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英超食物鏈

2021-01-15 騰訊網

今日凌晨,謝菲爾德聯1:0擊敗紐卡斯爾,終結英超17輪不勝尷尬紀錄。隨著上周末沙爾克零四也取得首勝之後,本賽季五大聯賽,所有球隊,都嘗到了聯賽取勝的滋味。

阿文評:

首先得有我一份功勞啊哈哈哈,昨晚阿文支持了謝聯取勝,果不其然,順利拿下3分,BUFF加持,勝利何愁?

開個玩笑。

取勝固然值得慶幸,但目前想逃離降級區,還是有很大一段差距。

況且後面要踢熱刺,曼城,曼聯,恐怖的一月份賽程。

說回食物鏈,這是上半程的英超食物鏈。所有球隊通吃,都會被吃,也可以吃別人,剛好一個完整的閉環,真是電影劇本都沒有那麼精彩。

這就是英超的魅力所在。

比如,水晶宮可以贏曼聯3:1,也可以0:4輸切爾西,維拉可以1:2輸布萊頓,也可以7:2狂勝利物浦,英超是最難猜比分的,不是嗎?進球數要麼1個2個,也瘋狂到5個6個比比皆是。球員踢得開放,觀眾看得開心。所以,通俗一點來說,就是英超,很精彩,為什麼精彩?劇本精彩,賽果讓你猜不透,你不知道積分榜會怎麼變,不知道大結局,一切皆有可能。

是什麼造就了這種「一切皆有可能」的狀況呢?

我認為,英超的節奏特別快。節奏快,球員容易失誤,攻防轉換次數多,單刀球,反擊進球,也側面造就得分的可能性會更大。比如弱隊跟弱隊的對碰,你也不會覺得很無聊,打法上,跑動上,攻勢一波接一波,讓你目不暇接。

另外,英超球員的整體平均水平較高。不少球員,都是在其他聯賽,打出身價後,加盟到英超,由於英超各個俱樂部資金較為雄厚,他們有足夠的資本,去購買球員,平均值越高,勝負的天平,則不會較大地偏斜到某一方。因此,我們狹義認為的爆冷,其實只是廣義上,分勝負較為正常的一種情況。

英超挺有意思的,那麼你對於這個「食物鏈」有什麼看法呢?

