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科學思考之二:解決光速與超光速問題

2020-11-04 李文武管理

2020年地球的總人口約75.8億人,接近於76億人。這些人口子孫後代再繁衍幾十年、幾百年,每天衣食住行需要消耗大量的地球資源,長此下去,地球被人類利用的資源總會有枯竭的一天。雖說可以在太陽系中對八大行星、小行星等星體進行採礦,但如果人類的人口數量太過龐大的話,也會出現資源供不應求的情況,而且地球也承載不了這麼多人口生存。在太陽系內比較適宜地球移民的星球是火星,但火星需要人類用時間來進行改造,並不適合大規模的星球移民。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千年、萬年後,太陽系內的行星資源總會有被人類利用枯竭的一天。這時,人類需要向太陽系外進軍,對太陽系外的各種星球進行利用,如果沒有光速、超光速的宇宙飛船,那麼太陽系外採礦與星際移民就會很困難,成本非常高。宇宙浩瀚無垠,各種可給人類提供利用的資源的星球星羅棋布、萬萬千千、不可勝數。這些星球距離地球非常遙遠,如果沒有光速、超光速的宇宙飛船,我們人類就無法利用這些星球。

光速是光波在真空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光速是每秒鐘的速度是299792458米,約為每秒30萬公裡。宇宙中有沒有超過光速的?通過科學研究,目前發現量子糾纏的速度超過光速。量子糾纏的速度是光速的一萬倍。宇宙膨脹的速度超過光速。所以說,光速並不是不可逾越的速度,宇宙中還是存在一些比光速還要快的速度。

量子糾纏是指在量子力學裡,當幾個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後,由於各個粒子所擁有的特性已綜合成為整體性質,無法單獨描述各個粒子的性質,只能描述整體系統的性質,則稱這現象為量子糾纏。量子糾纏是粒子在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粒子組成系統中相互影響的現象,雖然粒子在空間上可能分開。粒子之間的相互影響可以是很遠距離的,所以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形容量子糾纏有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宇宙中所有萬物都是物質的,物質是由微觀粒子構成,而粒子之間會發生量子糾纏現象。量子糾纏現象的發生並不局限光粒子,而是所有構成物質的粒子。結論是所有由物質構成的粒子都會發生量子糾纏現象。量子糾纏中的粒子相互影響讓人感覺不到時間、空間的作用,這種超距作用要不是遠超於光速,快得使人察覺不到時間、空間,要不就是粒子在糾纏時進入另一個時空,或者進入了隱形的子空間進行粒子間的相互影響。如果科學證明量子糾纏真是這樣進行超距作用的,那麼我們只要破解的量子糾纏的秘密,掌據它的原理,我們的宇宙飛船就可以通過把其分解為粒子用量子糾纏技術進行超距傳輸,到達目的地後,再由粒子還原為宇宙飛船,解決這個超光速的大難題。或者用量子糾纏技術使宇宙飛船躍進另一個時空,或者躍進隱形的子空間來解決超光速這個大難題。

