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電力市場觀察|國外新能源參與市場的機制及啟示

2020-12-06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售電網訊:編者按:國網能源院企業戰略研究所圍繞國外電力行業市場化改革與市場建設的熱點難點問題,主要聚焦於國外電力體制改革歷程、電力行業結構演變、電力市場相關政策規則、電力市場模式與機制、電力市場運行情況、電力市場發展趨勢等方面,通過對國內外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最新進展和重大事件進行跟蹤和分析,研究改革的發展趨勢和規律,為進一步深化我國電力體制改革和電力市場建設提供借鑑和參考。本專欄將圍繞國際電力市場的基本模式、最新動態、熱點問題、趨勢分析、規律研判等方面展開,結合相關成果和研究思考與讀者進行交流分享。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電力」ID:ELECTRIC-POWER 作者:國網能源院唐程輝)

文章導讀:隨著世界範圍內的可再生能源迅猛發展,各國電力系統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在我國電力市場化建設的浪潮中,如何協調電力市場建設與新能源發展正成為日漸迫切的現實問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促進新能源的發展和利用,世界各主要電力市場國家制定了相應的激勵政策,可為我國新能源市場化消納提供有益借鑑與參考。本文總結了國外主要電力市場國家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的價格機制、適應新能源接入的市場交易規則等,並提出了對我國新能源市場化消納的啟示。

國外新能源參與市場的機制及啟示

目前,國外新能源裝機較高的國家中,有些要求新能源參與市場,有些由電網企業保障性收購。具體而言,美國、德國、英國、義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亞、葡萄牙、丹麥等國家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日本、芬蘭等國家新能源由電網企業直接收購,不參與電力市場。為促進新能源的發展和利用,各國政府制定了相應的激勵政策,主要包含價格(補貼)機制、適應新能源接入的市場交易規則等。

圖1 全球新能源(風電、光伏)裝機排名

(截至2018年底)

一、國外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價格機制

國外新能源價格機制主要包括固定上網電價、溢價機制、差價合約(Contract for difference)、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等。

表1 新能源價格(補貼)機制

一是固定上網電價機制。

日本、芬蘭等國家實施固定上網電價機制,德國、義大利、葡萄牙等國通常只對容量較小的新能源發電機組實施。

二是溢價機制。

德國(2012年以後)、西班牙、丹麥、荷蘭等國採用溢價機制,其中西班牙新能源發電商可自由選擇固定上網電價或參與市場的溢價機制。

三是差價合約機制。

英國(2013年以後)實施差價合約,新能源發電商與政府所有的公司籤訂合約,該公司向新能源發電商支付或收取市場電價低於或高於差價合約敲定價格的部分,相當於由該公司承擔市場電價波動的風險,對發電商來說基本等同於固定上網電價。

四是可再生能源配額制。

美國、澳大利亞、挪威、瑞典、英國(2017年以前)採用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政策。

二、國外適應新能源接入的市場機制

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出力存在一定的隨機性和波動性,隨著新能源發電佔比的不斷提升,國外在市場組織和運營中充分考慮新能源的發電特性,建立適應新能源接入的市場交易機制。

一是電量偏差處理機制。

考慮到新能源自身存在的出力不確定性,相比於常規能源,新能源在國外電力市場中的偏差處理機制與常規發電機組有所不同。

(1)美國得州電力市場。對常規機組而言,其出力超出考慮輔助服務調用的基點指令值5%或5MW(取二者中較小值)時,將受到偏差處罰。對風電場的基點指令偏差處罰標準要寬鬆一些,只在棄風狀態下風電場出力高於基點指令值10%以上時才予以處罰。

(2)北歐電力市場。風電企業要為其在日前現貨市場中的出力預測誤差接受懲罰。在平衡市場中,若不平衡量與系統不平衡量相反,則風電企業需接受懲罰,按照日前現貨市場價格結算。若不平衡量與系統不平衡量相同,則企業免受懲罰,按平衡市場出清價格結算。

二是調峰機制。

新能源的大規模併網消納必須依靠電力系統良好的調峰能力。為促進新能源的消納,除鼓勵具有良好調峰能力的機組參與市場外,國外還建立了引導新能源主動參與調峰的市場機制,如新能源發電機組減出力獎勵、負電價交易制度等。

