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公司即將收編上海貝爾 定位不明確

2020-11-28 搜狐網

  核心提示:本報記者從國資委內部人士處獲悉,國新公司近期將有新動作接收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股權。

  鄧瑤;呂一葉 北京報導

  成立一年多鮮有動作的中國國新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國新公司),繼去年5月收編中國華星集團公司後,將迎來第二單資產重組。

  近日,本報記者從國資委內部人士處獲悉,國新公司近期將有新動作接收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貝爾)股權。

  國新公司於2010年12月由國資委組建,為國資委旗下繼誠通集團、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之後的第三家資產管理平臺。國新公司的特殊性在於其定位,「為配合國資委優化中央企業布局結構、專門從事國有資產經營與管理的企業化操作平臺」。

  不過,一位國資委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國資系統內部對國新公司的定位,至今存在爭議。

  接收上海貝爾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貝爾的前身是1984年1月成立的上海貝爾電話設備製造有限公司,是由中國郵電工業總公司和阿爾卡特貝爾以及比利時王國政府合作基金會合資經營的企業,由中方控股,主營業務為電信設備。

  一位接近上海貝爾的央企副總表示,雖然是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但上海貝爾身上有許多老國企的毛病,「早該被收了」。

  由於原郵電部以及後來的信息產業部背景,上海貝爾最初的成長與發展,並不需要完全的市場競爭。但市場放開後,失去行政保護的上海貝爾早已不是華為、中興的競爭對手。據本報記者了解,上海貝爾大部分電信設備由國外公司研發生產,雖然在國內有部分研發中心,但沒有核心技術,產品研發周期長、研發成本高。

  知情人士稱,國新公司接收上海貝爾,「大概做了一年的準備工作」,其間,上海貝爾也與業內相關企業商談重組事宜。

  國新公司此次收編上海貝爾的計劃,與其成立之初的定位相符合。根據國資委對國新公司的定位,國新公司將接收央企中「不屬於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規模較小、實力較弱,與其他大型中央企業關聯度不大」的企業。

  據國資委統計數據,2010年上海貝爾總資產252.7億元,營業收入181.8億元,淨利潤2.9億元,國有資產總量49.1億元。

  2011年5月,國資委已將中國華星集團打包進國新公司,這標誌著國新公司資產經營工作正式起步。

  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國新公司成立一年多來,雖然實質動作不多,但過去一年中,國新公司考察了好幾家央企旗下的不良資產,希望能在央企重組中有所作為。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國新公司下一家考察的企業可能是中國印刷集團,「這家企業連續虧損多年,國有資產總量不足50億元」。除了收編弱勢央企,國資委還計劃令國新公司在央企剝離酒店、房地產業務中發揮作用。「委裡正在探索通過國新公司實施央企酒店業務剝離。」國資委一位負責企業改革的人士表示。

  「總的來說,目前國新公司活動的空間有限。」上述國資委負責改革的人士表示。

  如何處理不良資產

  上述國資委內部人士如此形容弱勢央企進入國新公司,「退出企業的緩衝中心。」

  我國國有企業長期存在退出難的問題,這一問題長期制約我國國企改革進一步深化。國新公司這個「緩衝中心」的作用,就是集中處理退出難題,提高資產的議價能力。

  根據國資委的定位,國新公司是一個企業化平臺。「這意味著國新公司可以

  靈活適應融資、擔保、借貸等手段進行資產重組,成為有效調度國有資本進退的一個載體,這個載體承擔了尋找商機、調配資金,獨立承擔風險。」上述人士表示。

  對於劃入國新公司的央企,該人士表示,國新公司將儘量保持被劃入央企原有的管理隊伍,由這些企業自身執行資產處理計劃,國新公司則提供必要的人員及資金支持。

  不過,以國新公司目前45億元的資本金,尚無法規模化地盤活劣勢國有資產。對此,國資委在內部規定,裝入國新公司的劣勢企業,首先著眼於企業自籌資金盤活,儘可能通過最大化變現資產、引進戰略投資者籌集所需資金,如果被劃入國新公司的央企依然存在集團公司,並且效益較好,由集團自籌資金;如果上級集團公司效益不好,則可申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資金予以補助。

  即便裝入國新公司的弱勢央企可以更加理直氣壯地申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資金,但對大多數央企來說,並不具有吸引力。

