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內的世界。我們都知道太陽系中能稱為大行星的天體有8個: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除了我們人類所居住的地球外,在太陽系中,比較起來,唯一星球環境比較好的就是火星。火星最大的問題是空氣問題,但還是有微量的氧氣,物理環境比其他行星要好。
水星最高溫是452℃、最低溫-173℃,溫差較大,;水星重力太大;水星的空氣太稀薄,可以視同為沒有空氣;水星磁力微弱;這些原因導致人類無法在水星上生存。但是水星有大量的鐵礦,可以派機器人去開採。1973年10月,美國發射「水手10號」探測器探測過水星。2004年8月3日,美國發射「信使號」探測器探測過水星。2018年10月20日,歐洲與日本發射了「貝皮·科倫坡號」衛星探測水星。
金星溫度在465℃~485℃之間,很熱;金星沒有磁場;金星經常下腐蝕性的酸雨;火山最多;缺氧;這些原因導致了人類無法在金星上生存。金星上的礦產資源跟地球上差不多,暫時沒有發現有特別價值的資源,但金星火山眾多,巖漿資源可以利用,用機器人或者從環繞金星的飛船與太空站伸出功能管接通金星火山巖漿資源。巖漿資源肯定對未來有用的,只是我現在還在思考它的多種用途與最有價值的用途。1961年1月24日蘇聯發射「巨人號」金星探測器,未到墜毀。1962年8月27日,美國發射了「水手」2號飛船到金星測量。1967年6月12日,蘇聯發射了「金星」4號飛船測量金星。1969年1月5日,蘇聯發射了「金星」5號飛船對金星進行探測。1969年1月10日蘇聯發射「金星」6號對金星進行探測。1970年8月17日,蘇聯發射了「金星」7號對金星進探測。1978年9月9日和9月14日,蘇聯先後發射了「金星」11號與「金星」12號金星探測器。1978年5月20日和8月8日,美國先後發射了「先驅者金星」1號和「先驅者金星」2號金星探測器。1981年10月30日和11月4日蘇聯先後發射了「金星」13號和「金星」14號金星探測器。1983年6月2日和6月7日,蘇聯發射了「金星」15號和「金星」16號金星探測器。1984年12月前蘇聯發射了「金星-哈雷號」金星探測器。1989年5月4日,美國發射了「麥哲倫號」金星探測器。2005年,歐洲發射了「金星快車號「火星探測器。在對金星的探測中,蘇聯是花費了血本的。
木星溫度是-148℃,很冷,木星是個以氫氣為主的氣態星球,內部是液態金屬氫多;風暴多,時間長;這些原因導致了人類無法在木星上生存。木星上最多的資源就是氫,氫資源可以利用,在木星上空建太空站用長管道吸附技術應該可以開採氣體氫與液態金屬氫。太空站沿著木星軌道,只要管道足夠長,行得通。如果派機器人到木星開採氣體氫與液態金屬氫沒有著陸之處,技術難度非常大。1972年3月美國發射了「先驅者」10號木星探測器。1973年4月美國發射了「先驅者」11號木星探測器。1977年8月20日和9月5日,美國先後發射了「旅行者」2號和「旅行者」1號探測器,探測過木星。1989年8月18日,美國發射了「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2011年8月5日,美國發射了「朱諾號」木星探測器。對木星的探測,美國是主要參與者。
土星表面溫度是-191.15℃~-130.15℃,很冷;土星跟木星一樣是個以氫氣為主的氣態星球,內部是金屬氫多;風暴多且穩定;土星上的甲烷比木星上多;土星環較多是碎石與碎冰等構成;這些原因致使人類無法在土星上生存。土星上最多的資源還是氫氣與金屬氫,氫資源可以利用,用管道吸附技術也較難以開採土星的氫資源,因為土星環與風暴制約了。土星上有冰層,可以考慮在冰層建築氫資源加工廠,用機器人進行氫資源的各種生產。1973年4月,美國發射「先驅者」11號探測過土星。1977年8月20日和9月5日,美國先後發射了「旅行者」2號和「旅行者」1號探測器,考察過土星。1997年10月15日,歐洲、美國等16個國家共同發射了「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
天王星溫度-216 ℃,很冷;以氫氣為主的氣態星球;有一個由水、矽、鎂、含氮分子、碳氫化合物及離子化物質組成的液態海洋,這個海洋履蓋了整個天王星,溫度高達6650℃;這些原因致使人類無法在天王星上生存。天王星較多的資源還是氫。有科學家研究說表面有液體鑽石海洋,這鑽石資源可以開採。如果有辦法在其他惡劣環境下開採氫資源,那麼這些開採技術一樣可以用在天王星上。1977年8月20日,美國發射了「航海家」2號,又叫「旅行者」2號探測器,探測過天王星。
