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9日,「2018上海公益盛典」開場的管樂隊演奏由來自「天使知音沙龍」的自閉症樂童和上海學生交響樂團共同演繹。澎湃新聞記者 臧鳴 圖
2017年,上海全市社會組織接受社會捐贈達55.57億元。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9月29日舉行的「2018上海公益盛典」上獲悉上述數據。該活動由上海市民政局、市社團局、上海廣播電視臺共同主辦。會上還發布了「上海年度公益數據」,同時,揭曉了「十佳公益機構」、「十佳公益項目」、「十佳公益故事」、「十佳公益夥伴企業」、「十佳校園公益」、「十佳公益基地」等2018年度「公益之申」6大公益榜單。
截至2018年6月底,上海全市共有社會組織15716家,包括社會團體4048家,民辦非企業單位11220家,基金會448家。在全市2445家已獲評估等級的社會組織中,5A級社會組織達272家。在全市261家慈善組織中,22家取得公開募捐資格。目前,全市共有31家基金會總資產過億。
在社會捐贈方面,2017年,上海全市社會組織接受社會捐贈總計55.57億元,上海紅十字系統共募集救災救助款7153.02萬元、物資555.85萬元。全市建有經常性社會捐助接收站點3240個,各類慈善超市165家。
志願服務方面,上海全市註冊志願者共362.3萬名,註冊志願團體21634個,老年志願服務團隊10146個,全市首批依法登記的志願服務組織193家。
扶貧幫困方面,上海全市共有87家社會組織對口支援雲南、新疆、貴州、西藏、青海等地區113個援建項目,累計總投入6248萬元。
晚會揭曉了上海由市民政局、市社團局支持指導,上海公益新媒體中心和SMG融媒體中心發起,聯合滬上多家媒體和高校評出的六大「公益榜單」。市癌症康復俱樂部、市慈善基金會-「藍天下的至愛」慈善活動、愛心接力站的故事、立邦中國、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等,分別獲得上海年度「十佳公益機構」、「十佳公益項目」、「十佳公益故事」、「十佳公益夥伴企業」、「十佳校園公益」、「十佳公益基地」殊榮。
2018年6月,212家公益機構及個人報名了本屆「公益之申」評選,最終,110位參賽者突出重圍,在上海公益新媒體中心進行了複賽TED演講展示。
自8月1日起,媒體和公眾投票通道開放,據後臺數據統計,超過百萬的受眾通過網際網路觀看相關視頻,參與點讚與投票的超過16萬人次,其中,不僅有上海市民的積極參與,「公益之申」的傳播範圍也覆蓋到全國20多個省市,甚至因跨國企業的加入,延伸至海外。
2018年,超過5萬名公眾在「公益之申」的平臺上找到了心儀的公益組織或項目,表達了加入他們、成為志願者的意願,最終近4500人成功提交了報名信息,成為公益志願者。
此外,2018年還新增公益互動功能「上傳笑臉」,有3000多人次的受眾熱情參與,用微笑來助力公益。
附:2018年度「公益之申」六大榜單(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十佳公益機構:
上海市癌症康復俱樂部、上海青年志願者協會、上海普陀區長壽路街道社會組織服務中心、上海經貿商事調解中心、上海公民警校、上海屋裡廂社區服務中心、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上海杉樹公益基金會、上海剪愛公益發展中心、上海浦東新區樂耆社工服務社。
十佳公益項目:
上海市慈善基金會-「藍天下的至愛」慈善活動、上海陸家嘴金融城發展局有限公司-溫暖金融城·陸家嘴年度公益榜、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社區夢想中心、上海美麗心靈社區公益基金會-螺螄殼兒童空間改造項目、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興家」暑期夏令營、上海浦東新區金楊社會組織服務中心-金楊社區公益召集令、上海市醫院協會-「灑向人間都是愛」紅十字公益活動項目、上海徐家匯愛加倍關愛服務中心-阿拉百寶書、上海市華僑事業發展基金會-大山水井、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炫麗的化學世界」主題科普公開日。
十佳公益故事(僅有9位獲獎者):
我為什麼做慈善、愛心接力站的故事、超越自我延展生命、我和大海公益的故事、創益鄰裡營造社區、信任的力量、小石頭之路、上海百老德育講師團、九零後海歸碩士的七年公益之路。
十佳公益夥伴企業:
立邦中國、埃森哲(中國)有限公司、上汽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易盒生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救要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濱海古園、上海郵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曼恆數位技術合作有限公司、中智上海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上海普瑞眼科醫院有限公司。
十佳校園公益:
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上海青浦區私立安喬幼兒園、華東師範大學第四附屬中學、上海體育學院、上海政法學院禁毒志願者隊、上海師範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上海協勵匯社區志願者服務中心、上海財經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上海市實驗學校、上海大學附屬中學。
十佳公益基地: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徐匯區精神衛生中心、上海市志趣公益基金會、上海鳳凰自行車有限公司、上海市松江區烈士陵園、上海悅苗殘疾人寄養園、上海科技館、上海市社會工作者協會、上海睿家社工服務社、金山區黨建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