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醫療器械三十強在中國的投資情況

2021-01-21 健康界

1、美國強生公司

1985年,強生公司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家合資企業——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

此後,強生公司又於1988年、1992年、1994年及1995年分別在中國建立了多家子公司,包括上海強生有限公司、強生(中國)有限公司、強生(中國)醫療器材有限公司、上海強生製藥有限公司等。

2006年,強生又分別在中國成立了強生視力健(上海)商貿有限公司和強生(蘇州)醫療器材有限公司。

2008年,北京大寶化妝品有限公司成為強生在華大家庭的一員。

目前,強生在華企業共擁有約1萬名員工,產品系列及服務領域覆蓋消費品、藥品、醫療器材及診斷產品等。同時銷往國內和國際市場。

2、通用電氣醫療集團

GE醫療集團從1979年開始在中國開展業務,於1986年在北京成立了第一個辦事處。1991年,航衛通用電氣醫療系統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成為GE在中國的第一家合資企業。

目前,GE醫療集團在中國建立了包括獨資和合資企業在內的多個經營實體,擁有員工6,000多名。

GE醫療集團在中國共擁有七個全球生產基地:在北京建有CT掃描系統、磁共振成像系統和X光成像系統工廠,在上海有生命科學基地,在無錫建有超聲和患者監護儀設備工廠,在桐廬建有濾紙生產基地,在深圳建有醫用面罩生產基地。其中,在北京的GE(中國)醫療工業園區,佔地6萬平方米,是GE醫療集團全球最大的生產和研發基地之一。

GE醫療集團在中國的業務範圍廣泛,包括研發、設計、採購、生產、銷售、營銷和服務等各個領域,涵蓋了集團在全球範圍提供的所有技術與服務。基於GE 中國研發中心和GE全球其他研發中心的基礎性研究,由在中國的1,000名工程師組成的GE醫療技術研發團隊,正為中國和全世界開發領先的醫療產品與技術。

3、西門子醫療

西門子已在中國建立了90多家公司,61個辦事處。

上海西門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是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下屬的獨資公司。

目前公司致力於計算機斷層掃描診斷設備(CT)、X光機診斷設備、及其零部件的研發生產。

4、美國美敦力公司

美國美敦力公司(Medtronic,Inc.)總部位於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是全球領先的醫療科技公司,致力於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終身的治療方案。

其主要產品覆蓋心律失常、心衰、血管疾病、心臟瓣膜置換、體外心臟支持、微創心臟手術、惡性及非惡性疼痛、運動失調、糖尿病、胃腸疾病、泌尿系統疾病、脊椎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及五官科手術治療等領域。

2008年,美敦力投資20多億人民幣入股威高,成立了美敦力威高骨科器械有限公司,在中國全力推廣美敦力的脊柱產品及威高的脊柱、關節、創傷產品,併合力開發合資品牌骨科產品,在業界被譽為合資公司的典範。

2011年9月14日,在北京順義開發區,美敦力威高骨科器械有限公司技術支持(研發)中心正式落成。

5、百特國際

百特是一家全球性多樣化經營的醫療用品公司,專注於慢性病及危重治療領域,在全球範圍內開發、生產和銷售治療血友病、免疫系統疾病、傳染病、癌症、腎科疾病,以及深度創傷等複雜重症的產品。

百特於上世紀80年代進入中國,是最早進入中國醫療市場的大型跨國公司之一。上海為百特中國的總部,其他辦事處分布於北京、廣州、杭州、南京、天津等9個城市。百特中國還在上海、蘇州、廣州、天津建立了5家大規模的合資及獨資工廠,共有正式員工近2,000名。

2006年,百特中國的銷售額達到1億3千萬美元。

6、飛利浦醫療

東軟飛利浦醫療設備系統有限責任公司(PNMS)是由東軟集團與荷蘭皇家飛利浦共同出資組建的合資企業。

PNMS成立於2004年5月24日,位於遼寧省瀋陽市,以生產、研發包括X線、核磁共振、CT和超聲設備等醫療影像系統和相關產品的部件為主要經營項目,產品同時銷往國內和國際市場。

