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線遇藏狐,一張大方臉,佔旱獺窩不說,常跟在棕熊屁股後撿漏

2021-01-15 雪靈谷動物地理

國道109是連接北京到拉薩的一條重要國道,最有魅力的一段就是青藏線,全線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一條直達天邊的公路,行駛在青藏線上,那莽莽逶迤的崑崙,浩瀚無邊的無人區。

廣東驢友剛剛進入可可西裡,下車想去拍個照留念,發現前方3隻小藏狐,時而躺在暖陽下慵懶地打盹,時而奮起跳躍追逐打鬧,賣萌撓癢。突然旁邊一隻旱獺從後面探出頭來,小藏狐估計被嚇了一跳,這時也不賣萌了,直衝旱獺吼叫。胖胖的旱獺還在發愣時,母狐從後面一口咬住,看來憨憨的旱獺這回可「遭了殃」。

雖然叫藏狐,但是不只生活在我國的西藏、青海,在甘肅、新疆、四川、雲南及川西也有零散分布。就連與我國相鄰的尼泊爾、印度、不丹也生活著許多藏狐,而且這些地區的藏狐數量甚至比中國還要多很多。

01長相喜感,一張四方面癱臉,配上一雙三角眼,醜萌醜萌的

方臉「土肥圓」的藏狐,實在是狐狸中的奇葩。分子生物學研究發現,藏狐與赤狐在大約500萬年前就分家了,而藏狐與沙狐分家的時間要更近一些。也難怪赤狐那麼漂亮,而這傢伙卻很醜怪。

不過,對於顏值最低這件事,藏狐自己還是很有意見的,幾百年來一直表示不服,說你們人類不懂得欣賞美。

走在藏狐的正面,你看一次會忍不住笑一次。為什麼呀?

因為和赤狐秀氣的臉龐比起來,藏狐的一張四方面癱臉,和身體差不多大的腦袋,可以說是相當滑稽了。

有人覺得,藏狐的方臉是不是也因為毛髮?如果這樣想就錯了,藏狐是實打實的方臉。怎麼滴,人家就長得這樣。

還別說,這大方臉還是有用處的。在整個狐狸家族中,藏狐的頭骨可以說是食肉動物中最為專業的,它上頜骨狹窄下頜和頰齒長度比一般的狐狸都長,犬齒也比較長,大大的臉蛋上附著更多的肌肉,使得藏狐的咬合力更強。

如此看來,大方臉我們還可以理解。但是,這麼大的一臉盤,竟然給配上一雙眯眯眼,難道老天在開玩笑嘛?不過,高原鼠兔可高興了,貌似睜不開的眼皮慈悲地放生了它們多少次呀。

還有就是,耳朵短小,鼻吻狹窄,表情圃、動作呆,一臉看破紅塵的表情……

02儘管短胳膊短腿,但看起來十分豐滿,可那都是虛胖,其實是一個「瘦子」

藏狐身形接近赤狐或略小,和赤狐也沒什麼區別,就是腿短了一點,看起來有點不協調。

一隻成年藏狐的體長49-65釐米,體重3.8-5千克,這點重量甚至比不上一隻普通的家貓。

有人會覺得藏狐的身材,絲毫沒有狐狸的靈動。

背中央毛色棕黃,體側毛色銀灰,腹部白色;有明顯的窄淡紅色鼻吻,頭冠、頸、背部、四肢下部為淺紅色;耳後茶色,耳內白色;下腹部為淡白色到淡灰色。

因為藏狐全身長滿了厚密的被毛,這讓它們看起來十分豐滿,但實際上那都是虛胖,本質上還是一個「瘦子」。

畢竟是生活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地帶,如果沒有一身厚實的皮毛禦寒,那是根本活不下去的。

03高處還勝寒,很少自己掘洞常強佔旱獺的窩,與赤狐晚上捕食不同它喜歡白天行動

藏狐是最「高處勝寒」的犬科動物,喜歡棲息在海拔3500-5200米的高山草甸、高山草原、荒漠草原和山地的半乾旱到乾旱地區,在一些海拔2500米的地區偶爾也能夠看到藏狐的身影。

研究表明,藏狐在人跡罕見的地區,有著較高的密度,竟然達到每平方千米2-4隻的密度,根據綜合數據推算,西藏的藏狐數量可能在3-4萬隻之間,不過據說在印度至少有5萬隻。

作為青藏高原特有種,藏狐這傢伙比較懶,很少自己掘洞,通常「強佔」旱獺洞穴。對,就是搶別人的窩,然後修理一下,挖出有1~4個出口。

這還不說,還吃旱獺的肉,算得上是「超級無賴」了。可憐的旱獺唯一能做的只有隱藏自己並且祈禱不要被藏狐發現。它們還不怎麼怕人,但是遇到人還是會逃走,還會時不時回頭凝望。心裡好像在說,我才不怕你呢!我想回家睡覺覺去了。

藏狐非常喜歡獨居,除了繁殖季節,其他時候都是獨來獨往,不過這副天生鄙視一切的臉,如果不獨居,怕是要打起來吧!

