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本次疫情的洗禮,醫療器械產業的重要性全面升級。此前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5000億元,成為全世界第二大器械市場,伴隨疫情後市場擴容帶來的新一輪需求高峰,預計未來幾年醫療器械產業仍將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正所謂水大魚大,在這個空前廣闊的市場中,國內的先進企業已經開始脫穎而出。
國內第一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數字可攜式彩超、國內第一隻單晶探頭、國內第一款高清消化內窺鏡系統……作為大灣區先進醫療產業的代表企業,開立醫療正是眾多已經崛起的民族醫療器械企業之一。
在進口替代如火如荼的今天,中國醫療企業如何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市場如此廣闊中國醫療器械企業又面臨著哪些機遇和挑戰?今非昔比的中國製造將為醫療器械行業帶來哪些變化?通過本期製造行業達人秀的主角——開立醫療,我們將對這些問題一探究竟。
研發先行 培育創新土壤
高端醫療器械作為典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其準入的門檻是非常高的,如果沒有足夠的技術積澱和持續的科技投入,想要取得成績幾乎是不可能的。中國企業作為行業中的後來者,創新是其發展和生存的核心競爭力,而作為創新基礎的科研投入,則決定了其未來發展的上限。在這方面開立醫療無疑在行業中樹立了一個標杆。
一直以來國內醫療企業在研發方面的投入相比國外同行都有較大的差距。但創始團隊皆為技術出身的開立,在創立伊始便認定技術才是企業未來的立身之本。
「技術才是醫療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開立全球員工達2000人,這裡面研發方面的人員超過600人。在研發投入方面,多年來我們的研發佔比一直處於行業內第一梯隊,目前僅內窺鏡領域開立的專利就超過70項。」開立醫療內窺鏡產品線總經理陳雲亮講道。
開立醫療及其子公司已擁有境內外各項專利超過400 項 我們了解到開立近幾年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近五分之一,這個數據在業內是什麼樣的水平?
我們的數據案例對比大家也許能有個直觀的認識。2016年,美國醫療器械TOP10企業的研發投入比平均約8.14%。同期,中國醫療器械TOP10企業的研發投入比平均僅為5.35%。而最近三年國內醫療器械的龍頭企業研發投入比也只在8%-9%左右。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開立醫療在研發方面是不遺餘力的。而長期不懈的投入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目前開立醫療在彩超技術領域保持國內領先,而在內窺鏡領域開立醫療的產品更實現了國內企業零的突破,打破了外資品牌對該領域的壟斷。
開立醫療EG-UR5超聲內鏡
敢為人先 永攀更高「鏡」界
內窺鏡系統集中了傳統光學、人體工程學、精密機械、現代電子、數學、軟體等多學科技術,門檻主要在於內窺鏡的高清成像和數據傳輸處理。根據管道是否可彎曲,內鏡可以分為硬管式內窺鏡(簡稱硬鏡)和軟管式內窺鏡(簡稱軟鏡)。
一直以來軟性內窺鏡領域壁壘極高,由於日本企業在光學領域的技術積累和領先水平,全球範圍的市場基本被奧林巴斯、賓得、富士等日企瓜分。在國內市場這三家市場佔比總計超過95%。
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開立醫療義無反顧地選擇啃下這個硬骨頭。恰巧此時在技術上也出現了新的變化。
「軟式內鏡產品的核心是光電轉換技術,日本企業早已在全球建立CCD領域的絕對壟斷。而近些年伴隨手機相機領域技術升級,CMOS技術興起,這一在國內已極為成熟的並且實現進口替代的技術讓我們獲得了彎道超車的機會。」陳雲亮介紹道。
自2012年進軍內窺鏡領域以來,開立醫療經過多年腳踏實地的研發創新,最終於2016年成功發布中國第一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清消化內窺鏡系統,打破了進口產品的壟斷。
憑藉自身的技術實力,開立醫療實現了從初創品牌到行業領導者的跨越,其內窺鏡產品已達到國內頂尖水平,成為國產替代進口的典型代表。
開立醫療HD-550全高清電子內鏡
目前開立內窺鏡產品在過人技術實力的加持下,產品線全面覆蓋軟鏡高、中、低端市場和硬鏡市場,市場表現也完全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陳雲亮表示,雖然開立已經處於國產內窺鏡的龍頭地位,但在國產進口替代政策輔助下,開立醫療仍然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預計在最近的三年,內窺鏡業務將繼續保持50%左右的速度增長。
極致匠心 鑄就卓越品質
儘管研發是開立的生存之基,但傑出的技術終究要靠堅實的製造實力轉化為高品質的產品。相比其他大規模生產製造領域,醫療器械行業因其多品種小批量的特點,使得提升效率並不是企業的首要目標,產品的安全、可靠和質量才是最為重要的。
目前在內窺鏡領域,開立醫療已掌握包括內窺鏡體精密機械設計與裝配、微小成像光學系統設計與裝配、基於FPGA平臺圖像處理技術、高顯色高光通量內窺照明技術、超聲內鏡技術等核心技術。這其中內窺鏡鏡體關鍵部件的製造和裝配,則是生產環節的關鍵。
內窺鏡鏡體操作手柄 軟式內鏡的鏡體製造工藝相當複雜,整個鏡體由先端、插入管、操作部、連接部等構成,在這樣一個不大的鏡體部分,其零件數量就超過400個,且絕大部分都為微小零件。
如此高的工藝複雜度,讓開立在超精密加工方面有著迫切的現實需求。針對這一難題,開立一方面不斷夯實自身的生產裝配能力,另一方面則是長期關注相關技術的最新動態,做好進一步的生產技術儲備。
內窺鏡鏡體 目前開立已具備業內先進的工程化與系統設計能力,並擁有涵蓋生產以及裝配的高水平生產中心,隨著位於東莞新生產基地的建成,內鏡產能將進一步提升。此外開立一方面通過全球優選的形式,尋找合適的供應商展開深度合作,定製化的生產產品部件。而在技術儲備方面,開立也不遺餘力地通過外部平臺獲取更多技術信息。
作為華南先進位造技術展示的核心窗口,深圳工業展也一直是開立了解最新加工技術的重要平臺,多年來研發、設計、工程等部門均長期組織人員到場參觀考察。
開立醫療的相關工程師表示,開立不管是彩超系列產品還是內鏡系列產品,對加工工藝及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高,深圳工業展現場先進設備商帶來的各類加工設備,對我們今後的設計生產帶來了很大的啟發和幫助。
高端醫療器械領域的高速發展人所共見,但對於行業中的民族企業而言,其多年來的發展歷程可以說是「披荊斬棘」。目前擁有核心技術的開立醫療,已有與國際巨頭搶奪國內醫療器械市場「話語權」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