7、美國雅培公司

雅培1995年以子公司瑞士雅培在中國北京和上海設立辦事處,之後相繼於廣州和深圳增設辦事處。

1998年與上海美優製藥廠合資成立上海雅培製藥有限公司,工廠位於上海奉賢,並於2000年通過GMP認證。

2001年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成立雅培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目前雅培在中國的員工有1200多名,分別從事藥品、營養產品、醫學診斷和設備的營銷工作。中國總部位於上海。

8、美國卡地納健康集團

美國卡地納健康集團(CardinalHealth),是全球百強企業,專業從事健康營養品、保健食品科研、生產及醫療健康的全球性銷售的跨國集團。

2010年,卡地納以4.7億美元收購中國最大藥品進口企業之一的永裕醫藥管理公司,以擴大在中國業務,此收購案也是美國大型藥品批發企業在亞洲的首次重大投資。

9、柯惠醫療

Covidien(柯惠醫療)是一家全球領先的醫療產品公司,致力於打造創新的醫療解決方案,以幫助患者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並憑藉其在臨床領域的領導力與卓越品質傳遞價值。

Covidien製造、銷售和服務產品在各行業都處於領先地位,分布在三個領域:醫療設備、醫藥產品和醫療用品。

2010年,Covidien的營業收入高達104億美元,在全球65多個國家擁有41,000名員工,產品銷售範圍遍及140多個國家。

2011年9月15日中國上海全球領先的醫療產品企業柯惠醫療宣布在中國上海投資成立旗艦級研發中心。

10、波士頓科學國際有限公司

波士頓科學國際有限公司是專注於微創傷介入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跨國公司,目前全球約有17,500名員工。

1997年波士頓科學在中國成立了波士頓科學國際醫療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從一個不到10名員工的代表處發展至今,在北京,上海,瀋陽和廣州建立了四個辦事處。在中國,目前有近200名員工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2003年4月,波士頓科學國際醫療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成為行業內第一家開始採用直接面對醫院銷售的公司,此舉成為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裡程碑。

2006年通過對佳騰公司的併購,增加了心率調節管理業務部。

11、碧迪醫療

碧迪是世界上最大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醫療設備,醫療系統和試劑的醫療技術公司之一,致力於提高全世界人類的健康水平,碧迪專注於改進藥物傳輸,提高傳染性疾病和癌症診斷的質量和速度,推進新型藥物和疫苗的研發與生產。碧迪公司於1897年在紐約成立,總部位於美國新澤西州的富蘭克林湖,業務遍及全球。公司的業務可分為碧迪醫療、碧迪診斷和碧迪生物科學三大類。生產銷售包括醫用耗材、實驗室儀器、抗體、試劑、診斷等產品。公司的服務對象包括醫療機構、生命科學研究所、臨床實驗室、工業單位和普通大眾。

碧迪於1949年正式派員在中國註冊建立代表機構,開展對華業務。

碧迪1995年8月投資2500萬美元在中國江蘇蘇州工廠園區建立產生企業「蘇州碧迪醫療器械有限公司」。2008年碧迪又投資2400萬美元用於廠房擴建,該擴建工程於2010年5月順利完成,廠房面積由原先的10000平方米擴大為26000平方米。

碧迪自2005年起總計投資4800萬美元在中國江蘇蘇州工業園區建立「碧迪快速診斷產品(蘇州)有限公司」。

碧迪於2012年5月宣布,蘇州碧迪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二區項目在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正式啟動。項目佔地面積47866平方米,累積投資額將達到近20億人民幣,其中初期投資將超過8000萬人民幣。