藏狐是晝行性動物,即在白天捕食,白天全天都在活,沒有什麼規律性的作息時間。

說白了,藏狐之所以與赤狐等夜行性的狐狸表現出不一樣的習性,主要是受獵物活動的影響。大家知道,藏狐的主要獵物是鼠兔,而它是全天候活動的,而藏狐之所以在白天捕食,是為了保證更好的視覺,提高捕獵的成功率而已。

04藏狐對鼠兔的「愛」深入到心裡去了,當然捕殺起旱獺來也毫不手軟,常跟在棕熊屁股後面「撿漏」

藏狐最主要的食物理所當然是高原鼠兔,佔據了它食物來源的80%-95%,其次才是一些松田鼠、高山鼠、蒼鼠等小型嚙齒類動物。一份報告顯示, 99%的藏狐糞便中包含鼠兔,而其中73%只含有鼠兔。僅說這一點,可見藏狐對鼠兔的愛可謂已經深入到心裡去了。

一般說來,鼠兔多的地方藏狐很常見,鼠兔少的地方藏狐基本上沒有,從藏狐在其棲息地的密度與高原鼠兔分布的密度來看,藏狐與鼠兔存在非常密切的關係,甚至可以將藏狐看作是鼠兔的專門捕食者。

話說,藏狐有好技藝在身,捕殺起旱獺來毫不手軟。甚至未成年的麝或是巖羊偶爾也會淪為藏狐的食物。

對於旱獺來說,藏狐算是它的頭號天敵了。藏狐只要發現了旱獺的洞穴,就會趕盡殺絕。而旱獺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儘量隱藏自己的行跡,不讓藏狐發現,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藏狐也不挑食的,當食物匱乏時,藏狐還有可能撿食藏羚羊、鹿、牲畜等動物屍體。沒有肉食,野果也可以拿來充飢,餓得實在不行了,甚至連植物的葉子以及草根也會吃一點。

經常跟在棕熊屁股後面,當熊挖開鼠兔的洞穴,藏狐就在一旁等著「撿漏」,伺機逮那些從另外的洞口竄出來的鼠兔。

05千萬別被方臉迷惑,藏狐其實個頭很小,就連兔猻都經常攆著它滿街跑

在中國,藏狐也就得到一塊」三有」動物的「獎牌」。在IUCN名錄中,藏狐也被列為無危。這並非說明藏狐有很多,現在安全了,真的不受威脅。你要知道,在高原上,盜獵、誤殺仍是威脅藏狐生存重要因素。

其一,儘管青藏高原上當地牧民認為藏狐是草原上的益獸,算是人類的好朋友;儘管藏狐皮毛夠厚實,但保暖性能一般,談不上柔軟,還是有很多不法分子則盯上了它的皮毛,遭到了大量獵殺。

其二,青藏高原上的狗,特別是流浪狗是藏狐最大的生存威脅。藏狐不兇猛,狡猾好像還能沾點邊,遇到結成群的流浪藏獒,那只有自認倒黴了。

其三,牧民投放毒藥消滅草原老鼠的同時,這些毒藥又是也會誤殺藏狐;另一方面,消滅草原老鼠等小動物,就意味著藏狐可捕食的獵物數量減少,藏狐就有餓死的可能。

還有就是,大家千萬別被表情包上的方臉迷惑了,藏狐其實個頭很小,別說棕熊和狼,就連同為網紅的兔猻都經常攆著它滿街跑。

結語

藏狐有話說:我從來沒鄙視人類,我就長這樣啊,一直就這樣看人。但是你們人類,誰見我都想揍一頓,我到底招誰惹誰了?

希望在數千年後,藏狐這種蠢萌的動物,還會一如既往的醜下去,哦,說錯了,是生存下去!

