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承辦第三屆「中國制度經濟學論壇」

2020-12-03 金臺資訊

2020年10月17日-18日,第三屆「中國制度經濟學論壇」在北京朗麗茲西山酒店舉行。

「中國制度經濟學論壇」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和《經濟研究》雜誌社於2018年10月共同發起,每年舉辦一屆,今年的論壇由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承辦。來自不同學術機構的八十餘名學者參與了此次論壇。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院長黃少安、《經濟研究》雜誌編輯部副主任謝謙在開幕式上致辭。

論壇在主會場和四個平行會場舉行,分為17個專題分論壇。

【主會場】

主會場有四位學者分別發表了學術演講。

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的張曙光教授德高望重,他的分享主題為《使用權中心的企業制度和企業理論一一大午集團改制案例新解》。他以大午集團特殊的企業治理制度為例,提煉出了一套以使用權為中心的產權理論。

廈門大學王亞南研究院龍小寧教授的演講題目為《高質量發展中智慧財產權行業的挑戰與機遇》。他綜述了自己關於智慧財產權保護與企業創新的多篇研究成果,並指出統一、透明、可預期的制度間接保護有利於促進企業創新,而對不同企業區別對待、為創新提供貨幣激勵的政策,效果存疑。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的聶輝華教授發表題為《朝向一個最優政企關係理論》的演講。他指出主流經濟學理論中關於政企關係的理論存在缺位,然後他以「是否合法」和「是否幹預企業微觀經營」為標準,定義了政企關係的四種情形,並進行了理論和實證分析。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的徐現祥教授作了關於《人事調整與商事制度改革》的報告。他指出,省級部門發文部署了商事制度改革後,不同地市對部署的響應速度和力度存在較大差異。他從人事安排的角度出發,發現各地市工商局對省級商事制度改革文件的響應速度與其領導班子中新上任成員比例呈倒U型相關。

演講環節結束後,參會學者與演講嘉賓之間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平行會場一】

在第一平行會場,以「產權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分論壇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何文劍老師主持。中央財經大學博士林高怡、徐長拓作了題為《混合所有制改革與中國企業升級》的報告,他們以企業全要素生產率衡量企業升級,探討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對企業升級的影響,並檢驗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促進企業升級的縱向整合和橫向整合機制。

山東大學博士孫錦萍報告的題目是《所有制性質與企業創新同群效應:來自我國創新「南北分化」的證據》,基於近期我國創新發展中出現的「南北分化」現象,以2007-2017年我國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研究了企業創新行為的區域同群效應及其所有制異質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何文劍老師報告了《產權改革是農民增收的「良藥」?》,他構建了「產權保護—要素配置—農戶收入」的理論框架,研究林權改革對農戶家庭收入的持續性影響。機制檢驗證實,集體林權改革實現勞動力要素在林業部門與非農部門間的互補,同時提高了農戶的信貸可得性與林地經營規模,最終實現了農戶家庭營林收入與非農收入共同增長的「雙贏」局面。

中國人民大學聶輝華教授、北大國發院李力行教授等為本場報告作點評。

「中國特色政治經濟制度與增長」專題分論壇由西南財經大學許坤老師主持。山東大學博士李業梅報告的題目是《糧食流通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傳導機制》,以全要素生產率為中介變量,探究糧食流通體制變革對中國經濟增長影響的傳導機制。實證結果表明,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顯著正向影響了全要素生產率,全要素生產率與糧食流通體制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傳導機制具有顯著的部分中介效應。

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張凱霞報告的題目是《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生產率效應》,從微觀企業的視角,通過RD方法對區域自治制度的生產率效應進行估計,實證發現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安排下,自治區的企業生產率得以顯著提升。

西南財經大學許坤老師報告了《經濟增長的中國經驗:開發性金融與金融分權》,構建了包含開發性金融在內的經濟增長模型,並進一步從金融分權的視角分析了我國金融市場化對開發性金融增長效應的作用機制。實證發現在經濟增長過程中存在最優的開發性金融規模,政府向市場的金融分權有助於提升開發性金融增長效應,但存在門檻值。