碧迪在中國發展迅速。通過整合,目前成立了以上海為碧迪中國區總部,北京、廣州等十四個辦事處為核心的業務格局,帶動輻射全國;有員工近2500人。碧迪目前在中國市場推出的產品包括三大部分:醫療產品、診斷產品和生物科學產品。

12、美國史賽克公司

美國史賽克(Stryker)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骨科及醫療科技公司之一,總部設於美國密西根州的克拉馬蘇市,在全球有14個生產研發及銷售分部,員工超過一萬六千多人。產品涉及關節置換、創傷、顱面、脊柱、手術設備、神經外科、耳鼻喉、介入性疼痛管理、微創手術、導航手術、智能化手術室及網絡通訊、生物科技、醫用床、急救推床等。早在1986年及1988年便通過代理公司分別進入臺灣及中國大陸市場,並於1994年正式在香港成立辦事處,於2000年在北京、上海、廣州及成都設立代表處。

13、貝朗醫療

貝朗醫療擁有170年歷史,是世界領先的專業醫療設備、醫藥產品以及手術周邊產品供應商,在全球50多個國家建立了分支機構,擁有超過38,000名員工。

貝朗醫療(上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12月,是貝朗醫療大中國區總部。在中國主要城市如北京,成都,廣州,香港,瀋陽,武漢等地設有分支機構,共有員工800多人。此外,貝朗於2004年在蘇州工業園成立了2個全資工廠,於1995年在瀋陽成立合資工廠。

14、聖猶達公司

聖猶達醫療(St.JudeMedical)成立於1976年,總部位於被稱為醫療科技之都的美國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St.Paul,Minnesota)。聖猶達醫療已經發展成一個為眾多專業醫療領域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領先的國際化專業公司。專注於心臟節律管理、心臟電生理、心臟外科、心血管介入診療和神經調控五大領域,產品包括:心臟起搏器、ICD、CRT/D、電生理三維標測系統、消融及診斷導管、人工心臟瓣膜及修補產品、血管推送和閉合系統、以及神經刺激儀等。

聖猶達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主要涉足心臟節律管理、房顫、心血管和神經調控。2011年8月,聖猶達醫療(亞太區)高級技術中心在北京開幕。

15、東芝醫療

東芝於1914年開始製造和銷售醫療機械,1979年設立東芝那須工廠,2000年該工廠在形式上從東芝獨立出來,成為東芝醫療系統株式會社本社。東芝醫療系統的動態體積CT掃描儀﹑超聲波系統﹑磁共振成像系統﹑X射線診斷裝置﹑全自動生化儀等的製造和銷售均居日本第一和世界第四。

1982年東芝醫療設備進入中國市場,2002年率先在中國大連建立工廠並投入生產。2006年成立東芝醫療(中國)有限公司,位於北京市朝陽區

16、3M醫療

3M公司創建於1902年,總部設在美國明蘇達州的聖保羅市,是世界著名的產品多元化跨國企業,在醫療產品、高速公路安全、辦公文教產品、光學產品等核心市場佔據領導地位。

1984年11月,3M中國有限公司在上海註冊成立,是在經濟特區外成立的中國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在中國投資超過7億美元。目前,3M公司在中國已建立了12家公司、7個生產基地、25個辦事處、1個研發中心和3個技術中心,員工超過5,700人。

17、捷邁公司

捷邁公司創立於1927年,並致力於研發投資快速成長及人工關節置換的全球市場領導地位。總部設在印第安納洲華沙市,專業經營骨折、人工關節、關節鏡及骨、外科器械等醫療產品,是世界領導品牌地位的美國公司,行銷網遍佈全球140餘國。

中國分公司:捷邁(上海)醫療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捷邁公司北京辦事處、捷邁公司廣州辦事處、捷邁公司成都辦事處。

18、丹納赫集團

美國丹納赫集團成立於1984,是美國領先的製造商之一,也是一家年銷售額超過80億美元的快速成長的世界500強公司。2011年銷售額達到161億美元,增長28%,在全球儀器公司排名中位列榜首。公司在全球共有近60000員工。

