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醫療器械行業強在哪裡,差距的背後是什麼?|鈦媒體行研

2020-12-03 鈦媒體APP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日本關於「醫療器械」的定義。

2014年11月,日本政府頒布了『醫薬品、醫療機器等の品質、有効性及び安全性の確保等に関する法律』(《關於確保醫藥品、醫療器械等產品的品質、效果以及安全性的相關法律》),正式將醫療機械定義為「用於人或者動物的疾病的診斷、治療或者預防的機器,又或者是可以對人或者動物的身體構造或者身體技能產生影響的機器」,並對醫療器械進行了分類。這套分類標準被稱為「藥事法分類標準(JMDN)」。

同時,日本、美國、歐洲、澳洲和加拿大五個地區共同組成了「國際醫療器械標準聯合會」(Global Harmonization Task Force),組織在2003年12月根據醫療器械風險的大小提出了一套分類標準。這套分類標準被稱為「國際標準(GMDN)」。

「藥事法分類標準」將醫療機械分成了三個種類,「國家標準」則將醫療機械分成了四個機別。前者的分類根據是機器的用途,後者的分類標準是機器的風險層級。這二者的相互結合,構成了日本的醫療器械分類標準。

圖1:日本醫療器械分類標準。數據來源:「醫療機器の薬事承認等について」,日本厚生勞動省 醫藥食品局審查管理課 醫療器械審查管理室。圖表為鈦媒體駐日團隊整理

近年來,日本的醫療器械行業成為了一個非常被看好的行業。從日本國內市場來看,日本少子高齡化依然在持續發展,對於醫療器械的需求在未來會穩定持續增長;從國外市場來看,發達國家和日本相似,由於少子高齡化的發展醫療器械的市場在持續增加,發展中國家為了改善醫療環境,對於醫療器械的需求同樣也在增長。在市場擴大的背景下,日本的醫療器械行業處於一個怎樣的發展時期?接下來,我們會對日本醫療器械行業的現狀、代表企業和未來發展方向三個方面進行討論,讓大家能夠對日本的醫療器械行業有一個系統的認識。

Ⅰ 日本醫療器械行業的現狀

1.市場規模較小,增長率處在日本中遊

圖2:日本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變化情況。數據來源:「薬事工業生産動態統計」,日本厚生勞動省。市場規模單位:億日元。圖表為鈦媒體駐日團隊整理

日本醫療器械行業的市場規模在2004年正式突破了2兆日元之後,就一直保持著平穩的增長勢頭,並在2017年正式突破了3兆日元,佔了2017年日本醫療費支出的大約7%(總額約42.1兆日元)。相比製藥行業2017年12.5兆的營業額雖然要小了許多,不過增長率方面要樂觀一點。

圖3:日本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增長率變化情況。數據來源:「薬事工業生産動態統計」,日本厚生勞動省。市場規模單位:億日元。圖表為鈦媒體駐日團隊整理

2008-2017年,日本醫療器械行業的平均增長率為3.2%,處於日本全行業的中遊水平。雖然比不上發展勢頭強勁的IT行業(13.8%)和遊戲行業(12.7%)等,但是與機械、住宅、物流這些中堅行業相當。

雖然在十年中出現了兩次負增長,但是下降幅度並不大,整體上醫療器械行業的市場規模處於平穩的上升期。相比醫藥品連年下降的銷售額,醫療器械行業雖然市場規模要小得多,但是前景相對樂觀。

2.治療類機器的市場規模最大,增長最快

圖4:2017年日本各類醫療器械的市場份額對比。單位:億日元。數據來源:「薬事工業生産動態統計」,日本厚生勞動省。市場規模單位:億日元。圖表為鈦媒體駐日團隊整理

各產品的市場規模方面,治療用機器佔了總市場規模的一半以上,達到了58%。其中治療機器和人體機能輔助機器的市場規模要遠遠高於其他種類的機器。其背後的原因有三個,第一,治療類機器的需求本身就比其他的機器要大;第二,治療類機器的更新換代相對較快,醫院需要經常更新設備;第三,治療機器相比其它兩種機器要更加依賴進口,因此花銷也就相對要更大。

