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僅秦始皇穿黑龍袍、後代帝王大多穿黃袍?真的只是專家說的...

2020-12-06 騰訊網

秦始皇自古就被譽為「千古一帝」,他所立下的功勞,確實也讓後世百姓受益頗多,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修靈渠、修長城等事跡,這些都給後世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秦始皇本人雖然有功有過,但作為我國首個實現大一統的帝王,他的地位是自然不可撼動的。

眾所周知,秦朝時期人們大多崇尚黑色,就連秦始皇的龍袍也是黑色的,那為什麼後面的歷代帝王都是穿紅色龍袍或黃色龍袍呢?並且除秦始皇之外幾乎沒有人再穿黑龍袍了,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麼呢?還是真的如所謂的專家說的那樣,他們不敢穿了呢?其實這跟風水五行八卦有關係,由於秦始皇所在的秦朝屬水德,因此與黑色所對應,龍袍也自然以黑龍袍為宜。

就連大秦軍隊也都是統一著黑色服裝,這也代表了他們信奉五行之說崇尚黑色的說法。而後世帝王之所以大多穿黃袍,其實是因為歷代皇帝的思想觀念已經發生改變,開始信奉儒家,儒家又認為歷代帝王應該尊崇黃帝,以黃色為尊貴之色,所以從那以後,後世歷代帝王的龍袍就大多都是黃龍袍了,在歷史中還有趙匡胤在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故事。

也正因如此,我們可以得知皇帝穿什麼顏色的龍袍並不是什麼怕與不怕、改與不改的問題,只不過是由於時代的變遷,人們的思想已經開始發生轉變,所以連帶著龍袍的顏色也發生改變,最後成為了以黃色為主基調的龍袍,並且還是帝王專用,平民百姓用都是要殺頭的。