(1)愛爾蘭。在電力供應過剩時,如果風電機組減少系統出力,風電機組將通過電力市場獲得獎勵。風電機組獲得的減出力獎勵,能100%覆蓋該機組在電力市場的獲利。

(2)北歐電力市場。北歐電力交易中心於2009年11月30日推出負電價交易制度,即發電企業在電力過剩時繼續發電則要向電網公司付費。負電價是以價格手段實現電力供需平衡的一項重要舉措。這就意味著風力發電企業如果在電量供大於求時繼續發電,就要向電網公司繳納罰款。引入負電價政策以後,包括風力發電企業在內的所有發電商都會對市場供需及時做出反應,自主調節發電量,從而大大降低了電力調度機構的系統平衡成本。

三是調節性機組投資保障機制。

國外通過容量市場、稀缺電價機制、補貼機制等為常規機組建立合理的投資保障機制。調動各類型電源,尤其是靈活性較高的電源投資的積極性,保障電力系統長期的安全可靠運行。

(1)容量市場。為適應新能源發電佔比的不斷提高,國外通過容量市場收益彌補單獨電能市場收益對投資刺激的不足,為具有間歇特性的新能源提供充足的備用容量,如英國、美國PJM、新英格蘭ISO-NE、紐約ISO-NY和北歐四國等。

(2)稀缺電價。由於新能源的大量接入,造成批發電力市場價格降低,常規機組的收益受到影響。因此,美國ERCOT在實時市場中實行了稀缺定價機制,從而在系統備用低時對常規機組進行一定的經濟激勵。

四是跨區跨國電力交易。

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出力的隨機性和波動性決定了其必須依靠在更大範圍內的優化配置,各國也積極倡導電力的跨區跨國交易、加強骨幹電網和跨國聯網的建設。

以北歐電力市場為例,北歐四國的電源結構具有一定的互補性,使得跨國電量交易非常頻繁,丹麥、挪威和瑞典之間交易了大量的清潔能源電力。當丹麥的風電發電量超出其用電所需,多餘的電力就輸送到挪威和瑞典,以幫助這兩個國家節省用以發電的水資源。

三、國外經驗對我國新能源市場化消納的啟示

基於我國電力體制改革和電力市場建設情況,分析並借鑑國外新能源消納的實踐與經驗,啟示如下:

一是新能源帶補貼參與電力市場,是絕大多數國家的政策調整方向。

在新能源發展初期,通過固定上網電價、溢價機制、配額制等政策鼓勵新能源發展,保證新能源在電力市場中的競爭力。隨著新能源發電競爭力和發電佔比的不斷提高,政府將逐漸減低補貼。

二是新能源依靠較低的發電邊際成本可通過現貨市場中實現優先消納。

國外新能源主要通過參與現貨市場實現消納,同時,新能源的低發電邊際成本會降低現貨市場的批發電價。如由於風力發電量和太陽能發電量的大幅增加,澳大利亞2019年第四季度現貨批發電價為72澳元/MWh,同比降低19%,為2016年第四季度以來最低水平。

三是公平、合理的偏差處理原則能促進新能源的市場化消納。

由於新能源自身存在的出力不確定性,國外電力市場在處理新能源產生的偏差上與常規發電機組相比更為寬鬆,以此鼓勵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交易。

四是完善調峰、調頻及輔助服務機制是新能源發電調度的保障。

國外為保障新能源的大規模消納,一方面需通過合理的投資保障機制,調動各類型電源,尤其是靈活性較高的電源投資的積極性,保障電力系統長期的安全可靠運行;另一方面,需通過建立調峰、調頻及輔助服務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靈活性資源潛力。

五是新能源發電需在更大的區域和市場範圍內消納。

由於新能源具有隨機性、波動性和反調峰的特點,國外普遍通過在更大區域和市場範圍內進行交易,與其他類型電源相互配合,更好的發揮新能源清潔節能減排的功效。我國的資源稟賦和經濟發展現狀,也要求新能源必須通過跨省跨區實現資源的大範圍優化配置。