圖5:2017年日本各類醫療器械市場份額增長率分布情況。數據來源:「薬事工業生産動態統計」,日本厚生勞動省。市場規模單位:億日元。圖表為鈦媒體駐日團隊整理

增長率方面,同樣是治療類的醫療器械要更高。2017年,治療類醫療器械的平均增長率為4.78%,其他醫療器械的平均增長率為3.15%,診斷類醫療器械的平均增長率則僅為-0.59%。除了醫療設施用機器之外,所有的診斷類醫療器械都是負增長;衛生用品、治療機器、手術用治療機器這三類機器的增長率相對較高,尤其是衛生用品,增長率達到了10%。

3.總體上依賴進口,診斷類機器有一定國際競爭力

圖6:2017年日本各類醫療器械中進口機器所佔的比重。數據來源:「経済産業省における醫療機器産業政策について」,日本經濟產業省醫療福祉機器產業室。圖表為鈦媒體駐日團隊整理

雖然治療類機器的市場規模是最大的,但是最依賴進口的一類機器也是治療類機器。日本的診斷類機器和其他機器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國際上都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但是治療類機器的競爭能力非常差,要遠遠落後於歐美。 總結來說,雖然日本的醫藥品研發能力排在世界前列,但是醫療器械的研發能力並沒有達到世界先進的水平,尤其是需求量最大的治療類機器,對進口產品的依賴程度更大。

圖7:日本國際競爭力較強的五類醫療器械的市場份額以及佔比。數據來源:「平成27年度 日本企業の國際競爭ポジションに関する情報収集」,日本NEDO。圖表為鈦媒體駐日團隊整理

日系治療機器中有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共有五款,分別是超音波圖像診斷裝置(市場份額佔比33.1%)、核磁共振成像機器(市場份額佔比23.5%)、CT診斷機器(市場份額佔比30.9%)、柔性內視鏡(市場份額佔比99.1%)和人工腎臟(市場份額佔比34.8%)。除了人工腎臟屬於治療類機器之外,剩下的四款全部都是診斷類機器。競爭力比較差的人公關節、腹膜透析裝置和心率調節裝置等治療機器的國際市場份額全部都在0.1%以下。

4.進出口額同步增長,但進口額增長更快

圖8:2009-2018年日本醫療器械進出口額變化情況。單位:億日元。數據來源:「日本産業の中期見通し(醫療機器)」,日本Mizuho銀行調查部;「薬事工業生産動態統計」,日本厚生勞動省。圖表為鈦媒體駐日團隊整理

自2009年以來,日本醫療器械的進出口額都呈現出穩定的增長趨勢,不過進口額的增長幅度比起出口額的增長幅度要相對較大。2009-2018年,日本醫療器械的進口額平均增長率為5.3%,出口額的平均增長率則為4.3%。進出口額平穩增長背景主要有兩點:第一,日本的診斷類醫療器械的國際競爭力較強,而隨著世界醫療器械市場國模的擴大,對診斷類醫療器械的需求也開始變大,因此醫療器械的出口額以診斷類機器為核心取得了平穩的增長;第二,日本的治療類醫療器械的競爭力較差,大部分依賴進口,而近年來治療類醫療器械又是市場規模增長最快的一類醫療器械,因此進口額的增長速度相比出口額要快一點。

總體來說,由於治療類機器的需求量增長要更快,因此治療類醫療器械方面更加強勢的歐美醫療器械製造商相比診斷類醫療器械方面更強的日本醫療器械製造商的發展前景要更好。

Ⅱ 日本醫療器械製造行業的代表企業

圖9:世界排名前22位的醫療器械公司的營業額及國家分布情況。營業額單位:億美元。數據來源:2019 Big 100 | Medical Design and Outsourcing , Medical Design & Outsourcing.圖表為鈦媒體駐日團隊整理

日本醫療器械行業中綜合實力最強的奧林匹斯公司2019年度的營業額約為57.5億美元。在全球排在第21位。泰爾茂緊隨其後,排在第22位,二者與頂尖企業的差距非常大。由於頂級企業基本都是治療類機器和診斷類機器雙向發展,存在治療類機器這一短板的日本醫療器械企業要追上頂尖企業的難度非常大。

