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世才祖籍山東,雖說是孔夫子的故鄉,可書卷氣息一點兒沒沾,自弱冠之年決心考取功名,之後考試十八年未曾中舉,更不提什麼一官半職了,只得混個秀才。
自古說「百無一用是書生」,馮世才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五穀不分,四肢不勤,日子久了連妻子都瞧不起他。在愈過愈窮的日子下,經親友介紹,馮世才去了私塾教書,好歹能混個餬口。
馮世才這樣的人,天天捧著聖賢書,人雖窮卻志不短,自個兒吃不上熱飯還要操心國家大事,自個兒住著四面漏風的瓦房還要替天下百姓夙夜憂嘆,頗有杜甫的感嘆「安得廣廈千萬間」。這樣的人在旁者看來只是徒增笑料罷了,迂腐書生的確百無一用。
私塾旁開著一家狗肉館子,名為狗肉,其實什麼驢羊馬肉兔肉都有,大都是附近的鄉親鄰裡牽來牲畜賣給狗肉館,然後宰了賣給食客。主店的楊屠戶也是啥都會,殺豬宰羊,滷肉煲湯樣樣都會。
馮世才心軟,見不得宰殺牲畜的流血場面,時常口頭痛批這狗肉館無人性,而旁人總笑他吃不起葷腥才裝清高。
某日,馮世才新生不寧,夜裡熱的恍惚,渾身大汗淋漓,忽然夢見一個佝僂的身影靠上榻前,定神看去竟然是個白髮的老翁,白髮白須白眉,頗有仙人姿態,看著像年近百旬之人。
老翁慌忙跪拜:「後生,求你救我一命。」
這就不得了了,馮世才自由讀聖賢書長大的,視「禮儀」二字如性命,哪裡經得起百歲老人的跪拜?
馮世才慌忙起身想扶起老翁,卻發現四肢動彈不得,渾身如鬼壓床一般僵硬,舌根也僵的說不出話來。
老翁做求饒狀:「後生,我是烏長河裡的老龜,自前朝至今已二百餘歲,如今遭了命中大劫,懇親救我一命。」
馮世才聽了個不明不白,一個晃神又醒過來了,剛才夢中有老者求饒,也不知道和自個兒一個窮書生有甚關係。
次日,東方初亮,馮世才清早領著孩子放聲讀書,之乎者也不絕於耳。馮世才專心看著學生讀書,專挑頑皮的要打戒尺。忽然間,發覺一旁狗肉館門前聚滿了人群,重圍數匝,一伙人又驚又奇,不知再看些什麼。
看熱鬧的人群忽然有人發聲「唉,馮秀才不是讀書多見識廣嗎?叫他來看看這龜有多少歲了。」
於是馮世才也被拉了過來,正瞧見一群人圍觀的對象是一隻大龜,這龜足兩尺寬,四肢皆有碗口粗細,體態笨拙。
馮世才哪裡看得出這龜有多少歲了,只聽到楊屠戶說這是在「烏長河」裡網魚時帶上來的,重足七八十斤,本以為是網中卷了石頭,撈上來才發覺是只大龜。
聽見「烏長河」三字,馮世才恍然一驚,昨晚託夢老者說自己在烏長河裡被捕,莫不是這隻老龜託夢與我?這老龜見到馮世才,也對他低頭頷首作求救狀,仿佛認識一樣。
於是馮世才有心救這老龜,便發聲道「這龜又老又髒,吃也吃不得,不如放了。」
楊屠戶見馮世才壞自己生意,反駁道「誰說的,龜肉口味和雞鴨肉差不多,龜血還大補呢,越老的龜越補。大家想吃的,今天都來我肉館,我把這老龜能做成幾十道菜餚,來晚的就沒有了。」
眾人聞言連忙起鬨,大家都想吃一頓龜肉嘗個鮮。
馮世才極力阻止,先說龜肉無益,眾人不聽,又說老龜有靈性,眾人也不聽,任他口齒磨破也無人信她。
最後馮世才只好說自己願意買龜,請求出個價。
眾人放聲鬨笑「你馮秀才連米麵都吃不起了還想吃肉?」「講了半天大道理,原來你自個兒想開葷?」「你願意買?先拿二兩銀子來看看啊。」
馮世才東拼西湊也湊不足二兩,等自己揣著一把銅錢到門口時,那烏龜已經被宰殺了,狗肉館子裡坐滿了食客,烏龜已經成了碗中肉湯了。
「唉,小生我竭力救你了,可惜心有餘而力不足啊。」馮世才衝著狗肉館的方向行禮,算是給那晚的老翁還禮了。
之後幾日,楊屠戶把龜肉賣了幾天,到第三日時,還在睡夢中的楊屠戶被人一把揪了起來,竟然是官差來了。原來楊屠戶的龜肉賣給食客之後,不少人吃過接連中了毒,各個上吐下瀉,神志不清,身上還起了疹子,能不能醫好也說不準。
這下子不得了,食客家屬紛紛上門鬧事討說法,這龜肉是從楊屠戶手裡賣出去的,自然脫不了干係,這下就報官了。可憐楊屠戶被抓住挨了一頓板子,他的家也被抄了,變賣成銀子給食客們醫病用。
楊屠戶本人呢,被抓進了牢裡,日日憂愁消瘦下去,直到某日,楊屠戶自個兒在牢獄中暴斃了,死因不明,看守的捕頭說楊屠戶臨死前是瘋了,他對著牢牆作揖跪拜,一副求饒狀,牢裡就他一個人,也不知再給誰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