬行。
後去了死馬點州立公園,一個位於峽谷地和拱門國家公園中間的小州立公園,只有一個觀景點,可觀賞科羅拉多高原風景,能看到峽谷地國家公園內的景色。
門票10刀,但景色沒有什麼奇特。
從死馬點出來,過Moab鎮,沿191南行轉163,到鵝頸州立公園。
鵝頸灣(GOOSENECKS),是猶他州一個州立公園,SANJUAN是一條河的名字,就是這條河切出了鵝頸灣。
由於在這一區域,蜿蜒曲折的聖胡安河酷似鵝頸,故而得名。
鵝頸灣峽谷深1000英尺,它一共有三個灣勢,這繞來繞去的灣勢的確就像鵝的脖子一樣。
三個灣乍一看很神奇,但要把三個灣都拍進照片裡,需要一個超級廣角鏡。
公園自助繳費2刀。
公園出來不久,就看到墨西哥帽子巖。
十幾分鐘就到了紀念碑谷紀念碑谷。
紀念碑(MonumentValley),納瓦荷語為巖石峽谷之意,+是在科羅拉多高原一個由砂巖形成的巨型孤峰群區域,其中最大的孤峰高於谷底約300米。
該區域位於亞利桑那州北方州界和猶他州南方州界。
這裡是印第安人納瓦霍部落保留區,進公園需要買門票20刀一車。
這裡是電影《阿甘》取景地,巖石因鐵氧化物的存在呈現一種特有的紅色;較暗的藍灰色巖石則是來自氧化錳。
汽車在茫茫的科羅拉多高原,一路追著落日,見到了高高聳立在夜空下的三個大煙囪,Page(佩奇)鎮到了,小鎮沒有什麼特點,像一個大工地,到處堆著建築材料。
紀念碑谷地D20:佩奇——大峽谷一大早趕到羚羊谷辦公室去登記,這次運氣沒那麼好,當天已經沒有位了,只有第二天下午還餘有空位。
羚羊谷屬於納瓦霍人保護地,由當地人管理,去遊覽一定要乘專用的車輛,而且每天限制進谷人數。
於是放棄羚羊谷,先去了鮑威爾湖(LakePowell)。
鮑威爾湖以探險者JohnWesleyPowell將軍命名,位於猶他州和科羅拉多州交界,是美國第二大人工湖。
這個湖佔地面積,最深處達170米深。
鮑威爾湖是聖胡安河西部的一個分支,聖胡安河發源於科羅拉多州南部的一河流,流程約579公裡,流經新墨西哥西北和猶他州東南後注入科羅拉多河。
鮑威爾湖在格蘭峽谷大壩上,通票進入。
湖上停著很多遊艇。
從鮑威爾湖到馬蹄灣。
馬蹄灣(HorseshoeBend)是科羅拉多河(ColoradoRiver)在亞利桑那州(Arizona)境內的一截U形的河道,也是格蘭峽谷(GlenCanyon)其中的一小段,由於河灣環繞的巨巖形似馬蹄,所以叫作「馬蹄灣」,也有人叫它科羅拉多河的大拐彎。
它的土質,因含大量的鐵和錳金屬,所以在陽光下閃耀著美麗的金屬紅色。
其次,切出這個灣的科羅拉多河是翡翠般的綠色,紅色的土和綠色的河相得益彰,從顏色上來說非常賞心悅目。
再者,它的灣很圓潤,從形狀上來講很美。
最後,這個灣夠深夠大,所以這個灣才夠氣勢!
俯視科羅拉多河時,你可以望到其中的遊艇像模型般小。
下午到「KANAB」鎮,由於車右前輪胎壓測不到,在此打聽哪裡有修車,找到後,一個手臂上紋了身的老師傅幫我們測了胎壓、充了氣,問收多少錢,人家不要,於是給了2刀小費。
此地人管美元叫"buck"。
下午5點多趕到大峽谷北緣。
到營地登記處再去碰運氣,剛好有位客人取消了預定,於是搭好帳篷,自製了筷子和鏟子,在落日餘暉中享受了一頓豐盛的晚餐:炒雞蛋、煎香腸、炸土豆片。
科羅拉多大峽谷,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Arizona西北部,科羅拉多高原西南部,大峽谷全長446公裡,平均寬度16公裡,最深處1829米,平均深度超過1500米,總面積2724平方公裡。
據稱大峽谷於1540年被一支遠徵隊發現,1919年,威爾遜總統將大峽谷地區闢為「大峽谷國家公園」GrandCanyonNationalPark,1979年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WorldHeritage名單。
大峽谷山石多為紅色,從谷底到頂部分布著從寒武紀到新生代各個時期的巖層,層次清晰,色調各異,並且含有各個地質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又被稱為「活的地質史教科書」,科羅拉多河從大峽穀穀底流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