圖10:日本排名前十一位的醫療器械公司2019年度的營業額及主力產品分布情況。營業額單位:億日元。數據來源:各企業有價證券報告書。圖表為鈦媒體駐日團隊整理

日本醫療器械行業的頂尖公司相互之間差距並不大,行業構造並不是幾家強勢企業瓜分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這種傳統模式。除了尼普洛的透析機器和泰爾茂的人工心臟、醫用導管等屬於治療類機器之外,剩下的九家公司的主力產品無一例外全部都是診斷類醫療器械。並且,一個更嚴峻的現實是,日本的頂尖醫療器械企業與世界頂尖的醫療器械企業之間的差距在將來有可能會進一步擴大。

圖11:醫療相關產業未來最有可能發生大規模M&A的領域。數據來源:THE FUTURE OF HEALTHCARE M&A,Merger Market.圖表為鈦媒體駐日團隊整理

2016年8月,美國Merger Market對醫療領域的專家進行了一次訪問,訪問的主體是醫療行業中未來最有可能發生大規模M&A活動的領域。數字健康和醫療器械當選為前兩名,分別得到了64%和52%的支持率。而我們都知道醫療行業許多大型企業的誕生都是源於大規模的M&A活動,如果今後M&A活動進一步發展,那麼醫療器械行業的經營資源可能會進一步集中,屆時日系企業與頂尖企業之間的差距可能會進一步拉大。

實際上,近幾年醫療器械行業的確是大規模M&A行動的多發領域;例如,2018年1月,中國鼎暉基金和遠大醫藥控股宣布收購澳大利亞Sirtex 100%的股權;2018年5月,Platinum Equity宣布收購強生的子公司LifeScan,收購金額可能會達到21億美元;同年,強生的滅菌儀器被Foritive看中,將被以27億美元的價格被收購;2019年2月,強生宣布收購Auris Health,收購金額可能達到34億美元…等等。並且,這些收購大部分都圍繞著治療機器展開,如鼎暉基金和遠大醫藥收購的Sirtex,其主力事業是癌症治療機器;強生收購的Auris Health,其主力事業則是手術用治療機器。這可能導致日本本就不怎麼強勢的治療類醫療器械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總結來說,目前日本醫療器械行業的頭部公司與世界頂尖的醫療器械公司之間的差距比較大。並且,與正在積極進行資源整合的國外醫療器械行業相比,日本的醫療器械行業要平靜得多。而這種差異最終可能會導致日本的頂尖醫療器械行業從業公司與世界頂尖醫療器械行業從業公司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Ⅲ 日本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方向

2015年,日本厚生勞動省組織了「國民が受ける醫療の質の向上のための醫療機器の研究開発及び普及の促進に関する協議のためのワーキンググループ」(《為提高國民所接受的醫療服務的質量組織召開的醫療器械的研究開發和普及工作組》),該工作組在2015年組織召開了三次戰略會議,並最終明確了日本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方向。2017年,日本政府出臺「醫療機器促進法」(《醫療器械促進法》),並聯合了AMED(國立研究開發法人日本醫療研究開發機構)來共同推動日本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

從政策上來看,日本政府是希望日本的醫療器械行業能夠進一步發展的,並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政策來支持和引導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因此,通過分析日本政府出臺的這部分相關政策,就可以大致上推算出日本醫療器械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從結論來說,日本的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方向主要有三個:

第一是發展海外市場;第二是揚長避短,發展強勢領域;第三則是推動醫療器械與尖端機器的融合。首先,是發展海外市場方面,發展中國家成為了主戰場。

圖12:2016年世界各國醫療器械市場市場規模分布情況以及2016-2021年世界各國醫療器械市場預測增長率。數據來源:Worldwide Medical Devices Market Forecasts to 2021,BMI Research.圖表為鈦媒體駐日團隊整理

當前世界各國的醫療器械的市場規模方面,美國、日本和西歐這三個地區佔據了市場規模的80%以上,並且已經高度成熟化。與這三個地區相比,發展中國家的醫療行業尚處在發展途中,對於醫療器械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

