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開館科普藏在嘴裡 知識都在牙上

2020-11-24 雲南網

原標題: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開館科普藏在嘴裡 知識都在牙上

圖為孩子們在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接受口腔科普知識教育。   本報記者 龔仕建攝

從牙頜系統頭骨化石到哺乳綱動物牙齒進化過程,從大猩猩到現代人頜骨模型,再到舊石器時代、殷商、秦漢以來口腔醫學的重要記載;從腳踏機、壓縮機、皮老虎、手動離心鑄造機等不同時代的口腔醫療設備,到早期用於口腔醫學教育的木製牙體、修復模型、製作模具、石膏蠟像等教具實物……置身於這個容積2100多平方米的現代化展廳,仿佛置身於口腔醫學的知識殿堂,能夠看到來自32個國家和地區的7800多件口腔文物,分門別類、有序排放在兩大展館的18個主題展區。

走進位於陝西西安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內的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仿佛進入人類口腔醫學發展的時光隧道。館藏文物時間跨期長、分布地域廣、涵蓋綱目全,具有很強的學術價值、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成為口腔醫學工作者寶貴的學習資源和直觀課堂。

11月5日,位於空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內的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開館。該館館藏歷史之久、數量之多、質量之高、門類之全、規模之大,堪稱當今世界口腔醫學博物館之最,也被中國醫師協會、中華口腔醫學會等多個國家級學會授予醫學人文和科教基地。該博物館向公眾免費開放,為廣大市民群眾普及口腔健康知識,提供科普教育學習課堂。

除了兩大展館的18個主題展區外,該館還應用先進的科技手段進行口腔疾病發生機理演示;為兒童開展生動有趣的口腔健康互動教育;對社會開放「牙齒的起源與演化」「幸福生活從齒開始」等14個專題講座,為廣大群眾普及口腔健康知識。在口腔疾病預防展區,還有不同國家、不同時期開展口腔健康教育的圖片資料和100多件口腔衛生用品。在兒童口腔體驗區,通過「我是小牙醫」、口腔科普娃娃「淘氣」、刷牙示教區等項目,讓孩子們在玩耍中了解、掌握口腔保健知識。

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由現任館長、原口腔醫院院長趙銥民教授創立。自2005年開始的籌備建設中,就秉持「為世界建館、為中華立碑、為口腔書史、為民眾啟智」的宗旨,以文物為基礎、以歷史為脈絡、以文化為核心、以科技為支撐的建館思路,實現歷史傳承、文物收藏、科普教育、史料研究等功能。(龔仕建)

