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種類最多的地區

2021-01-18 正北方網

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區,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特點最顯著地區,其中,雪豹、藏羚、野犛牛、藏野驢、藏原羚、棕熊、巖羊等為青藏高原特有種,有許多已被列入全球珍惜瀕危物種。文/張添福 圖/曲麻綠色江源雪豹監測隊

中新社西寧3月9日電 (記者 羅雲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三江源項目主任趙翔9日介紹,從近年監測到幾十萬張紅外相機照片和幾萬條視頻中分析得出結論,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食物鏈最完整的地區之一,同時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種類最多的地區。

素有世界「第三極」之稱的青藏高原是全球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該區域涉及青海、西藏、新疆、四川、雲南、甘肅等省區高原面積257.2萬平方千米,有獨特的高原生態系統。

趙翔介紹,青藏高原上分布有8種大型食肉動物,近年來布設在青海和西藏兩省區的紅外相機均有監測記錄,其中布設在青海三江源地區紅外相機曾多次記錄雪豹、金錢豹、狼、棕熊、豺、猞猁等6種大型食肉動物。

以喜馬拉雅旱獺為例,其洞穴在青藏高原為諸多動物提供了隱蔽、可供繁殖的巢穴,而喜馬拉雅旱獺本身作為一種食物,為超過10種食肉動物提供食物,是高原食物鏈中非常重要的物種。

趙翔介紹,荒漠貓是中國特有貓科動物,在三江源通天河流域內,曾監測到荒漠貓搶佔洞穴紅外相機監測畫面,同時在周邊洞穴還監測到藏狐、兔猻、狗獾等。

和喜馬拉雅旱獺類似的物種還有鼠兔,為狼、棕熊等提供食物,是20到30多種哺乳動物以及高原猛禽食物重要組成部分。

「沒有旱獺、鼠兔的話,也就沒有頂端的大型食肉動物。」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創始人、北京大學教授呂植表示,青藏高原的大型食肉動物的種類是全球最多的,而在非洲,雖然大型食肉動物數量眾多,但種類僅有7種。

[責任編輯:寶華]

