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

2020-12-03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日本僅次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

日本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在過去幾年裡,日本醫療器械市場年銷售額在250億~260億美元之間。近年來,日本進口的醫療器械產品(按進口額而非數量排序)主要有:1.生命支持器械類產品;2.各種臨床用器械;3.眼科器械及相關產品;4.成像診斷設備(CT、PET、MRI設備等);5.治療和手術器械;6.不鏽鋼製及其他合金制醫療器械;7.生理數據測定和生命監測類產品;8.牙科器械;9.家用醫療器械;10.體外診斷器械;11.其他類(棉製衛生材料、輪椅、按摩器械等)。

老齡化帶來推力

日本已進入高度老齡化社會。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日本60歲以上老人佔該國總人口的比例已達20.5%;預計到2050年,這一比例將達35%,屆時日本將成為不折不扣的「老人國度」。因此,近年來,與老年疾病有關的醫療器械產品,包括心臟起搏器、人造心臟瓣膜、血管支架、胰島素泵、人工關節等植入性器械,在日本市場上銷售情況十分理想。而這些產品均是美國的優勢產品。此外,2007年以來,腫瘤介入治療器械、婦女保健醫療器械、精神病康復治療器械,以及各種可改善人體健康綜合指標的運動器械類產品,在日本市場上銷售日益紅火。上述產品成為日本醫療器械市場實現快速發展的強力推手。

產業或部分轉移

2011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和海嘯對密集分布在日本東部沿海地區的醫療器械產業造成了嚴重打擊。據悉,以生產血管內超聲造影器械產品及先進牙科器械產品為主的日本Volcano公司,其產量因此下降了30%~40%;生產人造心臟瓣膜的在日美資企業EdwardLifescience公司,其產量下降了17%~19%。即使受影響最小的醫療器械公司,產值也下降了3%左右,最多的達18%。

由於擔心今後幾年日本東海岸地區再次發生強震和海嘯,日本一些醫療器械公司正在考慮將生產線轉移到中國等鄰近國家和地區。因此,一些業內專家認為,今後幾年,日本醫療器械產業可能發生重大變化,而這對於亟待轉型升級的我國醫療器械產業而言,無疑是一個好消息——這樣中國企業可以向日本企業學習先進的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和上市經驗。作為日本的近鄰之一,我國在日本醫療器械市場上也將有更大的出口增長空間。

日本與部分國家醫械貿易情況

美國在日本醫藥市場中,醫療器械與藥品「地位」相近。不過,日本藥品市場基本上是本土製藥公司「一統天下」,外資公司生產的藥品很難佔領日本市場;而在醫療器械市場上,西方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的醫療器械產品則佔有很大比例。

目前,美國是日本最大的醫療器械進口來源市場,日本每年對美醫療器械進口額達70億~80億美元。據美國媒體報導,2005~2010年,美國醫療器械產品在日本醫療器械市場上所佔份額持續上升,分別為26.96%、28.4%、29%,2011年預計為29.7%。相比之下,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等新興經濟體國家的醫療器械產品在日本市場上只佔很小的比例,這反映了新興工業國在生產高技術醫療器械產品上尚無法與發達國家競爭。


中國中國、韓國、新加坡是亞洲主要的醫療器械生產國和出口國。就對日出口醫療器械產品而言,中國在亞洲各國中位居第一。2010年,我國對日醫療器械出口額超過15億美元。去年,由於日本遭遇大地震和接踵而來的海嘯襲擊等重大災害事件,日本對我國醫療器械產品的進口額上升了8%~9%,達17億~18億美元,但我國仍只佔日本醫療器械市場的6.5%,遠低於美國、愛爾蘭。而且我國對日出口的醫療器械多為低附加值產品,如按摩器械、注射用針、醫用導管和插管、X線發生器、檢查/診斷用設備、各種棉製衛生材料等。這些產品出口量雖大,但換匯率較低;而我國出口至日本的附加值較高的醫療器械,多為日本公司設在中國的工廠生產並返銷至日本的產品。

此外,我國臺灣每年對日醫療器械出口額也有2億-3億美元,主要出口產品為各種人力或電動輪椅及小型醫療器械產品(臺灣在輪椅生產技術上居國際領先水平)。

韓國韓國對日出口的醫療器械產品集中在不鏽鋼製醫療器械方面,因為韓國擁有世界一流的煉鋼技術,不鏽鋼製手術器械是韓國的出口優勢產品。但是,韓國醫療器械出口遠低於進口,日本和美國分別為韓國的第一、第二大醫療器械進口來源國。