雪靈谷自然實驗室/出品參考資料:《大自然》雜誌、《科學之友》雜誌、《知識就是力量》雜誌、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相關焦點

  • 靠一張方臉走紅的藏狐,對維持草原生態有突出的貢獻
    我國青藏高原一帶,生活著一種狐狸,其外形就與一般的狐狸有著天壤之別。這種狐狸就是藏狐,藏狐最大的特點就是臉很方,其次是腳短,由於生活在青藏高原這樣的高海拔地區,所以長出了厚厚的毛髮,看上去就更加「圓潤」了,整體有一種不成比例的既視感。
  • 藏狐長著一張天生鄙視萬物的臉,真的是喪到了極致
    我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一種可愛的動物吧,這種動物長得真的非常像狗狗,但它可不是狗狗哦,大家是不是都很好奇這種動物到底是什麼呢,我現在就來給大家揭曉謎底吧,它就是可愛的藏狐。藏狐——天生鄙視萬物的臉藏狐大小接近赤狐或略小,但耳短小,耳長不及後足長之半,耳背之毛色與頭部及體背部近似。尾形粗短,長度不及體長之半。冬毛毛被厚而茸密,毛短而略捲曲。
  • 方臉的藏狐、貪吃的土撥鼠、高冷的雪豹……快來了解一下它們吧
    西藏旅途遙遠,而且所處高原,人們難免勞累,可是,每一次高原動物的出現,都會讓勞累的遊客欣喜若狂,例如調皮的土撥鼠,蠢萌的棕熊,或者是一板正經的雪豹……還有很多,今天,君君就帶大家走進西藏的動物世界,來了解一下它們吧。貪吃的小胖子——土撥鼠。土撥鼠,又名土撥鼠草地獺,又叫哈拉、雪豬、曲娃(藏語)。
  • 藏狐
    主要分布於青藏高原海拔3500 米以上的區域,多在地勢開闊的高原草原和高山草甸生境中活動 多在日間外出,性機警,嗅覺、聽覺靈敏。在山間緩坡、草搪邊、河溝旁甚至公路旁都常能見到它們活動。 食物主要是高原兔、鼠兔和地棲鳥類等
  • 傳說中的面癱藏狐:天生行走的表情包
    在西藏,有這樣一種動物,他有著一張不同於其他動物的方臉,眼裡總是充滿輕蔑。他在動物界被稱為「表情帝」,這也讓無數人產生了「真想掐他臉上的肉」的奇怪想法。他就是藏狐。你可能會認為是它們寬闊的下巴讓它們如此吸引人:與普通狐狸的精緻特徵相比,藏狐的大方臉的特徵相當滑稽了。
  • 羌塘藏狐為救幼崽,想用鼠兔引開猞猁,猞猁卻把頭伸進洞去抓小狐
    裡面生活著一種藏狐,它的長相辨識度非常高,一張大方臉醜萌醜萌的,不管是正面看,還是側面看,總是脫離不了土肥圓的外觀。異常寒冷的雪天,藏狐往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去捕食。猞猁威名遠揚,戰鬥力很強,藏狐也意識到危險,但遲遲沒有逃跑。只見猞猁在距離藏狐不遠的地方蹲坐著,一雙銳利的眼睛,緊盯著藏狐夫婦。藏狐不是猞猁的對手,如果遭到突然襲擊,它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逃入洞穴。
  • 你見過藏狐嗎?它為表情包而生
    做藏地最專業最受歡迎的旅行微雜誌點擊題目上方藍字關注 天上西藏歡迎添加卓瑪姑娘個人號「ctibet_cn」不知道你聽說過沒在西藏有種醜萌醜萌的動物堪稱行走的表情包動物界行走的面癱詩人舉手投足鎮定自若頗具大家風範雲淡風輕、寵辱不驚一張方臉寫滿對世俗的不屑和淡然
  • 你用的表情包出自他手:藏狐與旱獺「生死對決」背後的故事
    他生活的祁連山地區平均海拔3700米以上,是中國西北地區野生動物繁衍生息的重要地區,生活著雪豹、喜馬拉雅棕熊、草原狼、藏狐、白唇鹿、黑頸鶴等眾多野生動物。中外對話與鮑永清聊了聊這幅獲獎作品背後的故事,以及他在祁連山觀察到的高原生態環境變遷。
  • 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種類最多的地區
    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區,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特點最顯著地區,其中,雪豹、藏羚、野犛牛、藏野驢、藏原羚、棕熊、巖羊等為青藏高原特有種,有許多已被列入全球珍惜瀕危物種。文/張添福 圖/曲麻綠色江源雪豹監測隊中新社西寧3月9日電 (記者 羅雲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三江源項目主任趙翔9日介紹,從近年監測到幾十萬張紅外相機照片和幾萬條視頻中分析得出結論,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食物鏈最完整的地區之一,同時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種類最多的地區。
