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防近視記住這兩條: 每天戶外2小時 室內要用好光源

2021-01-10 和訊網

快報訊(通訊員唐瑭實習生陳志豪記者仲茜)室內照明是否越亮越好?無藍光護眼燈是否真的有效?11月17日是「世界學生日」,一場「光環境與視覺健康」主題活動在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舉行,來自江蘇省人民醫院眼科的醫生和東南大學顯示技術研究中心的教授,就青少年如何防治近視、科學用眼護眼進行了解析。專家呼籲大家,要儘可能保證每天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時間,同時還要科學地調節人造光,「用好光」。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青少年預防近視成為眾人關注的話題。

「我們建議在18歲之前,儘量把近視度數控制在600度以下。600度以上屬於高度近視,有可能會引發一些併發症。」江蘇省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範雯告訴記者,想要不近視,只有多去戶外,接觸自然光。常在戶外自然光線下活動,不同的光照,會影響人體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分泌多巴胺的功能,從而起到調節視力的作用。

此外,對於市場上出現的不少「無藍光」護眼燈,東南大學顯示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張宇寧表示,這樣的宣傳語其實是有問題的。「比如『無藍光』是沒有必要的,藍光是自然光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佩戴防藍光眼鏡,反而使得豐富多彩的視覺世界發生了失真。」