丹納赫集團旗下子公司美國福祿克公司、福祿克網絡公司、哈希公司和雷泰(中國)公司。

福祿克公司在1978年就進入中國。在北京建立了維修站,隨後成立了辦事處。福祿克公司是在中國成立辦事機構最早的外國電子企業之一。目前福祿克公司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西安設有辦事處,在瀋陽、大連、武漢、南京、濟南、烏魯木齊、重慶和深圳設有聯絡處。

19、施樂輝

施樂輝公司是世界領先的醫用產品公司,總部位於英國倫敦。公司始建於1856年,目前在全球33個國家擁有超過9千名的員工,年銷售總額達38億美元。

全球四大事業部:骨科、內窺鏡、生物脊椎、傷口護理,均在業界處於領先地位;內窺鏡位列世界第一,骨科創傷位居世界第二,傷口護理位居世界領先。

1994年進駐中國,總部設於上海,在、北京、廣州設立辦事處。

1999年,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成立了在中國的第一家全資子公司-施樂輝醫用產品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2007年11月26日,在蘇州註冊成立。

施樂輝(蘇州)公司是施樂輝公司在中國投資的第一個工廠,註冊資金2000萬美金,總投資6000萬美金。廠房位於園區綜合保稅區西區,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蘇州工廠將主要生產痊癒妥薄片敷料。這個產品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其包裝和原材料均為施樂輝公司之專利。

20、CareFusion(康爾福盛)

康爾福盛作為美國最著名的醫療器械公司,其總部設在聖地牙哥,員工超過15000人在全球20多個國家。旗下的Alaris輸液泵、注射泵、輸液管理系統產品得到使用者的廣泛認可,在輸注泵市場具有相當高的佔有率。

康爾福盛公司在上海、香港都設有分公司。

21、赫斯比(Hospira)

赫斯比是美國最大的醫院產品公司之一,Hospira公司紐約證交所(NYSE)掛牌交易,交易代碼是「HSP」。這家全球性專科藥物及醫藥傳輸公司是從雅培實驗室分離出來的,將致力於促進世人安康(AdvancingWellness(TM)):即承諾開發、製造和營銷幫助提高患者護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產品。

該公司擁有相當齊全的醫院產品,其中大多數產品在美國處於市場領先地位。Hospira公司由雅培醫院產品部的執行長和前總 ChristopherB.Begley領導,擁有員工14000人,在世界各地擁有14家製造場所,年銷售額約為25億美元。Humana公司的創辦人之一和董事長DavidA.Jones是Hospira公司的董事長。

Hospira公司提供的創新性醫院產品包括全行業品種最齊全的非專賣急救護理注射藥物、醫療管理和輸液療法一體化解決方案以及全套服務合約製造業務。

該公司的專科藥物產品包括在麻醉、心血管疾病、傳染性疾病以及止痛等方面使用的非專賣注射藥物。Hospira公司還製造醫藥傳輸系統,如電子輸送泵、無針頭注射器和靜脈給藥器械等,這些系統能使患者獲得所需要的液體和醫藥。

22、奧林巴斯醫療

奧林巴斯創立於1919年。已成為日本乃至世界精密、光學技術的代表企業之一,奧林巴斯的內窺鏡在全世界擁有百分之八十的市場份額。事業領域包括醫療、生命科學、影像和產業機械。

1987年奧林巴斯北京辦事處的成功設立。2004年7月1日奧林巴斯(北京)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

23、辛迪思

辛迪思是一家全球領先的醫療器械公司,目前已被美國強生公司收購。開發、生產並銷售用於人體骨骼及軟組織的固定、修復及重建的內植物、器械和生物材料。目前銷售的產品遍布全球,有僱員8450人。