宇宙飛船要進行光速、超光速宇航要解決能量問題。現存的燃料、太陽能、核能等能源解決不了光速航行、超光速航行需要的能量,地球上的能源也供給不起它們需要的能量。粒子物理學中所顯示出粒子無所不在的對稱性,有正粒子,必有反粒子,有正物質,必有反物質。反物質是物質的「鏡像」。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預測出反物質的存在。後來科學研究發現了反物質。1955年,柏克萊用高能質子加速器製造出了反質子。1995年,科學家在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加速中製造出了反氫原子。既然我們的宇宙萬物都是物質的,而物質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粒子又具有無所不在的對稱性,那麼,可以推論出我們的宇宙中的反物質無所不在、無處不在。為什麼我們的宇宙觀測到的幾乎都是物質,而觀測不到反物質?這是因為物質與反物質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對稱性與統一性共存。物質可以分離出反物質。物質與反物質是對稱性的,當物質與反物質碰在一起就會對消產生巨大能量,這是物質與反物質轉化為能量,從對稱性走向統一性。物質與反物質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消失,根據物質守恆定律,物質與反物質轉化為能量。能量是物質的一種表現形式。在宇宙觀測不到反物質,這是物質與反物質遵守物質守恆定律與能量守恆定律,從對稱性走向統一性,這種統一性表現為要不相互碰撞對消,要不只剩物質,因此我們觀測不到反物質。但是在宇宙某一特定區域內或者某一特定物理屬性內,反物質還是可以觀測到的。一丁點反物質當與物質碰在一起,會引發相當於幾千顆氫彈的爆炸所釋放出的巨大能量。而這種反物質轉化的能量完全可以供宇宙飛船的光速、超光速航行所需要的能量。利用物質粒子的對稱性,從物質中製造出反物質,然後利用物質與反物質對消作用釋放的能量來為宇宙飛機提供動力,這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暗物質是一種比電子和光子還要小的物質,不帶電荷,不與電子發生幹擾,能夠穿越電磁波和引力場,是宇宙的重要組成部分。暗物質密度小、數量大、總質量大,無法直接觀測得到,它是由惰性中微子、軸子、大質量弱交互作用粒子、渺中子等組成。科學研究表明26.8%的宇宙總質能是由暗物質組成的,暗物質就像膠水一樣把所有物質連接在一起。暗物質與暗能量並不會吸收、反射或者輻射光,所以我們人類觀測不到它們。暗能量吞噬著暗物質,正是由於暗能量消耗著暗物質致使宇宙膨脹,而宇宙膨脹的速度遠遠快於光速。所以,我們可以利用暗能量吞噬暗物質的物理特性來解決宇宙飛船的動力能量問題,以達到超光速。

愛因斯坦指出物體使周圍空間、時間彎曲,在物體具有很大的相對質量(例如一顆恆星)時,這種彎曲可使從它旁邊經過的任何其它事物,即使是光線,也改變路徑。不但物體存在時空彎曲,而且科學家觀測到宇宙經常發生空間彎曲現象。既然宇宙空間能發生彎曲,那麼空間彎曲到一定程度發生重疊是完全有可能的。當你把一張紙從中間位置彎曲,一直彎曲到紙的兩端平行或者重疊時,是不是紙的兩端之間的距離比一整張不彎曲的紙要短?當紙兩端彎曲到重疊時,紙兩端距離最近。如果從紙的的兩端鑽個洞,從紙的這一端就可以自由出入到紙的另一端。時空能彎曲,就如同紙能彎曲一樣,既能彎曲到平行,又能重疊。當我們在空間彎曲到平行與重疊時,打個洞,就可以進行空間穿越。蟲洞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是連接宇宙遙遠區域間的時空細管。暗物質維持著蟲洞出口的敞開。要打開蟲洞,必須對暗物質進行深層次的研究,找出暗物質能打開蟲洞物理特性,就可以比光速、超光速更快地通過宇宙中不同的空間,空間之間的距離因蟲洞打開而縮短。宇宙正是存在時空彎曲的現象,又存在暗物質維持著蟲洞出口的敞開,所以,比光速、超光速更快的宇宙穿越就有了可行性。亞原子量子泡沫產生蟲洞,把宇宙無處不在的量子泡沫中存在微型蟲洞放大,用大量的暗物質與暗能量開啟,就可以實現蟲洞穿越。蟲洞穿越比光速、超光速航行速度更快。當然,宇宙中肯定還存在其他的比光速、超光速還快的物理現象,隨著科學的深入研究與發現,我們人類必將多途徑、多方法解決宇宙飛船的光速、超光速問題。


