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佔全部腦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為30%~40%。發生的原因主要與腦血管的病變有關,即與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管的老化、吸菸等密切相關。腦出血的患者往往由於情緒激動、費勁用力時突然發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倖存者中多數留有不同程度的運動障礙、認知障礙、言語吞咽障礙等後遺症。
腦出血這個疾病的發病率高,一般多發於中老年人群。一旦患上此病將嚴重危害到患者的生命。所以我們非常有必要來好好地了解一下腦出血這個疾病的知識。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腦出血的發病原因、腦出血病人的日常護理及併發症的預防。
腦出血的發病原因
1. 高血壓是腦出血最主要的病因,發病往往沒有什麼先兆,或患者可突然感覺眩暈、渾身乏力、肢體麻木,甚至跌到在地。
2.情緒激動使得血壓突然升高,引起腦出血。由於過分激動,使交感神經系統興奮、腎上腺素增加,心跳加快,血管急劇收縮,誘發血管破裂。
3. 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神經內分泌的正常代謝,便血液粘稠度、血漿纖維蛋白質、腎上腺素均升高,毛細血管痙攣性收縮和脆性增加、血壓升高,造成血管破裂。
4、過度勞累。由於擔負任務過重,精神極度緊張或長途旅行和過於疲勞,極易誘發腦出血。
5、不良生活習慣。如酗酒、暴飲暴食、飽食後沐浴等。
腦出血後遺症患者案例
強先生:45歲,家住定邊。今年6月10日早晨7點左右突然感覺到頭痛,昏昏沉沉的,8點左右上廁所時出現站立不穩,摔倒在地,整個人處於清醒唉,家人撥打120送入當地醫院。在醫院做顱腦CT顯示:腦出血《右側基底節),立馬住院給予對症治療,病情控制後轉至寧夏某醫院急診科,以「自發性腦出血」收住,後給予「對症治療後轉入神經外科行「右顳開顱腦內血腫清除術」、降顱壓、補、改善腦代謝、營養腦細胞、抗凝等對症支持治療,患者病情恢復較好,於2020年7月29日出院。出院後左胳膊完全無法動彈,左腿只能在床上抬起,無法蜷起,也無法行走。出院後強先生一直遵醫囑認真服藥,隨後就診於北京某醫院行康復治療左側肢體無力有所改善。
2020年11月18日,經朋友介紹入住寧夏海基雅醫院,以「腦出血後遺症、高血壓病2級很高危、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收住入院。既往史:強先生有高血壓五年餘,最高血壓達170-200/100-140mmHg,一直在服用控制血壓的藥物,平時血壓控制在130-140/90-110mnHg;患有2型糖尿病十餘年,最高血糖達到24mmo1/L,在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患者無冠心病等病史。
強先生在寧夏海基雅醫院接受王炳彥院長專利療法《動脈硬化斑塊消除技術》一個月的治療後,左側肢體無力的症狀明顯改善,可自行抓握輪椅,能夠扶床自行站立,每天能站立持續約40分鐘,在家屬攙扶下可行走。左胳膊被人抬起來後,會緩慢落下,不像以前是隨著重力直接落下。強先生比較治療前後,對治療效果很滿意,對自己康復充滿了信息。強先生對王炳彥院長說:「他回家要加強鍛鍊,努力讓自己早日康復,不成為家人的負擔。」王炳彥院長說:「回家後,要繼續服藥,控制好血壓、血糖,早點恢復健康,參加女兒的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