歡迎評論區留言共同討論~

相關焦點

  • 英超「食物鏈」出爐,紐卡功不可沒!看看誰是誰的剋星?
    英超17輪過後,英超的「食物鏈」終於出爐了,而這是一個封閉的「食物鏈」,每支球隊都會克制一支球隊,那麼本賽季英超賽場上,哪些球隊是哪些球隊的剋星呢?一起看一看英超本賽季的封閉「食物鏈」吧。需要說一下的是,能夠形成這個食物鏈,紐卡功不可沒,因為紐卡輸給了謝菲聯,這是本賽季謝菲聯的第一場勝利,如果沒有這場比賽,本賽季英超的「食物鏈」就無法形成哦!如圖,這是本賽季完美的封閉「食物鏈」。
  • 英超完整食物鏈出爐,穆帥索聖風光,渣叔很尷尬
    英超第18輪,隨著謝菲聯主場1-0擊敗紐卡斯爾,英超20支球隊終於全部品嘗到勝利的喜悅,本賽季英超首個完整食物鏈終於出爐。這其中,最風光的當屬排名榜首的曼聯和索爾斯克亞,穆裡尼奧則因為6-1攻克老特拉福德,同樣贏得滿堂彩。而最尷尬的則是利物浦和克洛普。
  • 一圖流:謝菲聯贏球後,英超形成「閉環食物鏈」
    虎撲01月14日訊 隨著本輪英超聯賽謝菲聯1-0戰勝紐卡,本賽季所有的英超球隊都至少取得了一場勝利。《每日郵報》製作了20支球隊「閉環食物鏈」關係圖。
  • 五大聯賽恐怖轉會食物鏈形成 2大豪門2大土豪處金字塔頂端
    從近幾年五大聯賽的轉會對抗來看,一條恐怖的食物鏈已經形成:曼城、大巴黎挖皇馬巴薩的球員,皇馬巴薩挖英超球隊的球員,英超球隊的球員挖意甲德甲的球隊,拜仁挖德甲自家的球隊的球員,意思聯賽的球隊只能去吃五大聯賽以外的球員。
  • 有趣的食物鏈 課堂的新生態
    師:同學們,像小蝦、魚、人類之間這種吃與被吃的關係,我們稱為「食物鏈」,用箭頭的形式表述三者之間的關係是:小蝦→魚→人類。(點評:根據學生的提示,一起總結出對「食物鏈」的理解,並告知學生食物鏈的表示方式,這是本課程體系的核心——倡導概念性思維的教學)師:同學們,回到我們剛開始的話題,再來觀察這條食物鏈,如果人類突然不吃魚了,魚的數量會怎樣?
  • 今日科技話題:獵戶座流星雨、石島灣核電首堆冷試、心肌梗死、「最遠天體」、短時測量、海洋食物鏈
    1哈雷彗星的「禮物」獵戶座流星雨今日迎來極大——《科技日報》6想不到它們的獵物 居然改寫了海洋食物鏈▲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我們都知道,海洋中存在「藻類—原生生物—魚類」的經典食物鏈,一直以來,病毒似乎處於經典食物鏈之外,最近科學家終於發現了原生生物以病毒為食,從而讓病毒進入了經典食物鏈
  • 千姿百態的食物鏈之:食物鏈—食物網—生態平衡
    由於生態系統中食物營養的關係錯綜複雜而密切相關,許多食物鏈現象之間都存著一定的關係。由於是許多食物之間相互縱橫交錯,形成十分複雜的網絡狀結構—「食物網」。上圖為由稻苗—蚱蜢—雲雀—鷹和禾苗—田鼠—狐狸等支鏈食物鏈。由主鏈與支鏈組成食物網。
  • 網際網路鄙視食物鏈大全:玩豆瓣的鄙視玩天涯的
    你鄙視我,我鄙視他,鄙視食物鏈將消弭的等級制度再次建構,豎中指、翻白眼就是隔開自戀、自卑的「宮牆」。鄙視像條食物鏈,是個繞不開的怪圈 當「頭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的狂放達人嵇康用「文人相輕,先輕後重」探討學術爭論之道的時候,他沒有想過,這個詞日後會成為文人之間爭風吃醋、相互「踐踏」與傾軋的託辭,更沒想到,這場遊戲會擴撒到生活的各個層次,成為一條條「相輕」的「食物鏈」。
  • 「手錶品牌階層食物鏈」你怎麼看?
    最近在內地的社群平臺出現了所謂的「品牌階層食物鏈」,也就是按照不同領域列出其中的知名品牌,再按每個品牌的聲勢、地位、人氣、價位與評價等因素列出一份由入門階級到最高階級的食物鏈圖表。對岸有表友跟上這波風潮列出了手錶階層食物鏈,他分別按照不同的手錶類型、不同的手錶品牌派別先做一個大概的關係分析,接著再從手錶四大品牌派別出每個類型的品牌階層食物鏈給大家參考。
  • 酒是這樣進入人類食物鏈的
    在沒有看NHK紀錄片《食之起源——酒》之前,片子哥只能發現這些表面現象,看完這部紀錄片後,片子哥看懂了原因,因此今天就借著推薦這部紀錄片的機會,聊聊關於酒的話題。 1 酒是這樣進入人類食物鏈的
  • 生命世界中的食物鏈
    食物鏈 生命世界通過一系列吃與被吃的關係,把生物與生物之間緊密地聯繫起來,這種生物成員之間以食物營養關係聯繫起來的序列,稱為食物鏈。例如,稻田的稻飛蝨吃水稻,青蛙吃稻飛蝨,蛇吃青蛙,老鷹吃蛇,就構成了水稻→稻飛蝨→青蛙→蛇→老鷹的食物鏈。食物鏈的每一食物級稱為營養級,在上例中水稻為第一營養級,稻飛蝨為第二營養級,依次類推。