山東大學黃少安教授等作點評。

「環境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專場中,四位學者分別匯報了各自的研究。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安靜研究了外資準入放鬆對創新的影響,發現外資行業管制的放鬆促進了企業專利申請數量的增加和專利質量的提升。

上海交通大學的王昊月研究了中國綠色基金重倉和上市公司環境績效之間的關聯,發現在綠色基金重倉之前的兩年,企業的環境績效會顯著提升;在綠色基金重倉後則沒有顯著提升。

山東大學的陳言建立了一個包含社會資本的內生增長模型,發現社會資本的增加能促進經濟增長。

邵陽學院的楊琴建立了基於討價還價的博弈模型,對資源特色和鄉村旅遊業的高質量發展進行了討論。

「文化與疫情研究」專場中,山東大學的韋倩討論了文化對新冠疫情嚴重程度的影響,發現集體主義文化較強的國家疫情嚴重程度較低。

山東大學的曹婷婷討論了疫情下中國防控政策和貨幣政策對病毒傳播和經濟復甦的影響。

陝西師範大學的姚宇通過一個正式懲罰與非正式制度結合的公共品實驗,討論了行業協會如何有效維護行業聲譽。

【平行會場二】

10月17日下午在第二分會場進行了兩場專題分論壇。

「制度與經濟增長」專場由來自大連理工大學的姜照華教授主持。來自西南政法大學的肖忠意教授首先以《中國城市創新環境與微觀企業高質量創新能力——兼論稅收激勵機制的經驗研究》為題進行報告。他通過構建城市創新環境綜合評級指標,發現城市創新環境的改善有助於釋放稅收激勵對企業創新能力的釋放作用。

來自吉林大學的馮永琦教授報告的題目是《金融結構與金融發展——基於跨國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他指出金融結構能夠影響一國的金融發展水平,這種影響在不同的制度質量下呈現出異質性。

姜照華教授報告的題目為《制度創新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跨國比較研究》,運用數據包絡分析法,測算不同國家制度創新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並進一步分析不同國家生產要素配置效率變動的原因。

「有為政府對創新的作用」專題分論壇由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李芳慧博士主持。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的李欣澤研究員首先以《開發區升級是否促進了企業創新水平?》為題進行報告,指出省級開發區的升級政策能夠通過「集聚效應」、「政策效應」和「創業效應」的渠道提升開發區所在城市的創新水平。

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李亞飛博士報告的題目是《Public Innovation Awards in Ramp;D Subsidies and Firm Performance》。他認為在中國金融市場發展不完善的現狀下,政府創新補貼提升了A股上市公司創新能力,並從理論與實證兩個層面給予驗證。

山東大學李芳慧博士報告的題目是《補貼創新、經濟增長與轉型——一個異質性個體模型》。她通過構建一個存在創新的異質性個體模型,分析創新補貼率對於經濟增長和結構轉型的速度的影響。

10月18日上午在第二平行會場進行了兩場的專題分論壇。

第一場由來自山東財經大學的李澤鑫博士主持,主題為「制度環境與實體經濟」。來自西南政法大學的肖忠意教授首先以《政府如何讓民營企業家「心無旁騖」?》為題進行報告,指出政府信息公開程度的提高能夠增加企業家用於生產性活動的時間,這一效應主要來源於信息公開對於政府行為的約束以及由此帶來的政策不確定性的降低。

來自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周洲教授報告的題目是《法治環境對中國居民消費的影響研究——基於省級面板數據的經驗分析》。他指出法制環境對中國居民消費的正向影響以直接促進效應為主,還可以通過影響科技創新和社會信任間接促進消費增長,其中,科技創新是法制環境間接影響居民消費的主要途徑。

李澤鑫博士報告的題目是《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與中間產品內向化》。他通過理論與實證層面的分析,發現外部經濟政策不確定性促進了我國企業中間產品內向化發展,這一效應主要由企業成本提高引起的成本變動、國外供給收縮引致的進口產品質量降低和供應鏈風險增大導致的貿易預期效應導致。