張宇寧表示,「好的光源」要求光源的光譜組成儘可能接近自然光,色溫適中,且光源隨時間變化的波動幅度儘可能小,最好無頻閃。長時間藉助光源看書寫字,要多用「面光源」,少用「點光源」,減少眩光。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每天2小時戶外光照
    「每天至少2小時戶外光照,青少年患近視的機率會降低一成。」在最近召開的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一次全國眼科學學術大會暨第五屆全球華人眼科學術大會上,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視光學組副組長、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楊智寬教授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 愛眼日:專家支招防近視 牢記護眼口訣
    防控近視牢記「20-20-20」口訣   疫情期間,「居家上網課」模式讓學生們戶外活動減少,電子產品使用頻率增加,近視發生發展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做好『三個20』(即用眼20分鐘,要遠眺20英尺超過20秒),掌握『一寸一尺一拳』(即胸口離桌子一拳遠,握筆手指到筆尖要有一寸,看書作業要有一尺遠),控制電子產品使用時長,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做好線上教育的同時也將師生身心健康等方面都補充上來。」瞿佳說。
  • 預防近視 不必迷信藍光眼鏡、護眼燈
    「18歲之前,要儘量把近視度數控制在600度以下」……在「世界學生日」到來之際,多位專家提醒,想預防近視、保護眼睛,除了讓自己儘可能多的到戶外置身於自然光環境之中,還需要用好的光源。另外,不必迷信無藍光護眼燈。
  • 複課後如何科學用眼、預防近視?防藍光眼鏡是否有用?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5月10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機關西直門辦公區新聞發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有關專家就家長們關心的科學用眼、預防近視等回答了媒體記者的提問。專家提醒,全國大部分學校已複課開學,希望全社會能夠共同行動起來,特別是學校、家庭、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努力,共同呵護好孩子們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 揭秘:防藍光眼鏡真的有用嗎?
    防藍光眼鏡商業炒作還是確實有用?根據相關文獻跟實驗,藍光峰值光譜在400—440納米區間內,照度在500lx以內,持續直射2小時以上,會出現細胞活力明顯下降甚至凋亡,藍光峰值光譜在460—500納米區間內,照度超過1500lx以上,持續直射3小時以上,才會出現細胞活力明顯下降和凋亡。
  • 防藍光眼鏡真的有用嗎
    不建議6歲以下兒童戴防藍光眼鏡戴防藍光眼鏡能減少藍光對視力的影響嗎?專家表示,防藍光眼鏡設計的初衷是為了減少短波長的光線,包括藍光對於人視網膜細胞的損傷,主要用於老年性的黃斑變性。對孩子來說,藍光眼鏡是否能減少孩子近視的產生,目前尚未定論。兒童時期視覺正處於發育階段,要通過彩光來刺激視覺發育,此時戴防藍光眼鏡,不利於視覺發育。
  • 合肥女孩近視100度半年漲至300度 專家:每天戶外呆兩小時可預防近視
    近些年來,孩子的視力一直牽動著千千萬萬家長的心,昨日,安醫大二附院眼科主任醫師陶黎明提醒,就目前的診療水平,近視是無法逆轉的,正確配鏡矯正視力,是控制度數發展的關鍵手段,「每天在戶外呆2個小時或者一周累計10個小時,可有效預防近視。」
  • 我國青少年平均每天用眼時長超4小時 超推薦值2倍有餘
    羊城晚報訊 記者張華報導:近日,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發布了《2020中國青少年近視防控大數據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隨機抽取來自全國8759名雲夾活躍用戶的近6900萬條有效數據,對2020年青少年用眼行為、視覺環境及近視認知情況等方面進行了研究。
  • 戴防藍光眼鏡,為什麼近視度數反而增加得更多?
    戴防藍光眼鏡,為什麼近視度數反而增加得更多?近幾年的青少年兒童視力監測,發現近視率一直在逐年增長,這主要跟宅、上網課、防藍光眼鏡有關。眾所周知,高能藍光會對眼睛造成傷害,為此我們要防藍光,那為什麼青少年兒童戴防藍光眼鏡,近視度數反而增加得更多呢?
  • 細化措施 紮實推進 鎮江市進一步加強學生近視防控工作
    《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進一步落實教育部門和學校在學生近視防控工作中的主體責任,落實工作職責。各地各校要建立健全學生近視防控工作機制,制定學生近視防控工作方案。要將視力健康納入素質教育,把中小學生視力保護情況與學校工作考核掛鈎。並從八個方面細化了落實學生近視防控工作措施。增加戶外活動時間。
  • 醫生:近視無法痊癒,一旦近視度數不可逆,你還敢讓娃玩手機嗎?
    而事實上,兒童近視的比例逐年上升依然是個不爭的事實。此前央視有報導稱,在北京某小學一年級學生中進行近視比例的調查時發現,有34%的孩子身上都存在視力不良的問題。顯然,這也讓兒童近視的問題不得不被公眾關注起來。
  • 還在給孩子買防藍光眼鏡?看了這篇文章,你的孩子想近視都難!
    常見問題1:孩子天天用電子產品,聽說防藍光眼鏡有用?2:不看電子產品就可以避免近視發生?如果有這類疾病,那麼你可以考慮一下買符合國標的防藍光產品。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藍光。藍光一般指400nm-500nm的可見光,生活中一般來源於太陽光。我們平時看到的陽光好像並沒有什麼顏色,但是當光線隨時間的推移以及天氣發生變化時,都會直接影響物象的色彩。
  • 防藍光眼鏡真的能保護寶寶眼睛嗎?有效果但也要慎用
    嗅到了商業價值的商家便會在家長都關心的視力上大做文章,於是防藍光的產品順勢誕生了。由於很多家長會擔心,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容易造成眼睛的近視,商家便會鼓吹防藍光產品可以有效地減少對眼睛的傷害,眾多的家長在商家的宣傳下紛紛為孩子購買兒童防藍光眼鏡,期待能通過這類特殊的眼鏡來起到防護的作用,但防藍光眼鏡對孩子真的有益處嗎?
  • 上網課戴防藍光眼鏡有用嗎?投影儀好還是電視好?看看眼科醫生怎麼說
    1 使用電子產品要佩戴「防藍光眼鏡」嗎?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眼科主治醫師王佳穎指出,至少目前無科學數據證明「防藍光眼鏡」在近視防控方面起到明顯效果,對藍光造成的視疲勞有無緩解作用,也尚不確定。
  • 18歲前不近視鳳毛麟角 青少年用眼時長超標1倍有餘
    楊智寬介紹,對青少年視力影響主要有這幾個方面:第一是持續性視近工作,也就是小於33釐米、大於20分鐘的用眼。學生平時在校一節課40分鐘,是在黑板和課本間切換,理論上還可以接受,但總上網課就沒有了這種切換;第二是有效戶外活動時間,為什麼要加上「有效」呢?就是戶外光照度要大於700lux。
  • 2歲半女童近視900度,最傷孩子眼睛的不是手機,而是……
    這也是為什麼幼兒園一節課30分鐘,小學生之後一節課40分鐘的原因。 2、睡眠不足 臺灣衛生健康部門調查發現:每天睡眠時間不足9小時對比睡眠時間達到9小時的孩子,近視風險增加9倍。
  • 老師,您如何引導學生做好近視防控?| 每周一問
    在遊戲過程中告訴同學們蒙上一層紗相當於近視多少度,兩層紗相當於多少度……在遊戲中不但使學生自我開動腦筋想問題,而且還更容易讓學生記住愛護眼睛的小常識,蒙紗的過程中也可以讓孩子們提前體驗眼睛看不清楚的不便。@山東省德州市建設街小學 王漢沈:標本兼治防近視一方面日常營養要均衡,尤其是小學生不可偏食;另一方面要加強體育鍛鍊。
  • 買防藍光眼鏡是要有度數的好,還是不要度數的好?
    說法各異,有堅信不疑說有效果的,有懷疑態度的,甚至有人說買防藍光產品就是在交"智商稅"!今天,我們撇開防藍光眼鏡到底有沒有用這一話題,來談談買防藍光眼鏡是有度數的好,還是不要度數的好?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藍光?藍光並不是指藍色的光,而是波長為380-500納米的高能量光。
  • 2020年半年來學生近視率增加11.7% 保護眼睛要知更要行
    楊智寬介紹,對青少年視力影響主要有這幾個方面:第一是持續性視近工作,也就是小於33釐米、大於20分鐘的用眼。學生平時在校一節課40分鐘,是在黑板和課本間切換,理論上還可以接受,但總上網課就沒有了這種切換;第二是有效戶外活動時間,為什麼要加上「有效」呢?就是戶外光照度要大於700lux。
  • 預防近視不能光靠管住電子屏
    平日,孩子久坐鋼琴前,連續性1至2小時長時間、近距離、高度集中地盯著五線譜和琴鍵,很容易造成用眼負荷增加,誘導近視的發生及發展。有家長疑惑,這麼多學琴的孩子,是不是所有孩子都近視呢?杜芬解釋,近視眼的發病機制還不十分明確,目前研究主要考慮為遺傳和環境因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