辛迪思是全球創傷醫學領域的領導者,是脊柱外科內植物領域的前三名,並持續在頜面外科領域保持領先地位。是生物材料領域的創新先驅,開發了諸如可吸收內植物和骨移植替代品。在非融合技術方面,憑藉人工髓核及人工椎間盤產品處於行業的領先地位。

辛迪思(上海)醫療器械貿易有限公司為設立在上海市浦東新區外高橋保稅區的註冊外商獨資企業。

辛迪思(蘇州)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一期工程坐位於蘇州工業園區鍾南街428號,以600萬美元作為初始投資,並在2010年擴大公司的發展規模。

24、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

美國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BeckmanCoulter,Inc.)是目前世界實驗醫學領域中儀器設備、試劑、應用軟體開發和製造最強的廠商之一。

貝克曼庫爾特商貿(中國)有限公司

1983年陸續於中國設立代表處及維修站,代表處分別位於北京、上海、福州及廣州等城市。而維修站分別位於北京、上海及廣州等。

1997年於江蘇省蘇州市建立了一所試劑工廠,名為貝克曼庫爾特實驗系統(蘇州)有限公司。

25、泰爾茂株式會社

泰爾茂株式會社成立於1921年,產品包括一次性醫用器械、輸血用具系列、醫藥品類和營養藥系列、血管造影與治療用導管、醫用電子產品系列、人工心肺產品系列等。

泰爾茂醫療產品(上海)有限公司是泰爾茂(TERUMO)集團於2003年12月在中國上海成立的獨資銷售公司,現註冊資金為100萬美元。主要負責 「TERUMO泰爾茂」產品在整個中國大陸地區的進口及銷售。銷售網絡遍布全國各城市,產品已覆蓋全國的各級醫院及醫療機構。

泰爾茂醫療產品(杭州)有限公司是日本泰爾茂株式會社在中國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的獨資子公司,成立於1995年12月,於1997年4月正式投產。公司註冊資金4700萬美元。總投資額9800萬美元,佔地面積114,000㎡。

長春泰爾茂醫用器具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3月,建廠初期為中日合資企業。2003年12月中方轉讓股份,日本泰爾茂株式會社由此成為了在華的外商獨資企業。

在泰爾茂株式會社香港分公司的基礎上,於2002年3月正式註冊成立泰爾茂中國(香港)有限公司,現註冊資金為150萬美元。

26、愛爾康

愛爾康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眼科藥品與醫療器械專業公司,主要經營眼部醫藥品、眼科手術設備裝置、隱形眼鏡相關護理產品的研發、生產和營銷。產品範圍:眼科藥品、眼科耗品、護理液、眼科設備、準分子雷射系列、隱形眼鏡。

愛爾康(中國)眼科產品有限公司是美國愛爾康公司於1995年在中國設立的獨資公司,目前擁有500多名員工和9個辦事處,產品銷售遍及全國各地,包括新疆,西藏等邊遠地區。

27、費森尤斯醫藥用品

費森尤斯集團創立於1912年,總部設立在德國的巴登洪堡。費森尤斯集團的服務主要涉及四個方面:費森尤斯醫藥用品有限公司、費森尤斯卡比、費森尤斯醫院管理、費森尤斯生物技術研究。

中國是費森尤斯卡比亞太區最大的市場。其包括全資子公司北京費森尤斯卡比醫藥有限公司、費森尤斯卡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醫療器械部、克林尼科醫療器械(南昌)有限公司,及控股51%的華瑞製藥有限公司四個業務組團。

28、生邁集團

美國生邁(BIOMET)集團是一家聞名全球的醫療器械上市公司,創建於1977年,為全球三大骨科醫療器械生產廠商之一,在全球擁有19家工廠,50多個分支機構和6000多名員工。在浙江金華和上海建有製造基地和銷售中心。生邁(BIOMET)集團其產品包括:重建和固定設備、電動骨骼生長刺激設備、支撐整形設備、手術設備、普通外科工具、關節複製產品、脊柱移植片、骨骼水泥劑、骨骼代替品、頭蓋上頜骨整形移植片、牙齒重建植片和相關的設備。

