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矽冶煉中如何計算碳質材料的加入量?

2021-01-20 礦熱爐

由工業矽冶煉原理可知,用碳質材料中的碳,還原矽石中的SiO₂而生成矽。因此,粘結煤加入量直接影響到SiO₂能否充分還原和爐況是否正常。所以碳質材料加入量是重要的。
矽因爐內各個區域冶煉溫度有所不同,故計算時碳的過剩量和矽的回收率也不同。矽冶煉溫度較低;碳和的矽冶煉溫度較高,碳和矽的損失較大,所以碳的過剩量按10%計算,矽的回收率按92%計算。根據化學元素周期表可知Si原子量為28,C原子量為12,﹙O﹚氧原子量為16。所以SiO₂的分子量是28+16×2=60.為計算方便,以100公斤矽石為基礎,計算碳質材料加入量。100公斤矽石中含SiO₂為:100×98%=98公斤SiO₂和2C分子量:28+2×16=60 2×12=2490公斤SiO₂純碳量為:24/60×98=39.2公斤我們所用的是含碳84%的碳質材料,將39.2公斤的純碳換算為碳質材料,則為:100/84×39.2=46.6公斤冶煉工業矽,碳質材料燒損約10%,所以碳質材料的加入量為:碳質材料中含水量約為5%~15%。經驗證明碳質材料含量每增加1%時,要相應增加0.6公斤碳質材料。若碳質材料含水量按5%計算,焦炭實際加入量則為:52+52×5%×0.6≈54公斤將上述和計算式化簡,冶煉工業矽時,100公斤石的碳質材料加入量則為:100×SiO₂×24/60×C%×0.90=碳質材料加入量(公斤)用簡化式計算出的碳質材料加入量,並非實際需要量,而要根據碳質材料含量有所增加。上述碳質材料加入量的計算,只根據原料的化學成分和一些實際經驗而得出的。但碳質材料的實際加入量,往往不準確、所用二次電壓及工業矽礦熱爐的容量有關,並且和電極的極心圓直徑的大小有關。理論計算出的碳質材料加入量是主要根據,但還要按下述具體情況進行調整。1.爐況變化時要調整碳質材料的加入量。爐況發粘時,應適當增加碳質材料加入量。爐況碳過剩應適當減少碳質材料加入量。2.電極插入爐料較淺時,可適當減少碳質材料加入量。4.同一爐子,冶煉時用二次電壓較高時,碳質材料的加入量應適當少些。5.同容量的礦熱爐,其電極間的極心圓直徑較大時,碳質材料加入量應多些,極心圓直徑較小時,碳質材料加入量應少些。配料是冶煉工業矽的第一道工序,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配料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稱量準確,各種材料必須按規定的數量進行稱量,誤差要小。如果稱量不準,爐況不易掌握,甚至可能出廢品。因此,配料工作要細心,還要經常檢查稱量工具的準確度,發現問題應及時調整或修理。②要按規定的是順序進行配料,以使爐料均勻混合。碳質材料的堆比重約0.5~0.6矽石的堆比重約為1.5~1.6,原料堆比重相差很大。為了爐料混合均勻,配料順序為碳質材料、矽石、木片。採用這樣的配料方法,爐料由料管下降後,能較均勻混合。爐料混合均勻與否對冶煉有很大影響。為使爐料混合均勻,每次只準量一批料,每個料鬥存料為得超過二批料。料批的大小是以批料中矽石數量為準。目前冶煉工業矽時,一般每批料中有200公斤矽石或300公斤矽石。前者叫小料批,後者叫大料批。從爐料混合均勻角度來說,料批越小混合得越均勻,料批越大爐料越難混合均勻。因此,要儘量採用小料批,以使爐料混合均勻,但是,小批量為配料為配料操作帶來一定困難。料批大,電耗較高,料批小,則電耗較低,故採用小料批較好。

若您想和更多關於電石、矽錳、矽鐵冶煉技術工人或中控人員進行技術交流,可識別下方二維碼添加群主。進群首要條件,需要提供企業名稱+姓名+手機號,(或者是紙質名片)為了確保一個健康持續的技術工藝交流群,所以請各位配合,添加微信後發送以上信息,群主(微信號:dianlujishu)會儘快進行邀請處理。



