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西資本圈
山西全省燃氣重組正在不斷提速。
國新股份確定為重組整合主體
9月24日晚間,山西兩大燃氣產業A股上市公司國新能源、藍焰控股同時發布公告稱,上市公司收到控股股東(國新能源集團、晉煤集團)轉發的《關於省屬燃氣企業整合重組有關事宜的通知》,該文件對當前備受關注的全省燃氣重組細節進行了相關披露。
對於此次重磅重組的目的,《通知》稱此舉旨在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緊緊圍繞「抓住中間、整合兩頭」的燃氣產業改革思路,推動燃氣產業成為我省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支柱產業,打造具有行業領軍力的全產業鏈一流燃氣旗艦勁旅。
山西資本圈注意到,《通知》介紹了上述重組的具體框架:擬組建的華新燃氣集團註冊資本為80億元,註冊地址為晉城市,主要對國新能源集團、晉煤集團旗下的山西燃氣集團以及國際能源集團氣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三大省屬國企燃氣資產實施重組。
同時,《通知》明確以國新能源集團控股上市公司的國新股份(股票簡稱「國新能源」)為整合主體,按照「抓住中間」改革要求和 全省「一張網」的產業布局思路,通過市場化方式整合其他省屬和民營管網公司。同時,依法依規授予國新股份山西省內天然氣管網特許經營權,負責全省天然氣管網的統一建設、運營。
另外,《通知》還要求重組過程中所涉清產核資、財務審計和資產評估事宜,按照國家及我省有關規定,依據各自管理權限依法合規開展。涉及上市公司的,嚴格按照證券監管要求辦理。各相關單位在整合過程中,要嚴格執行國家及我省有關風險防控、職工安置等方面的政策規定,嚴格履行程序,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確保企業安全穩定。
全省燃氣二次重組進入「快車道」
雖然目前具體方案尚未全部披露,但山西省屬燃氣產業二次重組已然進入「快車道」。
眾所周知,隨著新一輪國企改革啟動,為推動省屬燃氣產業整合,山西省於2018年3月掛牌成立山西燃氣集團,並將其定位為山西省省級煤層氣(燃氣)專業化重組平臺公司,並於2019年4月完成對晉煤、太原煤氣化、山煤、山西能投等多家省屬國企旗下燃氣資產整合,由晉煤集團控股主導。
由於種種原因,作為山西省內規模最大的天然氣管網運營企業的國新能源集團並不在山西首輪省屬燃氣重組範圍之內,而這也為如今的重組埋下了「伏筆」,尤其進入2020年山西國企改革明顯提速的大背景下,山西燃氣集團和國新能源擬進行重組合併的傳聞更是頻現。
山西資本圈介紹過,兩家燃氣國企可謂「各有千秋」,互補性亦很強:國新能源集團為山西省境內規模最大的天然氣管網運營企業,擁有全省 95%的混合燃氣資源主導運營權,優勢在於管網;而山西燃氣集團優勢則在於氣源,其為全國最大的煤層氣開發利用企業,且擁有相當規模的城燃資產。
而從具體資產和經營業績來看,國新能源集團資產和營收規模更大,但淨資產以及利潤規模則是山西燃氣集團佔優,另外,兩家旗下上市公司相比,藍焰控股相較於國新股份無論是市值還是經營業績表現,前者略為好一些,而這些也均是此前市場爭論誰將主導二次燃氣重組的重要因素(國新能源和山西燃氣集團整體實力對比)。
不過,從上述披露的重組框架和相關人事安排來看,山西省並沒有簡單地選擇由國新能源集團或晉煤集團(山西燃氣集團)主導,而是確定組建新設省管企業——華新燃氣集團,同時明確由國新股份這家上市公司作為未來省屬燃氣資產整合主體,顯然此舉是經過多重考量的。
山西資本圈認為,其一,由擁有國新能源集團核心燃氣資產的國新股份主導整合,一方面符合國內燃氣產業重組整合的發展趨勢,亦符合省委省政府「抓住中間」改革要求和 全省「一張網」的產業布局思路;其二,有利於加快推進省屬燃氣資產證券化,以及以市場化方式完成對省內民營燃氣管網的兼併重組明顯區別於簡單的股權劃轉騰挪;其三,未來利用定增方式進行募資混改無疑更為便利。
另外,根據山西國資運營公司於9月23日召開的華新燃氣集團重組整合工作推進會議上透露,未來整合重組之後,華新燃氣集團資產規模將達到800億元,擁有兩家上市公司,將成為山西省內上遊煤成氣資源最多、抽採能力最強;中遊管網佔比最高、儲氣調峰能力最優;下遊市場份額最大、產業配套最完善的大型省屬企業和燃氣產業市場主體。
毫無疑問,在此次重組中,未來將明顯受益的無疑是作為整合主體的國新股份,未來公司定位、資產規模和業績規模均將得以極大改善,這也是公司股票今日能夠一字漲停的主要原因。當然,由於涉及資產規模和範圍較大,且以上市公司為整合主體,未來華新燃氣集團的重組無疑不會在短期內「收官」,未來進展亦將備受關注。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