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牧然曉天下」
喜歡請關注我,用最幽默的方式,給你講講這個世界上千奇百怪的生物和故事
早上,同事胖龍滿臉驚慌地跑到我的工作位置說:「牧然,我昨晚看了一部電影,裡面有一種螞蟻,鋪天蓋地的,它們所過之處無論是大型的動物還是人類,都會瞬間被它們吃成一堆白骨。」
「我記得小時候看的動畫片裡也有介紹過。」我點了點頭。
「那世界上真的有這種螞蟻嗎?有這麼可怕的殺傷力?」胖龍擔憂地問道。
「有倒是真的有,不過有沒有這麼大的殺傷力,你先聽我給你講講吧。」我說。
這種成群結隊出行並以肉為食的螞蟻叫做「行軍蟻」,也叫「軍團蟻」。但其實這個名字所指的並不是某一種特殊的螞蟻品種,是把那些並不在固定地點築巢繁衍生息,而是以群體的形式出行覓食繁衍的蟻種統稱為行軍蟻。其中主要包括遊蟻亞蟻、行軍蟻亞蟻和雙節行軍蟻亞蟻。
之所以叫行軍蟻,主要是因為這種螞蟻前行的紀律性、攻擊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像極了一隻訓練有素的軍隊。
所有的行軍蟻都生活在熱帶地區,熱帶雨林是它們的活動範圍。
行軍蟻的作風很有軍隊風格,夜晚安營紮寨,待到天亮之時,它們便會組成幾十萬隻甚至上千萬隻的蟻群,雄赳赳氣昂昂的開始「行軍」。它們根據自身蟻種的不同,組成一個井井有條的隊伍進行前進和覓食。而所有的吃喝拉撒甚至交配繁衍,都在行軍的過程中進行。
隊伍中的職責分配也十分明確。擁有者巨大的大顎的兵蟻,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樣,主要負責「戰鬥」工作。它們巨大的獠牙再配合上自身攜帶的毒液,可以在攻擊敵人後並麻痺敵人,讓敵人喪失反抗能力。所以在物種豐富的熱帶雨林裡,各種大大小小的昆蟲、節肢動物、爬行動物、甚至體型巨大的蛇,都是行軍蟻的盤中餐。
在非洲的某些原始部落,如果人們的皮膚有無法自愈的傷口,當地人會抓來行軍蟻,把它們的兩個大顎咬住傷口的兩邊,然後揪掉其身子,只把行軍蟻的頭留在傷口上,以達到「縫合」的目的,所以兵蟻的咬合力可想而知。
而行軍蟻蟻群中數量最多的,則是由沒有生育能力的雄性螞蟻組成,它們就是負責各種「力氣活」的「工蟻」,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搬運糧食,保護小寶寶,都是工蟻的工作範圍。
當它們遇到無法逾越的溝壑或是小溪河流,工蟻都會用自己的身體來搭建成一個橋梁,供行軍蟻大軍通過。
和大多數種類的螞蟻一樣,在蟻群中擁有至高無上地位的是蟻群中唯一的一隻蟻后。蟻后擁有著碩大的體型,它們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斷地繁衍後代。它們會不斷地與雄蟻進行交配,一次可以產下10-30萬隻卵,每個月可以產下三四百萬隻卵,這也是蟻群能夠持續繁衍壯大的重要保障。
而蟻群中的雄蟻,則出生以來就帶著一個唯一的目標——交配。雄蟻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有工蟻會給它們送去足夠的食物,它們唯一的目的就是排著隊跟蟻后交配來繁衍後代。當然,如果雄蟻失去了交配能力,那麼它們會被毫不留情地吃掉,因為行軍蟻的隊伍中從來不養「無用之蟻」。
至於我們前文中說到,很多影視作品中會把行軍蟻刻畫成「所到之處一片白骨」的惡魔。主要還是因為它們恐怖的殺傷力和數量。
但實際上,現實中的行軍蟻根本沒有這樣可怕的威力,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慢!俗話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行軍蟻由於團隊碩大臃腫,而且本身就是腿短的小蟲子,它們的「行軍速度」也就在20米/小時左右。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就連我們印象中慢的不能再慢的樹懶,也有2000米/小時左右的速度,幾乎是行軍蟻群的100倍!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熱帶雨林裡發現了行軍蟻的大軍,我們只需要慢慢地走開就好了,它們不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威脅。
但是如果是無法移動或者行動極其緩慢的大型生物,恐怕就逃不過行軍蟻的殺戮了。有文章稱早在1847年有村莊遭到了行軍蟻的進攻,那些被人們圈養在固定地域而無法逃生的豬、牛等大型家畜,也都被行軍蟻活活咬死。當然由於時間過於久遠,其真實性無法考究。
「這麼說來,電影裡那潮水一般的速度是騙人的了?」胖龍的表情有點失望。
我笑笑的說其實很多的影視作品中會誇大某些物種的特殊能力,其目的當然是為了影視表現,也有一層目的是讓我們更有興趣地去學習和認知這個神奇的地球上那些多種多樣的生物。
我們要做的是要科學學習知識,而不是做一個無知的傳謠者,更不能做一個造謠者去扭曲和誇大甚至虛假報導一些新聞,讓很多本來就無辜的生物背上罵名。比如「殺人蟹殺人」、「行軍蟻吃人」等等謠言新聞我們要第一時間辨別並理性認知科學知識。
你在哪些影視或文學作品中看到過行軍蟻的身影
我是牧然,我想用最幽默的方式給你講講這個世界上千奇百怪的生物和故事
關注我,並點開頭像,看更多好玩的神奇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