「金融學」專場由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閆偉宸教授主持。來自天津工業大學的張婧旭博士首先以《去槓桿政策、融資約束與控股股東股權質押》為題進行報告,指出由於優序融資偏好所形成的路徑依賴,強制去槓桿政策將會顯著地增加控股股東的股權質押行為。

武漢大學的陳世來博士報告的題目是《IPO、企業投資與資金配置效率》。他指出企業的IPO行為能夠使得投資水平顯著提高,但投資效率卻顯著降低,且主要體現為過度投資,企業的金融化程度也顯著提高。

閆偉宸教授報告的題目是《數字金融的公司治理作用——基於盈餘管理視角的考察》。他指出數字金融的發展降低了企業進行盈餘管理的動機,從而改善了企業的公司治理水平,數字金融主要是通過放鬆企業的融資約束,增加企業透明度實現前述的效應。

【第三平行會場】

第三平行會場10月17日下午舉行了兩場專題分論壇。

「宏觀經濟研究」專場中,來自中央財經大學的白道霖介紹了他與黃乃靜、史震濤合作的《中國通貨膨脹實時預測》一文,該文使用機器學習方法,將中國金融機構的研報中對CPI的預測篩選出來,構建了更實時(相對於有時滯的國家統計局的CPI)、更準確(相對於單家金融機構的CPI預測)的指標。

來自西南財經大學的莫毅超介紹了他與劉定合作的《量價貨幣政策衝擊識別、傳導渠道及突發事件應對》一文,他們的研究發現從量貨幣政策調控更精準,從價貨幣政策調控更迅速,並深入探究其機制,得出了需要保留兩種類型的貨幣政策以應對常規波動與突發事件。

來自清華大學的李俊傑介紹了他與張紅合作的《宏觀審慎、影子銀行與貨幣政策傳導》,該文從理論的角度發現,宏觀審慎政策工具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要求在影子銀行存在下有效,考慮「商業銀行信貸量/GDP」因素的政策更為有效;影子銀行對貨幣政策的調控響應滯後於商業銀行(利率錨定所致),影子銀行獨立性放大貨幣政策調控效果,也增大經濟系統的順周期波動。

「行政組織與公共管理」專場中,西安交通大學的鞠逸飛介紹了他與董新宇合作的《政務公開對基層公共服務質量的影響路徑研究》,他們發現政務公開信息的完整性是人民調解效果的充分條件;政府信息公開存在「少而便捷」模式與「多且及時模式」;如果把「制度」理解為長期概念,那麼政務公開就是方便監督政府行為和向社會公開信息的制度設計,一方面可以防止公務人員的「短視行為」,另一方面使公眾掌握更多信息資源,擴大公眾在公共服務交易的制度博弈中的優勢。

來自錫拉丘茲大學的肖詩陽介紹了他與朱旭峰合作的《科層治理手段在上下級政府間的傳遞》,他們發現,中央政策與省級貫徹文件在科層治理手段的選擇上保持高度一致。中央政策「限權控制」或「賦權控制」程度越高,對應的省級貫徹文件的「限權控制」或「賦權控制」程度隨之增高。

來自北京大學的周欣雨介紹了她與張建君、周梓洵合作的《何以為治:——官員個人特徵、晉升激勵與地方協調發展》,他們發現年長的官員、教育水平高的官員、有上級部門任職經歷的官員、任職部門數更多的官員,能更好地平衡地區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關係。將地方官員的影響拓展到地區平衡發展,對幹部選拔與發展方向之間的匹配帶來啟發。

10月18日上午在第三平行會場舉辦了兩場分論壇。

「經濟史」專題分論壇中,來自湖南工商大學的謝冬水介紹了他與黃少安合作的《經濟社會轉型中的土地產權變遷》,該文梳理了英國從敞田制到圈地運動后土地完全私有制與中國從聯產承包製到近年的三權分置的地權制度演進史,並比較了兩國的異同。

