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銳龍三代處理器的發布,AMD稱基於全新的Zen2架構與上一代Zen+相比較起來,IPC性能達到了15%的提升,不過應該還有很多用戶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有關於CPU的IPC性能意思與CPU的IPC含義,接下來就為大家科普一下。
CPU的IPC性能的意思:
IPC,英文全稱「Instruction Per Clock」,中文翻譯過來就是每個時鐘的指令,其實,IPC就相當於CPU每個時鐘的指令,即CPU每一時鐘周期內所執行指令的多少,它代表CPU的設計架構,基本上CPU在設計完成後,IPC的值就不會改變了。這和CPU的頻率不一樣,頻率可以超頻,但IPC不能。
IPC值的高低非常重要,CPU性能=IPC*頻率。三代銳龍的IPC提升15%,也就意味著,在相同頻率下,CPU的性能提升15%。這裡我們以搬磚舉例,CPU頻率相當於搬磚的次數,IPC相當於每次搬了幾塊磚,搬磚次數一樣,當然是誰搬的磚越多,誰的性能就越強。
CPU的IPC含義科普:
CPU的性能就是搬了幾塊磚,頻率相當於你每搬磚的次數,IPC就是你一次搬幾塊磚,你原來搬一塊磚,而現在可以搬1.15塊磚,而且每分鐘搬得次數頻率也增加了,性能就變多了。
也可以理解成,就是你一次性搬2塊磚,別人一次性搬1塊磚,他1分鐘搬2次(頻率高),你1分鐘搬一次,所以就相當於打了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