作者簡介:李文武,著名管理學家。《博銳管理在線》《中華品牌管理網》《中國管理傳播網》等知名管理網站專欄作家。又是多家媒體與網絡作家。研究:歷史、經濟、管理。

相關焦點

  • 文武科學思考之二:解決光速與超光速問題
    這時,人類需要向太陽系外進軍,對太陽系外的各種星球進行利用,如果沒有光速、超光速的宇宙飛船,那麼太陽系外採礦與星際移民就會很困難,成本非常高。宇宙浩瀚無垠,各種可給人類提供利用的資源的星球星羅棋布、萬萬千千、不可勝數。這些星球距離地球非常遙遠,如果沒有光速、超光速的宇宙飛船,我們人類就無法利用這些星球。 光速是光波在真空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
  • 這個例子可以解釋超光速現象,科學家:相對論無法否定超光速
    宇宙一詞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無比嚮往的神聖之地.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已經初步具備探索宇宙的能力,當然這種能力僅僅局限在一定的區域,如果人類想要全面探索宇宙,那麼人類勢必要以光速或者超光速運動才能在有生之年內探索完宇宙.
  • 還有比光速更快的超光速存在嗎?
    也就是說,光速不受光源的影響,也不受觀察者運動速度的影響,它是個絕對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告訴我們,光速是最大的速度,任何物質運動的速度都不能超過光速。事實也證明,在地球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確找不到有比光速更快的運動物體。
  • 兩個物體以光速相對逃離,算不算得上是超光速運動呢?可算知道了
    兩個物體以光速相對逃離,算不算得上是超光速運動呢?可算知道了現如今隨著物理知識的普及,許多人都多多少少掌握了一點物理知識,最為基礎的「世界上最快的速度是光速」大家都知道,然而你們是否想過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兩個擁有光速的物體反向而行,是否有另一個超越光速的存在呢?
  • 再說一遍,人類永遠無法超越光速,假設超光速也回不到過去
    這個問題已經是老生常談,過去的文章我已經多有討論。但既然還是有人提出此類迷惑問題,就還來聒噪一回。首先在此聲明:人類永遠也不會有超光速。不會有超光速!不會有超光速!!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時空通訊都說了無數遍了,能叫醒瞪著眼睛睡覺的人嗎?
  • 一根銅針以光速撞擊地球,地球會被毀滅嗎?達到超光速又會怎樣
    為了更好地理解光速,我們來探討一個有趣的問題。當一根銅針以光速撞擊地球,地球會受到什麼影響?前提是銅針是不會解體的,裡面的分子和原子也不會解體。根據相對論的說法,物體的速度達到光速的時候,它的質量會開始增長,具體增長到什麼程度誰也不知道,我們假設它的質量是無限大的。當銅針開始加速時,它攜帶著的能量也會暴增。
  • 比光速更快的存在,超光速可讓時間靜止,時光倒流回到過去?
    1849年,斐索發表了用他的方法測量所得到的關於光速的數據,從此光速進入大家的視線。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光速不變原理,這個定律被無數次的實驗證明過。根據光速原理,我們可以得出:如果速度改變,那麼時間流速也會跟著改變,因為只有這樣,光速才有可能是不變的。
  • 量子傳輸能超越光速,打破超光速這個記錄?
    最近不少人提出量子傳輸能超越光速,這實際是個跨世紀的物理學難題,難倒了愛因斯坦,也難倒了普朗克,甚至到最後普朗克和愛因斯坦站在一起,自己也在質疑他自己創立的量子力學的科學性。小編知識也有限,就所了解到的,向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量子傳輸,是否超光速。
  • 量子糾纏的具體機制之四:超光速和「時空態波包」的發現
    在普朗克量子化假說的啟發下,1905年秋26歲的愛因斯坦在《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啟發性觀點》一文中創造性地提出了光量子假說,從而一舉解決了困惑物理學家們多年的光電效應問題。這個劃時代科學觀念創新為相對論和量子論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哲學思想基礎,並導致了社會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的全面進步。
  • 卓越科學——超光速飛行感覺
    《關於超光速飛行的身體感覺》乘坐在可以進入宇宙九維時空隧道超光速的跨星際跨宇宙飛行的星際飛船(UFO)裡的活體生命身體的真實感覺=人類在地球上生活完全不會感覺到地球每時每刻都在自轉又在圍著太陽公轉還是螺旋式高速飛行在宇宙太空之中的事實完全一樣的性質
