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榮地產負債1262億銷售增速降至0.8% 歐宗榮頻頻發債經營現金流4...

2021-01-13 新浪財經

來源: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正榮地產負債1262億銷售增速降至0.8% 歐宗榮頻頻發債經營現金流4年淨流出163億

當前,閩系房企正榮地產(06158.HK)的高層震蕩和現金流承壓,讓實控人歐宗榮感到焦頭爛額。

近日,正榮地產對外公告行政總裁王本龍辭任,再次將高層人事震蕩的內憂推至聚光燈前。據長江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正榮集團已有包括正榮資本總經理江晨、正榮地產副總裁劉翔、正榮產業發展集團財務總監鄭琳琳、正榮產業發展集團副總裁肖春和等在內的近10位高管相繼提交辭呈。

11月14日,正榮地產品牌部相關負責人回復長江商報記者稱:「人事流動是公司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正榮地產離職率相對行業平均水平並不高。」

而高管大換血背後,是公司業績增幅放緩以及現金流承壓。半年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正榮地產實現銷售金額586億元,同比僅增長0.82%,而去年同期,其銷售金額同比增長逾170%。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正榮地產多次發債融資,年利率最高10.5%,最低為7.16%。上半年,其平均融資成本為7.60%,高於去年同期的4.8%,同時高於主流上市房企平均融資成本均值6.44%。頻繁融資的情況下,正榮地產的現金流依然為負,2019年上半年,正榮地產經營性現金流淨額為-77.23億元。

「業績增速放緩,既有行業周期原因,也有去年同期高基數原因,也有公司出於發展質量考慮控速的原因。」正榮地產方面解釋稱,融資收緊與融資集中度提升是今年行業表現出來的兩大趨勢。公司融資渠道通暢,融資成本可控並呈下降趨勢,不存在高息融資的說法。

業績增速放緩年內近10高管辭任

正榮地產的人事地震仍在持續。

近日,正榮地產正式公告,王本龍因其他工作事務已辭任公司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11月20日起生效,同時,將自辭任生效後不再擔任公司的授權代表。過渡期間,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黃仙枝獲委任為行政總裁,以臨時接任王本龍的職責。

事實上,王本龍的去職只是正榮地產上市以來人事震蕩的一個縮影。隨著近日王本龍辭任,以及前任林朝陽於去年離開地產總部經營團隊,外界有聲音提出,正榮地產的職業經理人「三人天團」僅剩黃仙枝。

此外,今年以來,正榮集團已有包括正榮資本總經理江晨、正榮地產人力行政總監袁變革、正榮地產副總裁劉翔、正榮產業發展集團財務總監鄭琳琳、正榮法務審計負責人楊震麟、正榮設計管理中心總經理陳偉以及產業發展集團副總裁肖春和等近10位高管提出離職。

對於高層頻繁更換對公司的日常經營和戰略發展是否會帶來影響,正榮地產相關負責人回復長江商報記者表示:「人事流動是公司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正榮地產離職率相對行業平均水平並不高。作為上市公司,正榮一直致力於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培養人才梯隊,搭建好平臺,與員工相互成就,公司經營目前一切正常。」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今年以來,其業績增速明顯放緩。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正榮地產的銷售金額分別為393億元、702億元、1080億元,銷售金額複合增長率達到67.3%,並在2018年突破千億大關。

而2019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正榮地產實現銷售金額586億元,同比僅增長0.82%。而去年同期,正榮地產銷售金額為581億元,較2017年同期增長170%以上。

同時根據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36.48億元,同比增長10.83%;歸母淨利潤9.33億元,同比增長11.07%;而2018年同期,正榮地產的營收增長率和歸母淨利潤增長率分別為52.31%和171.86%,目前來看,其增幅均明顯滑落。

事實上,公司經營發展的減速,從土地儲備方面也可窺得一二。今年上半年,正榮地產新增土地22幅,預計建築面積約2.9百萬平方米;而去年同期,正榮地產新增土地33幅,總估計建築面積約為5.9百萬平方米。

另根據正榮地產公告披露,今年前10個月,公司連同合營公司以及聯營公司的累計合約銷售金額約為1030億元,而2019年其銷售目標為1300億元。「公司有信心完成全年銷售目標。增速放緩,既有行業周期原因,也有去年同期高基數原因,也有公司出於發展質量考慮控速的原因。」正榮地產方面回函表示。

經營現金流近4年淨流出163億

正榮地產發軔於江西,創始人為福建莆田商人歐宗榮,公司2018年1月登陸港交所,目前總部已遷入上海。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正榮地產業績增速放緩後,其盈利能力也面臨考驗。

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分別為23.43%、21.70%、21.09%、22.76%和20.32%,總體呈下滑趨勢。同期,其淨利率分別為9.72%、8.51%、7.61%、8.44%和8.64%,去年以來雖有所爬升,但仍未超過2015年的高點。

