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延興的烙畫「士氣」之美的詮釋

2021-01-13 莫蠡隨筆

有讀者問我,美是什麼?這個問題好像很簡單,也好像很好回答,但凡能給觀者帶來賞心悅目而充滿愉悅之感的大抵就是美。美有了定義,美跟藝術創作等同嗎?這我就困惑了,美究竟是指什麼?藝術究竟怎樣才是藝術?或許並沒有那麼複雜,美是一種單純的存在與感受,藝術是個體生命審美體驗的詮釋。讀師延興的烙畫作品是一次美的尋找,藝術認識的又一次縱深思考。

張海迪到訪師延興工

師延興的網名叫做樂天派,大抵可以這樣理解「樂安天命,自強不息。」師延興的故事很悲情也很勵志。在最美好的少年花季,不幸不期而遇,課外活動時被折斷的羽毛球拍杆扎傷,戳到右眼神經三角區,從此倒在了病床上,一個朝氣蓬勃對未來充滿憧憬的懵懂少年一下子墜入了身心痛苦的萬丈深淵。病痛不堪忍受的折磨和極度想康復的欲望支撐他死心不息多方求醫,但都以失望告終。師延興不得不接受一個殘忍的事實,從此成為一位高位截癱的殘疾人。人生的喜怒哀樂,喜和樂似乎就這樣殘忍把他拋棄了,沮喪和絕望主導著他的情緒,一度動過輕生的念頭,在生與死之間徘徘徊徊,他最終選擇了堅強活下去。大抵絕望到了谷底就會反彈,這個不幸的少年心智一下子成熟了起來,意識到身體殘疾但不能讓自己的人生殘廢了,站不起來也要自己爬起來。他要學識充實自己、強大自己。學校是回不去了,他只能自學,他先自學文化課程,同時他開始學藝,他急迫的想找到精神上的信仰和心靈的皈依,唯這樣他才找到活下去的理由和動力。他練書法,學木雕,玉雕,麥稈畫,蛋雕,繪畫,要不趴在床上要不就是坐在輪椅上自學,沒有老師教授和指導,全憑自己苦練,揣摩,領悟,艱辛可想而知。在他所嘗試學過的數種工藝中似乎都沒法很鍾情於哪項,後來從他父親口中知道還有一門藝術叫烙畫,他急不可待讓父親為他準備烙畫的質材和工具,這一試奠定了他堅決了在烙畫藝術路上攀爬。

二十個冬寒夏署,師延興正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經過這漫長的堅韌「求索」師延興的烙畫藝術在烙畫界不容小覷。並慢慢形成了他個人的風格,他的烙畫作品喜用高溫,高溫致產生焦糊,這既突破了傳統烙畫無水可潤的不足,使烙畫也能像國畫、油畫,有乾濕濃淡之分。也許是經歷了人生的大悲,生命的色彩也濃烈了幾分,他的作品用色很重,濃彩中呈現著一種厚重。面對他的烙畫作品我一度審美失卻,我原有審美標準與審美情趣偏重於「書卷氣」,著重於思想深刻,氣度高雅,作品氣韻或沉鬱,或清逸,或磅礴,始終只繞著一個「雅」字。總認為書畫是君子之藝,是文人士大夫的雅事,頗有文人士大夫自高,標榜的意味。師延興的烙畫作品打破了我對美的狹隘認識,對藝術的片面理解。

歷經二十年的潛心研究師延興的烙畫作品技藝嫻熟,作品呈現著一種熱烈和張力。這也許來自於畫者生命經歷了大悲後對生命有著別樣的認識,他把藝術作為信仰,生命虔誠皈依藝術,漫長歲月枚枚不倦的追求和執著默默轉化為畫者的藝術意志,進而創造出美的形式。他不為誰創造,他只為自己的生命創作,故他遵從自己內心的自由發揮,同時他不受戒於理論的條條框框,不受文人士大夫的理智壓抑天性和情感。直述個體生命審美體驗,詮釋純屬個體的美學認知。他的烙畫作品的美沒有譜系,僅僅來自一個體生命對美的領悟。作品呈現給我的直覺,就一個字,美,美得純粹,美得華麗,美得張揚。我徒然感覺「士氣」洋溢,這個「士氣」非文人士大夫那種士氣,而是生命勇士的士氣,沒有一點矯情的纏綿悱惻,歡快明亮,賞心悅目,潛意識和顯意識都詮釋著畫者內心的強大和張揚著蓬勃的生命力。