新加坡新加坡對日出口的醫療器械產品主要是高級醫用生試紙和診斷試劑盒等產品。在過去幾年裡,新加坡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其在高級醫用試紙等體外診斷產品的生產上居亞洲領先水平。估計新加坡每年對日醫療器械出口額在3億~5億美元之間。


來源:中國醫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離美國還有多少差距
    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離美國還有多少差距 工程師8 發表於 2018-05-15 09:35:00 經過30年的持續高速發展,中國醫療器械產業已初步建成了專業門類齊全
  • EvaluateMedTech:2015-2020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
    據EvaluateMedTech公司發布的《2015-2020全球醫療器械市場》報告預測,到2020年,美敦力將會成為醫療器械一哥,將在全球醫療器械市場上佔據7%的份額,年銷售額達到349億美元,而強生則只有275億美元銷售額。
  • 日本「傲視全球」的大醫療產業
    日本不但製造先進的醫療設備,同時也擁有國外研發出的世界上最新型的質子線治療設備(全日本僅2臺),這是IBA公司製造的最新型最高配置質子線設備ProteusOne(IBA是比利時的公司,目前是全球質子治療系統的重要生產開發廠商,佔全球 50%以上市場份額,曾獲得紅點設計獎,是唯一獲獎的放療設備)此外,日本醫生和醫療器械研發機構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繫
  • 醫療器械的金礦—內窺鏡行業市場分析
    4、市場渠道壁壘  內窺鏡微創醫療器械的銷售由於覆蓋地域廣、專業性高、客戶分散等特點,行業內公司普遍採用「經銷+直銷」經營模式向最終用戶銷售。  三、國內外主流內窺鏡公司盤點  1、在進口的內窺鏡產品中,佔據主要市場份額的公司如下:  (1)日本奧林巴斯(Olympus)公司:創立於1919年,是日本乃至世界精密、光學技術的代表企業之一,1950年在世界上首次開發在癌症防治領域起著極其重要作用的內窺鏡,其事業領域包括醫療、生命科學、影像設備等。
  • 醫療器械市場未來五大發展熱點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根據全球醫療器械市場領域規模、投資併購及未來增長潛力判斷,以下5大領域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發展熱點。
  • 家用醫療器械無需去日本搶購
    目前歐姆龍在大連有兩家工廠,是最大的血壓計生產基地,各種種類的血壓計都在這裡生產,每個月生產可達100萬臺,產品銷往全球各地。   近年來,隨著多個國家對中國遊客放寬籤證限制,境外遊變得愈加火爆。由於中國與日本依水相鄰,且日元對人民幣匯率持續走低,使得更多短途遊遊客湧向日本,赴日遊日漸盛行。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5期:啟明醫療布局全球創新醫療器械...
    近日,福建省藥監局為貝萊勝電子(廈門)有限公司頒發福建省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試點後第一張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廈門納龍科技有限公司持有註冊證、貝萊勝電子受託生產的數字式心電圖機,由此成為福建省首個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試點產品。
  • 日本電器巨頭紛紛積極拓展醫療器械市場
    據共同社3月24日電報導,日立製作所等日本國內的電器業巨頭正在積極發展醫療器械業務。與常規的家電行業不同,醫療器械業務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累積,絕非僅靠成本高低即可決定勝負。目前日本廠商在這一領域優勢地位明顯,各公司紛紛致力於積極滿足國內外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 據共同社3月24日電報導,日立製作所等日本國內的電器業巨頭正在積極發展醫療器械業務。與常規的家電行業不同,醫療器械業務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累積,絕非僅靠成本高低即可決定勝負。
  • 全球醫療器械三十強在中國的投資情況
    2003年4月,波士頓科學國際醫療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成為行業內第一家開始採用直接面對醫院銷售的公司,此舉成為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裡程碑。2006年通過對佳騰公司的併購,增加了心率調節管理業務部。東芝醫療系統的動態體積CT掃描儀﹑超聲波系統﹑磁共振成像系統﹑X射線診斷裝置﹑全自動生化儀等的製造和銷售均居日本第一和世界第四。1982年東芝醫療設備進入中國市場,2002年率先在中國大連建立工廠並投入生產。
  • 遠大醫藥搶佔全球高端醫療器械市場先機 血管內超聲光學同步成像...
    「遠大醫藥近年來的一系列大動作引發市場關注。公司不僅具有專業的投資判斷能力,並且擁有打通整合研發、生產、商業化『任督二脈』的能力。」一位接近遠大醫藥的人士向記者介紹,這些已經在海外上市的品種有望藉助公司的銷售渠道實現業績的增長。
  • 日本醫療器械行業深度研究之一:整體篇