  • 在食物鏈中,蚊子處於哪個等級?它與人類在食物鏈中是什麼關係?
    人類作為當下地球的「主宰者」,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這其實要得益於人類在漫長的進化史中選擇是大腦的進化,而不是肢體的進化,所以人類即使沒有尖利的爪子、龐大的體型以及鋒利的牙齒,也能站在食物鏈最頂端。 但是,人類在自然中並不是無敵的存在。
  • 我們爬到食物鏈頂端,就是為了吃垃圾?
    我們爬到食物鏈頂端,就是為了吃垃圾?前陣子,「垃圾分類」這四個字多次上了熱搜,一時間各種搞笑段子齊飛,佔據了話題中心。 但還不到一個月,玩笑開完了,熱度消費完了,塑料垃圾又再一次從我們的七秒記憶中隱去。該叫的外賣,該丟的快遞箱,該用的塑膠袋,一個也沒有少。
  • 微量元素與食物鏈學術論壇暨中國農學會微量元素與食物鏈分會2020...
    微量元素與食物鏈學術論壇暨中國農學會微量元素與食物鏈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第一輪通知)微量元素屬於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資源,作為維持人類和動物健康和生長必不可少的營養素,幾乎參與人類和動物的所有生理生化活動
  • 生態學:「恐懼」影響食物鏈
    &nbsp&nbsp&nbsp&nbsp頂級捕食者的存在可能出現瀑布效應,它不僅減少了獵物數量,這反過來又使得被獵物捕食的食物鏈下一級生物增加,或者和該種獵物競爭的生物數量增加。如果因為被吃掉的恐懼讓該獵物離開當地的生態環境,這就說明獵物對於捕食者的恐懼和躲避,可能產生和被捕食同樣的效果。不過這種恐懼對食物鏈其他部分產生何種影響,以前還不清楚。
  • 食物鏈的幾個未解之謎
    一、食物鏈的平衡是動態平衡平衡不是數學的固定數據,也不是物理學的動態平衡,而是一方隨另一方的增加而增加,減少而減少,而且是平衡的減少。比如,蚊子多了,蜻蜓自然增加,蚊子少了,蜻蜓自然減少。所以說,這種餘地不是一點點,而是可以滿足來年食物鏈的完整。
  • 食物鏈是世界上最牢固的關係
    動物界的網際網路,就是食物鏈。作為鏈條上的一環,眾生平等。北極狼追北極兔那段,看得人母性泛濫。母兔通體白色容易被發現,但為了餵養幼兔,它不惜暴露行藏。幼兔毛色發灰適合隱蔽,卻也難逃狼的追擊。可是,北極狼家裡也有嗷嗷待哺的幼狼啊,它們在等拔拔帶吃的回來。
  • 區塊鏈應用在食物鏈中的好處是什麼
    區塊鏈應用在食物鏈中的好處是什麼 考拉 發表於 2019-11-24 10:16:43 明年,食品和飲料行業的領導人們將在《New Food》為期兩天的活動中齊聚一堂
  • 浮遊植物在北極瘋狂生長,食物鏈或會出現變化,引來更多食肉動物
    不論是老虎、鱷魚,還是野牛、藏羚羊,它們都在自然界食物鏈中佔有重要地位,少了誰都有可能打破當然平衡,搞不好讓整個食物鏈崩塌,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影響。 現在,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一項研究結果認為,未來,北極食物鏈或會出現重大變化,因為北冰洋浮遊植物數量超預期增長,打破了當前生態平衡,或會吸引來大量草食性動物,引發科學家對生態環境的擔憂。
  • 2018中考生物知識點:食物鏈和食物網
    食物鏈和食物網:   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係,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食物鏈彼此交錯連接,就形成了食物網。   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有毒物質也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   寫食物鏈時注意:只能以生產者開始,以最高層消費者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