因此,在醫療器械方面,會出現「發達國家市場規模較大但增長緩慢」、「發展中國家市場規模較小但是增長較快」的情況。可以看到,自2016年以來,北美和發展中國家已經成為了推動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的主要地區,發展中國家自然也就成為了各大醫療器械行業下一步要爭奪的主要戰場,日本自然也不例外。日本政府甚至主導了《發展中國家醫療技術實用化研究課題》的成立,派遣了課題組研究以亞洲為中心的各個發展中國家的醫療行業發展情況以及對醫療器械的需求情況,並隨時調整自己醫療器械的研發情況,確保能夠拿下發展中國家的醫療器械市場份額。

其次,日本下一階段主要發展的強勢領域有五個,分別是手術用治療機器、人工組織臟器、低損傷治療裝置、圖像診斷裝置和個人用醫療器械。

圖13:日本醫療器械產業的五大重點發展領域。資料來源:「我が國醫療機器産業の現狀」,日本經濟產業省 商務服務組 醫療福祉機器產業室。圖表為鈦媒體駐日團隊整理

之前我們已經提到,日本的醫療器械行業有五個領域有比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分別是超音波圖像診斷裝置(市場份額佔比33.1%)、核磁共振成像機器(市場份額佔比23.5%)、CT診斷機器(市場份額佔比30.9%)、柔性內視鏡(市場份額佔比99.1%)和人工腎臟(市場份額佔比34.8%)。未來的五大重點產業領域基本上是這五類機器的延申。

唯一一個比較新的領域是低消耗治療領域,而低消耗治療類機器對放射線檢測技術和血液導管等技術或者產品的依賴性比較高,而檢測技術和血液導管又恰好是日本醫療器械最強的幾個領域之一。因此,這五個重點領域都可以看作是日本當前醫療器械行業的強化和延伸強化。

總結來說,雖然日本希望能夠強化自己醫療器械行業的研發能力,但是強化的重點放在了自己的優勢領域,即診斷類醫療器械上面,並沒有強行去發展自己相對比較弱的治療類機器。

最後,尖端技術和醫療器械的結合方面,兩大主流方向是「自動化+醫療器械」和「AI+醫療器械」。

目前自動化在醫療器械方面的應用主要體現在手術用機器人方面。近年來發生的大型醫療器械產業的M&A事件中,與手術用機器人有關的不在少數,例如強生收購Auris Health、Siemens收購Corindus Vascular等等。手術用機器人對於醫療行業的影響顯而易見,不僅僅可以實現高精度操作,增加手術的成功率,也可以減輕醫生的負擔,減小患者所受到的傷害,加速患者的恢復。

日本的醫療器械行業中,正在發展手術用醫療器械人的企業不在少數。代表性的企業是希森美康和奧林匹斯。希森美康和川崎重工在很久之前就成立了合資公司,從事Medicaroid手術用機器人的開發;奧林匹斯所開發的則是搭載了AI系統的手術用機器人。儘管日系企業對手術機器人領域的影響力目前相比美國企業要低得多,但是手術用機器人目前還沒有進入實用領域,因此日系企業還有時間來追趕美國企業。根據奧林匹斯的說法,其研製的搭載了AI系統的手術機器人有可能在2024年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AI技術在醫療器械行業的引用則主要是與診斷類機器的結合,這恰好是日本醫療器械行業的強勢領域。目前處在領先地位的兩所企業是富士膠捲控股和佳能。雖然兩所企業都屬於綜合製造商,並非單一的醫療器械製造企業,但是兩所公司的AI技術相比傳統的醫療器械行業要領先很多,因此在推動AI+醫療器械的發展方面有天然優勢。總結來說,醫療器械行業目前是日本政府重點發展的行業之一。雖然和美國和歐洲比起來,日本的頂尖醫療企業的市場份額相對較低,但是日系診斷類醫療器械擁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診斷類醫療器械也成為了日系醫療器械打開海外市場最重要的棋子。此外,日本也在加快強勢領域的醫療器械的研發,並積極推動尖端技術在醫療器械方面的應用。未來日本的醫療器械行業的前景,還是比較讓人期待的。(本文獨家首發鈦媒體)

