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應變計進行應變測量

2020-11-27 電子產品世界

1. 什麼是應變?

機械測試和測量中,需要了解一個物體對各種力的反應方式。 應變是指材料由於受力所產生的變形量。 人們將應變定義為材料的長度變化與原始長度的比率,如圖1所示。應變既可以是正值(拉伸),也可以是負值(壓縮)。 當材料在一個方向被壓縮,它會向與該方向垂直的另外兩個方向伸長,這就是泊松現象。 泊松比(v)是用來反映柏松現象的物理量,它表示橫向應變與縱向應變之比的負值。 應變沒有量綱,但有時會以in./in.或mm/mm等單位表示。在現實中,應變的值很小。因此,應變常表示為微應變(µε),即ε x 10-6。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33319.htm

四種不同類型的應變分別是:軸向應變、彎曲應變、剪應變和扭曲應變。 軸向應變和彎曲應變是最常見的應變(見圖2)。 軸向應變測量材料受水平方向線性力作用產生伸長或縮短。 彎曲應變測量材料受垂直方向線性力作用產生一端伸長,另一端縮短。 剪應變測量水平和垂直方向組件受線性力作用產生的變形量。 扭曲應變測量水平和垂直方向組件的環拉力。

圖2.軸向應變測量材料如何拉伸或收縮。 彎曲應變測量一端拉伸,另一端收縮。

至頁首

2. 如何測量應變?

應變測量有多種方法,最常見的是使用應變計。 應變計的電阻與設備的應變存在比例關係;最常用的應變計是粘貼式金屬應變計。 金屬應變計是由細金屬絲,或者更為常見的是由按格排列的金屬箔組成的。 格網狀可以對並行方向中應變的金屬絲/金屬箔量進行最大化。 格網與一個被稱作基底的薄背板相連,基底直接連接至測試樣本。 因此,測試樣本所受的應變直接傳輸到應變計,引起電阻的線性變化。



圖3.金屬格網的電阻變化與測試樣本所受的應變量成比例。

應變計的基礎參數是其對應變的靈敏度,在數量上表示為應變計因子(GF)。 GF是電阻變化與長度變化或應變的比值。

金屬應變計的應變計因子通常約為2。通過傳感器廠商或相關文檔可獲取應變計的實際應變計因子。

實際上,應變測量的量很少大於幾個毫應變(e x 10-3)。 因此,測量應變時必需精確測量電阻極微小變化。 例如,假設測試樣本的實際應變為500 me,應變計因子為2的應變計可檢測的電阻變化為2 (500 x 10-6) = 0.1%。 對於120 Ω的應變計,變化值僅為0.12 Ω。

為測量如此小的電阻變化,應變計配置基於惠斯通電橋的概念。 常見的惠斯通電橋由四個相互連接的電阻臂和激勵電壓VEX組成,如圖4所示。

圖4.在惠斯通電橋電路中配置應變計以檢測電阻的微小變化。

惠斯通電橋在電氣上等同於2個並聯的分壓器電路。 R1和R2為一個電壓分壓器電路,R4和R3為另一個電壓分壓器電路。 惠斯通電橋的輸出Vo在兩個電壓分壓器的中間點之間測量。

從上面的等式中可以發現,當R1/R2= R4/R3時,電壓輸出VO為0。 在這種情況下,認為電橋處於平衡狀態。 任何電橋臂的電阻變化都會產生非零輸出電壓。 因此,如將圖4中的R4替換為工作應變計,那麼應變計阻值的任何變化都將改變電橋的平衡並產生與應變相關的非零輸出電壓。

至頁首

3. 應變計類型

1/4橋、半橋和全橋三種類型的應變計配置由惠斯通電橋中的有效元素、應變計方向以及被測的應變類型確定。

1/4橋應變計

配置類型I

  • 測量軸向應變或彎曲應變
  • 需要有1/4橋完整電橋結構電阻,也稱為虛擬電阻
  • 需要有半橋完整橋結構電阻器完成惠斯通電橋
  • R4是用於測量伸展應變(+ε)的工作應變計

