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臉的藏狐、貪吃的土撥鼠、高冷的雪豹……快來了解一下它們吧

2020-12-06 進藏攻略君

西藏,被人們稱為人間天堂,同時,也被稱為是野生動物的天堂,在這地廣人稀的藏區,可愛的動物寶寶們悠閒自得的生存著。近些年來隨著藏區旅行的火熱發展,這些高原的精靈們也慢慢被人們熟知和喜愛,有的朋友不遠萬裡來到西藏,只是為了看某個他喜愛的動物,說到這裡,君君不得不佩服這些聖地精靈的魅力啊!西藏旅途遙遠,而且所處高原,人們難免勞累,可是,每一次高原動物的出現,都會讓勞累的遊客欣喜若狂,例如調皮的土撥鼠,蠢萌的棕熊,或者是一板正經的雪豹……還有很多,今天,君君就帶大家走進西藏的動物世界,來了解一下它們吧。

貪吃的小胖子——土撥鼠。土撥鼠,又名土撥鼠草地獺,又叫哈拉、雪豬、曲娃(藏語)。不知從何時起,土撥鼠默默地成了全民網紅,"貪吃、尖叫、胖",這是眾人對它的一致評價,它在外形和生活方式上都與鼠類相似,是松鼠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是陸生和穴居的草食性、冬眠性野生動物。不過如今的土撥鼠已經被熱愛它的遊客慣壞了,各種餅乾、大白兔奶糖、飲料等,成為了土撥鼠的最愛,草已經無法滿足它們的需要了。它們體型粗大肥壯,嘴巴前排有一對長長的門牙,耳小眼細,四肢粗短,利爪堅硬,松尾短扁。而且它們的挖掘能力很強,洞穴深而複雜,在西藏的很多山坡上,看到的一個個洞洞,就是土撥鼠的傑作啦。

蠢萌的代表——西藏棕熊。西藏棕熊是世界上最稀少的棕熊之一,常分布於中國的青藏高原,甘肅,新疆等地。它主要棲息在山區的森林帶,是棕熊的亞種之一,亦稱馬熊和藍熊。它的體長約1.8——2.1米,肩寬約1米,頭寬而吻尖長,耳殼圓形,肩高超過臀高,站立時肩部隆起,尾特短,四肢特粗壯,頸部有類似於圍巾類的白色毛胸,口有一塊月牙一樣的白斑毛,食性較雜,主要以翻越洞穴的方法捕食屬兔和旱獺。雖然長相給人一種笨拙,呆萌之感,但新聞時有報導棕熊傷人的事件發生,據當地藏民介紹,如果真的碰到棕熊了,只要不主動挑釁,它一般不會主動傷人,遇到熊的威脅,車燈打開,熊一般就會被嚇跑了。

"雪山之王"——雪豹。2019年5月,西藏那曲市一隻雌性雪豹成功繁衍5隻幼崽的新聞一度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雪豹也成為了萬人矚目的明星,大家時刻關注著它的存在。雪豹,是一種重要的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和旗艦種,由於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故名雪豹。其皮毛為灰白色,有黑色點斑和黑環,尾巴長而粗大,有"雪山之王"之稱。雪豹具有夜行性,晝伏夜出,每日清晨及黃昏為捕食、活動的高峰,白天很少出來,有時會躺在高山裸巖上曬太陽。如果你在高原看到一隻正在曬太陽的雪豹,可不要驚擾到它哦。

聖地精靈——藏羚羊。藏羚羊,我國重要珍稀物種之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棲息於海拔4600——6000米的荒漠草甸高原、高原草原等環境中,在西藏的可可西裡尤為常見,被稱為"可可西裡的驕傲"。它生性膽怯,早晨和黃昏喜小群活動、覓食,體型與黃羊相似,但比黃羊大,它通體的毛呈淡黃褐色,略染一些粉紅色,腹部、四肢內側為白色,成年雄性藏羚羊臉部呈黑色,腿上有黑色標記,雌獸頭上沒有角,雄獸有角,角細長似辮,非常漂亮。它是草原上的一名健將,奔跑速度最高時速可達80公裡,不過,如果你有幸在西藏看到它,可不要追趕它哦。