本號廣告宣傳請聯繫:18539562181 王麟

相關焦點

  • 鋁礬土品味下降對棕剛玉冶煉的影響及對策
    棕剛玉是一種人造工業原料,因其硬度高、高溫抗氧化能力強、化學穩定性好、磨削性能優良,作為耐火原料及磨料被廣泛應用於陶瓷、冶金、建材和機械加工等領域。鋁礬土是冶煉棕剛玉的主要原料,也是棕剛玉行業生存的前提條件。我國鋁礬土資源大部分被用來冶鍊金屬鋁,僅有一小部分用作耐火材料、剛玉研磨材料、陶瓷及其它化學製品工業的原料。
  • 碳矽泥巖型鈾礦床鈾與有機質關係初探
    該礦區鈾礦床的成因主要是古淋積型地下水成礦,即第三紀紅盆萎縮、乾枯水位下降過程中成礦,在局部地段可能也有探源CO2加入成礦過程。其次與圍巖中埃洛石等吸附劑及有機質的存在有關。另外,在成礦過程中伴隨有黃鐵礦的輕度氧化(半氧化)現象。當含礦圍巖為白雲巖時,還可見到自形程度很好的白雲石。
  • 常用煉鋼冶煉方法和煉鋼原理及煉鋼工藝流程
    常用煉鋼冶煉方法和原理及煉鋼工藝流程。一、煉鋼是什麼?鋼鐵是碳、矽、錳等元素在鐵中的固溶體,用於改善鋼的性能來滿足工程建築材料需求,另外一些元素磷、硫和氧氫氮等會存在大部分鋼中使其性能變差,所以煉鋼就是通過化學反應去除這些雜質,並達到要求鑄成合格的鋼錠。
  • 學術乾貨 | 全面回顧碳質材料在鋰硫電池中的應用
    二、碳材料在鋰硫電池中的應用 碳質材料經過特殊結構設計,作為正極活性物質的導電網絡,可以提高導電性,優化活性物質分散,納米結構的碳材料能抑制聚硫離子的溶解和擴散,以提高活性物質硫的利用率和電池的循環性能。
  • 鋼中碳含量的測試方法+鋼中碳含量的七種測定方法
    鋼中碳含量的測試方法「碳」位於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第四族,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元素之一,在自然界的地殼、大氣和生物中主要是以單質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伴隨著選礦、礦物冶煉、材料製造等過程不可避免地會引入金屬材料中。碳元素對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微觀組織結構、工藝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準確測定金屬材料及相關原輔料中的碳含量對冶煉和生產製造工藝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 矽元素在金屬矽粉中起著怎樣的作用?
    不管是金屬矽粉還是說金屬矽,他的主要元素還是矽元素,所以說,了解矽元素的用途還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只要這樣才可以了解的金屬矽粉的用途不是嗎?矽的原子結構有一定的導電性,但是由於矽晶體中的籽油電子很少,所以導致其導電率不及金屬,而且隨著溫度的升高,會具有半導體的性質!
  • 碳納米材料取得突破 工業化製成廉價自感材料有望
    ,斯科爾特科技公司實現在聚合物基體中添加碳納米顆粒製備可以自診斷監測多功能材料,研究成果發表在《複合材料結構》雜誌上。這是一個多階段項目的一部分,最終目標是創造可利用現有工業製造路線整合和生產的自感材料。隨著全世界內對聚合物複合材料性能要求逐年提高,碳納米顆粒受到了越發廣泛的關注。研究表明,少量添加這種物質,就可以讓材料機械性能大幅提高,並使其自然具備壓阻導電性。然而,碳納米顆粒的大規模生產仍受限制,需要密集的設備升級。
  • 冶鍊金屬最新的多種方法
    金屬是一類重要的材料,已如前述。因此,生產金屬和合金是工業生產的重要任務之一。冶金工業就是從自然資源中取得金屬的一個工業部門。化學活動性強的或相當強的金屬,就不可能長時間以單質形態存在於自然界中。以化合態存在的金屬元素有很多形式,例如氧化物、硫化物、滷化物、碳酸鹽、硫酸鹽、磷酸鹽、矽酸鹽等等,它們的組成有比較單純的,也有非常複雜的,例如矽酸鹽往往是一種組成很複雜的物質,這在矽的一章裡已經提到過了。
  • 怎樣調整加入量?
    對高矽彈簧鋼硼的作用波動較大,不便採用。 硼和氮及氧有強的親和力,沸騰鋼中加入0.007%的硼,可以消除鋼的時效現象。C(碳)C是僅次於鐵的主要元素,它直接影響鋼材的強度、塑性、韌性和焊接性能等。 當鋼中含碳量在0.8%以下時,隨著含碳量的增加,鋼材的強度和硬度提高,而塑性和韌性降低;但當含碳量在1.0%以上時,隨著含碳量的增加,鋼材的強度反而下降。 隨著含碳量的增加,鋼材的焊接性能變差(含碳量大於0.3%的鋼材,可焊性顯著下降),冷脆性和時效敏感性增大,耐大氣鏽蝕性下降。
  • 矽基負極應用穩步提升