上海巴奧米特商務諮詢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5月,是美國巴奧米特(BIOMET)集團在上海獨資設立的亞洲運營中心。

常州巴奧米特是由美國巴奧米特(BIOMET)集團於2007年底在中國獨立投資的一家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位於常州市新北出口加工區,主要生產植入人體的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投資總額1780萬美元。常州巴奧米特公司現擁有加工中心,DMG,CITIZEN等多種先進精密機械儀器設備。

浙江巴奧米特醫藥產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1月,是美國總部BiometInc在中國投資的第一家生產型企業。公司座落在浙江中心城市金華,佔地約3萬平方米,現有註冊資本1210萬美金,總投資額2500萬美金,員工600多名。美國BiometInc還分別在江蘇常州和上海投資了分公司,並計劃在兩年內將生產規模擴大四倍。

29、巴德公司

巴德公司是一家具有世界領先水平醫療技術和產品的跨國企業,其業務範圍涵蓋血管、泌尿、腫瘤和專業外科等醫療領域適用的醫療器械的開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主要產品線包括:外科補片、PICC、植入式輸液港、血管支架、擴張球囊、人工血管、濾器、消融導管、多導生理儀、活檢槍針、腎造瘻產品、輸尿管支架、導尿管、各種手術導管與導絲。

1996年,巴德國際有限公司在北京設立代表處,開始進入中國醫療市場。2008年8月,成立了第一家獨資企業,巴德醫療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2010年1月,巴德醫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並在外高橋建立了營運中心。2010年4月,巴德中國醫學科學中心成立。

30、瓦裡安醫療系統公司

瓦裡安醫療系統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爾託,是提供癌症及其他疾病放射治療,放射外科學,質子治療,和近距離放射治療設備及相關軟體的全球領先生產企業。瓦裡安醫療系統也是應用在醫學,科學和工業領域的X射線球管和數字探測器以及貨物檢測和工業檢測X射線成像設備的主要供應商。

有超過4500臺瓦裡安醫療系統的加速器安裝於世界各地,每天超過10萬全球各地的腫瘤患者在瓦裡安醫療系統的加速器上接受治療。2005年,瓦裡安醫療系統佔了64.8%的全球放療產品市場份額,在北美,西歐等地區,這一份額更超過了80%,瓦裡安一直是眾多一流放療中心首選的高端品牌。

約5000人分布在位於北美洲,中國,和歐洲的生產機構,在全球設有60個銷售和支持機構。在北京設有中國分公司。2007年7月30日瓦裡安(北京)工廠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全面竣工。