    我們歷史上已經做過類似分析,為了推進研究深度,我此次特對日本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進行深度回顧和分析,採用以史為鑑、跨市場比較的方法,尋找醫療器械行業更多的邏輯。日本醫療器械市場60年回顧:從快速發展到高度成熟,日本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可以分為區別較明顯的兩個時期:70、80年代,以及90年代和21世紀。
  • 日本醫療器械行業強在哪裡,差距的背後是什麼?|鈦媒體行研
    進出口額平穩增長背景主要有兩點:第一,日本的診斷類醫療器械的國際競爭力較強,而隨著世界醫療器械市場國模的擴大,對診斷類醫療器械的需求也開始變大,因此醫療器械的出口額以診斷類機器為核心取得了平穩的增長;第二,日本的治療類醫療器械的競爭力較差,大部分依賴進口,而近年來治療類醫療器械又是市場規模增長最快的一類醫療器械,因此進口額的增長速度相比出口額要快一點。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55期:全球醫療器械公司研發排行榜發布...
    Outsourcing發布2020年全球醫療器械公司研發排行榜。榜單按照各公司2019財年醫療器械版塊業務年收入排出名單。美敦力、強生、飛利浦蟬聯全球醫療器械公司營收前三強。不過,本榜單中沒有國產械企的身影。
  • 2018年全球3D列印醫療器械市場研究報告全新出爐
    近日,知名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Europe對外發布了2018年全球3D列印醫療器械市場研究報告。該報告敏銳地指出了該行業的重要方面,並分析了3D列印醫療設備的市場規模、當前趨勢、驅動因素、挑戰、機會以及3D列印醫療設備的關鍵細分市場。此報告基於歷史數據和當前3D列印醫療器械市場的需求。決策者採用不同的3D列印醫療設備業務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3D列印醫療設備的增長,並在行業中樹立了卓越的地位。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25期: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落戶...
    《通告》指出,江蘇省醫療器械行政審批系統可辦理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註冊審批,第二類、三類醫療器械生產許可審批,藥品、醫療器械信息服務審批,出具醫療器械出口銷售證明,醫療器械臨床試驗備案,第二、三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委託生產備案等事項。自5月29日起,將不再接受線下申報。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該系統提供辦理的事項推行電子證照應用服務,不再發放紙質證書。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0期:防止先進技術外洩,日本將醫療...
    旨在防止先進技術外洩近日,日本財務省在修訂版《外匯法》中限制外國投資者出資的行業中分別追加了「對傳染病的醫藥品」及「高度管理醫療器械」相關製造業。四川大學亞太經合組織(APEC)醫療器械監管卓越中心正式獲批近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監管協同委員會(RHSC)在全球電話會議上正式全票通過四川大學申報的APEC醫療器械監管卓越中心。這是中國首個醫療器械監管卓越中心。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7期:科大訊飛新增醫療器械研發...
    科大訊飛布局智慧醫療領域已久。其發布的醫學影像輔助診斷系統截至2017年11月已處理近4萬人次的乳腺鉬靶,以及肺部CT、心電影像等資料。其研發的智醫助理輔助診斷系統則以456分的成績通過臨床職業醫生資格考試綜合筆試評測,成為全國首例。在今年的新冠疫情中,科大訊飛開發了智能影像輔助診療系統。
  • 外資把控我國高端醫療器械市場:比國產貴70%
    葛蘭素史克目前為全球第三大製藥、生物以及衛生保健公司,而這則是迄今為止中國開出的最大罰單。  無獨有偶,半月前,商務部悄然展開了對國內醫療器械領域的調查。根據商務部官網發布,9月1日至9月3日,商務部反壟斷局副局長鄭文帶隊赴上海進行調研,將通過實地走訪企業、召開座談會等方式,深入了解半導體、醫療器械等相關行業的市場競爭狀況,並就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工作進行調研。
  • 野村國際(香港)--醫療行業日本特色行業/企業巡禮之四:醫療器械-對...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日本醫保對行業最大的影響是2年一次的醫保支付價修訂。不同於美國的DRGS、中國的帶量採購,日本雖然也有DPC,但是對藥品和醫療器械有最為持續和重大的影響是2年一次的價格修訂,從而確定的醫保支付價,價格趨勢持續向下。日本的GPO在其中更多的是起到後端組織採購的作用。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9期:中關村科學城打造醫療機器人搖籃...
    此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完成科亞醫療在全球範圍內的產品商用落地布局,並為後續的品牌升級、產品研發和市場拓展提供重要驅動力。事實上,早在今年2月,科亞醫療就已獲得由崑崙萬維、IDG資本領投,上海國方母基金、雅惠資本等聯合跟投的億元投資,距離本輪融資還不到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