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年前的基因危機:人口銳減,所有男性互相攻擊,只留自己後代

2020-12-05 醬知兒

相對於地球上很多古老的生物,人類的歷史並不長,但這段小歷史卻充滿了匪夷所思的現象,當我們回顧祖先的所作所為時,不禁後背一陣發涼——在道德規則出現之前,人類的社會竟是如此混亂。近日,《自然》科學雜誌發表了一項新研究表明:人類在7000年前遇到的一次足以導致種群滅絕的危機,此次危機完全出自男性的互相攻擊。

人類的基因就是一本歷史書,通過遺傳學的解析,我們現在得知在7000年前,人類遭遇過一次嚴重的生存危機,科學家稱之為「新石器時代的Y染色體瓶頸」,這場危機差點導致人類滅亡。為什麼說是Y染色體瓶頸?因為Y染色體是男性獨有的遺傳物質,當時男性人口大幅度減少,造成人類的遺傳多樣性急劇枯萎。

這個Y染色體危機讓人類的生存變得岌岌可危,當時每17名育齡婦女只有一個適齡男子與之相配,這場危機影響深遠,直到2000多年後,男人的基因才緩過勁兒。男人們為什麼突然不見了,他們去了哪裡?

以前,學者們認為這跟移民活動有關,我們的祖先為了探索和尋找新土地,少數人不斷前進,找到新的定居點後,一部分人定居,另一部分則繼續前進。由於人口不斷分化,隊伍中的男性越來越少,這種現象被稱為「創始者效應」。

不過,《自然》雜誌上發表的新研究提出了一個更加殘忍和血腥的觀點:男人之所以減少,是因為男性互相攻擊,男人們殺死了大部分的同齡人。

這場殘忍的屠殺持續了數千年,從公元前5000年一直到公元前3000年,遍布非洲、亞洲、歐洲和小亞細亞地區。據科學家估計,那時世界人口大概在500萬至2000萬之間,以人類Y染色體上遺傳印記為樣本進行估算,要造成Y染色體的危機,可能有950萬男性被殺死。

史丹福大學的團隊稱這種行為是「父系親屬之間的競爭」。

假設一些部落擁有共同的祖先,那麼他們可以建立起強大的團體認同感,反過來說,如果一個部落不是他們的親戚,沒有認同感,那麼這些共祖部落就會對異祖部落產生差異感和競爭感,自然而然地形成敵對。

敵對心理一定會發展成戰爭。男人作為部落中的武士,一定會去攻擊無血緣關係的其他部落,這種戰爭的唯一目標是殺掉敵對部落的所有男性,造成某個Y染色體完全滅絕,這樣一來就消滅了潛在競爭對手,確保自己的遺傳優勢。戰敗部落的女性會以戰利品的方式融入獲勝的部落。

根據研究人員的模擬,這場男性之間的戰爭十分可怕,戰鬥激烈程度令人瞠目結舌,以至於整個男性人口只有二十分之一存活了下來。為什麼男人們認定只有互相攻擊,才能保證自己的生存?研究人員的假設是這樣的:

大約12000年前,農業出現,人類社會開始從遊牧打獵轉向土地耕作。這樣一來,少數人開始擁有財產。不過,由於積累財富十分困難,當一個部落定居於一個地方時,必須提防後來的入侵者搶奪財富。

為了增強自己的實力,每個部落都發展出基於家庭成員的組織,這個組織的首領通常由部落男性家長擔當。就染色體而言,部落裡的每個男性都擁有相同的父系血統。當這些血統部落消滅另一個部落的男性時,也就消滅了一個獨特的Y染色體,對方部落的資源就全部歸自己了,可以將自己的Y染色體傳播出去,開枝散葉。

不過研究人員也承認,這個假設只是一個模型。沒有直接證據表明這種世界範圍的大衝突。如果想證明這個假說,必須解釋當時男人們為何不約而同的都想到了這個血腥方法。但是,研究人員也強調,從邏輯上說,這種殘酷的氏族清洗是可行的。