原標題:【國際電力市場觀察】國外新能源參與市場的機制及啟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新電改五年|機制完善是可再生能源參與市場交易的保障
    下一步需要考慮的是市場機制怎麼去設計,以支持包括新能源企業在內的電力企業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如何作為一個市場參與者去參與競爭。」蔣莉萍表示,「隨著電改的推進,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不斷擴大,可能進一步拉低火電平均上網電價,進而對平價新能源項目帶來更大的盈利壓力。」
  • 深度|重構南方區域電力中長期市場:國外理論與發展實踐綜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售電網訊:摘要:在推動我國電力中長期市場的改革進程中,國外的相關理論成果及實踐經驗具備極高的借鑑價值。為了把握構建中長期市場的客觀規律,首先對國外電力中長期市場的理論成果進行了梳理,包括電力中長期市場的概念、模式和功能。
  • 山東:有序放開集中式新能源發電機組進入電力市場交易
    2021年,全省電力市場化用戶用電規模約1900億千瓦時。積極推進地方公用燃煤熱電聯產機組進入市場、有序放開集中式新能源發電機組進入市場。2021年起,鼓勵具備條件的集中式新能源發電企業進入電力市場參與交易,籤訂市場交易合同的新能源企業在電網調峰困難時段優先消納。
  • 太陽能熱水器國際市場升溫 機會在國外
    而值得注意的是,太陽能熱利用企業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應更多關注「一帶一路」沿線等海外市場。目前包括印度、斯裡蘭卡以及非洲等發展中國家的工業熱利用競爭並不非常激烈,且當地工業發展緩慢的主要障礙就是能源問題,熱水價格也非常高,這對於太陽能熱利用企業來說都是非常大的商機。
  • 碳中和目標下燃機企業參與電力現貨市場的經營與發展之道
    隨著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的深化,目前8個試點地區均進行了以月度為周期的連續試結算,非試點地區也開始準備電力現貨市場方案設計。由於電力現貨交易機制是電力計劃調度機制的替代者,在同一交流控制區中的電源均需參與電力現貨交易,否則就會產生不平衡資金,國外經驗和8個試點地區的嘗試都已經證明這一點。那麼優缺點同樣突出的燃機如何在電力現貨市場中生存、發展,成為現階段必須要研究的問題。
  • 長虹電源:打造國際市場「新能源名片」
    四川長虹電源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虹電源公司),作為一家新能源高新技術企業,業務領域覆蓋廣泛,包括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石油化工、電力通訊、儲能市場等多個領域。在德國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契機下,長虹電源公司積極拓展德國市場,謀求發展合作,並以優異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贏得了國際客戶的信任和讚譽。
  • 我國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日趨成熟與電能量市場耦合將更緊密
    國網能源院電網發展綜合研究所研究員代賢忠分析指出,新能源大規模接入的電力系統靈活調節需求增加,加之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快速增長導致負荷峰谷差進一步加大,增加了電力系統對輔助服務的需求,亟需通過市場手段經濟高效配置電力輔助服務資源,調動火電機組與深度調峰或啟停調峰。
  • ...聚焦電力輔助服務和容量市場」——綠色和平、中華環保聯合會...
    然而,我國長期形成以省為實體的財稅管理體制和電力平衡機制,需要以省內市場起步,各省之間逐步融合形成全國電力市場,同時大部分省市場缺少對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容量等不同市場形態的統籌規劃,不利於未來市場有序發展和逐步融合。未來需要對這些問題做出相應調整,同時實現電力市場和碳市場二者的協同發展。
  • 從「南方多省缺電」話我國電力市場改革
    近期我國「南方多省限電」事件,不僅反映出我國存在局部地區電力供需不均衡問題,也突顯了我國電力市場深化改革的迫切性。我國電力資源與負荷中心分布不平衡;在「碳中和」目標下,新能源發電比例將不斷提高,對電力跨區域調配能力、電力系統靈活性和穩定性等方面都提出更高要求。
  • 百萬樁「入網」 電動汽車聚合體參與電力市場
    「2030年前達到碳排放的拐點,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全世界在「變綠」的問題上態度出奇的一致,這也意味著全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會迎來新一輪的增長。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要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以融合創新為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 尚緯股份:積極參與城市安全 發力核電電纜市場
    作為一家智能電網和新能源電力製造商,尚緯股份近年來在高質量轉型方面明顯提速。證券時報記者從公司方面獲悉,公司已經積極參與城市應急安全,在核電電纜市場方面的發力也將提速。發力核電市場目前尚緯股份主要產品涵蓋核電站用電纜、中壓交聯電纜、高壓電力電纜、太陽能光伏發電用電纜、軌道交通用電纜、礦用電纜、船用電纜、風力發電用電纜、軍工航天航空用電纜、海上石油平臺用電纜等,並被廣泛應用於核電、國網電力、光電、軌道交通、風電、化工、石油石化、軍工、航天航空等諸多領域。
