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誕生以來,生態環境就一直在發生變化,地球上的生物也在不斷地進行演變。在漫長的生物演變過程中,曾發生過一系列大規模的動物滅絕事件。這些大規模事件一共發生過五次,每一次大規模事件都會導致大量的生物滅絕,同樣也代表著一個地質時期的結束。
五次生物大滅絕雖然距今十分遙遠,但是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近幾年來,生物滅絕的消息越來越多,熱帶雨林、海洋等自然家園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種種的跡象表明,我們面臨著來自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威脅。
人類是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罪魁禍首
氣候的變化、火山的噴發和行星的撞擊等自然因素是導致前五次大滅絕發生的主要原因,而人為因素則在第六次大滅絕發生中佔據了主導地位。
人類雖然在地球上僅僅生存了20多萬年,但是卻對地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後,地球上物種滅絕的速度是不受人類活動影響的速度100倍。
人類改變了地球上75%的陸地和66%的海洋,全球超過85%的溼地面積已經消失,僅在2010年到2015年,就有約32萬平方千米的原始森林或正在恢復中的森林消失。
在上一個世紀裡,成千上萬的極度瀕危的脊椎動物物種已經消失。如今,地球上40%的兩棲動物、25%的哺乳動物和33%的珊瑚礁都遭受到了滅絕的威脅。
動物數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下降,物種的多樣性,也在相較於以前更快的速度喪失。
自然保護聯盟曾經預測過,如果不加以重視和保護,在未來100年內,我們將會失去99.9%的極度瀕危物種和67%的瀕危物種,這些物種將會滅絕。科學家和自然學家們,稱此為「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全球變暖的影響
氣候的變化、熱海洋的產生、森林砍伐活動的越來越頻繁,使得很多生物都失去了棲息地,如今,超過50萬種的陸地生物失去了可以供它們長期生存的自然棲息地。
全球變暖,是近幾年來人們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同樣,它也是自然生物棲息地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海洋會吸收地球大氣中溫室氣體吸收的93%的額外熱量,這些熱量會導致熱海洋的產生,從而導致海洋生物和珊瑚礁死亡。
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的上升、冰川的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已經比1900年高出12.7到20.32釐米。
生活在南極和北極的動物們是全球變暖最大的受害者之一,全球變暖導致了前所未有的北極和南極冰層融化。
很多動物都因此流離失所,南極的企鵝由於冰川融化而喪失了它們的家園。在南極洲東部,有人曾拍攝到兩隻阿代利企鵝站在一塊融化的冰上的場景。
北極地區的溫度更是上升了以往的兩倍甚至更多,北極冰川的融化使北極熊失去了自己的家園,那些失去家園和食物的北極熊站在北極的浮冰上的照片及各大北極熊由於冰川融化而失去家園的新聞喚起了人們保護北極的意識。世界各地的動物保護者們,紛紛開展呼籲人們保護北極熊,保護北極的運動。
生活在北極的海豹們,因為無家可歸而只能紛紛選擇跳海自殺的新聞同樣讓人痛心。
自然世界的消失與全球氣候的變化同樣也有著緊密的聯繫,全球變暖不僅會影響我們的氣候,還會帶來一系列的危害。
動物的世界遭受到嚴重的破壞,我們人類的生活同樣也會受到影響。除了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變暖還會造成災害氣候的發生,比如洪水、乾旱和颶風。
受到打擊的兩棲動物
兩棲動物同樣也遭受著來自滅絕的威脅,世界上500多種兩棲動物數量減少,其中90種已經滅絕。
青蛙在過去的50年裡,就遭受到了來自一種叫做弧菌病的侵害,在巴拿馬的巴拿馬金蛙就是受到這個壺菌病傷害的蛙類之一。
受到壺菌病的影響,現在,在野外已經很難找到巴拿馬金蛙的蹤跡,巴拿馬金蛙也成了嚴重瀕危物種。
除了巴拿馬金蛙,大多數的蛙類都經歷了壺菌病,它們的數量也因此減少了90%,有些甚至因為壺菌病而完全滅絕。
人類的全球野生動物貿易活動是使得壺菌病傳播越來廣泛的原因之一,在蛙類傳播甚廣的壺菌病,不僅會影響蛙類的生存,還會影響到其他的兩棲動物。
弧菌病除了影響世界各地的青蛙,還對蟾蜍和UU等其他兩棲動物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壺菌病對兩棲動物來說,是一種十分可怕的疾病,造成的相關的兩棲動物的死亡,是相較於其他疾病損失最大的。
不要小看一個物種的消失,一個物種的消失也可能導致「滅絕多米諾效應」波及整個生態系統,從而導致整個群落崩潰,局部物種的滅絕同樣也是物種全面滅絕的警示。
最後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經在悄然進行,各種跡象和指標,都在警示我們要對此加以重視。地球已敲響了警鐘,多種物種的消失,將會從根本上影響全球經濟的發展與人類的生活和健康。
堅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才是人類得以持續發展下去的重要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