    其中工業上目前多採用矽碳複合材料,可以利用石墨緩衝矽的體積變化,避免矽顆粒在充放電循環中發生團聚,另外也可以阻止電解液向中心滲透,有利於保持穩定的界面與SEI膜。矽碳複合材料主要有核殼型、蛋黃-殼型、多孔型與嵌入包覆型四種,其中嵌入包覆型由於工藝簡單,目前企業大多採用該方法。
  • 矽的繼任者:碳納米管有了新進展
    得益於研究人員的持續推進,碳納米管器件現在正在越來越接近矽的能力,最新的進展也在最近舉辦的IEEE電子器件會議IEDM上揭曉。會上,來自TSMC,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和史丹福大學的工程師介紹了一種新的製造工藝,該工藝可以更好地控制碳納米管電晶體。這種控制對於確保在邏輯電路中充當電晶體的電晶體完全關閉時至關重要。
  • 碳納米管產業深度研究:優秀的新型導電材料
    實驗室碳納米管生長是在一個較小的反應器中以 毫克或克量級的規模進行,此時反應器內的熱量和質量輸運並不存在顯著瓶頸,傳遞和反應的耦合不顯著,主要問題集中在催化生長過程中碳納米管的結構控 制以及碳納米管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方面。但是在工業化過程中,要求碳納米 管在一個千噸級的工業反應器中大規模生長時,則需考慮原子尺度、納米尺度、 介觀尺度、反應器尺度、工廠尺度和生態尺度等多層次工程科學的耦合和關聯。
  • 矽作為電池負極材料的飛躍:一種碳納米管/矽微球結構
    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 )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穎方法來使用這種有應用潛力但是目前仍問題的儲能材料。矽被用於電腦晶片和許多其他產品,因具有十倍於石墨負極的儲鋰容量,被認為是下一代鋰離子電池的理想負極。然而,矽負極在鋰化/去鋰化過程中涉及巨大的體積變化,導致其循環穩定性較差,並且太弱而無法承受電極製造的壓力,制約了矽基負極的實際應用。
  • 哈爾濱工業大學孫飛副教授:碳材料對燃煤煙氣硫脫除及資源化研究進展
    為揭示硫元素在碳材料內的吸附轉化機理並進一步探索硫的高效資源化方法是提高碳材料脫硫及再生性能、降低使用成本的關鍵。哈爾濱工業大學孫飛副教授綜述了基於碳材料的燃煤煙氣硫脫除及資源化的研究進展,分析了碳材料內SO2多相反應機制及其影響因素,討論了碳材料再生及硫資源化路徑。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高性能煤基活性焦的低成本宏量製備的技術需求。
  • 碳納米管產業深度研究:優秀的新型導電材料
    因此,如何控制實現催化劑保持原有的滿足碳納米管生長的狀態,這無疑增加了催化劑製備的難度。由於碳納米管的管徑和長度的比值(長徑比)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碳納米管的性能,催化劑的製備成為了 CVD 工藝中最核心的環節。但是催化劑材料的選擇、顆粒的直徑控制需要反覆地進行大量試驗才能加以確定。同時,碳納米管催化劑的動態行為十分複雜,隨著碳納米管的生長,催化劑的表面被重構。
  • 加入一個碳原子,就可以轉變二維半導體材料!
    加入一個碳原子,就可以轉變二維半導體材料!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稱,一種將碳-氫分子引入半導體材料二硫化鎢的單個原子層技術,極大地改變了這種材料的電子特性。可以用這種材料為節能光電設備和電子電路製造新型元件。
  • 碳基晶片與量子晶片誰更強?我國量子計算迎來新進展,或超越谷歌
    21世紀半導體集成電路的發展雖然迅猛,但是也終會遇到瓶頸,網上也在流傳,2nm或將是矽基晶片的極限,而臺積電也已經在開始研究了,2nm晶片預計將在2024年投產,等到晶片極限的話,那麼晶片界中知名的摩爾定律就會被打破。而受到極限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矽材料本身的限制,矽基半導體對於理想導體來說發熱大、損耗高、自然性能上面也是會損耗很多。
  • 行業精英齊聚國際碳材料大會,暢談碳材料行業未來!
    -富士康、OCSIAL、中科院煤化所、中科院寧波材料所、中科院物理所、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廈門大學等領袖企業、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3000+決策者和科學家齊聚Carbontech 2020,共同暢談碳材料行業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