相關焦點

  • 監測結果顯示: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種類最多的地區
    監測結果顯示: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種類最多的地區 2020-03-09 18:46:12,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特點最顯著地區,其中,雪豹、藏羚、野犛牛、藏野驢、藏原羚、棕熊、巖羊等為青藏高原特有種,有許多已被列入全球珍惜瀕危物種。
  • 三江源: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最多 食物鏈最完整的地區
    央視網消息:近日,北京大學大學生命科學院專家和調研人員從近年監測到幾十萬張監測照片和幾萬條監測視頻中分析得出結論:我國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食物鏈最完整的地區之一,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最多的地區。
  • 科學團隊監測分析顯示 三江源是世界上食物鏈最完整的地區之一
    為進一步摸清這兩個地區野生動物分布情況,去年底到今年初由相關專業科研機構和管理部門聯合組成的調查隊伍連續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調查。近日,從近年監測到的幾十萬張監測照片和幾萬條監測視頻中,科學團隊分析得出結論:我國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食物鏈最完整的地區之一,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最多的地區。
  • 青藏高原昆蟲種類目前達萬餘種
    新華社拉薩8月6日電(記者李鍵)據統計,截至目前青藏高原昆蟲種類達10828種,新增1500種,佔全國總量的八分之一左右。這是記者6日從首屆中國青藏高原昆蟲論壇上獲悉的。首屆中國青藏高原昆蟲論壇於8月6日至9日舉行,主題為「青藏高原昆蟲學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新觀點、新視野」。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46所高校、科研單位的15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拉薩,從青藏高原昆蟲的起源、分類、多樣性、資源狀況、古昆蟲等視角展示研究成果。此外,論壇內容還包括「多彩的昆蟲世界」科普展、昆蟲科普活動周戶外體驗等活動。
  • 青藏高原湖區:地球上海拔最高、數量最多和面積最大的內陸湖區
    青藏高原湖區位於我國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地區,被稱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些地區海拔甚至在5000米以上,所以青藏高原湖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分布區。青海湖青藏高原湖區湖泊數量眾多,大小湖泊有數千個,其中面積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數量有1091個,湖泊總面積約為3.69萬平方千米,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45%,青藏高原湖區是世界上湖泊數量最多和面積最大的內陸湖區。
  • 青藏高原上的雪山之王——雪豹
    青藏高原上的雪山之王——雪豹 2020-11-16 22: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藏高原曾經是熱帶動物的天堂?基因指紋說出的秘密
    畜牧業是現今青藏高原的支柱產業,犛牛和藏羊則是高寒牧場最重要的家畜。遼闊的草場像巨幅的毛毯,成千上萬的犛牛和藏羊點綴其上,有如大把撒落的黑色和白色的珍珠。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形成獨特而美麗的天然畫卷。然而,動物考古研究結果顯示,更早之前的新石器晚期(約距今7000-4000年前)青藏高原東北部和中原地區人類對動物資源的利用策略有明顯的差異。
  • 基因指紋說出青藏高原的秘密:曾經,我也是熱帶動物的天堂
    遵循「將今論古」的原理,即可通過對考古遺址出土動物骨骼的形態學鑑定,揭示不同時代古人類利用動物的種類和組合特徵。青藏高原70%以上的新石器和青銅時代遺址分布在其東北部。: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玉博士拍攝然而,動物考古研究結果顯示,更早之前的新石器晚期(約距今7000-4000年前)青藏高原東北部和中原地區人類對動物資源的利用策略有明顯的差異。
  • 如果在青藏高原建造大型的湖泊,能否充當大型水塔供全國用水?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區域,被稱為「世界屋脊」。我們知道,自來水的供水原理,就是利用水的重力產生的水壓,將處於高處的水輸送到千家萬戶,如果我們在青藏高原上修建大型水庫,是否也可以像自來水輸送水源一樣,充當一個大型的水塔,來保障全國的用水需求呢?
  • 高原地區的扛把子,萌到遍地都是天敵的鼠兔,究竟是什麼動物?
    大多數鼠兔生活在我國的青藏高原的高山草甸以及高山草原地區,尤其是高原鼠兔,它們在青藏高原地區分布最為廣泛。高原鼠兔的重要性和兔子不同的是,高原鼠兔沒有尾巴,耳朵雖然也是豎起來,但它們的耳朵比較圓,看起來非常可愛。
  • 青藏高原科考中的陝西智慧
    踏上「第三極」青藏高原被譽為地球「第三極」,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戰略資源儲備基地,也是亞洲眾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我國首次對青藏高原地區進行了綜合性科學考察研究,填補了青藏高原研究中的諸多空白。2017年,我國啟動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
  • 動物世界中的「致命誘惑」:大型食肉動物經常用肉吸引小型動物
    他們的「致命吸引」理論發現,較小的掠食者被剩餘的殘渣吸引到大型掠食者的捕殺地點,如果大型食肉動物躲在附近,這些小型掠食者可能會被捕殺。這項研究於3月18日發表在《生態學快報》雜誌上,是第一次在世界各地的幾十處景觀中,研究食肉動物的捕殺和清除活動。作者說,從他們的分析中得出的模式可以用來對全球大型食肉動物做出重要的管理決策。
  • 甘肅和政動物群化石「見證」青藏高原隆升
    和政縣位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南部,地處青藏高原與西北黃土高原交匯地帶,境內植被覆蓋率80%以上,古生物化石儲量巨大,佔據六項「世界之最」。  中新社記者近日探訪甘肅和政化石博物館,各個時代數量巨大、保存完整的動物群化石令人「大開眼界」。館長何文介紹說,當地農民挖中藥材時發現這些「龍骨」,搜集到大量化石,官方經過20餘年努力徵集,現儲藏量達3萬多件。
  • 青藏高原大型湖泊蒸發量分布及水資源總量獲揭示
    青藏高原75個大型湖泊的面積、湖表溫度、非結冰期長度、波文比、淨輻射通量和蒸發量空間分布圖。王賓賓供圖  6 月26日,《科學—進展》刊發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馬耀明研究團隊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青藏高原大型湖泊蒸發量空間分布及其水資源總量估算。結果表明,青藏高原湖泊蒸發水資源總量為每年517±21億噸,其中75個大型湖泊的蒸發水資源總量為每年294±12億噸。  「研究論文結果不僅可以有效減小湖泊蒸發引起的高海拔大型湖泊水量平衡研究的不確定性,而且研究方法在世界其他地區的雙季對流湖泊的湖面蒸發估算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馬耀明告訴《中國科學報》。
  • 研究人員探究青藏高原鼠兔生存與環境變化的奧秘—新聞—科學網
  • 世界95%以上的犛牛生活在中國青藏高原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是世界上擁有犛牛種群和數量最多的國家,全世界95%以上的犛牛生活在中國青藏高原地區。記者從近日召開的第四屆國際犛牛大會上獲悉,目前全世界共有犛牛大約1470萬頭,其中有1400萬頭分布在中國喜馬拉雅山、崑崙山、阿爾金山及祁連山所環繞的青藏高原地區,即海拔3000米以上的西藏、青海、新疆、甘肅、四川、雲南等省區。蒙古共和國是世界上第二個犛牛較多的國家。
  • 動物所通過隙蛛研究揭示生物演化與青藏高原隆升關係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李樞強研究組通過對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的隙蛛(漏鬥蛛科)進行研究,發現該地區在始新世-漸新世期間的造山運動對隙蛛的起源、擴散和多樣化都產生了巨大影響,甚至導致了部分隙蛛類群的滅絕。該發現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近些年地質學家和生物學家在青藏高原隆升時間上產生的分歧。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由於在第三紀早期印度板塊與亞洲板塊南緣發生碰撞並向下俯衝,造成古地中海逐漸消失和青藏高原的不斷抬升。該地區在6500萬年間的海陸變遷塑造了歐亞大陸當前的生物多樣性分布格局。
  • 青藏高原地區的五大城市,西寧一騎絕塵
    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是世界的第三極。平均海拔達到3500米以上。在青藏高原,冬季的溫度非常的低,在最溫暖的七八月份平均溫度也不足十攝氏度,就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下,青藏高原也是中華民族的源頭地之一,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
  • 「地球第三極」 青藏高原!
    大家都知道地球上除了北極、南極,還有個「第三極」:世界的高級青藏高原
  • 全球大型食肉動物面臨消失
    非洲獅是日漸消失的大型食肉動物之一。 美國《科學》雜誌近日發表一項由美國、澳大利亞、義大利和瑞典科學家聯合展開的研究稱,獅子、豹、狼、水獺和熊等大型食肉動物的不斷減少正逐漸改變全球地貌。 研究人員通過對31個食肉物種進行分析,指出生境喪失、人類迫害、獵物缺失等環境危機共同導致了食肉動物銳減。其中,75%正在逐漸減少,17個物種的規模是從前的一半不到。東南亞、南非與東非以及亞馬遜河流域是多種大型食肉動物銳減的主要地區。在西歐和美國東部等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不少大型食肉動物已經滅絕。 研究報告第一作者、俄勒岡州立大學森林生態系統和社會學系教授威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