相關焦點

  • 古代皇帝都穿明黃色龍袍,為何只有秦始皇穿「黑龍袍」?
    秦始皇,一個萬人敬仰的名詞,卻又是受人爭議最多的一位皇帝。一統六合實現天下大一統的秦始皇讓人嘖嘖稱讚,而罷黜百家、焚書坑儒的秦始皇又讓人望之生畏。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卻是秦始皇身上那件尊貴無比的龍袍。
  • 為啥秦始皇穿黑龍袍,而後世皇帝卻穿黃龍袍?他們不敢穿!
    導語:為啥秦始皇穿黑龍袍,而後世皇帝卻穿黃龍袍?他們不敢穿!在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中,龍袍絕對是民間對皇帝衣服的一種刻板印象,皇帝自稱為天子,是「受命於天」的統治者,而最早開創這個名號的則是秦始皇,兼併六國,一統天下,為了記錄自己的偉大功績,取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中的皇帝來稱呼自己,而皇家所用的一切,都具備有了一種壟斷、專制的色彩。
  • 在古代,顏色代表了什麼?秦始皇著黑龍袍,曹操戴白帽子
    古人一直覺得這個世界是由青,赤,白,黑,黃五種顏色構成,這就是五原色,也是五色五行說的由來,和現代西方的三原色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提到這五種顏色,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黃色,因為古代皇帝都是著黃色的龍袍,黃色是富貴色,除了皇家,別人是不允許穿戴的。
  • 秦始皇並非身穿龍袍,他穿的袍子簡單到「怪」的模樣你真想不到!
    秦始皇並非身穿龍袍,他穿的袍子簡單到的「怪」模樣你真的想不到秦朝只堅持了(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14年,便亡國了,共傳了3世,共有兩帝一王,那麼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出現了,秦朝的兩位皇帝——秦始皇和秦二世胡亥穿的是什麼袍子,他們穿的真是龍袍嗎?
  • 為何飛機上的空姐大多是穿裙子,而不穿長褲?看過你就知道了
    出國坐飛機旅遊似乎是一件很常見的事,只是大家出去的多了會產生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飛機上的空姐大多是穿裙子,她們為什麼不穿長褲?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後就明白背後的原因了。曾經古人說所愛隔山海,是一件特別痛苦的事情,如今卻能輕鬆解決。只不過飛機在極度便利的前提下,危險係數也相對較高。正是由於這樣,我們見的空姐大都身著裙裝。
  • 秦始皇為何要自稱為「朕」?專家:把「朕」字拆開,你就懂了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蘊造就了無數璀璨的成就,古代的各種精彩歷史故事也一直吸引著對其感興趣的人去追尋和探究。我國曾經經歷過一段很長時間的封建王朝時代,自從秦始皇統一中華大地,建立起第一個大一統王朝之後,中央集權就成為了帝王把控國家的最主要制度。
  • 傳說秦始皇陵中有人魚膏做成的長明燈,人魚膏究竟是什麼
    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過這樣的記載:「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意思就是說,秦始皇的陵墓中,用人魚的油脂作為燈油,可以保持長時間燃燒而不熄滅。那麼,人魚到底是不是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看到的美人魚呢?
  • 秦始皇陵為什麼至今還未挖掘?專家:看完衛星雲圖,就都明白了
    秦始皇嬴政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也是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被譽為「千古一帝」。他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傳奇人物,為後世留下了許多神秘的想像與傳說,其中最為人矚目的,恐怕要屬他那南依驪山、北臨渭水的秦始皇陵了。
  • 有傳聞說秦始皇沒死?秦始皇陵有什麼秘密?為什麼沒人去盜墓?
    不過非常遺憾的就是很多帝王的墳墓早就已經被盜墓賊光顧,因此也破壞了太多的東西,甚至他們將這些文物倒賣至還在,導致文物的大量流失。  基本上越古老,留下來的就越少,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歷史上地秦始皇可以說是排頭最大的皇帝了,就光一個陪葬,就能申請世界八大奇蹟,可墳墓卻至今無人光臨,這究竟是為何?
  • 秦始皇為何要修建一座空前絕後的陵墓,兵馬俑是怎麼發現的?