來自清華大學的王明介紹了他與段巍合作的《自然資源開發與地方治理機制變遷——基於清代中前期「改土歸流」的研究》,該文發現銅料需求對「改土歸流」有顯著的推動作用,而改土歸流」又進一步加速了銅礦開發;存在銅礦的府地方治理機制變遷更徹底,土司勢力下降的幅度更大。

「金融學」專題分論壇中,天津工業大學的白曉旭介紹了她與秦海林合作的《去槓桿政策、代理成本與企業績效》,該文發現去槓桿政策顯著降低企業績效,這與融資結構變化所導致的代理成本的增加密切相關;相對於國有企業,去槓桿政策對於非國有企業績效的抑制作用更為顯著;相對於絕對控股型和股權分散型和較低的企業,去槓桿政策對於相對控股型的企業績效的抑制作用更為顯著。

來自廈門大學的楊小康介紹了他與於李勝、王豔豔、何如楨合作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年報問詢函與民營企業債務融資》,該文發現交易所事後監管能夠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增強公司債務融資能力。回函質量較高的公司和被問詢投資相關問題的公司,債務融資成本顯著降低,融資規模顯著增加。

山東財經大學的董驥介紹了他與楊曉彤合作的《交叉持股夥伴選擇的風險規避效應研究》,他們發現不論作為持股方還是被持股方,企業參與交叉持股後其自身股票波動率不僅會受到交叉持股投資規模的影響,還會受到合作企業經營狀況的影響;交叉持股投資規模對合作企業雙方聯合波動率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合作雙方能夠通過交叉持股促進整體風險降低。

【平行會場四】

在第四平行會場舉行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專題分論壇中,來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魏福成作了《徵稅能力、人力資本與發展型國家的政治經濟學》報告,他建立理論模型說明了徵稅能力的雙刃劍功能,分析了徵稅能力如何影響有關經濟增長的決策。

西南財經大學的張琳在《產業升級、地方政府競爭與最優金融分權》一文中,說明了我國金融分權的實際演變過程、地區金融分權的差異和金融分權對」融資難、融資貴「的關係。

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的韋倩在《英雄及其演化》研究中,從英雄基因演化出發,指出利他主義會鑄就英雄。

「制度、文化和法經濟學」專場中,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的李增剛的報告題為《為什麼說貝卡裡亞是法經濟學的先驅?》,圍繞貝卡裡亞的刑法著作作出討論。

蘭州大學經濟學院的馬福國在《生產網絡中的價格市場化改革與轉型性衰退》中說明了中國改革歷程中漸進式的路徑選擇的合理性。

「收入差距和扶貧「專場中,山東財經大學的陳華通過《高等教育能反哺家庭嗎:短期致貧與長期反哺效應》的報告論證了接受高等教育能提高原生家庭的消費,長期來看有反哺效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楊甜茜通過《中國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對家庭多維貧困的影響分析》,論證了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緩解了融資約束,拓寬了投資渠道,從而緩解了家庭貧困。

西南大學的李華龍在《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社會資本緩解收入差距的作用增強了嗎?》報告中定義了認知性社會資本和結構性社會資本,並指出社會資本對收入差距的彌合作用。

「政策與企業微觀行為」專場,天津工業大學的秦海林作題為《去槓桿政策、代理成本與存貨周轉》的報告,指出去槓桿通過影響公司治理結構,從而加速上市公司的存貨周轉。

重慶大學的周洲在《高院院長更替如何影響民營企業研發投入--基於行為信號理論視角的實證檢驗》一文中通過省級高院院長更替和簡歷信息,論證高院院長更替會釋放當地司法環境變動的信號,從而影響民營企業研發投入。

在豐富充實的報告分享和思想碰撞之後,「第三屆中國制度經濟學論壇」圓滿結束。

【關於中國制度經濟學論壇】

「中國制度經濟學論壇」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和《經濟研究》編輯部聯合發起,目的是推動制度經濟學理論與應用研究在中國的發展,探索制度經濟學未來的發展方向,進一步提升中國制度經濟學研究的國際化水平,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話語體系的經濟學研究。論壇每年舉辦一屆,首屆論壇於2018年在山東大學舉行,2019年第二屆論壇在中山大學舉行。