  「我們對國新公司的需求並不大,因為可以通過貸款解決一部分問題,另外,我們自己也有資產管理公司。」中鋼集團資產管理公司的一位管理者對本報記者表示。

  定位不明確

  直到現在,國資委內部對國新公司的具體定位,依然存在爭議。

  國新公司掛牌之初,國資委主任王勇表示,國新公司是資產經營與管理公司,不是生產經營企業,更不是專門搞投資的公司。這意味著,國新公司有兩個職能,一是資產經營,二是資產管理。

  但國新公司的管理層有不同的說法。國新公司董事長謝企華曾表示,國新公司將專注於關係國家經濟命脈、經濟安全的主業,促進和推動中央企業的重組,不接收實力較弱的輔業資產。

  國新公司還在一定程度上被寄予代國資委持有央企上市公司股權的任務。目前,國新公司已持有五礦整體上市平臺五礦股份2.5%股權,以規避國資委直接持股上市公司的風險。

  上述國資委內部人士表示,目前的,成為一個「參股公司的管理平臺」。

  雖國資委否認國新公司是一投資公司,但上述人士表示,未來國新公司是否從事一些股權投資活動,甚至搭建融資平臺,都還不好說,具體做法要視國資改革的實際情況而定。

相關焦點

  • 上海貝爾全資子公司更名為上海貝爾企業通信
    騰訊科技訊7月21日消息,經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相關政府部門核准,「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業務通信系統有限公司」自2009年7月21日起正式更名為「上海貝爾企業通信有限公司」,簡稱「上海貝爾企業通信」。
  • 上海貝爾有限公司
    人們已經不滿足於普通的電話業務,VOD點播、網上炒股、網上遊戲、網上教育、網際網路漫遊等等信息通信業務引起了日益眾多的人們的興趣。在上海等發達地區的住宅小區建設中,"智能化"也成為更多住戶關注的問題。在家庭信息化的同時,住宅小區在安全保衛、信息發布、社區服務等各方面也越來越多地使用現代信息通信技術,從而更加可靠、便利。
  • 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直屬企業,是中國高科技領域的*家外商投資股份制公司,也是阿爾卡特朗訊的中國旗艦公司。上海貝爾風險投資(簡稱AVC)是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設立的戰略型風險投資基金,也是阿爾卡特朗訊集團旗下全球風險投資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 袁欣任上海諾基亞貝爾黨委書記、董事長(圖|簡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3月2日訊 據組織人事報消息,袁欣任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偉棟任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董事;馬傑、吳亞軍任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原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領導職務自然免除。
  • 諾基亞與中國華信成立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環球網智能綜合報導】諾基亞與中國華信郵電經濟開發中心(以下簡稱「中國華信」)於18日正式籤署合資企業協議,雙方同意把諾基亞在中國的業務與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整合。根據該協議,新成立的合資公司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將成為諾基亞在華的獨家運營平臺,發展包括IP網絡、光網絡、固網以及下一代5G網絡等創新技術,同時在諾基亞的支持下,繼續開拓海外市場業務。
  • 合肥國新天匯汙染問題遭環保督察通報 屢教不改還起訴監管部門
    來源:中國網屢教不改還起訴監管部門 合肥國新天匯汙染問題遭環保督察通報中國網財經12月2日訊(記者裡豫 鄧玉蕊)11月30日,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就合肥國新天匯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國新天匯」)環保違法問題進行了通報。通報稱其「屢查屢犯,問題突出,性質惡劣」。
  • 合肥國新天匯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環境違法屢查屢犯被嚴查
    作為合肥市主要的汙泥處置企業,卻環保意識淡薄,大量廢水長期直排,處置後的汙泥直接傾倒……安徽省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督察近日公布一警示案例,合肥國新天匯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環境違法問題突出,2018年以來因環境違法屢次被處罰,屢次不整改,性質嚴重。
  • 上海貝爾獲山東廣電OTN波分傳輸項目40%份額
    1月23日消息,近日,山東廣電省幹二級OTN波分傳輸項目成功落單,上海貝爾進入青島、威海、臨沂等8地市,獲得40%市場份額,同時PON產品也成功入圍山東廣電接入市場,並已經在地市展開部署。本次成功突破山東廣電傳輸、接入市場後,上海貝爾一躍成為山東廣電網絡主流設備供應商。