相關焦點

  • 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在西安開館 一館看盡口腔醫學發展史
    昨日,位於空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內的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隆重開館。該館館藏歷史之久、數量之多、質量之高、門類之全、規模之大,堪稱當今世界口腔醫學博物館之最,也被中國醫師協會、中華口腔醫學會等多個國家級學會確定為醫學人文和科教基地。走進這個容積2100多平方米的現代化展廳,就像穿越到人類口腔醫學發展的時光隧道。
  • 安徽人體科學館和博物館開館
    近日,安徽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和博物館正式開館。安醫大人體科學館和博物館是安徽醫科大學建設高水平醫科大學的基礎工程,也是該校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工程和大學文化建設的品牌工程。館內現有人體標本近千件,均由安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及臨床醫學的教師製作完成。安徽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內講解。圖片來自網絡該館採用「智慧科學館」的建設理念,將展館的智慧化管理、標本的專業化展陳、醫學知識的科技展示融為一體。
  • 口腔盛會 專家探討完美種牙(圖)
    碩士,從事口腔臨床醫學工作30餘年,對口腔內科、口腔修復、口腔種植、口腔頜面外科等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國際口腔種植學術研討會昨在解放軍二六四醫院舉行,本報「愛牙團」成員應邀參會12月20日,中韓國際口腔種植學術高級研討會在太原三甲醫院解放軍二六四醫院隆重舉行。
  • 昆明市盤龍區葵花社區微型昆蟲博物館開館
    原標題:盤龍區葵花社區微型昆蟲博物館開館 昨日,盤龍區聯盟街道葵花社區微型昆蟲博物館一開館,就迎來了轄區歐萊特幼兒園、金晨幼兒園的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昆蟲標本、動手組裝昆蟲模型,探索昆蟲世界的奧秘。
  •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新疆自然博物館正式命名開館
    12月28日,新疆生態學、地理學、生物學最具規模、內容最豐富的自然科學博物館——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新疆自然博物館正式開館,這標誌著新疆自然科學領域一所嶄新的科普場館將面向公眾全面開放。該館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具有完整內陸荒漠乾旱區特色展示的科普場館,全面介紹了新疆自然地理、生態及生物學相關科學知識。新疆自然博物館共兩層,展廳面積2600㎡。
  • 韓勇帶隊赴空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口腔醫院)調研
    韓勇帶隊赴空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口腔醫院)調研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20-09-10 08:20:36
  • 視頻丨 隆平水稻博物館正式開館 袁隆平院士:意義非凡
    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出席開館儀式並致辭。紅網時刻長沙9月27日訊(記者 鄧正可)9月27日上午,長沙市芙蓉區瀏陽河畔東岸,以「傳播稻作知識,弘揚農耕文化」為宗旨的隆平水稻博物館正式開館,並於每周三至周日向公眾免費開放。
  • 豐臺「航天日」 中華航天博物館線上直播開館
    4月24日,第五個「中國航天日」當天,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的航天日專題直播在位於豐臺區東高地街道的中華航天博物館啟動,同時,豐臺區聯合中國航天科工三院同步開展科普課堂、航天線上答題競賽等系列活動,為廣大航天愛好者和中小學生提供普及航天科普知識、感受航天精神、傳承航天文化的平臺
  • 遂寧市中心醫院口腔醫學中心進入2020中國醫院影響力口腔專科排行...
    本活動由醫信天下網際網路醫學標準委員會、北京醫信天下數據技術有限公司主辦,醫信天下醫學博物館、大數據學院 AI人工智慧研究院、北京道爾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協辦。本次中國醫院影響力排行榜共發布了1個中國醫院影響力綜合排名100強和29個專科排名100強。遂寧市中心醫院口腔醫學中心進入2020中國醫院影響力排行榜口腔專科排行榜前50強,位列第43位。
  • 安徽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博物館中醫珍品館開館
    劉鴻鶴 攝中新網合肥12月26日電(劉鴻鶴 程焱)「千餘件人體標本,認識生命本質、領悟醫學奧秘;珍貴中藥標本,普及科學知識、展示中醫藥文化。」12月25日,安徽醫科大學黨委書記顧家山宣布安徽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博物館中醫珍品館開館。