身手矯捷的藏獼猴。藏獼猴,說起它,君君就想到前些日子去西藏,在路上巧碰它們的情形,它們蹲在路邊的草地上,過往的遊客不停餵它們吃些瓜果,看起來很是融洽。它們體長51-63釐米,尾短,約19-30釐米,身體粗壯,前後肢一樣長,拇指能與其它四指相對,抓握東西靈活,前額低,有一突起的稜。面部、兩耳多為肉色,臀底發達,多為肉紅色。

"行走的表情包"——藏狐。藏狐,因其臉部幾乎呈方形,眼睛小,表情淡然,行動呆滯,被人們譽為"行走的表情包",它主要分布在我國的青藏高原,雲南,青海等地也有它的蹤跡,藏狐喜獨居,通常在旱獺的洞穴居住,以野鼠、野兔鳥類和水果為食。很多人看它照片覺得它胖胖的,其實它的體重還不足5Kg,只不過毛比較蓬鬆而已,哈哈,是不是有想捏它臉的衝動。

西藏除了君君以上列舉的動物外,還有例如:黑頸鶴、野犛牛、藏野驢、斑頭雁、藏獒等等,今天就不一一介紹啦,如果對它們感興趣的話,趕緊來西藏吧,這些萌寵們正在歡迎大家的到來。

