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誠是紅板(江西)有限公司機修部電鍍組的總管,從一名普通機修工到電鍍區域維修工程師,再到獨立處理技術難題和培訓技術的攻關技術總管,胡建誠一步一個腳印,匠心詮釋勞動之美。
受家庭影響,胡建誠從小就對電路維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92年7月,他順利考入新餘市電子技術學校,主攻電子維修專業。1993年6月畢業後,胡建誠成為泰和縣紡織廠的一名機器維修技術員。躊躇滿志的他上崗時卻傻眼了,自己理論知識是很過硬,但是實踐經驗明顯不足,看著同事們在忙碌而自己只能做些簡單安裝的工作時,胡建誠下定決心要認真學好技術。
從此,胡建誠上班的時候跟著師傅認真學習機器維修,下班後自己買來電子機器維修的書籍自學,逐步掌握了機器維修的基本思路。入職半年後,他已經可以獨立維修機器了。
2003年,胡建誠南下到珠海求職,在當地一電路板廠成為了一名機修師傅。2008年,胡建誠放棄珠海的高薪工作回到吉安,成為紅板(江西)有限公司線路板維修工程師。進入公司後,胡建誠主要負責電鍍區域的維修工作,每天他都和同事們一起巡查設備線路,減少機器的故障發生率。在日常的設備維護工作中,他在技能操作上下功夫,成功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
生產車間的設備需要根據生產實際進行微調,正常電鍍圖電線的溫度一般是在正負5度左右,但有一批生產設備的溫度一直偏離正常範圍,嚴重影響了產品的生產質量。為了解決這一技術難題,胡建誠帶著同事們加班加點仔細巡查,查找問題根源,終於發現因為循環泵缸內的循環量不夠,加熱筆離水面過高導致的,胡建誠通過提高循環缸內的循環量,調整加熱筆與水面的距離,最終將溫度調整到正常範圍內,確保生產的正常進行。
在工作之餘,胡建誠經常琢磨怎麼能更好地通過機器提高工作效率。經過反覆研究和實踐,他提出對VCP升降系統進行改進。VCP垂直連續電鍍線主要是負責機器的升降,以往機器總是因為傳動軸彎曲經常性出現升降系統崩潰,導致停機4小時進行維修,不僅耽誤了生產也因為不斷維修增加了工作量。
胡建誠組織部門同事共同商討研究,最終制定了修改方案,將8毫米的傳動軸更換成12毫米,利用12毫米的轉動牽力進行升降操作。設備均衡穩定,再未出現因為傳動軸彎曲導致的升降系統崩潰問題,為公司的連續生產提供了保障,降低了維修成本。
胡建誠不僅對工作認真負責、兢兢業業,還樂於助人,其他部門只要有困難,招呼一聲,不管自己多忙、時間多晚,胡建誠都會第一時間前往幫忙。年初時,壓板組的人員緊缺,有一日夜班時,生產線上A3B回流線底座無法自動進入無塵室,夜班工作人員一直找不到原因。當日晚上7點多,已經下班的胡建誠接到支援壓板組任務的電話後,立刻趕到公司與夜班工作人員一起仔細查找問題。因生產線不能停,只好一邊生產一邊維修,安排一名工作人員將A3B回流線底座手動推入無塵室。胡建誠一直忙碌到第二天凌晨6點才找到問題,並及時維修好。
作為一名在一線工作多年的工程技術人員,胡建誠除了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還十分重視人才的培養。他將自己在一線摸索出的維修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的技術人員,穩定了公司的維修隊伍,為企業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胡建誠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和敬業精神令人敬佩,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成績,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詮釋著新時代的勞模精神。
井岡山報全媒體記者 羅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