相關焦點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5期:啟明醫療布局全球創新醫療器械...
    江西省醫療器械檢測中心一項目獲國家立項日前,省醫療器械檢測中心醫療器械檢驗檢測能力建設項目,正式獲國家發改委、國家藥監局立項。項目總投資1.69億元,其中中央投資1.13億元,地方投資5628萬元。根據規劃,該醫療器械檢測中心重點以生物學評價實驗室、無源手術器械、康復輔助類醫療器械等3個專業方向開展學科建設。
  • 2019全球醫療器械公司100強,5家中國公司入選
    【製藥網 行業動態】近期,QMED發布了《2019年醫療器械企業百強榜單》,該榜單根據2019年的營收狀況對全球醫療器械公司進行了排名。   據統計,本次排名前10的醫療器械公司的總營收達1944.28億美元,全球共有51家醫療器械公司的收入超過10億美元。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55期:全球醫療器械公司研發排行榜發布...
    全球醫療器械公司研發排行榜發布,中國企業無一入榜 醫療器械行業網Medical Design &Outsourcing發布2020年全球醫療器械公司研發排行榜。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8期:醫療器械10月起將有唯一「身份證...
    下一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將按照工作要求組織開展與相關成員國的信息交換和共享工作,及時了解全球醫療器械重大不良事件信息和監管措施,為保證我國醫療器械安全有效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支持。TUV南德頒發全球第一張符合歐盟醫療器械法規(MDR)III類CE證書9月17日,TUV南德意志集團成功頒發其第一張符合歐盟醫療器械法規(MDR)的CE證書,這也是全球第一張滿足歐盟醫療器械法規(MDR)的III類醫療器械CE證書。
  • 微創火鷹支架引發關注 投資資金加快布局醫療器械
    在火鷹上市發布現場,代表著全球冠脈介入界頂級技術的「經導管心血管治療大會(TCT)」主席、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教授DR. Leon B. Martin表示:「希望將來能把該產品介紹到美國的市場上。」  這意味著,微創醫療或將實現一次真正的逆襲:將中國人獨創的心臟支架技術輸出到世界。CIT大會秘書長徐波教授更是將此看作「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從仿製時代走向科技自主創新時代的標誌。」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7期:科大訊飛新增醫療器械研發...
    164億美元收購瓦裡安 全球醫療器械公司或迎變局 當地時間8月2日,西門子醫療宣布將以16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瓦裡安醫療系統公司。作為與醫科達齊名的全球放療設備商雙寡頭之一,瓦裡安在與西門子醫療合併之後仍將保留自有品牌,而加強版的西門子醫療預計將在營收排名上反超老對手GE醫療,擠入全球醫療器械公司前三甲,僅次於美敦力和強生。雖然該合併案最終還需要瓦裡安股東會以及歐盟反壟斷機構的批准,西門子醫療也預計該筆交易直到2021年上半年才能最終完成,但該筆收購案被半道截胡或者被反壟斷機構叫停的可能性並不大。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25期: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落戶...
    高端醫療裝備國產化!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落戶深圳 5月8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批覆同意以深圳高性能醫療器械國家研究院有限公司為依託單位,組建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防城港市高新區籤約3個醫療產業項目 總投資約4500萬元5月7日下午,防城港高新區舉行2020年第二批投資項目籤約儀式,現場籤約3個醫療產業項目,總投資約4500萬元。3個項目中,昌鑫科技醫用醫療用品研發及生產項目分兩期建設,涉及口罩及防護服等防護物資和一次性醫用高分子耗材等醫療器械的生產。
  • 盤點2019醫療器械全球併購:巨頭押注骨科與機器人
    放眼全球,醫療器械巨頭無一不是歷經併購,逐步成為行業霸主的,正所謂「無併購、不巨頭」。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全球發生152起併購案,本文將著重盤點醫療器械海外TOP 15併購案、國內TOP 3併購案。
  • 2019全球醫療器械100強出爐 7家國產企業上榜
    近日,國外權威的第三方網站QMED最新發布了《2019年醫療器械企業百強榜單》,該榜單根據2019年的營收狀況對全球醫療器械公司進行了排名。據統計,本次排名前10的醫療器械公司的總營收達1944.28億美元,全球共有51家醫療器械公司的收入超過10億美元。
  • 盤點全球最具品牌價值的醫療器械公司TOP10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其中的10家醫療器械公司。一起開看看吧!一、美敦力(MDT.US)2015年,美敦力以近5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柯惠醫療,成為醫療器械史上最受矚目的併購案。柯惠是全球領先的臨床和家用醫療設備供應商,總部位於愛爾蘭,截至2014年9月26日柯惠當年的銷售額達到 106.96億美元。
  • 淺談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現狀