相關焦點

  • 第三屆「小香山杯」中國當代烙畫·葫蘆藝術精品展——高勁松
    而烙畫作品的典雅古樸,滄桑靜穆之氣,仿佛從久遠的歷史深處走來。為了能掌握烙畫技藝的神髓,他拜訪了全國的烙畫名家,賀吉發、郝友友、田玉田等大師,向他們虛心求教。高勁松還特別把四川的賀吉發老師邀請到家中,同吃同住半年多,讓他手把手地教自己。通過指、腕、臂合理用力,及時調節烙筆溫度、運筆速度的快慢、用力的大小來表現色彩的深淺、熟練掌握各種實用技法,精準塑形。
  • 鐵筆丹青,火針刺繡——藝術家滕鳯鳴烙畫作品欣賞
    近些年來,喜歡上了藝術奇葩一一烙畫,先是木板烙畫,現主要做紙烙畫,作品頗多。  現為中國烙畫藝術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北京市手工藝協會會員,青島市工藝美術協會會員,青島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青島市手工藝協會會員。2016年紙烙畫作品《江山如此多嬌》,《鯤鵬展翅衝九霄烙筆丹青灑人間》,《馬到成功》三幅紙烙畫作品,先後被中國烙畫藝術研究中心藝術館收藏。
  • 這種小小的木板烙畫,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今天去探店,本來是打算看看手帳封皮的製作過程,卻被這個小小的木板烙畫圈了粉。工作人員說,這裡的所有烙畫全部出自一個普通的90後女孩之手。她是一位聾啞人,雖然語言不通,但她仍然願意親手做一幅烙畫,讓我開開眼界。
  • 吃遊玩住 樂在葫蘆島:賞葫蘆烙畫 盼「福祿」相伴
    如果您來葫蘆島遊玩,一定會給家人朋友帶一些葫蘆島特色的文化禮品,那麼葫蘆烙畫在這裡,有一個與葫蘆島這座城市名稱相關聯的傳統美術項目,叫葫蘆烙畫工匠們以天然葫蘆為載體,繼承並發揚傳統的烙畫技藝,採用國畫技法、素描技法和民間烙畫技法三者合一進行創作。其作品線條明細,筆畫細膩、層次分明肌理豐富。在烙畫傳承人的代代努力下,如今的葫蘆烙畫已成為葫蘆島這座城市的的文化符號。
  • 葫蘆島第三實驗小學葫蘆烙畫活動碩果纍纍
    在葫蘆島,有一個與城市名稱相關聯的傳統美術項目叫做葫蘆烙畫。在三小校園,有這樣一個興趣小組,叫做葫蘆烙畫小組。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藝術項目,讓孩子們從小對傳統民族藝術有一個了解認識,並能夠親手嘗試操作,不僅在民族文化傳承方面具有著深遠的意義,更極大地豐富了同學們的課餘生活。小組同學剛開始烙畫的時候,經常把畫烙壞,把手烙得起泡,焦一塊兒糊一塊兒。
  • 美的集團美的設計 詮釋中國製造之美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美的最新資訊 > 正文 美的集團美的設計 詮釋中國製造之美
  • 菏澤的河湖之美,詮釋生命之澤
    菏澤歷史悠久,享有「天下之中」之譽,原系天然古澤,濟水所匯,菏水所出,連通古濟水、泗水兩大水系,唐更名龍池,清稱夏月湖。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曹州為府,附郭設縣,因南有「菏山」,北有「雷澤」,賜名菏澤。菏澤市河流總流域面積13000平方千米,除黃河灘地及東平湖老湖區共632平方千米外,其餘坡水全由南四湖承洩後轉注淮河。
  • 深圳文博會參展側記:燕趙文華之美傾情綻放鵬城
    5月11日,被譽為「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的深圳文博會再度如期而至,河北代表團集中展示了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體制改革的輝煌成就,燕趙文華之美,華麗綻放鵬城,迷醉南海之濱。曲陽定瓷、蔚縣剪紙、易水硯、河北梆子戲服臉譜……這些獨具特色、創意十足、彰顯燕趙氣韻的文化產品成為本屆文博會上一道靚麗的風景。河北展區人氣十足,參觀者絡繹不絕。
  • 激勵銷售人員士氣的正能量句子大全 提升員工士氣打雞血語錄
    最近假期是非常多啊,員工懈怠了怎麼辦,尤其是做銷售的,激情是不能缺少的,那麼,銷售類激勵員工士氣的句子有哪些?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激勵銷售人員士氣的正能量句子大全,提升員工士氣打雞血語錄,跟我一起看看吧!