來源: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相關焦點

  • 第二十屆中國經濟學年會在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舉行
    2020年12月5日至6日,第二十屆中國經濟學年會在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舉行。本屆年會是在全球遭遇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政治經濟動蕩的背景下召開的,也是繼2007年和2014年之後,這個中國經濟學界規模最大的年度盛會第三次來到改革之都。
  •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中國百家經濟學重要期刊主編論壇」隆重舉行
    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107周年院慶和《經濟科學》創刊40周年之際,由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主辦、《經濟科學》編輯部承辦的「中國百家經濟學重要期刊主編論壇」於2019年5月25日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東旭報告廳隆重舉行。這也是繼2018年12月9日舉辦的 「中國百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論壇」之後,北大經濟學院組織開展的又一項大型學術交流活動。
  • 「新發展格局與國有企業」學術論壇暨第20屆中國國有經濟發展論壇...
    【消息來源: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11月26-27日,「新發展格局與國有企業」學術論壇暨第20屆中國國有經濟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辦。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林毅夫認為,在自然壟斷行業,要發揮國有企業的優勢,保障基本民生,保障國民經濟正常運行,這是國有企業很重要的功能。在競爭性行業,國有企業主要針對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問題,也就是要補短板。比如說鋼鐵產業,國有企業應發揮人才和資金優勢,把屬於短板的特殊鋼作為主要攻關目標。
  •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 2021年「申請-考核...
    國家發展研究院、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採用「申請-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申請人須按照北京大學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校本部)和本說明要求報名並提交申請材料。六、其它事項1.國家發展研究院、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依據學院制度為學生提供優厚的學院獎助金、國際交流機會和資助、學術發表獎勵等。
  • 第三屆「中國青年戰略論壇」在同濟大學舉辦
    政治學研究》編輯部、《當代亞太》編輯部聯合主辦,同濟大學中國戰略研究院、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共同承辦的第三屆「中國青年戰略論壇」在同濟大學衷和樓1802會議室成功召開。專家學者合影 主辦方/供圖  此次高端論壇匯集了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
  • 中國人民大學承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257期雙清論壇
    9月21-22日,由中國人民大學承辦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257期雙清論壇在北京舉辦。本期論壇由基金委政策局、管理科學部、數理科學部和信息科學部聯合主辦,中國人民大學承辦,論壇主題為「中國經濟發展規律與理論研究關鍵科學問題」,論壇主席由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北京大學教授黃季焜、山東大學教授陳增敬共同擔任。
  • CMF年度論壇(2020-2021)啟幕,CMF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即將...
    時間:2020年11月28日(星期六)9:00-12:00地點: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館116報告廳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現任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學科評議組理論經濟學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第三屆理事會副會長,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領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經濟發展和經濟增長理論等。發表學術論文逾三百篇,出版學術著作數十部。
  • 2020中國信息經濟學年會在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成功舉辦
    2020年11月28-29日,由中國信息經濟學會(以下簡稱學會)主辦、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承辦的第32屆中國信息經濟學年會(以下簡稱年會)在中山大學順利舉辦。28日上午,學會邀請五位大會嘉賓分別做特邀報告,28日下午7個分論壇分別舉行報告討論,29日上午頒發2020中國信息經濟學烏家培資助計劃、烏家培優秀博士研究生資助計劃、2020中國信息經濟學優秀成果、2020中國信息經濟學年會最佳論文等多個獎項,並邀請獲獎者做獲獎報告;29日下午學會舉辦了旨在促進產學研結合的中國數字經濟創新跨界論壇。
  •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09級博士生謝沛初受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014 年 2 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2009 級博士生謝沛初正式受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謝沛初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直博生,師從黃益平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國際金融、發展經濟學、金融學。謝沛初的博士論文主要考察均衡匯率與基礎設施發展之間的關係。
  • 國有企業如何作答構建新發展格局實踐之問