相關焦點

  • 日本製藥業強大,但為何沒能誕生世界級的製藥公司?|鈦媒體行研
    日本為何沒有藥企巨頭?背後的原因並不複雜,即日本的製藥企業數量龐大,在藥品研發上也更為專注,多家製藥企業分流了這些高銷量的藥物,造成了雖然整個行業非常強,但是卻沒有出現絕對的巨頭企業的局面。鈦媒體App經資料研究認為,日本製藥行業的綜合發展歷程及現狀值得關注。
  • 日本醫療器械行業深度研究之一:整體篇
    我們歷史上已經做過類似分析,為了推進研究深度,我此次特對日本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進行深度回顧和分析,採用以史為鑑、跨市場比較的方法,尋找醫療器械行業更多的邏輯。日本醫療器械市場60年回顧:從快速發展到高度成熟,日本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可以分為區別較明顯的兩個時期:70、80年代,以及90年代和21世紀。
  • 稻田按摩椅獲得日本醫療器械認證揭秘
    「全面質量管理」「精益生產」「工匠精神」等是日本企業的重要標籤。一直以來,日本被視為世界上質量管理最嚴苛的國家之一。在涉及身心健康的按摩椅領域更是如此,按摩椅列入醫療器械認證審評就是明證。由日本厚生勞務省審批的醫療器械認證被國際視為要求最高、審評最嚴苛的認證之一。
  • 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離美國還有多少差距
    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離美國還有多少差距 工程師8 發表於 2018-05-15 09:35:00 經過30年的持續高速發展,中國醫療器械產業已初步建成了專業門類齊全
  • 野村國際(香港)--醫療行業日本特色行業/企業巡禮之四:醫療器械-對...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日本醫保對行業最大的影響是2年一次的醫保支付價修訂。不同於美國的DRGS、中國的帶量採購,日本雖然也有DPC,但是對藥品和醫療器械有最為持續和重大的影響是2年一次的價格修訂,從而確定的醫保支付價,價格趨勢持續向下。日本的GPO在其中更多的是起到後端組織採購的作用。
  • 鈦鎳形狀記憶合金在醫療器械應用情況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鈦鎳形狀記憶合金在醫療器械應用情況鎳鈦合金由於具有獨特的超彈性和形狀記憶效應,以及優異的生物相容性和適宜的彈性模量,被廣泛用於心、腦血管和外周血管器械,心血管器械包括血管支架
  • 行業|國產替代?自主崛起?天價醫療器械的破局之路在哪裡?
    天價醫療器械的破局之路在哪裡?一、國產替代?2020年9月14日,對中國冠心病患者而言是個好日子。這個問題的答案隱含著醫療器械行業最關鍵的一個邏輯:國產替代。因為心血管是我國第一大疾病,利潤高也吸引到了很多本土玩家前赴後繼。
  • 博研商學院總裁100班參訪活動:走進柯諾醫療器械
    2020年12月16日,博研商學院總裁100班近四十位同學走進學員幸雪蓮的企業——佛山市柯諾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進行參訪活動。此次參訪活動具體行程由博研教育總裁100班教務組老師們統籌組織,來自不同行業三十多位企業家學員參與。
  • 外資把控我國高端醫療器械市場:比國產貴70%
    根據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醫療器械分會2013年對國內醫療器械市場的分析報告,2001年至2013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銷售總額由179億元增至約2120億元。也就是說,剔除物價因素影響,我國的醫療器械市場銷售總額13年間增長了近11.8倍。由此,2013年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然而,偌大的市場卻沒能為國內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帶來廣闊的前景。
  • 不滿足影像行業,富士希望成為日本頂級醫療器械製造商
    2021-01-09 00:10:08 來源: 相機Beta 舉報   【不滿足影像行業
  • 醫療器械的金礦—內窺鏡行業市場分析
    二、進入內窺鏡行業的壁壘分析  1、準入壁壘  內窺鏡微創醫療器械產品涵蓋一類、二類和三類醫療器械,國家藥監部門實行嚴格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和產品註冊制度。新進入該行業的企業需要通過省級藥監部門的審核,在取得《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和《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後方可經營;此外,行業內的生產企業必須在獲得產品註冊證之後才能進行對應醫療器械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 中國植入醫療器械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