    而將秦推向顛覆的歷史人物就是秦始皇。說他是一個軍事家不為過,但是他是一個傑出的戰略家,因為他打六國的時候先取得了天府之地巴蜀,這為攻打六國提供了有效補給。秦的統一是符合歷史發展的主流,可秦始皇為何要給自己建設一個這樣規模的陵墓呢?二、秦始皇為何要建如此規模的陵墓。晚年的秦始皇一直追求長壽,但是他深知人終究不能像彭祖那樣活幾百年,也不能和老子那樣成為神仙,所以他考慮到自己終究有一天會離開人生,就為自己修建了秦始皇陵。
  • 秦始皇陵真的有那麼多水銀?別懷疑,看山上石榴樹就知道了!
    提及秦始皇嬴政,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中央集權政權」,功在千秋。除此之外便是跨越兩千多年遺留至今的秦始皇陵。秦始皇陵是秦始皇嬴政為自己所修建的陵寢,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
  • 古代可沒有什麼阿迪耐克,那我們的老祖宗們都穿什麼鞋子?
    歲月流轉,當三皇五帝已成往事,時間來到「家天下」的夏商周時期,咱們穿的鞋子總算是有名字了,不同於現在的鞋子被冠以「帆布」、「休閒」等名稱,古代的鞋子可不叫鞋,人家有著專屬稱呼。諸侯帝王之鞋—舄(皮鞋,木底)(赤舄)這個字讀「xi」,四聲,這字是不好寫,但在鞋子裡可是最尊貴的,為啥?
  • 古代皇帝至高無上,為何大多壽命短?最後一個原因讓人唏噓
    但「千秋萬代,永遠存在」的美好夙願只是夙願,五千年朝代史中五百五十九位帝王中,享年最高的乾隆帝僅89歲,享年最低的東漢殤帝劉隆更是只有2歲,據統計,他們平均壽命只有39.2歲,這與「萬歲」可謂是百倍之差。但同樣令人驚訝的是排除戰亂死亡的人口,古人的平均壽命有57歲,比享盡榮華富貴,江山在手的帝王的壽命更長。
  • 有人說,秦始皇還沒死,只是被困在自己的陵墓中了,這是真的嗎?
    秦始皇(姓嬴名政,趙氏,別名祖龍,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出生於趙國邯鄲,秦莊襄王之子。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大業,建立起第一個封建制國家——秦朝。定都鹹陽。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秦始皇為何會把自己的皇陵,選址在驪山呢?衛星雲圖發現大秘密
    說起古代的帝王陵墓,很多人會想到秦始皇陵,對於這個陵墓,相信很多人聽說過了,這個古墓的發現,是考古界最偉大的發現之一,世人對於這個古墓的看法,也是眾說紛紜,比如說古墓的具體位置,很多人可能會疑惑不解,為何秦始皇會把自己的皇陵,選址在驪山呢,衛星雲圖發現大秘密,解開其中千古謎題。
  • 《山海經》真的記載長生不老?秦始皇一直苦苦尋找的不死藥是它?
    那麼到底為何在秦始皇時期會出現長生不老這個傳聞呢?這些為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藥的術士,他們是如何得知世間有長生不老藥的呢?其實這是在一部上古的逆天古籍中出現過,而這部古籍曾經被《史記》的作者司馬遷認為是一部歪門邪術,絕對是瞎說,所以在《史記》的時候,司馬遷沒有用到這部逆天古籍。
  • 《神話》裡也許是真的,秦始皇早已得到不死藥,鬼谷子可以作證
    不知道大家記得不記得,《神話》玉漱和南宮彥倆人被抓去測試長生不老藥,結果,玉漱和南宮彥試服藥劑之後,立即死亡,嚇得秦始皇沒敢服用。大家都以為這是編劇為了劇情需要瞎編的,但是大鵬研究發現,這可能是真的。古代帝王沒有一個不在研究怎麼樣才能夠長生不老的,因為人到了那種物質極大滿足的條件後,真的就沒有什麼別的需求了,長生不死亦或是羽化歸仙就成為了他們唯一的需求。
  • 中國民俗中,為何去世後一定要穿壽衣?其實是對後代好!
    從古至今,人們對逝去的人都是很敬畏的,葬禮有很多講究,比如在中國民俗中,人去世後是一定要穿壽衣的,而且怎麼穿,需要穿幾件都是很有講究的,這些從古代就流傳下來的民俗,承載著活在世上的人,對已經去世的人的祝福。那麼中國民俗中,為何去世後一定要穿壽衣呢,有什麼寓意嗎?
  • 長生不老藥真的存在嗎?秦始皇:我覺得存在
    前段時間我的一個朋友問我: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長生不老藥嗎?我沒說沒有,當然也沒說有,說到長生不老藥,我覺得我國古代的每一個帝王都可能想追尋過,當他們的權力達到了巔峰,成為了全天下最富有的人之後,他們就想要保持,但是人都有生老病死,即使是人間帝王也不能豁免,他們會有權力緩緩流逝的感覺,這種感覺到年邁時會最強烈,於是我們可以看到,我國歷史上有很多年輕時英明神武的帝王,到老時都漸漸變得昏庸。下面筆者就帶大家看看求長生小隊裡最有名的秦始皇幹的一些糊塗事。
  • 秦始皇為何要以「朕」自稱?專家:你把「朕」字拆開看,就明白了
    陳子在給秦始皇寫信的時候,必須在文章的意開頭就點明自己的身份和姓名,這些都寫完了之後還要再加上一句套話,那就是「臣昧死上言」。「唯君」的思想就是秦始皇君主專制制度設計中的第二大內涵。毫不誇張的說,秦始皇絕對是一個非常具有自己想法並且可以為了實現自己的想法付出一切代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