    」學術論壇暨第20屆中國國有經濟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新發展格局與國有企業」學術論壇由吉林大學和國家能源集團主辦,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和國家能源集團黨校承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有經濟研究智庫作為指導單位。第20屆中國國有經濟發展論壇由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經濟學動態》雜誌社主辦,國家能源集團黨校承辦。
  • 第三屆中國花海論壇演講嘉賓全揭秘
    中國園林網7月11日消息:距離第三屆中國花海論壇開幕僅剩三天,大會籌備組早已遠赴雲南,各項事宜都在緊鑼密鼓地安排。而此時,身在花海論壇參會群的我們,忍受著頻頻曝光的傣族美食與石林風光的誘惑,已經生無可戀。
  • 院慶丨第三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青年學者論壇暨博士生論壇觀眾報名!
    公管·一九第三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青年學者論壇暨博士生論壇國家治理體系與現代公共管理誠院慶邀時間:2019年11月3日主題:國家治理體系與現代公共管理主辦單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承辦單位:清華大學公管學院校友會、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研究生會
  • 第三屆中國醫養保險高峰論壇召開
    9月23日,由泰康保險集團主辦、泰康養老承辦的長壽時代——第三屆中國醫養保險高峰論壇在京成功召開。全國28城同步直播,3000位來自醫養保障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企事業單位相關負責人參會,聚焦多層次醫養保障體系建設,見證首份《中國企事業員工醫療養老保障白皮書》發布。
  • 為什麼選擇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實驗班?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實驗班(林毅夫班)」(以下簡稱「林班」)由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和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共同創建,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教育部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建設工作的意見,藉助合作雙方的優質教學與科研優勢,搭建頂尖的人才培養平臺,營造一流的學習科研環境,培養能夠掌握新結構經濟學的理論體系,能夠抓住時代機遇
  • 方正證券戰略客戶深度參與北大國發院第五屆國家發展論壇
    來源:時刻頭條近期,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北大國發院」)主辦的第五屆國家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以「雙循環:國家發展新格局」為主題,北大國發院名譽院長、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北大國發院教授、北大市場網絡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維迎,北大王寬誠講席教授、北大國發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國家信息中心原常務副主任、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專委會秘書長杜平,聯辦財經研究院院長、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中央外匯業務中心首席經濟學家繆延亮,方正證券執委會主任何亞剛
  • 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丨女科學家論壇在京舉行
    2020年11月8日-9日,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在京舉辦。本次女科學家論壇由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主辦,並得到全國婦聯的大力支持。論壇由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承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協辦,並得到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的支持。
  • 全球新格局下企業如何轉型與發展?北大的這場高端論壇周六重慶開講
    9月5日,一場以「全球新格局下的中國經濟發展」為主題的高端論壇將在重慶城市新地標來福士洲際酒店舉行。北京大學國發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姚洋教授將與現場嘉賓共同探討當前國內、國際形勢下企業的轉型與發展之道。
  • 第二屆行為與實驗經濟學研討會暨國內實驗經濟學實驗室聯席會議在...
    第二屆行為與實驗經濟學研討會暨國內實驗經濟學實驗室聯席會議在大連舉辦 2017年11月06日 16:0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張君榮 字號 內容摘要:東北財經大學實驗經濟學實驗室
  • 第二屆隕石文化與健康產業發展高峰論壇舉辦
    2020年11月18日,由中國保健協會指導,中國保健協會健康服務與研究專業委員會、《中國商人》雜誌社主辦,上海馳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浙江馳宇養生科技有限公司、中華財神集團承辦的「2020(第二屆)中國隕石文化與健康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馳宇隕石生態賦能系統發布會於2020年11月18日在浙江杭州盛泰開元名都大酒店隆重舉行。
  • 北京大學公眾健康與重大疫情防控戰略研究中心成立……【北大發布(12.7-12.13)】
    、清華大學委員會和北京大學醫學部委員會主辦,民盟北京大學醫學部委員會承辦的第十五屆高教論壇召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主辦,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崇禮院區、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科承辦,張家口市人民政府、張家口市崇禮區人民政府、張家口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張家口市崇禮區衛生健康局協辦的第二屆北京大學·崇禮冰雪運動醫學峰會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主辦地之一的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舉行。