配置類型II

理想情況下,應變計的電阻僅隨應變的變化而變化。 但是,應變計材料和樣本材料也會隨溫度變化而變化。 通過在電橋中使用兩個應變計,1/4橋應變計配置類型II有助於進一步減少溫度的影響。 如圖6所示,通常一個應變計(R4)處於工作狀態,而另一個應變計(R3)固定在熱觸點附近,但並未連接至樣本,且平行於應變主軸。 因此,應變對虛擬電阻幾乎沒有影響,但是任何溫度變化對兩個應變計的影響都是一樣的。 由於兩個應變計的溫度變化相同,因此電阻比和輸出電壓(Vo)都沒有變化,溫度的影響也得到了最小化。

半橋應變計

將半橋配置中的兩個應變計設為工作狀態,可使電橋的應變靈敏度加倍。

配置I

配置II-僅彎曲應變

配置類型I

  • 測量軸向應變或彎曲應變
  • 要求半橋完整結構電阻器完成惠斯通電橋
  • R4是用於測量伸展應變(+ε)的工作應變計
  • R3是補償泊松效應(-νε)的工作應變計

人們經常將該配置與1/4橋的配置類型II混淆,但是類型I含有粘貼至應變樣本的有效R3元素。

配置類型II

  • 僅測量彎曲應變
  • 要求半橋完整結構電阻器完成惠斯通電橋
  • R4是用於測量伸展應變(+ε)的工作應變計
  • R3是用於測量收縮應變(-ε)的工作應變計

全橋應變計

全橋應變計配置包含四個工作應變計和三種不同類型。 類型1和2測量彎曲應變,類型3測量軸向應變。 只有類型2和3補償泊松效應,但所有類型都會最小化溫度的影響。

配置I-僅彎曲應變

配置II-僅彎曲應變

配置III-僅軸向應變

配置類型I

  • 僅對彎曲應變高度敏感
  • R1和R3是測量收縮應變(–e)的工作應變計
  • R2和R4是測量伸展應變(+e)的工作應變計

配置類型II

  • 僅對彎曲應變敏感
  • R1是測量收縮泊松效應(–νe)的工作應變計
  • R2是測量伸展泊松效應(–νe)的工作應變計
  • R3是用於測量收縮應變(–e)的工作應變計
  • R4是用於測量伸展應變(+e)的工作應變計

配置類型III

  • 測量軸向應變
  • R1和R3是測量收縮泊松效應(–νe)的工作應變計
  • R2和R4是測量伸展應變(+e)的工作應變計

至頁首

4. 如何選擇正確的應變計?

一旦確定測量的應變類型(軸向或彎曲)後,還要考慮敏感度、成本和其他操作條件。對於同一個應變計,改變電橋配置可以提高對應變的敏感度。 例如,全橋類型I配置的敏感度是1/4橋類型I的四倍。 但是,全橋類型I要求比1/4橋類型I多3個應變計,而且需要訪問應變計結構的兩端。 此外,全橋應變計比半橋和1/4橋應變計的價格也高很多。 請參考下表,了解不同類型應變計的信息。

測量類型

1/4橋

半橋

全橋

類型I

類型II

類型I

類型II

類型I

類型II

類型III

軸向應變

彎曲應變

補償

橫向靈敏度

溫度

靈敏度

敏感度(1000 µε)

~0.5 mV/V

~0.5 mV/V

~0.65 mV/V

~1.0 mV/V

~2.0 mV/V

~1.3 mV/V

~1.3 mV/V

安裝

粘貼式應變計的數量

1

1*

2

2

4

4

4

安裝位置

單邊

單邊

單邊

對邊

對邊

對邊

對邊

電線數量

2或3

3

3

3

4

4

4

橋接電阻

3

2

2

2

0

0

0

* 該結構中另一個應變計安裝在熱觸點旁邊,但並非粘貼式。

柵格寬度

如不受安裝場所限制,可使用較寬的柵格改善散熱並提高應變計穩定性。 但如果測試樣本包含垂直於應變主坐標軸的高應變梯度,可考慮使用較窄的格網,將剪應變和泊松應變作用帶來的誤差降至最低。