  • 匠心詮釋勞動之美——記全國勞動模範胡建誠
    胡建誠是紅板(江西)有限公司機修部電鍍組的總管,從一名普通機修工到電鍍區域維修工程師,再到獨立處理技術難題和培訓技術的攻關技術總管,胡建誠一步一個腳印,匠心詮釋勞動之美。受家庭影響,胡建誠從小就對電路維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92年7月,他順利考入新餘市電子技術學校,主攻電子維修專業。
  • 美的詮釋——呼倫貝爾大草原
    啊,呼倫貝爾草原,美的詮釋!美得純淨,美得質樸,美得令人心醉......這是獨一無二的美!
  • 美的生活電器新品發布,完美詮釋「真科技,敢不同」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美的最新資訊 > 正文 美的生活電器新品發布,完美詮釋「真科技,敢不同」
  • 詮釋簡約之美 品鑑美度指揮官系列矽遊絲天文臺認證長動能腕錶
    [腕錶之家 腕錶品鑑]1959年,瑞士美度表推出了指揮官系列腕錶。對於品牌而言,傳世歷史建築的卓越風格就如品牌「靈感源於建築」的制表理念一樣意義非凡。第一款指揮官系列腕錶的創作的靈感便是源自於被稱為「時空坐標」的艾菲爾鐵塔,汲取其永恆流傳的經典設計,續寫時計設計的傳奇。
  • 海拔5800米氣溫-57℃士氣100℃
    萬裡邊關,雪海茫茫 在冬天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 他們在海拔5800米氣溫-57℃的地方 戰風雪鬥嚴寒 士氣 這是一片極寒之地 屹立於祖國版圖的「雄雞之冠」 它有一個詩意的名字叫「伊木河」
  • 貼地飛行,EMPOW55詮釋速度與美的答案
    為此,GAC 年輕設計團隊以戰機之名,為他們打造了這款全新作品—— EMPOW55。 戰機是速度與態度最硬核的體現,是詮釋自由的極佳載體。
  • 杜鵑外形文藝氣質清冷,高級臉展現別樣魅力,詮釋東方之美
    說起杜鵑的高級臉,她的臉型有稜角,五官立體,輪廓感強,下頜線線條流暢明顯,這樣的臉型十分耐看,再加上她身上一種清冷的氣質,不知不覺中就吸引人們的目光,曾有人說:杜鵑美麗的很奇特,具有東西方都公認的美。這幾乎概括了杜鵑的高級美,美的禁慾,美得高貴冷豔。
  • 用油彩、汽水罐、木材來詮釋VESPA之美
    近日在義大利都靈一場名為La Vespa nella storia e nell'arte的VESPA藝術展覽隆重舉行這次展覽的作品是由37位藝術家用不同技巧、材料、創意與思想來詮釋心中不一樣的VESPA現場VESPA的形式多種多樣其中不乏驚豔之作除了以上這些創意性VESPA作品以外展會現場還展出了
  • 聯合國:中國減排目標「鼓舞士氣」
    聯合國氣候變化問題秘書處發言人對此評價說,中國的減排目標對全球的減排士氣是一個「巨大的鼓舞」。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5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英國路透社26日報導評論說,來自中國的這一「堅定」承諾將有助於12月召開的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達成協議。
  • 黃大軍||虛構的權威與詮釋的遊戲
    ——安貝託·艾柯「過度詮釋」理論探析在西方當代詮釋學領域,安貝託·艾柯(Umberto Eco)影響巨大,其著作《讀者的作用》、《開放的作品》、《詮釋的界限》、《詮釋與過度詮釋》等堪稱詮釋學史上寶貴的思想遺產。在這一思想之鏈上,《詮釋與過度詮釋》最為矚目。
  • 距離,產生的不是美,而是詮釋了不堪一擊的愛情
    距離,產生的不是美,而是詮釋了不堪一擊的愛情1:有些事註定成為故事,有些人註定成為故人,不必掛念,不必留戀,偶爾記起2:努力一點,是為了讓自己多點籌碼,不去做不喜歡的事。4: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爭取必然,順其自然;我不需要山盟海誓,只需要你陪我走過每個春夏秋冬。5:從前你是我心上的一束光,傾世溫暖;現在你是我心裡的一根刺,刻骨銘心;以後你是我心底的一粒塵,無關痛癢;你欺騙我,我可以放你一馬。你傷我心,我可以放你一馬,但你要記住:我有脾氣的,不是放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