  • 電力中長期市場下不同偏差電量處理機制比較
    文獻[8]提出一種促進新能源消納的交易電量偏差結算補償機制,採用統一電價對偏差電量進行結算,從而實現基數電量公平分配及交易電費月清月結。文獻[9]採用發電權交易模式,緩解自備電廠與新能源企業間的電量矛盾,使雙方在現有市場機制下達到利益平衡。文獻[10]建議完善省間發電權交易機制,通過價格機制引導新能源與其他電源的發電行為,平衡各方利益。
  • 第八屆中國國際儲能大會閉幕 業界:儲能市場的爆發點已經點燃
    儲能領先企業不斷湧現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表示,在國內市場方面,儲能在西北的新能源併網與多能互補市場、華北電力輔助服務市場、京津冀、長三角等儲能市場正迎來全面發展的機遇。鍛鍊出了以北控清潔能源、科陸、比亞迪、CATL、力神、南都電源、億緯鋰能、猛獅新能源、智光儲能等一批為代表的儲能領先企業。
  • 新能源領域將出現重大突破 人類未來能源有了終極解決方案
    風光儲是技術進步,也是新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儘管電網企業不應強制要求新能源企業配儲能,但有理由對新能源併網質量提出要求,關鍵是要建立和完善市場機制,在僅僅依靠減少棄風、棄光電量收益難以支撐行業發展、簡單捆綁新能源並不能真正體現儲能價值的背景下,創新建立商業化模式、堅定不移走市場化的路子更是不二之選。
  • 山東簡化新能源發電企業參與電力市場準入...
    12月2日,國家能源局山東能源監督辦發布了《關於簡化新能源發電企業參與山東電力市場準入流程的通知》。通知要求,簡化新能源發電企業入市流程。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於印發〈電力中長期交易基本規則〉的通知》(發改能源規〔2020〕889號),凡依法取得發電項目核准或者備案文件,依法取得電力業務許可證(發電類)的新能源發電企業,具有法人資格、財務獨立核算、信用良好、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經濟實體,或內部核算的市場主體經法人單位授權,均可直接在山東電力交易平臺註冊成為合格市場主體參與交易。
  • 中國新能源行業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新能源行業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給客戶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具有借鑑意義的發展建議,使其能以更強的能力去參與市場競爭。2、新能源產業逐步向優勢區域集聚      3、新能源應用狀況分析  第四節 我國新能源市場價格走勢分析    一、新能源市場定價機制組成    二、2019-2020年新能源產品價格走勢分析    三、2020-2026年新能源產品價格走勢預測分析第五章 中國新能源行業併網難題分析  第一節
  • 《甘肅省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運營暫行規則》(2020年修訂版)
    其中第五十四條修改為:河北南網市場費用分攤按照新能源企業「多消納多分攤」、火電廠(企業)「少調峰多分攤」的原則,新能源企業與發電負荷率高...詳情如下: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有關發電企業:根據我省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實施方案和交易規則有關規定,為更好統籌火電調峰補償和新能源分攤,經各方協調研究,9月份結算調節係數K值採取分檔...
  • 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市場分析市場滲透率逐年上升
    原標題: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市場分析:市場滲透率逐年上升 1、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高速發展市場滲透率逐年走高 四大亟待解決的潛在發展風險得益於優惠政策,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自2014年以來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產銷大幅上升;隨後,在2016年和2017年,由於欺詐和補貼倒退
  • 可再生能源參與市場化交易之路有多遠
    核心閱讀   一方面,涉及可再生能源消納和參與市場的政策種類較多,包括可再生能源補貼機制、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權重機制等,政策之間的協調有待進一步加強。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波動性大、預測精度相對較低,參與市場交易存在一定風險,需要在市場規則設計中予以考慮,兼顧經濟性和系統安全。
  • 深度文章|電力市場環境下抽水蓄能參與電能量市場的優化運行策略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售電網訊:摘 要:隨著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抽水蓄能在電力系統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研究抽水蓄能參與市場的優化運行策略,對於提高抽水蓄能運營商和全社會的經濟效益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