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公布了第一批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學校名單,全國共100所學校上榜,浙江省共3所學校入圍,其中,象山縣牆頭鎮牆頭學校作為寧波市唯一入圍學校光榮上榜。
記者曾經探訪過這所坐落於象山縣牆頭鎮的百年老校,當時第一印象是「這個鄉村學校太美了」。進一步了解,才發現它不僅外在美,而且內涵豐厚。
這是一所怎樣的學校?一起來看看。
百年牆校視頻(學校提供)。
校園如幽雅園林
牆頭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前身創辦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這裡有古今交融的建築群。學校不僅有教學樓、體育館、實驗樓等現代建築,難能可貴的是,學校還有歷史饋贈的四大古建築。
歐家祠堂(老校舍)
歐式義塾校門(老校門)
立三中學舊址(行政樓)
觀海樓(藏書樓)
牆頭學校四大古建築。
這些古建築歷經百年風雲,依然保存完好,被列為象山縣文物保護單位(點)。
歷史不僅留給學校這些珍貴的古建築,還留下了承古萌新的校園景觀。巧奪天工的古戲臺、紅藕香殘的荷花池、茂密蒼翠的竹林,還有古樹、古井、古橋與假山、景觀石、廣場花壇等山水相依。
學生在校園裡的竹洲島上,觀察竹筍。
校園文化讓校史變「活」了
如今,學校將「立德、立行、立言」為內涵的立三精神作為校訓,將之對應為「學會做人、學會做事、會學習」三大核心素養,還不斷賦予其新意,提出了「塑強健身心、養良好習慣、創優良學業、習生活之能」的學生發展目標、「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發展目標。
學校開展了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各類課程。
為了讓靜態的校史文化「動」起來、「活」起來,學校開出了古琴、琵琶、書法、吟誦等16門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拓展性課程。與讀書節、藝術節等相融合,開展「活校史」系列實踐活動,通過「文化尋根——文化傳承——文化發展」的路徑,讓學生在「尋校史、說校史、畫校史、攝校史、寫校史、演校史」等過程中,感悟立三文化蘊涵的做人道理,使之外化於行,內化於心。
牆頭學校學生正在「演校史」。
打造和諧的人文生態
教學樓。
這所學校還致力於與農村社區、生態、人文充分融合,達成和諧。如學校周邊的農場、養殖基地、社區等,只要學校有需要,他們都積極提供參觀、實踐等平臺。而學校也會組織各種活動,服務周邊社區,免費開放學校體育運動場地等。
在特色教育上,學校根據歷史積澱、地方資源等致力打造書法、科技、綜合實踐等辦學特色,先後被評為寧波市科普示範學校、寧波市書法特色學校、寧波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與實施先進學校、象山縣科技特色學校等。近年來,有100多位學生的電腦設計、繪畫、科技創新論文、三模等在縣市省乃至全國獲大獎,20餘人獲全國及省市海爾獎、英才獎等稱號,有200多名學生在縣市省書法大賽中獲獎。
記者 馬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