  • ...中心醫院口腔醫學中心進入2020中國醫院影響力口腔專科排行榜50強
    本活動由醫信天下網際網路醫學標準委員會、北京醫信天下數據技術有限公司主辦,醫信天下醫學博物館、大數據學院 AI人工智慧研究院、北京道爾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協辦。本次中國醫院影響力排行榜共發布了1個中國醫院影響力綜合排名100強和29個專科排名100強。遂寧市中心醫院口腔醫學中心進入2020中國醫院影響力排行榜口腔專科排行榜前50強,位列第43位。
  • 呵護口腔家用可攜式衝牙器什麼牌子好
    口腔往往擔任我們消化食物最重要的工作,但是人們平時對口腔健康一直很忽視,這就會導致我們口腔常常出現毛病,一旦發生嚴重的疾病就會產生很多不利的影響,不僅會使我們感覺到不適甚至疼痛,另一方面也會影響我們的營養吸收,從而導致身體以及心理出現問題,但是改善牙齒一定要長期堅持,除了堅持的刷牙以外我們可以選擇衝牙器這個護理口腔小工具,但是很多人經常會疑惑洗牙器哪個牌子好,衝牙器的作用是什麼等等
  • 新疆自然博物館正式開館 開啟標本世界的奇妙之旅
    原標題:新疆自然博物館正式開館 開啟標本世界的奇妙之旅   「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珍稀植物和野生動物,近距離地接觸這些標本我感到特別震撼,內心好激動,我下次還要和爸爸媽媽一起來
  • 海峽都市報17周年回饋讀者活動之「9月·愛牙月」大型口腔公益活動...
    N海都記者 9月20日,第26個全國愛牙日。當天,海都精品生活指南《健康館》攜手福州晶特爾(美可普)口腔連鎖,在福州寶龍廣場舉辦了大型口腔科普義診活動。在一天的時間裡,醫務人員為廣大福州市民提供口腔檢查和諮詢服務,並發放近千份免費防蛀塗氟券。
  • ...家王國勝建起中國首家全門類醫學專題博物館——中國醫學博物館
    8月3日,記者在王國勝這種精神的感召下,專程趕赴河南省長垣縣,走近他創辦的駝人集團,參觀了他投資近1億元建設的中國首家全門類醫學專題博物館——中國醫學博物館。據陪同我們的駝人集團品牌宣傳部部長郭佔偉介紹,自開館以來,中國醫學博物館已先後接待醫療界及其他社會各界人士10餘萬人次,均給予醫學博物館以高度評價,其醫學宣傳和社會教育作用發揮明顯,中國醫學博物館已成為部分專科醫學學會的「醫學教育基地」以及數家醫學院校的「社會實踐教育基地」,成為醫學專業人員的第二課堂。
  • 口腔冷知識之衝牙器!
    水牙線也叫潔牙器,業內一般叫它衝牙器。 它是以高壓有力的水柱,衝刷口腔內的牙縫、牙窩、牙下等,傳統的刷牙工具所不能顧及到的角落。所以小編沒有慫恿大家都要去買這東西。 這裡羅列幾四類人群,相信有用水牙線,你會少上幾次醫院。 1.牙縫大、易塞牙 很多中年以上的男女,都會因為各種原因牙縫變大。
  • 口腔醫學數位化技術應用
    數位化口腔醫學大大提升了口腔醫療的質量和效率,已成為當代口腔醫學的發展趨勢之一,數位化軟體和硬體技術在口腔醫學診療中的應用極大地突破了傳統診療模式所存在的局限,促使口腔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朝向更加精準、高效、自動的方向發展。
  • 天中萃寶文化博物館開館,首秀唐卡藝術展
    8月16日,由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中國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深圳)、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深圳天基權健康科技集團主辦的天中萃寶文化博物館開館暨世界非遺·羅藏旦巴唐卡藝術公益展同時開展,展至8月30日。鑑寶專家、文物愛好者、收藏家、企業家等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博物館開館。
  • 「牙醫學」如何變為「口腔醫學」?70年前,毛燮均的建議成為裡程碑!
    毛燮均對一些重要問題的認識並不局限於理論上的探討,而致力於實地實物的觀察研究。     例如,他主持了距今三千餘年的安陽及輝縣殷代人頭顱骨的研究,於1959年連續發表研究報告,對殷代人的齲病、牙周病、錯𬌗畸形及第三磨牙狀況等重要口腔疾病和特徵,進行了認真細緻地觀察、統計和分析,並與現代中國人進行比較,科學地闡明了口腔主要疾病的發展規律,分析其病因及發病機制,對這些疾病的防治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 貝利達(BIOREPAIR)——突破了牙釉質不可再生的醫學瓶頸!
    刷牙是每個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不要忽略這件「小」事,它跟人們的口腔健康息息相關。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人們面臨著各種美食的誘惑。然而古語有云:病從口入。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同樣也面臨著更多的口腔風險。相關數據顯示,中國人的口腔發病率已經高達97.6%。因此日常良好的口腔護理很重要,功效型牙膏也越來越發揮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