參考資料:《科學》

你對男性之間的戰爭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7000年前男女比例曾達1比17 部落衝突致男性相繼死亡
    參考消息網6月9日報導美媒稱,現代男性的基因表明在5000至7000年前曾發生過某種奇怪的事情:整個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大多數男性人口似乎都相繼死亡了,留下了男性與女性之間1比17的懸殊性別比例。美國趣味科學網站6月6日刊登題為《為什麼基因表明7000年前的大多數男子曾相繼死亡》的報導稱,這個所謂的人口瓶頸現象最早是2015年提出的,此後研究人員一直在試圖弄清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一種假設認為,男性人口下降是由於主要影響男性後代的生態或氣候因素造成的,而另一種假設暗示男性人口消亡的發生是因為某些男性在社會中擁有更多權力,並因而生育了更多的子女。
  • 男性基因研究顯示:七千年前,地球男女比例1:17,發生了什麼?
    我們來了解一下,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篇論文稱,現代男性基因研究結果顯示,大約在5000~7000年前,全球出現過一次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男女比例是1:17,也就是說18個人中17名是女性,1名才是男性。亞洲,歐洲,非洲等多個的地區都是一樣的情況。
  • 專家預測12.5萬年後男性滅絕 女性仍可繁衍後代
    Y染色體將會消失早在6年前,英國牛津大學人類遺傳學教授布賴恩·塞克斯就在《亞當的詛咒》一書中闡述了男性可能會從地球上滅絕的驚人理論。塞克斯教授日前接受美國媒體採訪,詳細預測了「沒有男人的地球」。一對X染色體在基因變異過程中,能夠通過互相複製健全基因保持遺傳優勢;而Y染色體無法通過鏡像複製修補自身的缺陷,所以它的基因缺陷永遠都沒法被修復,這樣一代接一代遺傳下去,最後人類將再也沒有功能健全的Y染色體。」一旦Y染色體消失,男性也許將會從地球上滅絕。
  • 消費級基因檢測突圍 F155染色體劉姓者或是劉邦後代
    Y染色體一共有5900萬個基因點位。其中有1000萬個點位屬於穩定區,在基因研究中,任意兩個男性的Y染色體比對,只要找到哪一個點位的突變是相同的,就可以推算出兩人在多少年前擁有同一個祖先。周坤表示,穩定區的基因點位,其遺傳突變約每140年發生一次。「這是基因檢測公司,進行研究祖源的前提條件」。
  • 人類Y染色體即將消失,男性迎來生存危機,未來或出現新人種
    人們往往更願意相信,人類的外表會越變越美,就好像現在很多人都認為新生嬰兒的模樣,看起來比幾十年前漂亮很多一樣。目前,人類按照膚色劃分,分為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按照性別劃分,分為男性和女性。如今,男性體內的Y染色體已經有最初的1400多個功能基因,退化到僅剩45個功能基因,簡單來講,便是目前除了父親傳給兒子,讓兒子擁有性徵基因外,其它的功能都退化了,也正因如此,Y染色體的「個頭」也變得非常短小,再也無法與X染色體保持一致。未來男性會有生存危機嗎?
  • 人口激增或銳減 會有帶來哪些影響?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人口激增或銳減,會有帶來哪些影響? 文 | 參考消息 湯立斌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11月11日文章發表題為《人口辯論:地球上的人是不是太多了?》隨著勞動人口激增,發展中經濟體無疑正在收穫年輕、充滿活力的人口帶來的好處——就像今天的發達經濟體在早些時候所做的……在曾經髒亂不堪的索霍區,距離《新科學家》雜誌倫敦編輯部步行大約10分鐘的地方,一臺抽水泵、一塊牌匾和一個酒吧紀念著人類歷史上迄今最偉大的突破之一:近200年前採取的一項推動戰勝傳染病的決定性措施。
  • 誰是曹操找到後代?DNA說了算.
    在實驗室,研究人員把收集來的近千份血樣的DNA提取出來,並用Y染色體上固定位置的100個SNP突變位點,對全國各地79個曹姓家族的280個男性以及其他姓氏的446個男性志願者進行分型。這100個點涵蓋了所有東亞地區可見的類型。
  • 通過基因驅動讓蚊子只產生雄性後代
    5月15日,據外媒報導,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滅蚊方法,通過基因驅動改變甘比亞按蚊的性別,使其後代主要是雄性,從而使蚊子數量銳減並降低其傳播疾病的能力。眾所周知,蚊子會攜帶瘧原蟲並傳播瘧疾,此外,也能傳染乙型腦炎、登革熱、黃熱病、西尼羅病毒等其他一些對人體威脅嚴重的疾病。是傳播傳染病的主要媒介之一。