額定應變計電阻

額定應變計電阻是應變計處於非應變狀態時的電阻。 通過傳感器廠商或相關文檔可獲取應變計的額定應變計電阻。 商用應變計最常見的額定電阻值為120 Ω、350 Ω和1,000 Ω。使用較高的額定電阻可減少激勵電壓產生的熱量。 較高的額定電阻還可減少溫度波動引起電阻中導線變化而導致的信號變化。

溫度補償

理想情況下,應變計電阻應僅隨應變而變化。 但是,應變計的電阻率和敏感度也隨溫度變化而變化,從而引起測量誤差。 應變計製造商通過處理應變計材料,對應變計所用樣本材料的熱膨脹進行補償,從而達到最小化電阻率的目的。 這些溫度補償電橋配置更能不受溫度影響。 同時也可以考慮使用有助於補償溫度波動影響的配置類型。

安裝

安裝應變計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資源,而不同電橋配置之間差別也很大。 粘貼式應變計數量、電線數量以及安裝位置都會影響到安裝所需的工作量。 一些電橋配置甚至要求應變計安裝在結構的反面,這種要求難度很大,甚至無法實現。 1/4橋類型I僅需安裝一個應變計和2根或3根電線,因而是最簡單的配置類型。

至頁首

5. 應變計信號調理

應變計測量十分複雜,多種因素會影響測量效果。 因此,要得到可靠的測量結果,就需要恰當地選擇和使用電橋、信號調理、連線以及DAQ組件。 例如,沒有應變時,應變計應用引起的電阻容差和應變會生成一定量的初始偏置電壓。 同樣,長導線會增加電橋臂的電阻,從而增加了偏置誤差並且使電橋輸出敏感性降低。 為確保應變測量精確,請考慮以下因素:

  • 完成1/4橋和半橋應變計所需電路的完整橋結構
  • 惠斯通電橋電路上電的激勵
  • 使用遠端檢測補償長導線激勵電壓中誤差
  • 提高測量解析度和信噪比的放大電路
  • 移除外部高頻噪聲的濾波
  • 無應變時將電橋平衡為輸出0 V的偏置調零
  • 驗證電橋輸出為已知預期值的分流校準