  • 小康股份「收編」特斯拉創始人Martin Eberhard團隊
    對小康股份而言,收購InEVit更多是衝著特斯拉創始人Martin Eberhard而去,畢竟InEVit公司資不抵債,是一家初創公司。Martin Eberhard其人小康股份給出的簡歷顯示,Martin Eberhard 為工程師、矽谷連續創業者、多個註冊專利的發明人。
  • 屢教不改還起訴監管部門 合肥國新天匯汙染問題遭環保督察通報
    中國網財經12月2日訊(記者裡豫 鄧玉蕊)11月30日,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就合肥國新天匯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國新天匯」)環保違法問題進行了通報。通報稱其「屢查屢犯,問題突出,性質惡劣」。
  • 山西省屬燃氣企業二次重組框架披露:國新能源上市公司為整合主體
    國新股份確定為重組整合主體9月24日晚間,山西兩大燃氣產業A股上市公司國新能源、藍焰控股同時發布公告稱,上市公司收到控股股東(國新能源集團、晉煤集團)轉發的《關於省屬燃氣企業整合重組有關事宜的通知》,該文件對當前備受關注的全省燃氣重組細節進行了相關披露。
  • 上海貝爾企業通信有限公司
    上海貝爾企業通信有限公司  阿爾卡特朗訊致力於提供行業聯絡中心解決方案,引進公司全球最先進技術並結合中國國情提供本地化開發和技術支持
  • 候選企業: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名稱: 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諾基亞貝爾以全球企業社會責任標準為基準,從公司治理到科技創新、從生態環境到員工與社區等方面的持續努力和務實創新,贏得了市場的尊重與認可。 面向未來,我們將繼續秉承『科技以人為本』的理念,攜手合作夥伴,努力實現人與人、人與物以及物與物的全面連接,共同構建一個更可持續、更美好的萬物互聯的新世界。
  • 致敬貝爾實驗室
    這些技術使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T)、朗訊科技(LucentTechnologies)公司在通信系統、產品、元件和網絡軟體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物理史學家MichaelRiordan評論貝爾實驗室為&34;。
  • 諾基亞貝爾發表公開信:致所有關心中國5G建設和諾基亞貝爾公司的朋友
    4月6日,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馬博策代表公司發表公開信,全文如下:諾基亞貝爾公開信 - 致所有關心中國5G
  • 貝爾實驗室創建記
    韋爾做事深思熟慮,他認為技術統一、彼此兼容的電話系統才能為大眾提供更好的服務,因而他明確提出「一個政策、一套系統、普遍服務」的發展理念。1909年,按韋爾的構想,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開始建設從紐約到舊金山的電話線路。 要實現橫跨北美大陸的電話通信,關鍵在於解決長途信號衰減的問題。為此,卡蒂的副手朱厄特(F. B.
  • 貝爾實驗室創建記
    韋爾做事深思熟慮,他認為技術統一、彼此兼容的電話系統才能為大眾提供更好的服務,因而他明確提出「一個政策、一套系統、普遍服務」的發展理念。1909年,按韋爾的構想,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開始建設從紐約到舊金山的電話線路。要實現橫跨北美大陸的電話通信,關鍵在於解決長途信號衰減的問題。為此,卡蒂的副手朱厄特(F. B. Jewett)回母校芝加哥大學向物理學家密立根(R. A.
  • 諾基亞和上海貝爾助力菲律賓Globe Telecom網絡遷移
    諾基亞和上海貝爾近日宣布,與菲律賓領先電信運營商Globe Telecom分別就無線技術,以及IP、光與SDN技術籤署兩份框架協議。根據協議,諾基亞和上海貝爾將幫助Globe Telecom打造更加穩健的固定及行動網路,進而滿足菲律賓當前及未來快速增長的數據需求。
  • ...投資有限公司增資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收購阿爾卡特朗訊集團...
    2012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核准了中國華信郵電經濟開發中心和阿爾卡特朗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增資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收購阿爾卡特朗訊集團全資控股公司RFS Holding GmbH全部股權項目項目。
  • 貝爾實驗室創建記profile-avatar
    公司首席工程師由海斯換成卡蒂(J. Carty)。從整體分工看,西方電氣公司的工程部以開發、設計和製造通信器材和設備為主,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發展與研究部以研究制訂通信技術標準和規劃為主。韋爾做事深思熟慮,他認為技術統一、彼此兼容的電話系統才能為大眾提供更好的服務,因而他明確提出「一個政策、一套系統、普遍服務」的發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