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電競賽事,電競玩家們心中肯定會浮現出「榮譽」、「電競精神」這些詞,可是3月27日的一場《DOTA2》比賽卻是玷汙了這些充滿著神聖感的詞語。在DPL甲級聯賽上,ROCK.Y與ULrica這兩支隊伍在比賽中以一種「精妙」的手法為玩家們上演了一場鬧劇,雙方戰隊疑似靠打假賽獲取利益。賽後,ImbaTV聯合創始人海濤在微博長文上強烈指責這兩隻隊伍,並實名舉報,要求完美世界和賽事官方給出一個合理的處理。
其實選手(戰隊)靠下注博彩,打假賽獲利,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了。早在2013年,《DOTA2》的職業選手SOLO就曾下注100美元,然後靠惡意操縱比賽獲利了322美元,在此事被查出後,SOLO被禁賽三年。在各大主電子流競技遊戲裡,玩家們往往把博彩行為稱之為菠菜(諧音),電競博彩擁有輸贏、十殺、讓分等多種玩法,即便和傳統體育賽事相比也是不遑多讓。《DOTA2》、《CS:GO》等電競項目也因為競技性強,觀賞性好,飾品買賣機制完善等原因成為了各大博彩網站的熱點電競博彩項目。而且在電競比賽中,由於雙方實力和戰隊名聲上的差距,往往容易出現比較誇張的賠率,所以電競博彩吸引了大量的電競遊戲玩家和博彩愛好者。
一直以來,電競賽事的博彩競猜就是一個大家點到即止的話題,玩家為支持喜愛的戰隊下注娛樂娛樂,這都處於尚可理解的範疇內,可是有些選手和戰隊卻將電競賽事博彩這個娛樂系統當成了自己獲取利益的賺錢機器。從TI6官方解說LIN下注比賽到Ehome系戰隊假賽再到這次的DPL假賽事件,可以看出國內電競領域靠假賽獲利的風氣正愈演愈烈。
時下《DOTA2》的TI7總獎金超過了2400萬美元(約1.6億人民幣),在如此高額的賽事獎金下,為什麼還會有隊伍去為了假賽的那點蠅頭小利來以身試險呢?
眾所周知,電競選手是一個極其依賴天賦和努力的職業,以《DOTA2》為例,《DOTA2》天賦最高的職業選手可突破1W分(本文全部引用《DOTA2》的老版天梯積分機制),而普通玩家一般只有4000分左右的水準,一般職業選手的天梯分數也僅為6—7000分。TI7國家邀請賽的冠軍Liquid戰隊便擁有4名9000分的職業選手。二三線戰隊與實力強勁、天賦異稟的一線隊伍去爭奪冠軍獎金,無疑是以卵擊石。在高額的賽事獎金很難爭取,而電競博彩又如此發達的情況下,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一些戰隊和職業選手開始動起了歪心思,打起了假賽。很多二三線戰隊和選手用下注自己的比賽然後消極比賽的方式,獲得利益。
此次的假賽透露出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目前的電競賽事監管體制十分不完善。雖然現在電競產業產值連年增長,但是電競賽事方面的法律條例卻沒有跟上腳步。一些不健康的現象已經在電競產業的各個角落滋生,假賽和下注博彩已經充斥了整個電競二三線的職業圈。我國的電競產業目前仍然處於一個野蠻生長的的年代,就拿此次的DPL假賽事件來看,如此明目張胆的假賽,甚至可以說是到了猖狂的地步,但賽事官方依然沒有確鑿的證據去證明選手打假賽。對兩個戰隊的明顯假賽行為,官方只能批評其消極比賽,而無法定性其假賽行為,最後只能以消極比賽為由來禁賽兩支隊伍。由於無法定性假賽,ROCK.y戰隊的lin甚至「洗白」自己稱:知道對方假賽,只是故意送十殺,不想對方戰隊「收菜」而已。
見微知著,通過此次的DPL事件,我們不難想到如今圈內二三線隊的職業環境已經糜爛到了一種什麼樣的程度。
其實真正讓人寒心的不是這次的假賽行為,而是長久以來完美官方的不作為,和Valve的《DOTA2》、《CS:GO》全球服做對比,Valve社為了禁止博彩行為,曾在2016年禁封23個博彩網站的博彩網站機器人,而完美卻從未在假賽和博彩方面付諸行動。完美官方的監管不力就是此次事件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完美曾與火貓TV、MarsTV等直播平臺展開深度合作,此次鬧出假賽事件的DPL聯賽就為MarsTV所承辦。完美的這些合作直播平臺都帶有競猜博彩系統,火貓TV和MarsTV常年就被玩家冠以毒狗TV(賭狗TV)的外號,這可以說給電競博彩鍍上了一層官方色彩,是完美世界長期的無動於衷和半推半就才導致了此次《DOTA2》戰隊的猖獗假賽行為。
在官方都半默許博彩競猜的情況下,職業戰隊打假賽靠博彩獲利的行為也就不足為奇了。而DPL賽事組委會對於兩隻隊伍的處罰也只是看似深究,實則避重就輕,DPL賽事組委會僅僅只是終身禁止ROCK.Y俱樂部、Ulrica俱樂部及其選手參加DPL和Mars旗下所有賽事,而並非聯合Valve進行全平臺封殺,這意味著兩隻隊伍仍有靠參加其它賽事博彩來繼續為非作歹、擾亂風氣的可能性。DPL賽事組委會的這些處罰對於加賽隊伍來說顯然是無關痛癢的。在如何打擊電競假賽、禁止選手參與博彩的問題上,完美和《DOTA2》仍然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