  • 動物世界-藏狐
  • 監測結果顯示: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種類最多的地區
    ,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特點最顯著地區,其中,雪豹、藏羚、野犛牛、藏野驢、藏原羚、棕熊、巖羊等為青藏高原特有種,有許多已被列入全球珍惜瀕危物種。文/張添福 圖/曲麻綠色江源雪豹監測隊  中新社西寧3月9日電 (記者 羅雲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三江源項目主任趙翔9日介紹,從近年監測到幾十萬張紅外相機照片和幾萬條視頻中分析得出結論,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食物鏈最完整的地區之一,同時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種類最多的地區。
  • 沙漠中的食肉猛獸,貓科動物表情包,呆萌方臉堪比藏狐
    沙漠中的食肉猛獸,貓科動物表情包,呆萌方臉堪比藏狐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沙漠都是一望無際、天氣炎熱、氣候多變、嚴重缺水的非常不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實大多數沙漠不但不缺生物,反而有點兒欣欣向榮的樣子。看它們的臉,但看它們的照片除了覺得萌以外,還會覺得有點怪怪的,看起來不曉得哪裡有點不協調。其實就是它們的頭部有點兒方而已,一般對於貓科動物來說,雖然頭不像犬科動物那麼尖,但也不至於方,老虎有點兒虎頭虎腦,臉比較大,但是距離扁扁的、方方的還是有點兒差距的,這個方臉,如果按比例放大一點兒的話,估計完全可以跟方臉的藏狐比較比較了。
  • 藏狐和兔猻是什麼關係,藏狐和兔猻是天敵嗎!
    為什麼叫藏狐呢,因為它主要生活在我國西藏高原地帶,身上擁有銀灰色的皮毛,它們的毛髮短而濃密,能夠幫助它抵禦更加寒冷的天氣。藏狐屬於獨居動物,一般情況下都是獨自外出獵食,具有一定的領地行為,只有在繁殖階段,藏狐才會成對出沒,雄性相互之間會發生打鬥現象,屬於典型的高原耐寒物種。
  • 藏狐,行走的表情包,我真的不是在鄙視你,天生就長這樣能咋辦?
    藏狐的大小和赤狐相似,分布在我國的新疆、青海、四川、雲南等海拔高達2000-5000多米的高原地區,因為生存環境的寒冷,藏狐全身長滿了厚密的被毛,這讓它們看起來十分豐滿,但實際上那都是虛胖,一隻成年藏狐的體重只有5公斤左右,甚至比不上一隻普通的家貓,從側面看來,它們和普通的狐狸沒什麼區別,就是腿有點短,但是它們的正面,小編看一次笑一次,寬大的方臉,和身體差不多大的腦袋
  • 棕熊怒吼蜜蜂佔盡上風,最後卻無奈落敗!
    在動物世界中,往往體型越大,佔據優勢就越明顯,但有時力量和體型不是佔據絕對優勢的,例如這次一頭大棕熊和一隻小蜜蜂的對峙,最後的結果就出乎所料,大棕熊被小蜜蜂擾亂得心煩意燥,無奈看著小蜜蜂離去。不知道什麼原因,這隻小蜜蜂偏偏纏上這頭大棕熊,不斷擾亂攻擊大棕熊的口鼻等薄弱地方。
  • 藏北高原一兇猛野獸,幹倒狼群和棕熊,還跑去牧民家拐「老婆」
    在我們的大西南,青藏高原的西北,有一片廣袤的高地,這也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地貌單元,它就是藏北高原,也叫羌塘,這塊高地的面積接近6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6個江蘇省的大小。這裡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屬於青藏高原最高的區域,山地、丘陵、平原交織錯落,層次分明。
  • 俄羅斯男子森林遇棕熊攻擊 咬掉棕熊舌頭後逃生
    俄羅斯一名男子日前到森林採集鹿角時遭棕熊攻擊,正當熊張開血盆大口、要往他臉部咬去之際,男子用力咬下棕熊的舌頭,幸運地保住性命。伊爾吉特(Nikolay Irgit)早前與兩名友人到一處森林保護區非法採集鹿角,孰料伊爾吉特在單獨行動時,碰上一頭重達600公斤的棕熊,他試圖大叫驅趕棕熊,卻弄巧成拙惹怒棕熊,瘋狂地朝他攻擊。他憶述稱:「當時我全身僵硬,加上沒帶任何武器,嚇得放聲大叫」。
  • 一張圖告訴你 為什麼DOTA2裡的虛空假面被叫做JB臉
    一張圖告訴你 為什麼DOTA2裡的虛空假面被叫做JB臉 DOTA2自問世以來,因為玩家習慣,對於許多英雄的稱呼任然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