同時,今年以來,正榮地產密集融資補血。10月14日,正榮地產公告稱,完成贖回2億美元2020年到期的年息8.6%的優先票據。而前不久,正榮地產剛對外宣布,發行的3億美元2023年到期年息9.15%的優先票據於11月7日在聯交所上市。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上半年,正榮地產多次發債融資,年利率最高10.5%,最低也達到7.16%。其中,1月份公告擬額外發行1.5億美元2020年到期的優先票據;2月份發行2.3億美元優先票據;3月份與渣打銀行等就發行2億美元2022年到期年息9.15%的優先票據訂立購買協議;3月份同時公告擬發行4.2億美元2023年到期年息8.65%的優先票據;6月份發行2億美元的優先永續債。

由此可見,美元債已成為正榮地產最為主要的融資渠道之一。而隨著公司密集發展融資,正榮地產的融資成本也呈現走高態勢。半年報披露,報告期內公司平均融資成本為7.60%,高於去年同期的4.8%,同時高於主流上市房企平均融資成本均值6.44%。

值得一提的是,頻繁融資緩解資金壓力的情況下,正榮地產的現金流依然緊繃。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正榮地產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6.6億元、-42.39億元、-26.64億元、-77.23億元。近4年經營性現金流合計淨流出163億元。

同時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30日,正榮地產公司總負債為1262.17億元,資產負債率為81.29%,淨負債率為70.8%。報告期,公司一年內到期借款249.03億元,應付帳款95.64億元,應交稅費25.69億元,而其可動用的現金僅250.72億元。

即便如此,下半年以來,正榮地產融資動作也未見鬆懈。其於8月份額外發行1.1億美元的優先票據;9月份發行3億美元2022年到期的優先票據;10月份再發行3億美元2023年到期年息9.15%的優先票據。

當前,房地產行業普遍面臨著債務壓力和融資難題,正榮地產是否存在相關壓力?連續高息發債主要是處於哪些方面的考量?

對此,正榮地長相關負責人回復長江商報記者表示:「融資收緊與融資集中度提升是今年行業表現出來的兩大趨勢。公司目前依託境內外融資平臺,融資渠道通暢,融資成本可控並呈下降趨勢,不存在高息融資的說法。」

(文章來源:長江商報)

(責任編輯:DF064)