    隨著我國植入醫療器械行業的持續發展,截至**國內植入醫療器械企業已基本上能生產低端和部分中端植入醫療器械,並在生物相容性新 材料研究領域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產品整體水平較低,同質化現象嚴重,我國三級醫院的中、高端器械市場基本為跨國企業所搶佔。國內植入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需抓 住行業發展機遇,不斷進行技術創新。
  • 神經介入之機械取栓行業研究|醫療器械|取栓|機械|神經|支架|血栓|...
    二、行業發展現狀分析1、國內腦血管介入治療處於行業發展初期,成長性強由於腦血管結構複雜,神經介入治療方案操作難度大、相關器械技術要求高,進入中國的時間顯著晚於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目前擁有兩大產品平臺,分別是歸創醫療外周血管介入解決方案全產品平臺和通橋醫療顱內神經血管介入解決方案全產品平臺。其產品:「蛟龍」取栓支架(2020年3月歐盟CE認證)和「銀蛇」顱內支持導管於2020年9月相繼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抽吸導管仍在研。截至2020年,公司已有3個產品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綠色通道,先後有近10個產品進入或完成臨床試驗。
  • 日本放寬醫療器械生產限制 著手修改藥事法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日本相關法律中關於醫療器械的生產有極其嚴格的規定,國內企業一般很難達到要求,導致日本醫療器械主要依靠進口。
  • 憑一己之力打破外資品牌行業壟斷,這家醫療器械靠的是什麼?
    經過本次疫情的洗禮,醫療器械產業的重要性全面升級。此前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5000億元,成為全世界第二大器械市場,伴隨疫情後市場擴容帶來的新一輪需求高峰,預計未來幾年醫療器械產業仍將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正所謂水大魚大,在這個空前廣闊的市場中,國內的先進企業已經開始脫穎而出。
  • 日本電器巨頭紛紛積極拓展醫療器械市場
    據共同社3月24日電報導,日立製作所等日本國內的電器業巨頭正在積極發展醫療器械業務。與常規的家電行業不同,醫療器械業務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累積,絕非僅靠成本高低即可決定勝負。目前日本廠商在這一領域優勢地位明顯,各公司紛紛致力於積極滿足國內外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 據共同社3月24日電報導,日立製作所等日本國內的電器業巨頭正在積極發展醫療器械業務。與常規的家電行業不同,醫療器械業務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累積,絕非僅靠成本高低即可決定勝負。
  • 醫療器械行業深度報告:強勁增長依舊,技術與渠道定成敗
    根據《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報告》統計,2013-2016 年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 造子行業在工信部統計的醫藥行業 8 個子行業中,年增幅一直高於平均水平, 2016 年的增幅更是位於 8 個子行業之首。
  • 日本將藥品和醫療器械列入外資限制行業
    (觀察者網訊)共同社6月15日報導稱,日本財務省當天在修改後《外匯法》有關「限制外國投資者出資的行業」中分別增加了「對傳染病的醫藥品」及「高度管理醫療器械」相關製造業。新規將從7月15日起適用。 報導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擴大,外界對上述領域研發的關注高漲,並宣稱,此舉旨在防止先進技術外洩至海外。
  • 中國醫療器械企業創新的難點在哪裡
    和醫藥市場一樣,中國醫療器械 市場在過去一直保持著快速增長,並且被很多人認為是「後勁」更足的一塊。中國市場在2012年就已經是全球第四大醫療器械市場,市場規模達到140億美元,並且行業內大多認同還能在相當一段時間內維持20%以上的增長。按照這種趨勢下去,中國很快就有望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
  • 「鈦」是什麼金屬?鈦厲害!它承包了近乎所有行業
    綜上所述,我國鈦白粉行業尤其是專用金紅石型鈦白粉前景依然看好。 鈦金屬和鈦合金應用 鈦是20世紀5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重要的結構金屬,鈦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強度高、耐蝕性好、導熱率低、無毒無磁、可焊接、生物相容性好、表面可裝飾性強等特性,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化工、石油、電力、醫療、建築、體育用品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