  • 文武科學思考之一:太陽系內的世界
    火星最大的問題是空氣問題,但還是有微量的氧氣,物理環境比其他行星要好。 水星最高溫是452℃、最低溫-173℃,溫差較大,;水星重力太大;水星的空氣太稀薄,可以視同為沒有空氣;水星磁力微弱;這些原因導致人類無法在水星上生存。但是水星有大量的鐵礦,可以派機器人去開採。1973年10月,美國發射「水手10號」探測器探測過水星。2004年8月3日,美國發射「信使號」探測器探測過水星。
  • 打破空間探索邊界:曲速引擎或將實現超光速
    圖源:unsplash當你還是孩子時是否曾經思考有什麼比光更快嗎?當我們觀看《星球大戰》、《星際迷航》和《星際迷航》時,會看到宇宙飛船以接近光速或超光速的速度穿越太空,有時甚至可以穿越時間,這是怎麼做到的?
  • 打破空間探索邊界:曲速引擎或將實現超光速
    而曲速引擎不通過加速來解決上述的問題,相反,它通過操縱飛行器周圍的時空區域解決問題。,但仍不能排除宇宙本身以光速或超光速運行的可能性。一些研究過這個問題的人聲稱,在早期的宇宙中,儘管時間間隔很短,但是時空以超光速擴展。
  • 超光速現象如何解釋,相對論是錯的?愛因斯坦很偉大,科學需進步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沒有什麼能夠超越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注意,這裡」什麼」是指有質量的東西.這體現了科學的嚴謹特性根據狹義相對論,「c」代表了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如果物體存在質量,當這個物體在無限接近光速的時候,它的質量也會趨於無窮大,其能量也會無限趨於無窮大,到時候整個宇宙都可能會被毀掉.這也是人類無法實現光速或超光速飛行的原因
  • 光速不是最快的嗎?那為什麼星系可以超光速遠離我們?
    132.9億光年外的遙遠星系發出的光永遠到不了我們地球,因為那個地方的空間膨脹速度相對於地球已經超過光速了。記住是空間在膨脹,並不是星系在膨脹。以上就是題目中所說的,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超過光速的由來。二,光速是最快的嗎?
  • 宇宙飛船能超光速飛行嗎?這是空間飛行器超光速的基礎原理
    肯定沒人會去思考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反物質與正物質粒子一接觸就湮滅成光子,並且這其中的速度變化極大呢?現代物理學關於這個現象的解釋太粗糙了,或許根本不是叫解釋,而是動量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的綜合應用。中國教育的物理題目往往喜歡用動量守恆或者能量守恆作為題型考學生,同樣現代物理學研究也出現類似的答題解惑現象。
  • 超光速簡易方法一則 | 混亂博物館
    這是一期非常簡短的節目,用來集中討論一個違背常識的問題:光速不斷可以超越
  • 真假超光速
    目前的物理學告訴我們,宇宙中不存在超光速運動的物質。但是一些所謂的超光速現象挑戰了物理學原理。這些現象中,哪些是真正的超光速?哪些是虛假的超光速?也許宇宙中真的有超光速的物質等待著我們去發現。這確實很困惑,連最傑出的物理學家都一直在困惑,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人們不知道這種現象將帶給我們科學上的怎樣發展。目前人們通過這種現象感覺到,極其微觀下的時空可能非常怪異,宇宙在微觀下也許是相互聯繫的,或者微觀下的宇宙好像處處是捷徑,又好像傳遞量子糾纏狀態的力就是超光速的。
  • 人類可以藉助實現超光速飛行嗎?
    最近,有一位粉絲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曲速引擎是什麼?能否實現呢?」,筆者在查詢了相關資料後發現這個問題十分有趣,決定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發現的自然界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這位粉絲並不是只提出了一個問題,他還針對的我的另外一篇文章提問,宇宙中不是存在一些超光速現象嗎?為什麼仍然我們會說光速是宇宙最快速度呢?
  • 超光速其實一點也不可怕,就是比光速快了幾十倍
    受到這種輿論的影響,公眾聽到「超光速」,心理上畏懼;聽到「蟲洞」和「穿越」卻感到好奇。其實,「蟲洞」和「穿越」遠遠要比「超光速」更不切合實際。 在實驗中,物理學家已經發現了許多超光速現象…在物理學界,超光速的研討長期被看成是「雞鳴狗盜」,經常是簡略地被否定、或者是藐視地貶斥。受到這種輿論的影響,大眾聽到「超光速」,心理上懼怕;聽到「蟲洞」和「穿越」卻覺得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