相關焦點

  • 靠一張方臉走紅的藏狐,對維持草原生態有突出的貢獻
    狐狸家族很多對野生動物不是很了解的人們,可能會把狐狸單獨作為一個科,實際上狐狸屬於犬科動物,整個狐狸家族一般指的是犬科裡面的狐亞科,共6屬23種,而藏狐就屬於狐屬裡面的一種,雖然外形上與沙狐有很大的區別,但是藏狐與之親緣關係最近。
  • 傳說中的面癱藏狐:天生行走的表情包
    在西藏,有這樣一種動物,他有著一張不同於其他動物的方臉,眼裡總是充滿輕蔑。他在動物界被稱為「表情帝」,這也讓無數人產生了「真想掐他臉上的肉」的奇怪想法。他就是藏狐。你可能會認為是它們寬闊的下巴讓它們如此吸引人:與普通狐狸的精緻特徵相比,藏狐的大方臉的特徵相當滑稽了。
  • 沙漠中的食肉猛獸,貓科動物表情包,呆萌方臉堪比藏狐
    沙漠中的食肉猛獸,貓科動物表情包,呆萌方臉堪比藏狐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沙漠都是一望無際、天氣炎熱、氣候多變、嚴重缺水的非常不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實大多數沙漠不但不缺生物,反而有點兒欣欣向榮的樣子。在亞洲和北非的大部分沙漠中,都存在著一種耐旱性極強的貓科動物,它們就是沙丘貓,被科研人員親切地稱呼為「方形精靈」,方形精靈是什麼意思?看它們的臉,但看它們的照片除了覺得萌以外,還會覺得有點怪怪的,看起來不曉得哪裡有點不協調。
  • 藏狐長著一張天生鄙視萬物的臉,真的是喪到了極致
    我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一種可愛的動物吧,這種動物長得真的非常像狗狗,但它可不是狗狗哦,大家是不是都很好奇這種動物到底是什麼呢,我現在就來給大家揭曉謎底吧,它就是可愛的藏狐。藏狐——天生鄙視萬物的臉藏狐大小接近赤狐或略小,但耳短小,耳長不及後足長之半,耳背之毛色與頭部及體背部近似。尾形粗短,長度不及體長之半。冬毛毛被厚而茸密,毛短而略捲曲。
  • 青藏線遇藏狐,一張大方臉,佔旱獺窩不說,常跟在棕熊屁股後撿漏
    雖然叫藏狐,但是不只生活在我國的西藏、青海,在甘肅、新疆、四川、雲南及川西也有零散分布。就連與我國相鄰的尼泊爾、印度、不丹也生活著許多藏狐,而且這些地區的藏狐數量甚至比中國還要多很多。01長相喜感,一張四方面癱臉,配上一雙三角眼,醜萌醜萌的方臉「土肥圓」的藏狐,實在是狐狸中的奇葩。
  • 藏狐:愛鑽洞,面癱國字臉,拉低狐狸一族顏值,如今卻成網紅神獸
    藏狐,犬科狐屬,藏語音譯過來稱之為「博吉瓦瑪」,分布於高原地帶,以野鼠、野兔、鳥類和水果為食,平時喜歡獨居,喜歡鑽洞,尤其喜歡鑽旱獺的洞穴,就是住在藏狐隔壁的另一種網紅神獸:土撥鼠。可能長相有點見不得人吧,「單身」的藏狐尤其喜歡獨自生活在5000米高海拔的草地和亂石崗裡,可是高原上風吹日曬下午下雪的總得有地方躲躲吧,於是就盯上了隔壁土撥鼠打的洞,不僅佔了人家的房,還吃人家的肉……藏狐的私生活非常單純,屬於典型的一夫一妻制,「結了婚」的藏狐基本上終身都在一起,但如果配偶身亡,另一方會不會二婚呢?
  • 藏狐,行走的表情包,我真的不是在鄙視你,天生就長這樣能咋辦?
    藏狐的大小和赤狐相似,分布在我國的新疆、青海、四川、雲南等海拔高達2000-5000多米的高原地區,因為生存環境的寒冷,藏狐全身長滿了厚密的被毛,這讓它們看起來十分豐滿,但實際上那都是虛胖,一隻成年藏狐的體重只有5公斤左右,甚至比不上一隻普通的家貓,從側面看來,它們和普通的狐狸沒什麼區別,就是腿有點短,但是它們的正面,小編看一次笑一次,寬大的方臉,和身體差不多大的腦袋
  • 快來了解一下吧
    快來了解一下吧 2020-10-17 16:50:23 來源 : 天文在線 一張大爆炸之後的瞬間產生的閃光的全宇宙視圖(宇宙微波背景圖
  • 拍雪豹、找松鼠、護「狸貓」……快來跟他們一起發現小動物!
    拍雪豹、找松鼠、護「狸貓」……快來跟他們一起發現小動物!如何去三江源拍「大貓」雪豹?西湖的鴛鴦增加了幾對?野外怎樣用植物救命?想了解這些有趣的知識嗎?
  • 雪豹靈貓兔猻們:看看西藏可愛的動物