海王星溫度-214℃,很冷;以氫氣為主的氣態星球;地幔有10到15個地球質量的富含水,氨,甲烷和其它成分的冰;風速極快,多颶風;這些原因致使人類無法在海王星生存。海王星跟天王星一個樣,也是以氫為主的資源,還有跟天王星一樣液體鑽石海洋。這兩種資源可以開採。1977年8月20日,美國發射了「航海家」2號,探測過海王星。
例如,小行星有冥王星等。冥王星溫度-223℃,很冷,以氮氣為主的矮行星,由巖石與冰水構成。2015年7月14日,美國發射的「新視野號」冥王星探測器。冥王星有待進一步研究,雖說不適宜人類居住,但應該有稀有的礦物可以開採。例如,衛星有月球等。月球表面沒有大氣,白天熱溫度達127℃,晚上冷溫度為-183℃,雖然不適合人類居住,但是月球表面有種清潔能源氦-3,可用於人類發電。開採氦-3資源,可以在月球上建立加工廠,由機器人在工廠裡提煉出成品,用宇宙飛船運回地球使用。月球也是現階段除地球外,唯一有人類留下足跡的星球。1959年1月2日,蘇聯發射「月球」1號月球探測器。1959年10月4日蘇聯發射「月球」2號月球探測器。1969年7月16日,美國發射「阿波羅」11號飛船,載有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巴茲·奧爾德林、麥可·科林斯3名太空人登月,這是人類第一次登陸月球。在太陽系中,人類的腳步只踏過地球與月球,其他星球目前為止,沒有人類登陸過。2007年11月7日,中國發射「蟐娥」1號衛星探測月球。2018年12月8日,中國發射「蟐娥」2號月球探測器第一次登陸月背。2019年4月11日,以色列發射「創世紀號」月球探測器登陸月球失敗。
火星表面溫度白天是-5℃,晚上-87℃,沒有其他行星溫度低,地球有的地區溫度比-5℃還低,所以,在溫度上火星適宜人類居住,只要採取防寒保暖措施就行。空氣稀薄含有微量的氧氣;火星北方兩極的極冠有水與冰;存在沙暴,屬於沙漠星球。火星環境跟地球環境有相似之處。比較而言,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火星是可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可以在火星上利用上面的資源,進行化學還氧反應製造氧氣,解決人類呼吸空氣問題。可以在火星上利用極冠上的冰融化提純滅菌來解決人類飲用水問題。可以在地球上把適合太空生存的球囊藻與念珠藻移到火星上的人類封閉艙居住環境,利用生態循環進行植物培育與種植來解決人類食物問題。對於火星上資源開採,完全可以建火星工業基地,由機器人來進行採礦或者生產火星定居人類的生活必需品。從196010月10日開始到1996年11月7日,蘇聯發射18個火星探測器,美國發射10個火星探測器,其中蘇聯部分成敗2次,16次失敗;美國成功8次,失敗2次。從1996年11月16日開始到2011年11月8日俄羅斯發射火星探測器2次失敗;美國發射8個探測器2次失敗,6次成功;日本發射探測器1次失敗,歐洲發射1次探測器部分成功。2011年11月26日,美國發射「好奇號」火星車登陸火星成功。2013年11月18日,美國發射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探測器。2013年11月5日,印度發射「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2018年5月5日,美國發射「洞察號」火星無人著陸探測器。2020年7月23日,中國發射「天問一號」火星無人著陸探測器。
太陽系除了火星是人類移居的首選外,其他星球定居技術難度太大隻適合採礦與太空旅遊。對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可以開展太空旅遊業務,從地球上與火星上基地發射宇宙飛船到達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軌道,從軌道上近距離觀賞這些星球,太空旅遊是未來火爆的的行業。其他小行星與衛星可以適合人類用機器人附著固定採礦。太陽系內肯定還有未知的礦物元素與更有價值的礦物值得我們人類去開採,這需要人類對太陽系進一步深入地考察和科學研究。
作者簡介:李文武,著名管理學家。《博銳管理在線》《中華品牌管理網》《中國管理傳播網》等知名管理網站專欄作家。又是多家媒體與網絡作家。研究:歷史、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