    來源:奧諮達 淺談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現狀 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 隨著全球人口自然增長,人口老齡化程度提高,以及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長期來看全球範圍內醫療器械市場將持續增長
  • 全球優質醫療器械集聚區分析及啟示(上)
    本文通過分析全球優質醫療器械集聚區的發展情況及經驗,包括美國、以色列、德國和日本等國家,旨在為相關專業人士提供參考。美國明尼蘇達州(一)美國明尼蘇達州醫療器械概況明尼蘇達州的支柱產業就是醫療器械,並有數以千計的醫療器械企業,擁有眾多國際巨頭的總部。明尼蘇達州也被成為「醫療器械的矽谷」。擁有全世界最大的醫療器械公司,美敦力。
  • 2019全球最賺錢醫療器械十大企業,第一無懸念!
    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大家對健康需求的增長,近年來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迅速。根據各大醫療器械企業發布的2019年度財報整理了一份醫療器械十大企業「賺錢能力」排行榜。毫無意外,美敦力還是第一。美敦力早期以起搏器業務起家,但為了保障技術的領先性並突破醫療器械板塊固有的天花板屬性,在此後的數十年時間裡,公司將併購整合作為長期發展的驅動要素,並最終成為全球多元化醫療器械巨頭。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9期:中關村科學城打造醫療機器人搖籃...
    廣東省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試點初顯成效 62個試點品種獲準上市8月12日,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例行新聞通氣會。省藥品監管局行政許可處副處長陳嘉曄在會上介紹了廣東省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試點工作情況和成效。
  • 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將迎黃金期
    近年來,醫療器械正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國務院2015年印發的《中國製造2025》中,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被列入下一步大力推動發展的重點領域之一。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醫療器械行業正以「加速度」的發展態勢向前邁進。
  • 日本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
    日本僅次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 日本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在過去幾年裡,日本醫療器械市場年銷售額在250億~260億美元之間。因此,近年來,與老年疾病有關的醫療器械產品,包括心臟起搏器、人造心臟瓣膜、血管支架、胰島素泵、人工關節等植入性器械,在日本市場上銷售情況十分理想。而這些產品均是美國的優勢產品。此外,2007年以來,腫瘤介入治療器械、婦女保健醫療器械、精神病康復治療器械,以及各種可改善人體健康綜合指標的運動器械類產品,在日本市場上銷售日益紅火。上述產品成為日本醫療器械市場實現快速發展的強力推手。
  • 2020年我國醫療器械企業100強排行榜出爐(附排名)
    前言 日前,eNet研究院與網際網路周刊等聯合發布發布了《2020中國醫療器械行業100強》榜單。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於醫療器械企業是一次「大考」,也給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帶來了空前的機遇,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醫械市場,國內醫械行業全面擴容!
  • 乾貨滿滿,數據透視全球醫療器械投融資風向
    這主要得益於國內企業華大智造的一筆大額融資,提升了國內醫療器械與耗材領域在本月整體的融資額度。華大智造在本月底完成一筆金額超過10億美元的B輪融資,成為本月全球醫療器械與耗材領域融資額最大的企業。5月全球器械與耗材融資輪次分布5月,全球醫療器械與耗材領域產生的36個融資項目(略高於上月),其中有7個融資項目未公開輪次。本月該領域融資項目依然集中於B輪以前(包括天使輪、種子輪、A輪、B輪),處於這一階段的項目佔比達53%。
  • 遠大醫藥搶佔全球高端醫療器械市場先機 血管內超聲光學同步成像...
    兩種模式優勢互補,可以清晰的顯現血管全貌、血管結構和病變性質,為臨床提供更豐富的影像信息,指導並優化治療方案,達到精準醫療的目的。」遠大醫藥公司人士介紹,該款產品是全球第一且唯一商業化的IVUS/OCT二合一產品,在為臨床提供更優選擇的基礎上,同時降低了醫療支出。
  • 2016奇璞路演醫療器械創新專場
    ,是最有投資前景的朝陽產業。 奧諮達為醫療器械企業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整體臨床和法規解決方案。技術服務包括:醫療器械臨床試驗、全球醫療器械註冊、生物統計、醫療器械培訓、醫療器械諮詢等,為國內外近3000家醫療器械企業提供了專業服務。 奧諮達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15年榮獲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優秀企業」,廣東省總決賽「一等獎」,廣州市總決賽「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