    雪豹(拉丁學名:Panthera uncia),一種面臨瀕危的貓科動物,是重要的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和旗艦種,由於其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故名「雪豹」。雪豬為松鼠科動物,喜馬拉雅旱獺Marmotahimalayanus,英文名Himalayanamarmota,藏名「齊哇」,又名:土撥鼠《本草拾遺》,塔刺不花(《坎膳正要》),大旱獺、雪豬、哈拉,雪裡貓、四川旱獺。
  • 你見過藏狐嗎?它為表情包而生
    做藏地最專業最受歡迎的旅行微雜誌點擊題目上方藍字關注 天上西藏歡迎添加卓瑪姑娘個人號「ctibet_cn」不知道你聽說過沒在西藏有種醜萌醜萌的動物堪稱行走的表情包動物界行走的面癱詩人舉手投足鎮定自若頗具大家風範雲淡風輕、寵辱不驚一張方臉寫滿對世俗的不屑和淡然
  • 羌塘藏狐為救幼崽,想用鼠兔引開猞猁,猞猁卻把頭伸進洞去抓小狐
    裡面生活著一種藏狐,它的長相辨識度非常高,一張大方臉醜萌醜萌的,不管是正面看,還是側面看,總是脫離不了土肥圓的外觀。異常寒冷的雪天,藏狐往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去捕食。猞猁威名遠揚,戰鬥力很強,藏狐也意識到危險,但遲遲沒有逃跑。只見猞猁在距離藏狐不遠的地方蹲坐著,一雙銳利的眼睛,緊盯著藏狐夫婦。藏狐不是猞猁的對手,如果遭到突然襲擊,它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逃入洞穴。
  • 你用的表情包出自他手:藏狐與旱獺「生死對決」背後的故事
    他生活的祁連山地區平均海拔3700米以上,是中國西北地區野生動物繁衍生息的重要地區,生活著雪豹、喜馬拉雅棕熊、草原狼、藏狐、白唇鹿、黑頸鶴等眾多野生動物。中外對話與鮑永清聊了聊這幅獲獎作品背後的故事,以及他在祁連山觀察到的高原生態環境變遷。
  • 藏狐
    在山間緩坡、草搪邊、河溝旁甚至公路旁都常能見到它們活動。 食物主要是高原兔、鼠兔和地棲鳥類等 藏狐作為「行走的表情包」為我們所熟知 成年藏狐也因自己的「大方臉」。
  • 兩隻雪豹幹羞羞的事,被人類完整拍下來了……
    不過,雖然雪豹是貓科動物的一員,但人類對它野外繁殖行為的具體模式還知之甚少。「這些資料是對野生雪豹繁殖生態的重要補充,對進一步深入推進雪豹行為學的研究很有意義。」雪豹,是高原和高山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三江源,也是雪豹的核心棲息地。這次回收的冬季相機中,監測記錄到雪豹29次,影像資料共計941段。它們不僅幸運地拍到雪豹交配,也拍攝到雪豹帶幼崽的畫面。
  • 阿旺久美:雪豹尋覓記
    雪豹喜歡藏在處於陡坡的磐石底下。到底雪豹還是一隻「大貓」,陡坡能夠方便它們在大石頭上蹭腦袋、用後爪子刨土。為此經驗豐富的阿旺久美選擇了視線最清晰的山腰線以尋覓蹤跡。他攀上山脊,呲溜一下就沒到山後頭了。等再看到他,阿旺的臉沉了下去,遺憾地擺擺手。「呼……呼呼……呼」海拔漸長,隊員們走著「之」字,迂迴著「把坡走緩」。雖然調查途中見到了藏狐和藏原羚,但更多的是巖羊和狐狸的糞便——它們是雪豹的饕餮。「呼呼,呼呼……呼呼……」呼吸愈發困難。
  • 一年只露一次臉,快來圍觀吧!
    一年只露一次臉,快來圍觀吧!快跟微小西一起來了解一下~線上線下活動玩法多互動持續2個月▲往屆荷花節照片主辦方還準備了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活動活動從6月底持續至9月長達2個多月讓大家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參與互動
  • 土撥鼠騷擾大黃狗,對方這樣回應!
    而這位愛好動物的飼主斑斑家中竟養了有10種生物,包含了貓、狗、天竺鼠、陸龜、鳥、守宮、蜥蜴以及土撥鼠,當中又屬5個月大的土撥鼠「燒賣」最調皮,總是喜歡跑去「騷擾」哥哥姐姐們,即使被對方臭臉回應,它仍鍥而不捨地窮追猛打。
  • 小森生活土撥鼠在哪裡?土撥鼠位置介紹
    小森生活手遊中的許多資源都是來自於動物身上的,例如,小石子就是來自於土撥鼠,許多任務都需要小石子才能完成,那小森生活土撥鼠在哪裡呢?相信有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土撥鼠要從哪兒才能夠刷新出來,因此,小編就來說一說小森生活土撥鼠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