相關焦點

  • 電阻應變計的工作特性
    常溫應變計的主要工作特性包括:應變計的電阻值、靈敏係數、橫向效應係數、機械滯後、零漂、蠕變、應變極限、疲勞壽命、絕緣電阻和溫度特性。2.4.1應變計的電阻值應變計的電阻是指應變計在室溫環境、未經安裝且不受力的情況下,測定的電阻值。應變計電阻值的選定主要根據測量對象和測量儀器的要求。推薦的應變計電阻的系列為60Ω、120Ω、200Ω、350Ω、500Ω、1000Ω。
  • 基於小波變換的視頻應變測量系統設計與實現
    Wavelet-based Video Strain Measurement System   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19035.htm  應變是材料測試中的重要參數
  • 應力應變的規定
    ●   應力應變測量        在ABAQUS中,應力使用的是柯西應力(?)或真實應力值,即每單位當前面積上的應大小。詳細地請看手冊。        對於幾何非線性分析,存在多種不同的應變計量方法。
  • 應力應變測試方法綜述
    ;以上各種測試方法在測量原理、測量精度和應用範圍上各有特點;以下為對各種測試方法的技術原理、系統構成和應用前景進行了闡述和分析比較:1、應變片電測法1.1、測量原理應變片電測法是用電阻應變計測量結構的表面應變,再根據應變—應力關係確定構件表面應力狀態的一種試驗應力分析方法;測量時將電阻應變片粘貼在零件被測點的表面,當零件在載荷作用下產生應變時,電阻應變計發生相應的電阻變化
  • 什麼是應變模態?
    應變模態分析使用應變片(或應變花)作為響應傳感器,採用力錘或激振器進行激勵,或者只測量工作狀態下的應變響應進行OMA分析獲得模態參數:頻率、阻尼和振型。因此,從這一方面來說,應變模態分析與傳統模態分析相同,但從其他方面來講,它與傳統試驗模態分析又有著本質的區別。
  • 深度剖析功率計的結構與原理:應變片
    剖析功率計流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功率計不僅能評估目前車手的狀態,可以使車手跟進自己的訓練進度,並且將進度轉化為數據,通過軟體分析後,再次幫助車手了解自身訓練情況,做到可以時刻改變訓練強度,還可為用戶提供有關其性能水平的即時反饋,並通過碼錶顯示出來相關的數據。目前市面上功率計主要有盤爪功率計,曲柄功率計,花鼓功率計,氣門功率計,軸心功率計,鎖踏功率計以及少有的風阻功率計。
  • 材料力學測試 | 應變片 VS DIC測量技術應用
    力學性能測試一般是對材料進行「拉、壓、彎、扭」,試驗數據可以描述材料的力學性能。  隨著材料應用越來越廣泛,材料研究日益受到重視,定量描述材料力學性能的需求也非常迫切。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美國鮑爾溫公司(BLH前身)獲得了電阻應變片專利後,應變片才開始進入市場,材料力學性能才開始被應變片逐漸量化。
  • 電阻應變片直流電橋測量電路攻略
    由於機械內部運動複雜,環境惡劣,摩擦力相 對很小,給測量帶來了很大困難,如何精確地測量出這些數據就顯得格外重要。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2108.htm  採用無線收發方式,利用傳感器信號通過無線收發電路進行信號傳輸,可以先存儲數據再把存儲卡裡 面的數據讀入到計算機進行分析,為複雜及數據要求精確的系統的數據採集提供了新的方法。
  • 電阻應變片直流電橋測量電路的攻略
    測量系統原理  系統由傳感器、電源、信號調理電路、信號處理電路和PC 機組成在實際測量時,傳感器安裝在運動 件上,由於採用引線裝置傳遞信號會限制機械部件的運動,因此可採用無線收發電路傳輸數據,也可採用 存儲方式進行數據採集,即先把數據保存到存儲卡,數據採集完之後再拿出存儲卡讀入到計算機,測量系 統原理如圖1 所示。
  • 應變式壓力傳感器 分類及工作原理介紹
    應變式壓力傳感器應用應變式壓力傳感器是壓力傳感器中應用比較多的一種傳感器,它一般用於測量較大的壓力,廣泛應用於測量管道內部壓力、內燃機燃氣的壓力、壓差和噴射壓力、發動機和飛彈試驗中的脈動壓力,以及各種領域中的流體壓力等。
  • 土木結構應變試驗IMP3595數據採集系統