  • 專家:男性Y染色體正逐漸變得十分短小,未來會出現男性危機嗎?
    我們都知道,Y染色體決定了男性的性別。但是最近專家發現,男性的y染色體正逐漸變得短小,功能也在退化,專家稱不排除消失的可能。看到這裡,一些男性朋友開始擔心了。為什麼男性Y染色體正逐漸變得十分短小呢?未來會出現男性危機嗎?
  • 人口銳減四分之一,1845的愛爾蘭到底發生了什麼
    僅僅只用了七年的時間,愛爾蘭的人口就銳減到了四分之一,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麼多人死亡,天災還是人禍? 然而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這次事件的罪魁禍首盡然是土豆。很多人說這是由於土豆的欠收造成了大饑荒。
  • 7萬年前人類女性只剩下2000人左右,是什麼原因所導致?
    目前在地球上生活的所有人,基因相似度都非常高,相似性達到了99.99%。也就是說,不管你是生活在中國還是生活在非洲,亦或是生活在荒無人煙的原始森林中,你們身上的絕大多數基因都是高度一致的。我們知道,人體大多數細胞內有線粒體,但是男性的生殖細胞在生成的過程中,絕大多數線粒體都被去除了,只有極少數的線粒體為生殖細胞提供能量。當男性的生殖細胞遇到女性的生殖細胞時,此時只有男性生殖細胞的細胞核進入了卵子,線粒體被排除在受精卵之外。
  • 三國時期,靈巽星回歸人口銳減千萬!2020它又來了!
    -2-上一次靈巽星回歸的影響根據伏羲易的計算,上一次靈巽星進入近地點時是在1800年前,即公元220年,那時正值東漢結束、三國正式開始,我們都知道,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天下大亂,戰火紛爭,災害頻發,據《三國志》記載,公元157年,也就是親手拉開三國大幕的漢桓帝時期。東漢政府曾經做過一次全國範圍的人口普查,當時得出的數據是「4700萬」。
  • 明朝小冰河時期,間接導致中國人口銳減一半,專家:已經算少的了
    小冰河期會導致全球氣溫大幅度下降,糧食產量急劇減少,隨之而來的便是災民、災害的不斷增多,大量人口銳減。 在飢餓的折磨下,百姓不但將所有能吃的東西都塞進肚子裡,甚至還出現了「炊人骨以為薪,食人肉以為食」的慘狀
  • 兩毫升唾液中的祖源與家譜:消費級基因檢測突圍百億市場
    Y染色體一共有5900萬個基因點位。 其中有1000萬個點位屬於穩定區,在基因研究中,任意兩個男性的Y染色體比對,只要找到哪一個點位的突變是相同的,就可以推算出兩人在多少年前擁有同一個祖先。 周坤表示,穩定區的基因點位,其遺傳突變約每140年發生一次。「這是基因檢測公司,進行研究祖源的前提條件」。
  • 為什麼外國男性喜歡留鬍子,我國男性不留鬍子?留好還是不留好?
    鬍子是男性獨特的特徵,男性到了青春期的時候,身體開始分泌雄性激素,會開始慢慢的長鬍子了。對於我國男性來說,留鬍子的人很少,但我們如果是出國或是看國外的影視劇會發現大多的老外都會留鬍子。可能我國人不知道,老外還在好奇為啥我國男性不留鬍子,還專門發起了問答。那麼為啥老外這麼喜歡留鬍子?
  • 我們驚人相似的基因說:是的
    隨便抓兩個路人對比,都有99.9%的基因相似性。此外,人類的這種遺傳水平的相似性,還體現在與其他物種的對比上。與其他靈長類相比,現代人類即便體貌特徵看上去差異很大,但在遺傳水平上卻更為相似。據估計,一小撮黑猩猩的遺傳多樣性,都比現在活著的所有人要多。而任意挑選兩個地球人來對比,都比來自同一個種群的兩隻黑猩猩更相似。
  • 研究發現:吸菸損害男性的精原幹細胞會影響後代
    研究發現:吸菸損害男性的精原幹細胞會影響後代
  • 男性不育的遺傳學病因——不得不重視的基因突變
    男性不育嚴重影響社會和諧、人口質量、家庭幸福和個人身心健康。但是,目前男性不育的致病機理尚不清楚,許多遺傳因素(常染色體異常、Y染色體微缺失和基因突變等)與非遺傳因素(高溫、輻射、藥物等)均可致病。隨著社會發展和國家需要的轉變,當今男科學和生殖生物學研究方向已逐漸由「生殖避孕」轉變為「不孕不育」。
  • 2100年全球人口危機,23國人口減半,印度人口第一,中國會怎樣?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這些年來,全球的生產力水平發展非常快,許多國家的人民都擺脫了飢餓,即使是不算非常富足,但吃穿還是可以得到保證,但是隨著人類的不斷發展,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卻發現,現代人變得越來越不愛生孩子了,世界各國接連開始出現了人口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