相關焦點

  • 富力地產走不出至暗時刻?銷售疲軟債務高企 內部75折售房
    1月4日晚間,公司披露其全年權益銷售金額約1387.9億元,同比增長0.43%。從行業排名來看,富力地產全口徑銷售額排名第24位、權益銷售金額排名第18位。2019年,前述排名分別為第21位、第15位。斑馬消費發現,最近兩年來,公司不僅行業排名連續下降,一直以來的高槓桿政策早已讓公司苦不堪言。
  • 新規下,樓市「現金流」扛不住了?專家測算:8萬家地產商將消失
    根據中國房地產報的報導,分檔設定為有息負債規模增速閾值,每降低一檔,上限增加5%。如果三道紅線全部命中,開發商的有息負債就不能再增加,說白了,就是不能再發債借錢了,這對依賴現金流周轉的高負債房企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踩中兩條,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 5%;踩中一條,增速不得超過 10%;一條未中,不得超過 15%。
  • 華夏幸福債券大跌、榮盛發展裁員降薪、 海通期貨等因結構化發債被...
    境內多隻人民幣債券價格也走低,其中「18華夏03」1月5日大跌3元後,7日、8日繼續走弱,8日收盤至85.5元,為有交易數據以來最低價。華夏幸福回應市場兌付風險傳言:沒看見結構風險,具體以公告為準。   【點評】華夏幸福的業務模式為「園區+地產」,項目源主要布局環北京區域,近幾年加大了多非京區域的業務布局。
  • 越秀地產:穩健成長背後的「123經營邏輯」
    2020年上半年成績單:穩健高質量增長一銷售業績穩步增長2020年上半年,越秀地產累計合同銷售額375.6億元,同比上升1.8%,業績增速高於TOP50房企的-3%增長率。二企業經營提質增效2020年上半年,越秀地產累計營業收入237.1億元,同比增長8.8%。2020年上半年,越秀地產核心淨利潤為19.9億元,同比增長8.5%,核心淨利率為8.4%。同時,越秀地產三項費用率持續下降,對比2019年底,下降2.4個百分點,表明企業整體經營提質增效。
  • 樂普醫療一季度淨利預計最高降43%,定增31.8億欲緩解高負債壓力
    受疫情影響,企業期內盈利存在下滑,預計達到3.3億元至4.2億元,而去年同期為5.8億元,降幅最高可能達四成。受此消息影響,樂普醫療今日開盤即跌,截至3月31日收盤,企業報收36.22元/股,跌幅8.23%。
  • 地產方法論|宏觀和企業行為視角下的地產新舊周期之變
    在新周期裡,房企提升淨資產收益率的關鍵在於提升資產負債率和經營現金流的管理。隨著房地產與金融周期脫鉤,貨幣對地產的驅動力將減弱。在新周期裡,銷售端的供需關係將有所扭轉,地方政策調控和企業推盤節奏將成為房地產新庫存周期下的兩個主要驅動要素,我們基於這兩個驅動要素進行了行業基本面推演及地產周期預判方法論的迭代。
  • 李永前「大躍進」:誰蠶食了中交地產的利潤?
    2019年,中交地產只完成不到300億,權益銷售額僅有192.26億,權益銷售回款也減少到了145億。4月6日,中交披露的2019年報顯示,過去一年,其營收實現140.63億元,同比增長57.17%,但同時成本大增,存貨減值計提高達4.21億,少數股東損益佔比過大,歸屬公司股東淨利潤呈反比大降了33.01%。同時因為頻繁融資,中交地產總借款也快速增加至214億。
  • 中國建築的經營現金流分析:好的很還是糟的很
    到了2018年,一季度經營現金流流出達到創紀錄的893億,但之後幾個季度迅速回流,情況逐步好轉,全年實現了淨流入103億。分業務板塊的經營現金流我們來具體看一下各業務板塊的經營現金流情況。先看建築業:2017年建築主業經營現金流入229億,BT及融投資流出97億,城市綜合開發業務淨流出73億。建築業共計流入59億元。
  • 關鍵盈利指標雙雙走低 北京首開股份交銷售「成績單」
    值得留意的是,在代表房企盈利能力的銷售利潤率、淨資產收益率指標表現上,首開股份同比亦出現下滑。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2019年上述兩項指標分別為11.83%、1.24%,而截至今年9月,兩指標下滑至9%、0.23%,這顯示公司的盈利能力正在逐漸走弱。「盈利能力一旦下降,其資金回籠能力就較弱。」
  • 福建莆田新誕生4位億萬富翁,坐擁786億?歐氏兩兄弟身價達465億
    截至2020年4月,莆田市轄仙遊縣、荔城區、城廂區、涵江區、秀嶼區等一縣四區,此外還轄有湄洲島管委會、湄洲灣北岸管委會兩個管委會。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日發布的《2020胡潤百富榜》中,小編按照搜索地區輸入「莆田」,發現在 2398 位財富超過 20 億的企業家中,如果以常住地、出生地或籍貫查找,發現有歐宗榮(正榮集團董事局主席)、洪傑(三棵樹塗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歐宗洪(融信集團董事局主席)、吳明武(山鷹國際控股股份公司董事長)等為代表的四位億萬富豪浮出水面。大家更看好誰的未來發展?
  • 雅居樂收盤日報:1月8日收盤漲1.62% 成交4.65萬手
    風財訊消息 北京時間2021年1月8日,雅居樂(03383)開盤報價8.35元(人民幣,下同),收盤於8.36元,相比上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8.23元,上漲1.62%。    機構評級方面,9家券商給予買入建議,6家券商給予持有建議,1家券商給予賣出建議。    雅居樂相關資訊:    雅居樂去年銷售額1381億元,年內向平安出售項目降負債    1月4日晚間,雅居樂集團(03383.HK)披露2020年12月和全年銷售業績。
  • 為什麼說房地產降槓桿勢在必行?房企接下來有什麼動作?
    這個過程中萬達甩賣資產,復星、泛海、海航等投資巨鱷紛紛被點名,之後開始收縮和出售海外資產降負債。 4、2019年除了清理地方債,隱性債務(主要是地方融資平臺城投等的融資),一方面今年以來有部分寬鬆信貸給債務壓力進行緩解避免大規模違約;另一方面,地方企業包括國企的債務,在今年提到「欠錢要還,做壞事要付出代價」,國企融資也未必有政府託底;上半年有天津城投的負債警報,下半年原本評級很高的國企如永煤爆出債務違約,華晨汽車破產重整,宇宙第一大行工行代理的華鵬基金旗下25
  • 地產行業展望:恆碧萬融的鑽石時代
    另外一方面,考慮到我國房屋年限50~70年,未來15年城鎮舊房拆遷的更新需求更新率為1.5%,此因素下的住宅更新總需求面積為73億平米。因此,可估算得出未來15年包括淨新增和舊房拆遷更新的住房增量總需求為201億平米,對應未來15年年均住房需求面積為13.4億平米,略低於歷史第二高的2016年全國商品房住宅銷售面積13.8億平米。
  • 如果地產行業發生系統性風險,萬科會是最後一個倒下的公司
    其中,集團營業收入中,來自房地產及相關業務的營業收入為3526.5億元,佔比95.9%;來自物業服務的營業收入為127.0億元,佔比3.5%。公告稱,2019年集團實現銷售面積4112.2萬平方米,銷售金額6308.4億元,分別增長1.8%和3.9%。以今天收盤價計算,總市值為2851億,當前市盈率為7.34倍。萬科淨利潤同比增長15.1%,符合你的預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