    l採集精度高  IMP採集板使用了16位模數轉換器,具有較高的測量精度。以直流電壓測量為例,其測量範圍可以從1μV到120V,精度可達0.01%×讀數±0.01%×滿量程。  l獨特的應變測量  採用雙恆流源技術,省去了通常在應變測量中所必需的平衡和靈敏度控制,也無須專門 的電壓調節。此外,雙恆流測量的最大優點在於克服了常規電壓平衡法中由於橋源引線電阻變化所造成的測量誤差,適於引線較長時的應變測量。
  • 應變式稱重傳感器的技術優勢!
    隨著稱重傳感器和數字測量儀器技術的不斷發展,稱重傳感器已逐漸成為稱重技術領域的新寵,稱重傳感器具有強大的現場適應性,稱重傳感器目前是稱重技術領域的新寵,稱重傳感器的種類眾多,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應變式稱重傳感器的相關知識!
  • 工程應力應變和真實應力應變
    即名義應變。」當材料發生塑性之後,真實應力真實應變曲線,不像工程應力-工程應變曲線那樣在載荷達到材料的抗拉強度之後轉而下降,而是繼續上升直至斷裂,這說明金屬在塑性變形過程中不斷地發生加工硬化,從而外加應力必須不斷增高,才能使變形繼續進行,即使在出現縮頸之後,縮頸處的真實應力仍在升高(如下圖所示),這就排除了應力-應變曲線中應力下降的假象。
  • 如何使用壓力傳感器測量壓強
    壓強測量還可以通過所進行的測量類型進一步加以描述。 壓強測量有三種類型:絕對壓強、表壓、差壓。 絕對壓強是指真空條件下的壓強(圖2)。 絕對壓強通常使用縮寫PAA(帕斯卡絕對壓強)或PSIA(磅每平方英寸絕對壓強)來描述。
  • 新拓三維DIC-3D應變測試技術在船舶材料及零部件的應用
    用戶需求國內某知名大學的船舶與海洋結構科研實驗室,擬採用玻璃纖維材料拉伸試驗、木質材料的三點彎曲實驗,以測試材料在模擬工況下應力應變情況。通過對船舶關鍵部位的零部件材料進行應力大小測量和應力性質判定,可以很好地預防應力變形開裂的發生,為船舶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提供數據支持。
  • 說說真應力真應變
    可見,應變通過「單位長度的變形量」消除了比較材料變形能力時的試樣長度影響。同樣,試樣在拉伸過程中,長度不斷增加,但求解應變還是用伸長量除以原始長度,這也是不對的。因此,這樣求出來的應力應變並不是真實的應力、應變,只能算是名義上的應力、應變,因此稱之為名義應力和名義應變,大概是工程使用上比較方便,也稱為工程應力和工程應變。
  • 智能應力應變控制K0試驗儀應用
    摘  要:智能應力應變控制K0試驗儀融入了現代化的控制與製造,主要解決工程中K0係數的測定,我們可以採用應力應變不同工作模式進行試驗,實現K0係數,回彈係數,以及基床係數的測定。圖2 智能應力應變單聯K0儀  2  儀器的改進  目前土工試驗室普遍使用的傳統K0結構如圖3所示,主要包括:K0容器,槓桿加載機構,反力架組成。
  • C100混凝土的力學性能及應力-應變曲線
    超高強混凝土應力-應變關係全曲線、受壓極限應變的研究則相對較少[1-4]。其原因主要在於試驗設備在進行壓力試驗時,會積聚一定的應變能,當混凝土接近或達到極限強度時,彈性模量會劇烈下降,設備中的應變能瞬間釋放,把混凝土壓碎,導致混凝土受壓全曲線的下降段不易獲得。
  • 應變記憶效應對磁熱材料滯後損耗的非易失性調控
    傳統氣體壓縮製冷技術使用的工質破壞大氣臭氧層,加劇全球變暖。全球氣候巴黎公約頒布以來,尋找一種替代傳統氣體壓縮製冷的技術成為人們的迫切需求。基於磁熱效應的固態製冷技術具有節能環保的特點,有望成為傳統氣體壓縮製冷的替代技術。其中,具有一級相變性質的巨磁熱材料是最具應用潛力的磁製冷工質材料,然而一級相變材料固有的滯後損耗嚴重影響製冷效率。
  • 裸光纖光柵表貼結構應變傳遞分析與實驗研究
    刻寫在光纖上的光柵傳感器自身抗剪能力很差,在應變測量的應用中,需要根據實際需要開發相應的封裝來適應不同的基體結構,通常採用直接埋入式、封裝後表貼式、直接表貼等方式。埋入式一般是將光纖光柵用金屬或其他材料封裝成傳感器後,將其預埋進混凝土等結構中進行應變測量,如橋梁、樓宇、大壩等。但在已有的結構上進行監測只能進行表貼,如現役飛機的載荷譜監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